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学习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打下基础。
1.营造民主氛围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创新的宽松环境尤其重要,而“平等对话”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前提。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对话’的实质是昭示平等、民主。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沟通’,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必须具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从师生对话与相处中,体会民主与平等,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和作用,要由“权威者、主导者、训导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2.改革教学方法
(1)一般模式为:初读感知—研读感悟—熟读转化。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特别重视感知性地读,即要求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并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样在课始就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时,应着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比如,在教学《第一场雪》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美妙,对学生提出要求:谁能把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读得很静很静?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这样,以读引思,把学生置身于课文情境之中,让他们通过朗读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去体会、去想象、去思考。之后,再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显示出语言文字的“形”,最后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通过人人参与读的训练,把读与思结合起来,以读促悟、以悟导读,从而有限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倡导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比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抓住“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最根本性的问题,组织、指导学生研读课文内容,以自学为主体,保证时间,通过读、圈、批、注等不同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然后以学路带教路,扣住重难点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细读深究。最后,让学生再以“如果小骆驼再遇到小红马,两人之间会怎样?”展开小组讨论,并进行表演,深入领悟文章内容,发展学生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地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过程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3.优化参与机制
(1)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是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不断发现并提出问题;二是要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只有适时解答问题,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当然,解答问题不是以教师给答案为目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自己解决问 题;三是要将学生从敢问发展到善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学习作出评价,对老师的教学作出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智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学生可以对同伴或自己的预习作出评价,对同学、老师的提问、回答、朗读、表演等作出评价,可以对同伴的作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出评价。
4.更新教学手段
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当前,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比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河汹涌奔腾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尽管黄河远离学生实际,但因课件播放出的场景,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黄河水激流汹涌,浊浪排空,犹如万马奔腾。学生不仅通过多媒体直观地理解了黄河的险恶、气势逼人,同时与“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随时会被浪头吞没的羊皮筏子”相比较,更深刻地领会到黄河的主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创造型的人才。培养创造能力不仅是新世纪现代科学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教育本身应有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得主动、生动的发展,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创新精神,最终使他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白茆中心小学)
1.营造民主氛围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创新的宽松环境尤其重要,而“平等对话”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前提。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对话’的实质是昭示平等、民主。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沟通’,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必须具有民主意识,让学生从师生对话与相处中,体会民主与平等,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和作用,要由“权威者、主导者、训导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2.改革教学方法
(1)一般模式为:初读感知—研读感悟—熟读转化。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特别重视感知性地读,即要求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并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样在课始就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时,应着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比如,在教学《第一场雪》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美妙,对学生提出要求:谁能把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读得很静很静?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这样,以读引思,把学生置身于课文情境之中,让他们通过朗读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去体会、去想象、去思考。之后,再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显示出语言文字的“形”,最后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通过人人参与读的训练,把读与思结合起来,以读促悟、以悟导读,从而有限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倡导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比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抓住“我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最根本性的问题,组织、指导学生研读课文内容,以自学为主体,保证时间,通过读、圈、批、注等不同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然后以学路带教路,扣住重难点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细读深究。最后,让学生再以“如果小骆驼再遇到小红马,两人之间会怎样?”展开小组讨论,并进行表演,深入领悟文章内容,发展学生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地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过程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3.优化参与机制
(1)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是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不断发现并提出问题;二是要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只有适时解答问题,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当然,解答问题不是以教师给答案为目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自己解决问 题;三是要将学生从敢问发展到善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学习作出评价,对老师的教学作出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智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学生可以对同伴或自己的预习作出评价,对同学、老师的提问、回答、朗读、表演等作出评价,可以对同伴的作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出评价。
4.更新教学手段
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当前,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比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河汹涌奔腾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尽管黄河远离学生实际,但因课件播放出的场景,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黄河水激流汹涌,浊浪排空,犹如万马奔腾。学生不仅通过多媒体直观地理解了黄河的险恶、气势逼人,同时与“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随时会被浪头吞没的羊皮筏子”相比较,更深刻地领会到黄河的主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创造型的人才。培养创造能力不仅是新世纪现代科学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教育本身应有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得主动、生动的发展,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创新精神,最终使他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白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