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经历看作重要的课堂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理解,自我建构,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向课本之外开放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使语文课堂学习高效能。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时间的延伸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课只有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要想在这么少的时间内让学生达到我们教师的预期目标是不大可能的。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打破课堂四十分钟的孤立现状,把语文学习向课堂内外延伸。
现在的小学生其实也不容我们小觑,他们均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形式的问题,让学生的这种自学能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实,常见的让学生预习、复习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另外,还可以注意课内与课前课后时间的延伸,使学生带着自己自学时的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再带着新的收获与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如教学完第十册课文《水》第二课时后,我让学生通过上网、阅读相关资料、访问身边的人等途径去了解其他缺水或水污染的资料,到下节课上进行交流。这样设计,既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珍惜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又能让学生从小学会搜集资料,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完本课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和了解到的信息,写一篇读后感。这样一来,对课堂所学就进行了巩固,也能使学生对课堂所得有进一步深化的认识。
二、空间的拓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去聆听别人关于这种体验的介绍和讲解。课外的空间才是学生生活的真正空间,因此,教师就有必要带学生到自然中和生活中去观察、去学习以及去体验。
如教学第十册习作1(写一种自然现象)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体验,这样,学生在动笔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再如,学习完第八册课文《特殊的葬礼》后,就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把了解到的浪费水资源状况和乱砍滥伐现象及造成的后果写成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就把眼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学会了读“社会生活”这本无字的活书。又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规范的广告语,如“xx自行车——骑(其)乐无穷”、“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等,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上社会去纠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及说服他人的能力。
三、形式的多样
改变学习形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手脚的“松绑”。当前的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坐姿、站姿乃至读书时的姿势都有统一的要求。试想,课文语言生动,情境优美,要想让学生禁锢在这样的课堂标准姿态中来“有感情”地朗读,怎能完全读出其中的韵昧呢?众所周知,古人读书尚且时而掩卷深思,时而捧卷吟咏,我们何不让学生像在日常生活中一样放松自己,也像古人一样用自己的动作来尽情地表现读书心得呢?如学习美文《荷花》时,对于描写作者想象的那一部分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这样的状况,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课文,或坐;或站;或手舞足蹈;或颔首深思……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演一演。
实践证明,学生读书时手脚得到“松绑”后,就更能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更能感悟到课文中的深刻内涵。
2、个性的“解放”。以往的课堂教学,师提出问题后,总是要求答案的单一、标准,这样问,既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让学生走进“死记硬背”的教学误区。因此,我们在提问时必须先考虑学生,让学生的见解、情感能在答题时表露无遗,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很好地展示出来。如课文分析时,少问一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多问一些“你的感觉如何”、“你想怎样赞叹如此美丽的景色”、“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
西方有句谚语:你可以强迫地把马牵到河边,但你不可以强迫它喝水。同样道理,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学生不是教师灌输的“容器”,教师应发挥组织指导作用,还学生一个主动、自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解放!
四、内容的开放
在教学第十册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我先和同学们一起去搜集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并设计好拥有“音乐城市图片”、“音乐大师简介”、“音乐大厅全景”、“国家歌剧院”等内容的网页。上课时,让学生通过电脑网络对维也纳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的功能,将学生与维也纳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再如教学第九册课文《天火之谜》中介绍的富兰克林用风筝来“捉”天电的实验,学生可能不了解为什么要用到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这些器材,能不能换成其他的东西。这就可以让学生走进《科学》书了解有关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再可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
综上所述,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语文课堂上时空和教学内容、形式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与个性不再受到束缚,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到生活之中,开放的教学是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昆山市锦溪中心小学校 江苏】
一、时间的延伸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课只有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要想在这么少的时间内让学生达到我们教师的预期目标是不大可能的。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打破课堂四十分钟的孤立现状,把语文学习向课堂内外延伸。
现在的小学生其实也不容我们小觑,他们均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形式的问题,让学生的这种自学能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实,常见的让学生预习、复习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另外,还可以注意课内与课前课后时间的延伸,使学生带着自己自学时的收获和问题进入课堂,再带着新的收获与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如教学完第十册课文《水》第二课时后,我让学生通过上网、阅读相关资料、访问身边的人等途径去了解其他缺水或水污染的资料,到下节课上进行交流。这样设计,既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珍惜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又能让学生从小学会搜集资料,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完本课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和了解到的信息,写一篇读后感。这样一来,对课堂所学就进行了巩固,也能使学生对课堂所得有进一步深化的认识。
二、空间的拓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去聆听别人关于这种体验的介绍和讲解。课外的空间才是学生生活的真正空间,因此,教师就有必要带学生到自然中和生活中去观察、去学习以及去体验。
如教学第十册习作1(写一种自然现象)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体验,这样,学生在动笔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再如,学习完第八册课文《特殊的葬礼》后,就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把了解到的浪费水资源状况和乱砍滥伐现象及造成的后果写成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就把眼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学会了读“社会生活”这本无字的活书。又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规范的广告语,如“xx自行车——骑(其)乐无穷”、“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等,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上社会去纠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及说服他人的能力。
三、形式的多样
改变学习形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手脚的“松绑”。当前的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坐姿、站姿乃至读书时的姿势都有统一的要求。试想,课文语言生动,情境优美,要想让学生禁锢在这样的课堂标准姿态中来“有感情”地朗读,怎能完全读出其中的韵昧呢?众所周知,古人读书尚且时而掩卷深思,时而捧卷吟咏,我们何不让学生像在日常生活中一样放松自己,也像古人一样用自己的动作来尽情地表现读书心得呢?如学习美文《荷花》时,对于描写作者想象的那一部分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这样的状况,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课文,或坐;或站;或手舞足蹈;或颔首深思……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演一演。
实践证明,学生读书时手脚得到“松绑”后,就更能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更能感悟到课文中的深刻内涵。
2、个性的“解放”。以往的课堂教学,师提出问题后,总是要求答案的单一、标准,这样问,既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让学生走进“死记硬背”的教学误区。因此,我们在提问时必须先考虑学生,让学生的见解、情感能在答题时表露无遗,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很好地展示出来。如课文分析时,少问一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多问一些“你的感觉如何”、“你想怎样赞叹如此美丽的景色”、“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
西方有句谚语:你可以强迫地把马牵到河边,但你不可以强迫它喝水。同样道理,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学生不是教师灌输的“容器”,教师应发挥组织指导作用,还学生一个主动、自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解放!
四、内容的开放
在教学第十册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我先和同学们一起去搜集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并设计好拥有“音乐城市图片”、“音乐大师简介”、“音乐大厅全景”、“国家歌剧院”等内容的网页。上课时,让学生通过电脑网络对维也纳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的功能,将学生与维也纳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再如教学第九册课文《天火之谜》中介绍的富兰克林用风筝来“捉”天电的实验,学生可能不了解为什么要用到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这些器材,能不能换成其他的东西。这就可以让学生走进《科学》书了解有关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再可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
综上所述,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语文课堂上时空和教学内容、形式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与个性不再受到束缚,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到生活之中,开放的教学是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是真正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昆山市锦溪中心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