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一)历史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通过不同的语言可以传达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思想。中国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客体是和谐统一的。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并存于对立的。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人间世界,笛卡尔的“物质”与“心灵”两种实体论等等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把灵魂,精神,上帝与现实的客观世界区分开来,把人与自然,主客体对立起来。这种对立的观念使精神无形之中成为改造自然界一种巨大能动的力量。因此,西方文化中是人对外界的征服和改造。西方人不断地做科学实验,寻求征服自然之道,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的成果不过是发现了某一自然法则,并承认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
中国文化认为阴阳依存,统一为道。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惟一,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式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汉语中很多成语反映了这种态度,比如“天人合一”、“吉人天相”等,天和人总是相通的。人们计划一件事总会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中国人认为,人是自然界所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
(二)宗教信仰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安排的,所以英语中有不少习语与基督教有关,如:“go to church”(去教堂做礼拜,结婚),“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等。
(三)习俗与审美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习俗风格,更显露出其独一无二的审美文化。比如说,中国人谦卑,受到别人称赞时常表示谦逊,回答“惭愧”、“哪里”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中国人见面总喜欢问“你吃了没”或者“你到哪里去”等问题作为寒暄,而这样的问题西方人则理解为问话者想邀请他吃饭;中国人喜欢问的“where are you going”在西方人看来这是打探隐私,是不礼貌的。西方人对婚否、工资、年龄等方面的个人信息是只字不提。在审美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善为美。据《论语》记载,孔子对《韶》的赞美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认为,真正的“善”是“文质彬彬”。外在形式的美为文,内在的善为质。而西方传统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真”。作为价值范畴的“真”是认识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西方艺术的求真品性就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
二、翻译中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移植
(一)典故、寓言文化的移植
涉及兩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语言文字转换,而且是跨文化的语际交流过程。当某些文化现象建立在人类共识或者相同的生活经验之上时,两种文化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实现同步交流。可是当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在另一个民族文化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文化因子时,就会出现文化空缺,因而无法实现语言同文化意象的同步传递,此时就需要借用文化移植。文化移植是指把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移植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空缺里。最易造成文化空缺的莫过于典故性的成语,如历史事件,寓言,神话等一类的成语。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约定俗成。如:“Now you can meet good Samaritans again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Samaritan” 源出《圣经》,指乐善好施者,此处可引申为乐于助人者。所以在翻译这种句子时,我们必须把Samaritan的隐含意义翻译出来,以免出现文化丢失现象。再如一位唐诗的英译者约翰特纳在翻译李白的千古绝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时,译成“Mid April and blossoms go”。译者很可能以为句中的扬州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已,殊不知扬州是一个文化意象,它不仅代表着一个风光艳丽的风景地,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享乐之地。
(二)宗教文化的移植
中国历来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尤其以佛教为主。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中国的文化处处留下了佛教的痕迹,同佛教有关的成语比比皆是:借花献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等。而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关于上帝的语言比比皆是。打喷嚏时说“God bless you”,惊讶时说“My God”等。所以,当我们遇到这类谚语时不如将佛祖,基督教中的“God”采用直译的方法,连同其宗教文化一起移植过来。比如谚语“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英译文是“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这条译文就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原谚语的宗教文化意象。使人联想到念经拜佛的和尚。再比如英语谚语“God made the country”隐含着上帝创造天地从无到有之意,如果将“God”翻译成中国文化里的佛,那不仅没有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而且还歪曲了基督教中上帝创造论之说。
(三)民俗文化的移植
翻译中中西民俗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比喻及习惯用语上。比喻及习惯用语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不同民族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透视角度,因而会产生比喻的差异。比如“cast pearls before a swine”、“a lion in the way”这些短语分别表示“对牛弹琴”、“拦路虎”的意思。
在中国,尊长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我们对长辈一般是有尊称的,该喊爸爸的时候叫爸爸,该叫叔叔的时候叫叔叔。然而英美国家情况则很不相同,除一些特殊时间场合,其余的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年龄地位都可以直呼其名。比如说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捧着一个玩具在玩,你要问她是谁给的,她回答说“John gave it to me”,之后得知John是小女孩的叔叔。在中国,妈妈带着女儿出门碰到老熟人时,会忙着催促小孩喊“伯伯”或“叔叔”。小孩自然乖巧地喊声“叔叔”或“伯伯”而赚来一两声大人的赞美声。而在英美国家则不尽然,西方人只把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认为叔叔阿姨。
当然,文化移植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死译、硬译。它是一种尽量把外来文化的物象和意象同时传达给读者的方法。当代系统功能翻译观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由于意义受制于语言社会文化语境,因此,寻求意义的对等实际上是寻求两种语言的情境、语境的对等,即寻找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功能的对等。
由此可见,中西文化由于历史的沉淀,两种文化产生了历史,宗教信仰以及习俗审美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导致的文化空缺我们可以利用文化移植来弥补,文化移植不仅把一种文化和语言中的信息以原有的形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使该民族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异族文化,也给该民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两种民族文化的相容性。而译者要完整、准确地传达源语文化中的意象,就必须要熟知源语文化背景,充分理解源语中文化意象,尊重和顺应目的语文化,合理地在目标语中构建出功能对等的文化意象,唯有如此,才能在翻译和传递文化意象中成功实现文化移植。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1~16.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269.
(一)历史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通过不同的语言可以传达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思想。中国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客体是和谐统一的。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并存于对立的。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人间世界,笛卡尔的“物质”与“心灵”两种实体论等等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把灵魂,精神,上帝与现实的客观世界区分开来,把人与自然,主客体对立起来。这种对立的观念使精神无形之中成为改造自然界一种巨大能动的力量。因此,西方文化中是人对外界的征服和改造。西方人不断地做科学实验,寻求征服自然之道,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的成果不过是发现了某一自然法则,并承认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
中国文化认为阴阳依存,统一为道。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惟一,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式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汉语中很多成语反映了这种态度,比如“天人合一”、“吉人天相”等,天和人总是相通的。人们计划一件事总会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中国人认为,人是自然界所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
(二)宗教信仰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安排的,所以英语中有不少习语与基督教有关,如:“go to church”(去教堂做礼拜,结婚),“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等。
(三)习俗与审美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习俗风格,更显露出其独一无二的审美文化。比如说,中国人谦卑,受到别人称赞时常表示谦逊,回答“惭愧”、“哪里”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中国人见面总喜欢问“你吃了没”或者“你到哪里去”等问题作为寒暄,而这样的问题西方人则理解为问话者想邀请他吃饭;中国人喜欢问的“where are you going”在西方人看来这是打探隐私,是不礼貌的。西方人对婚否、工资、年龄等方面的个人信息是只字不提。在审美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善为美。据《论语》记载,孔子对《韶》的赞美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认为,真正的“善”是“文质彬彬”。外在形式的美为文,内在的善为质。而西方传统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真”。作为价值范畴的“真”是认识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西方艺术的求真品性就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
二、翻译中因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移植
(一)典故、寓言文化的移植
涉及兩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语言文字转换,而且是跨文化的语际交流过程。当某些文化现象建立在人类共识或者相同的生活经验之上时,两种文化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实现同步交流。可是当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在另一个民族文化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文化因子时,就会出现文化空缺,因而无法实现语言同文化意象的同步传递,此时就需要借用文化移植。文化移植是指把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象移植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空缺里。最易造成文化空缺的莫过于典故性的成语,如历史事件,寓言,神话等一类的成语。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约定俗成。如:“Now you can meet good Samaritans again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Samaritan” 源出《圣经》,指乐善好施者,此处可引申为乐于助人者。所以在翻译这种句子时,我们必须把Samaritan的隐含意义翻译出来,以免出现文化丢失现象。再如一位唐诗的英译者约翰特纳在翻译李白的千古绝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时,译成“Mid April and blossoms go”。译者很可能以为句中的扬州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已,殊不知扬州是一个文化意象,它不仅代表着一个风光艳丽的风景地,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享乐之地。
(二)宗教文化的移植
中国历来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尤其以佛教为主。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中国的文化处处留下了佛教的痕迹,同佛教有关的成语比比皆是:借花献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等。而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关于上帝的语言比比皆是。打喷嚏时说“God bless you”,惊讶时说“My God”等。所以,当我们遇到这类谚语时不如将佛祖,基督教中的“God”采用直译的方法,连同其宗教文化一起移植过来。比如谚语“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英译文是“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这条译文就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原谚语的宗教文化意象。使人联想到念经拜佛的和尚。再比如英语谚语“God made the country”隐含着上帝创造天地从无到有之意,如果将“God”翻译成中国文化里的佛,那不仅没有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而且还歪曲了基督教中上帝创造论之说。
(三)民俗文化的移植
翻译中中西民俗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比喻及习惯用语上。比喻及习惯用语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不同民族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透视角度,因而会产生比喻的差异。比如“cast pearls before a swine”、“a lion in the way”这些短语分别表示“对牛弹琴”、“拦路虎”的意思。
在中国,尊长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我们对长辈一般是有尊称的,该喊爸爸的时候叫爸爸,该叫叔叔的时候叫叔叔。然而英美国家情况则很不相同,除一些特殊时间场合,其余的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年龄地位都可以直呼其名。比如说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捧着一个玩具在玩,你要问她是谁给的,她回答说“John gave it to me”,之后得知John是小女孩的叔叔。在中国,妈妈带着女儿出门碰到老熟人时,会忙着催促小孩喊“伯伯”或“叔叔”。小孩自然乖巧地喊声“叔叔”或“伯伯”而赚来一两声大人的赞美声。而在英美国家则不尽然,西方人只把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认为叔叔阿姨。
当然,文化移植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死译、硬译。它是一种尽量把外来文化的物象和意象同时传达给读者的方法。当代系统功能翻译观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由于意义受制于语言社会文化语境,因此,寻求意义的对等实际上是寻求两种语言的情境、语境的对等,即寻找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功能的对等。
由此可见,中西文化由于历史的沉淀,两种文化产生了历史,宗教信仰以及习俗审美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导致的文化空缺我们可以利用文化移植来弥补,文化移植不仅把一种文化和语言中的信息以原有的形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使该民族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异族文化,也给该民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两种民族文化的相容性。而译者要完整、准确地传达源语文化中的意象,就必须要熟知源语文化背景,充分理解源语中文化意象,尊重和顺应目的语文化,合理地在目标语中构建出功能对等的文化意象,唯有如此,才能在翻译和传递文化意象中成功实现文化移植。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1~16.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