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是“和谐”。可以说,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探求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渊源,对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和谐世界理念;“和”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99-1.5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概念
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想是重视和追求事物的和谐、均衡,这是人类共同的本质追求,也是和谐世界所要达到的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
“和”字最早出现在中华民族西周时代的金文中,表示:“相应”之意。到了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口部》中谓:“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谐”字的本意是“詥”,《说文•言部》说:“谐,詥也;从言,皆声”,表示彼此言语合拍、协调,《玉篇•言部》说:“谐,和也”。所以说,“谐”与“和”字意相通。“和”与“谐”联用是较晚的事,最早见于《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①。当前,“和谐”经过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演化出更多的意思,但其本意依然是均衡、协调。“和谐”按中文词典的字义指“配合得适当,谐调”②。按中文造字的解释,“和”是指人人有饭吃,“谐”是指人人皆有发言权。所以说,“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西周末年,太史伯阳父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③的论断。他还区分了“和”与“同”的内涵及作用:不同事物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是指各种事物间相互配合才能协调并进;“和”是指各种不同的对立面相互配合,统一而达到的平衡状态,只有“和”才能产生新事物;“以同裨同”是指相同的事物类同叠加,后果将是发展停滞;“同”是指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只会有量的增加而不会产生质变,不能产生新事物。这个论断被后来的思想家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演发出贯穿于中华“和”文化始终的“和而不同”思想和“和谐”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长期以来,中华先人们对“和谐”不断地追求与实践,给世人以极大启迪:实现和谐世界的主体是人,所以首先应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④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⑤等思想,倡导全人类的友爱与和谐,以创造世界范围内“人和”的氛围,为和谐世界的实现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和谐世界理念在政治上提倡相互尊重、和谐相处,这与中华文化所推崇的国际交往原则相一致。老子提出:“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⑥意思是如果大国对小国谦下,可获取小国的信任,小国对大国尊重,可获得大国的信任,故此两者各得其所,和睦相处。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⑦,即爱别国像爱己国一样。大国小国间彼此相爱。这就是目前国际社会所强调的国家关系平等、和睦相处、反对以强凌弱和干涉别国内政等思想。可以说中华优秀文化为和谐世界理念提供了宽广的思路。
当前的国际社会中各国的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不同,但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所以在交往中应遵守“求同存异”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⑧的准则,要坚持“礼之用,和为贵”⑨。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国家间平等、和谐。当今是加速走向法治的社会,日趋完善的国际法体系日益成了国际行为的依据与准则,对国际行为与秩序进行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规范与约束,且国际社会的多元化、多样性,要求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以使约束自身的行为与活动⑩。这些思想对和谐世界理念下调节各种国际关系与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和谐世界理念在经济上主张平等互利、共同繁荣,这是中华文化一直以来所奉行的原则。《礼记》中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矜寡独孤废疾者皆有所养。”[11]即在社会中,公平正义的大道被人们所奉行,所有人都一心为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都会得到充分关怀和照顾,而孟子也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2]的社会状态。这些思想推及国际关系,就是各国在平等相待的前提下,注重国家间共同发展,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繁荣。《论语•季氏》中指出:“盖均无贫,安无倾,和无寡。”[13]即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将其运用于国际社会上就是强调国际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目前国际社会的经济总体在上升,但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这严重地影响了发展速度,也引发了许多新问题。要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各国要把自身的发展同人类的共同进步相联系,通过自力更生、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争取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国际社会应积极推进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14]、“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15],即一切以是否“利人”为原则,此思想是以互爱互利的原则来处理国家间关系,对建立和谐世界有重要的启示:在国家仍是现行国际中主要行为主体之际,各国应本着互惠互利、共贏的原则进行经济交往,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尽力增加各国家利益的共性,推进和谐世界的进程。
和谐世界理念在文化上主张互相包容、取长补短。中华文化的“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6]、“厚德载物”[17]等思想,不但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且期望万事万物和谐相生,强调兼容并蓄的文化态度,最终达到“民胞万物”的目的。
多样化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承认不同文明间的平等性,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在对话交流中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文化诸子竞秀的兴盛期,儒家的仁义淳厚,道家的清静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各家主张不一,相互诘难;但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学说: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援阴阳五行入儒,儒释道三教合一,以至于后世对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容忍和吸收。[18]同时,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曾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所以说中华文化是长期在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在吸收、融合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文化积淀的结晶。中国继续发扬着这种传统,为和谐世界理念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世界意义重大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为和谐世界提供了思想基础,且中国一直践行着传统的“和”文化,为和谐世界理念提供了实践指导:朝贡体系是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成熟于明清,历经两千年之久的古代国际关系体系。虽然它以“一”,即中华帝国及其统治为前提,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主义”为理想,有着中国与他国关系不平等的弊端,并最终因民族优越感过强而导致中国落后挨打,但我们应探讨其实质,以供当今构建和谐世界借鉴:首先,在朝贡制度下,中国与贡国的关系是不侵略、不干涉的和平关系[19]。中国的和平政策不仅坚持中国自己,且还要求“秩序”内所有国家都要在处理彼此关系上实行和平的政策[20]。这种体制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华“和”文化中“柔远人,怀诸侯”[2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2]等。其次,这种体制是互利互惠、自愿性质的。中国在其中一直奉行“厚往薄来”、“自愿”的原则,即贡品和赠品的交换——皇帝赐予的赠品往往比供品更多和更贵重,同时贡使还常常会得到一些特权,而各朝与各少数民族互派使者、进行通婚等也都是自愿的。
综上所述,和谐世界所要实现的诸多目标都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所以说,和谐世界理念是孕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之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深入探讨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华传统“和”文化,必将丰富和谐世界理念。
【注释】
①樊绥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及历史意义》,载于《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②《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7页。
③《国语•郑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论语•颜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⑤《孟子•公孙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⑥《老子•六十一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⑦《墨子•兼爱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⑧《论语•卫灵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⑨《论语•学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⑩俞正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政治新秩序》,载于《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4期。
[11]《礼记•礼运》,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2]《孟子•梁惠王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3][22]《论语•季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墨子•兼爱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墨子•兼爱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6][21]《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7]《周易•坤》,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8]白西乔:《“和而不同”:古代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载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9]宋四辈:《古代中国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两重性及其现实意义》,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0]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作者简介】薛俊生(1968-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工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和谐世界理念;“和”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99-1.5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概念
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想是重视和追求事物的和谐、均衡,这是人类共同的本质追求,也是和谐世界所要达到的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
“和”字最早出现在中华民族西周时代的金文中,表示:“相应”之意。到了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口部》中谓:“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谐”字的本意是“詥”,《说文•言部》说:“谐,詥也;从言,皆声”,表示彼此言语合拍、协调,《玉篇•言部》说:“谐,和也”。所以说,“谐”与“和”字意相通。“和”与“谐”联用是较晚的事,最早见于《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①。当前,“和谐”经过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演化出更多的意思,但其本意依然是均衡、协调。“和谐”按中文词典的字义指“配合得适当,谐调”②。按中文造字的解释,“和”是指人人有饭吃,“谐”是指人人皆有发言权。所以说,“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西周末年,太史伯阳父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③的论断。他还区分了“和”与“同”的内涵及作用:不同事物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是指各种事物间相互配合才能协调并进;“和”是指各种不同的对立面相互配合,统一而达到的平衡状态,只有“和”才能产生新事物;“以同裨同”是指相同的事物类同叠加,后果将是发展停滞;“同”是指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只会有量的增加而不会产生质变,不能产生新事物。这个论断被后来的思想家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演发出贯穿于中华“和”文化始终的“和而不同”思想和“和谐”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长期以来,中华先人们对“和谐”不断地追求与实践,给世人以极大启迪:实现和谐世界的主体是人,所以首先应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④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⑤等思想,倡导全人类的友爱与和谐,以创造世界范围内“人和”的氛围,为和谐世界的实现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和谐世界理念在政治上提倡相互尊重、和谐相处,这与中华文化所推崇的国际交往原则相一致。老子提出:“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⑥意思是如果大国对小国谦下,可获取小国的信任,小国对大国尊重,可获得大国的信任,故此两者各得其所,和睦相处。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⑦,即爱别国像爱己国一样。大国小国间彼此相爱。这就是目前国际社会所强调的国家关系平等、和睦相处、反对以强凌弱和干涉别国内政等思想。可以说中华优秀文化为和谐世界理念提供了宽广的思路。
当前的国际社会中各国的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不同,但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所以在交往中应遵守“求同存异”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⑧的准则,要坚持“礼之用,和为贵”⑨。唯有此,才能真正实现国家间平等、和谐。当今是加速走向法治的社会,日趋完善的国际法体系日益成了国际行为的依据与准则,对国际行为与秩序进行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规范与约束,且国际社会的多元化、多样性,要求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以使约束自身的行为与活动⑩。这些思想对和谐世界理念下调节各种国际关系与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和谐世界理念在经济上主张平等互利、共同繁荣,这是中华文化一直以来所奉行的原则。《礼记》中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矜寡独孤废疾者皆有所养。”[11]即在社会中,公平正义的大道被人们所奉行,所有人都一心为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都会得到充分关怀和照顾,而孟子也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2]的社会状态。这些思想推及国际关系,就是各国在平等相待的前提下,注重国家间共同发展,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繁荣。《论语•季氏》中指出:“盖均无贫,安无倾,和无寡。”[13]即一个国家的稳定,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分配是否公平;不取决于人口的多少,而取决于人心是否安定,将其运用于国际社会上就是强调国际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目前国际社会的经济总体在上升,但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这严重地影响了发展速度,也引发了许多新问题。要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各国要把自身的发展同人类的共同进步相联系,通过自力更生、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争取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国际社会应积极推进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14]、“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15],即一切以是否“利人”为原则,此思想是以互爱互利的原则来处理国家间关系,对建立和谐世界有重要的启示:在国家仍是现行国际中主要行为主体之际,各国应本着互惠互利、共贏的原则进行经济交往,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尽力增加各国家利益的共性,推进和谐世界的进程。
和谐世界理念在文化上主张互相包容、取长补短。中华文化的“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6]、“厚德载物”[17]等思想,不但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且期望万事万物和谐相生,强调兼容并蓄的文化态度,最终达到“民胞万物”的目的。
多样化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承认不同文明间的平等性,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在对话交流中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文化诸子竞秀的兴盛期,儒家的仁义淳厚,道家的清静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各家主张不一,相互诘难;但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学说: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援阴阳五行入儒,儒释道三教合一,以至于后世对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容忍和吸收。[18]同时,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克思曾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所以说中华文化是长期在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在吸收、融合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文化积淀的结晶。中国继续发扬着这种传统,为和谐世界理念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世界意义重大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为和谐世界提供了思想基础,且中国一直践行着传统的“和”文化,为和谐世界理念提供了实践指导:朝贡体系是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成熟于明清,历经两千年之久的古代国际关系体系。虽然它以“一”,即中华帝国及其统治为前提,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主义”为理想,有着中国与他国关系不平等的弊端,并最终因民族优越感过强而导致中国落后挨打,但我们应探讨其实质,以供当今构建和谐世界借鉴:首先,在朝贡制度下,中国与贡国的关系是不侵略、不干涉的和平关系[19]。中国的和平政策不仅坚持中国自己,且还要求“秩序”内所有国家都要在处理彼此关系上实行和平的政策[20]。这种体制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华“和”文化中“柔远人,怀诸侯”[2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2]等。其次,这种体制是互利互惠、自愿性质的。中国在其中一直奉行“厚往薄来”、“自愿”的原则,即贡品和赠品的交换——皇帝赐予的赠品往往比供品更多和更贵重,同时贡使还常常会得到一些特权,而各朝与各少数民族互派使者、进行通婚等也都是自愿的。
综上所述,和谐世界所要实现的诸多目标都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所以说,和谐世界理念是孕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之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深入探讨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华传统“和”文化,必将丰富和谐世界理念。
【注释】
①樊绥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及历史意义》,载于《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②《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7页。
③《国语•郑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论语•颜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⑤《孟子•公孙丑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⑥《老子•六十一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⑦《墨子•兼爱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⑧《论语•卫灵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⑨《论语•学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⑩俞正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政治新秩序》,载于《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4期。
[11]《礼记•礼运》,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2]《孟子•梁惠王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3][22]《论语•季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墨子•兼爱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墨子•兼爱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6][21]《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7]《周易•坤》,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8]白西乔:《“和而不同”:古代和谐社会的深层理念》,载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9]宋四辈:《古代中国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两重性及其现实意义》,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0]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作者简介】薛俊生(1968-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工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