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如果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所以说学好语文很重要。语文不仅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语文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人文性的培养,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工具性手段的关注上,这对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极其不利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95-01
现阶段,新课程的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学力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求新、求活以及求变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改革后却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过分注重教学内容再到过分注重课堂活动,只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并不能真正的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虽然在改革以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转变,越来越注重人文性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在课堂上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一些人文活动上,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导致人文性过度膨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语文教学本质和特点的基础上,能准确的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平衡。
一、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内涵的准确定位
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内涵,首先要明确人文的含义。“人文”两字我国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事,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之中的信仰、思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在西方,人文主义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指的是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即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作为人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它讲求反封建束缚,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至上,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张扬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生命精神。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知识启蒙与人格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训练,还应关注学生心性与人格的成长,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莱兰曾花费二十多年时间证明,人的一生有许多重要的需要(成就需要),而这些需要都是后天习得的,尤其与人们的早期教育与生活阅历有关。可见小学阶段人文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度”的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如何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做到有效的平衡,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承担起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语文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听、写、读、说这些基本技能更应该成为基础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训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人格熏陶、性格养成、情感培养、真善美丑的辨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人的价值观念,激发人的梦想与追求有重要意义,它体现的是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育人性。工具性往往比较关注人的理性、认知与过程;人文性往往更关注人的非理性、情感与动机。只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或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课堂教学,都将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现路径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段话阐明了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其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不应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外,另外“附加”一个人文教育的环节。
把握教学内容,不断渗透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得人文性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保证,首先对老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思想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在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片面的认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的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选取教法与学法等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从思想内容的整体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品味,都力图使学生实现思想情感的感悟、体验和内化。
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寓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教学设计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空间,构建开放、鲜活、充满人文气息和富于生命力的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外,或在课外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课外生活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后超.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实践的冷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
[2]刘铁芳.人文陶冶如何可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4.
[3]周艳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6,03.
[4]闫薇.如何理性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4,24.
[5]杨薇.人文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3.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95-01
现阶段,新课程的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学力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求新、求活以及求变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改革后却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过分注重教学内容再到过分注重课堂活动,只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并不能真正的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虽然在改革以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转变,越来越注重人文性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在课堂上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一些人文活动上,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导致人文性过度膨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语文教学本质和特点的基础上,能准确的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平衡。
一、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内涵的准确定位
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内涵,首先要明确人文的含义。“人文”两字我国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事,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之中的信仰、思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在西方,人文主义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指的是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即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作为人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它讲求反封建束缚,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至上,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张扬人的自由、人的个性、人的生命精神。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知识启蒙与人格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训练,还应关注学生心性与人格的成长,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莱兰曾花费二十多年时间证明,人的一生有许多重要的需要(成就需要),而这些需要都是后天习得的,尤其与人们的早期教育与生活阅历有关。可见小学阶段人文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度”的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如何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做到有效的平衡,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承担起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语文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听、写、读、说这些基本技能更应该成为基础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训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人格熏陶、性格养成、情感培养、真善美丑的辨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人的价值观念,激发人的梦想与追求有重要意义,它体现的是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育人性。工具性往往比较关注人的理性、认知与过程;人文性往往更关注人的非理性、情感与动机。只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或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课堂教学,都将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现路径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段话阐明了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其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不应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外,另外“附加”一个人文教育的环节。
把握教学内容,不断渗透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得人文性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保证,首先对老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思想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在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片面的认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的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选取教法与学法等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从思想内容的整体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品味,都力图使学生实现思想情感的感悟、体验和内化。
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寓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教学设计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空间,构建开放、鲜活、充满人文气息和富于生命力的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利用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课外,或在课外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课外生活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张后超.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实践的冷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
[2]刘铁芳.人文陶冶如何可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4.
[3]周艳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6,03.
[4]闫薇.如何理性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4,24.
[5]杨薇.人文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