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差异也逐渐增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合作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在合作中,学生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认识到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而且是课堂中各种成员多边互动合作的过程。
一、两种合作模式激发兴趣
根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课堂的合作可以归纳成两种模式。
1.互助—合作学习 这种模式强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合作研究。一般步骤是:教师布置预习,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个人自学,小组或组间讨论——教师启发诱导——练习评定。原本一些平常内向胆小的学生在同伴的鼓励下,会变得主动起来,课堂合作探讨问题的氛围也可能出现极大的改观。
例如学习《雷雨(节选)》这一课,笔者适时提出问题。文中鲁侍萍说自己不想再见到周朴园,但既然发现屋子里的旧物,为何不马上离开?笔者给出提示,能不能从戏剧情节的“矛盾冲突”这一方面再做思考呢?各小组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其中有一个小组提出一种逆向思维的解决方法令所有人赞叹。这一小组成员认为,如果鲁侍萍离开了,就没有后面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认这一情节,戏剧的波澜就无法掀起。所以这一处鲁侍萍不想相认,却又偏偏相认的矛盾冲突,正是作家曹禺设置情节的高明之处。通过教师与小组间的互助合作,学生互相启发,深入思考,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2.研究—合作学习 这种模式以学生合作为主要活动。依托学生现有的经验、知识,由学生自己直接研究或转换成问题进行研究,小组内部有比较明确的分工,研究基于答案开放性的问题展开。
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利霞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最初的教学设计是涉及四个方向的研究问题:一是作家作品背景介绍,二是分析鉴赏,包括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三是领悟内涵,探讨这首词的主题,四是延伸拓展,结合其他赤壁怀古诗进行比较鉴赏。后来她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第一步是自学质疑、发现问题。于是她不再由教师布置研究任务,而由学生提出质疑,然后归纳提炼出三个问题。第一,为何以周瑜为主要抒怀对象?第二,为什么面对壮阔景象和对古代英雄人物遥想时会产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第三,结尾“人生如梦”的感叹是积极还是消极?高利霞老师评价,“由学生汇集的问题,经学生合作学习、分组研究,再到课上集中研讨,包括听朗诵,放幻灯片网上查阅资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值得一提的是,案例中的问题不同于教材训练题规定的问题,也不同于教师主观性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己产生的真实问题,因此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程度。
二、两种评价方式促使反思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一定都要采取一人说了算的评价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反思学习的成果。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对自我学习的调节和监控,有利于增强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主性。例如在新课预习阶段,引导学生以“善于发现问题,促进解决问题”自我评价,记录预习时产生的疑难问题(包括准备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解决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合适的自我评价标准,要教育学生把教师的要求同自我内心的需要统一起来。
2.引导学生组内和组间的互评 “组内互评”使小组内部成员容易发现彼此的成功与不足。“组间互评”能激发各小组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采用积极评价,推动基础好的,鞭策暂时落后的。科学评价的角度一般可以有: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问题的研究是否感兴趣等);参与度的评价(是否主动参与对话交流等);思维过程的评价(思维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灵活性,能不能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通过合作学习,互相评价,我们发现课堂的教学不单单是展现高中语文教师个人的魅力,也不只是几个优秀学生的捧场,而且能够成为支撑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语文素养的天空。
一、两种合作模式激发兴趣
根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课堂的合作可以归纳成两种模式。
1.互助—合作学习 这种模式强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合作研究。一般步骤是:教师布置预习,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个人自学,小组或组间讨论——教师启发诱导——练习评定。原本一些平常内向胆小的学生在同伴的鼓励下,会变得主动起来,课堂合作探讨问题的氛围也可能出现极大的改观。
例如学习《雷雨(节选)》这一课,笔者适时提出问题。文中鲁侍萍说自己不想再见到周朴园,但既然发现屋子里的旧物,为何不马上离开?笔者给出提示,能不能从戏剧情节的“矛盾冲突”这一方面再做思考呢?各小组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其中有一个小组提出一种逆向思维的解决方法令所有人赞叹。这一小组成员认为,如果鲁侍萍离开了,就没有后面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认这一情节,戏剧的波澜就无法掀起。所以这一处鲁侍萍不想相认,却又偏偏相认的矛盾冲突,正是作家曹禺设置情节的高明之处。通过教师与小组间的互助合作,学生互相启发,深入思考,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2.研究—合作学习 这种模式以学生合作为主要活动。依托学生现有的经验、知识,由学生自己直接研究或转换成问题进行研究,小组内部有比较明确的分工,研究基于答案开放性的问题展开。
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利霞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为例,最初的教学设计是涉及四个方向的研究问题:一是作家作品背景介绍,二是分析鉴赏,包括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三是领悟内涵,探讨这首词的主题,四是延伸拓展,结合其他赤壁怀古诗进行比较鉴赏。后来她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第一步是自学质疑、发现问题。于是她不再由教师布置研究任务,而由学生提出质疑,然后归纳提炼出三个问题。第一,为何以周瑜为主要抒怀对象?第二,为什么面对壮阔景象和对古代英雄人物遥想时会产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第三,结尾“人生如梦”的感叹是积极还是消极?高利霞老师评价,“由学生汇集的问题,经学生合作学习、分组研究,再到课上集中研讨,包括听朗诵,放幻灯片网上查阅资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值得一提的是,案例中的问题不同于教材训练题规定的问题,也不同于教师主观性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己产生的真实问题,因此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程度。
二、两种评价方式促使反思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一定都要采取一人说了算的评价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反思学习的成果。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对自我学习的调节和监控,有利于增强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主性。例如在新课预习阶段,引导学生以“善于发现问题,促进解决问题”自我评价,记录预习时产生的疑难问题(包括准备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解决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合适的自我评价标准,要教育学生把教师的要求同自我内心的需要统一起来。
2.引导学生组内和组间的互评 “组内互评”使小组内部成员容易发现彼此的成功与不足。“组间互评”能激发各小组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采用积极评价,推动基础好的,鞭策暂时落后的。科学评价的角度一般可以有: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问题的研究是否感兴趣等);参与度的评价(是否主动参与对话交流等);思维过程的评价(思维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灵活性,能不能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通过合作学习,互相评价,我们发现课堂的教学不单单是展现高中语文教师个人的魅力,也不只是几个优秀学生的捧场,而且能够成为支撑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语文素养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