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茶文化旅游资源在物质基础和精神实质方面都蕴含较为丰富的生态观。云南各民族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形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背景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文从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开发策略等方面讨论茶文化旅游中的生态观,探索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的模式。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观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1-0137-04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目前,国内有关文化生态和文化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不多。对文化生态旅游尚无统一的概念,但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应将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纳入其分类体系。黄凯南在《文化生态旅游——一种基于生态文明观的旅游方式探索》中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体验与自然、社会环境协同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者均衡的文化知识、审美价值,并且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对旅游环境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基于生态文明观的旅游形式,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体现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步伐,同时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大尺度、多维度上互动、持续、和谐发展。近年来以茶产地,尤其是名茶产地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诗词、茶制品等为内容的旅游,构成了茶文化旅游。本文从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开发策略等方面讨论茶文化旅游中的生态观,探索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的模式。
一、 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观
我国民间的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诗画歌舞茶”,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反映了人们对茶的普遍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对茶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正不断增加。茶文化旅游的开展正满足了人们对茶及茶文化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质朴需要。
从广义上说,茶文化是指整个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一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如果将茶文化旅游资源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归类,广义的茶文化旅游可归属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大类、农业生态系统类中的田园生态风光亚类、农事劳作生态亚类、农村风土人情生态亚类,以及文化遗产类中的民俗文化亚类。茶文化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体验、感受和品味与茶有关的天然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情民风并获得教益的过程。
1.从发展旅游的物质层面上看,茶作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承载茶文化的物质基础,其本身就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
茶是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本底资源。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其树形朴实、分枝性强、颜色常绿、牙叶花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茶树的形态多样,有乔木型、灌木型、台地型、野生型、放养型……甚至可以制作成微缩盆景,茶所呈现的多样化型态是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光、热、水、地形、土壤等要素的综合反映,也是当地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写照。茶树是深根植物,茶树的种植有利于云南山地的水土保持,具有较高的生态学意义。茶文化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的恩赐。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生产出好茶。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酸性土壤,耐荫性较强,不喜阳光直射,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距离北部湾和孟加拉湾不远,地形的95%是山地,土壤肥沃,且酸性土壤广泛分布,除滇西北少数地区外,茶树在云南各地均可栽植成功。今天云南形成了以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为主,覆盖全省的茶业种植区。种植面积达280万亩,雄居全国第一。茶树的广泛种植,为茶文化在云南境内的空间分布、时间发展打下了基础。
2.从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开展的精神层面上看,茶文化生态旅游以“和”为中心,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发
展。
茶文化融合了儒佛道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内涵,形成今天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
儒家茶文化代表着中庸、和谐、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明确用“以茶可行道”来概括儒家茶文化的“中和“之道;中国茶道几乎汲取了佛禅思想中的一切精华。佛家提倡人们修习“中道妙理”,以“普渡众生”、“和诚处世”等伦理作为主要的精神宗旨。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原传统文化“合会”,突出表现为“茶禅一味”,以茶悟道,以茶修心、以茶助禅,茶禅不可分。这是智慧的创新,它把“中道妙理”用茶、茶汤、茶事活动等生活中具体而又普遍的事物和现象有滋有味地表现出来,使更多人受益其中。如品尝云南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既是品茶味,又是品人生;老子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茶道无疑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只有亲近自然、遵守自然规律,“天人合一”,三者才可和谐发展。这可以说是生态观最古老、最经典、最朴实的理论基础。中国茶道,以及渊源于中国的日本茶道和韩国茶道都把“和”作为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的灵魂。
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整个过程从物质、行动、精神上处处体现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体现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如藏族喝酥油茶、傣族喝竹筒茶、吃凉拌茶,这些茶俗的差异,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茶事活动中要求“返璞归真”,强调茶、水、茶具、茶人、环境的本质、本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和融合;茶文化生态旅游者走进田野,学习和感受茶文化,领略民族民间风俗习惯,体验自然美和文化美。茶文化尊重自然,以茶协调关系,体现互敬、互爱、互助的大同思想,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雅心,以茶培养廉洁之风的伦理道德观。开展茶文化旅游,有利于营造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之间、旅游者与接待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对茶文化的彰显和传播,让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精神上受到茶文化的熏陶和生态旅游观的教育,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及旅游本身的综合效益。
3.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发展上看,茶文化生态旅游体现出多元文化良性循环、动态发展的特征。
茶文化空间分布上主要体现为民族性和区域性,具有多元文化良性循环的特征。在距今数百年前,以滇南普洱为生产、集散中心向外辐射出五条主干“茶马古道”:一是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北京、南延车佛打洛的官马大道;二是普洱经下关、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西藏中转尼泊尔的藏茶马大道;三是从普洱过江城、入越南莱州,再转运到西藏和欧洲等地的江莱茶马道;四是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到孟连出缅甸的旱季茶马道;五是从普洱过勐腊,然后销往老挝北部地区的勐腊茶马道。一方面,从以上茶马古道的分布状况看,五条线路大致涵盖了今天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几个民族文化中心的核心范围,如藏文化、东巴文化、白族文化、古滇文化、爨文化、傣文化等。近两千年来,茶马古道作为流动的信息链在各种民族文化之间搭建起联系的纽带,而又使各民族茶文化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呈现多文化共存、共融、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另一方面,茶已是云南省各少数民族茶农经济收入的主来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日常生活、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祭祀、会友等方面都离不开茶,以茶解渴、以茶治病、以茶为食、以茶健身、以茶休闲。结合各民族的生活环境背景、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茶俗、茶文化。比如藏族的酥油茶、傣族的凉拌茶、布朗族的酸茶、佤族的烤茶、白族的三道茶、彝族的打油茶等等。通过饮茶习俗折射民族文化。正是茶文化的这种民族性和地域分布差异性对茶文化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旅游动机。
时间发展上主要是指茶文化的传承性,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从神农尝百草至今,茶文化经历了形成、延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茶文化因时代背景、地区分布、民族习性等因素而具有时代的特征。云南26种民族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反映出茶文化多种时代性。同时这种动态过程也提炼出茶文化的精神真谛并加以传播和发展。
二、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模式在指导理论、目标体系、运作方式、解译系统、生态教育受益对象、发展前景等方面与传统旅游模式有很大的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的文化指导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模式也是不同的。基于以上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可采用的模式主要有:
1.社区参与
从文化角度看,文化的形成及传承特点决定了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首选社区参与模式,这是决定茶文化是否能保持其原有纯朴风貌的前提,也是茶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有时我们可以异地建民族村、建风味茶楼,但原则上不能使茶文化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茶文化产生、延续和传承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没有这样历史背景的茶文化是单薄的,发展的前景是暗淡的。社区的参与能最好地展现茶文化生长的土壤,展现与茶文化有关的自然和文化的原生态风貌,让旅游者身临其间,感受纯朴、自然和真实,从而更好地理解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这也是文化生态旅游的宗旨。在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许多矛盾,其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最主要的。一方面一旦社区的茶文化被确认为、或开发为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后,不能因为发展旅游让文化地保持原貌,不让它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开发坐视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社区文化而使其失去原文化的特色。开展参与式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指导,对资源及市场进行科学调查,统筹规划,倡导生态旅游观,可以更好地引导当地居民认清发展的方向,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开发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能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更是一种体验。感官对旅游的真实体验来源于对象的真实反映。有无社区的参与,营造出的茶文化旅游体验迥然有异。如到香格里拉藏民家喝一碗主人打的酥油茶,与在大都市里服务员端上来的一碗酥油茶,可能后者有更高档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假设酥油茶在数量和质量上是相等的前提下,体验却存在很大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激发了旅游者到异地旅游的动机。所以旅游者更愿意体验真实的社区文化,了解旅游地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从社区居民看,参与旅游更多地是关注开发产生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茶文化生态旅游,许多地区位于落后和贫困地区。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从中获得经济收益,增强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有效和更主动地参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开发的一部分收入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消除社区居民和旅游者、社区和旅游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创造和谐的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使茶文化生态旅游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2.环境教育
云南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可起到较好的环境教育效果。表现在:
对事上,使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生态意识增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改变对待自然和文化的态度,辩证处理开发与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对人上,云南各民族均有客来敬茶的传统习俗,纯朴好客的民风与茶文化对人以“和敬、真诚”,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相得益彰。这种好客文化将感染旅游者,使旅游者在对人的态度上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延续至旅游者回到居住地一定时间内,或更长时间。中国传统儒佛道三家的伦理道德在茶文化中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自身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寓教于游,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修养。
三、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是制定标准化、可操作的科学的旅游规划。笔者凭借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初浅认识,提出以下旅游规划开发策略上的建议:
1.政府的正确引导
政府的引导主要集中在:第一,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宏观规划。组织专家论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本底调查评价和市场分析,制定全省范围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宏观规划;第二,政策倾斜;第三,资金支持。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运作需要的资金投入可以从政府财政投入、企业资金注入、社会集资、社会捐款等方式获得;第四,宣传促销。对外政府牵头以好客文化为标志大打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对内,要求从业人员学习茶文化,在行动上体现茶文化精神,营建和谐、健康的投资平台和极具吸引功能的旅游环境。
政府的正确引导、宏观调控可以避免造成资源、资金、人力、市场的浪费。可以有效控制开发的数量和规模,避免盲目开发,以及开发中的无政府状态下市场混乱、恶性竞争、质量下降等造成的对旅游地形象的破坏。
2.原生态开发与商业开发两种开发形式
综合考虑茶文化生态旅游地的可达性、经济发展状况、游客数量和购买力等因素,以原生态开发和商业开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重点开发和分期分批开发。在旅游干线上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既可进行保持原生态文化背景的开发,也可以进行商业开发。对偏僻和经济贫困的地区进行原生态开发。同时集中有限资金,集中建设重点项目,以旅游干线上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开发建设重点,进而沿主要茶马古道线进行开发,最后推广到更大范围面上的开发。
3.开发以茶为主的组合型旅游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
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应避免单一形式的开发。可以茶为主与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组合进行开发。或把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作为整体开发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如马帮巡演、骑马、赛马大会、品茶评茶、观看茶艺表演、学习茶艺、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制茶的劳作生态、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生态、游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走茶马古道、购买茶产品、购买与茶相关的商品和纪念品等。
4.从法律、法规、制度上建立健全茶文化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
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亟待整治和规范的是茶叶市场和旅游市场。提质增效是旅游市场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云南的茶叶品种以普洱茶、红茶为主,特别是普洱茶茶叶市场良莠不齐,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普洱茶行业提倡的精品普洱茶店、绿色普洱、普洱茶展销会、普洱茶论坛等活动又都缺乏推广力度、执行力度,规范性、强制性较弱。普洱茶市场作为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市场,急需制定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以及强有力的行业规章制度来规范市场,以此正本清源,树立普洱茶品牌,多出产品、多出精品、多出名品。
〔参考文献〕
〔1〕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韦弗.2004,杨桂华等译.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周红杰.云南普洱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4〕张伟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战线,2004,(3).
〔5〕刘修明.茶与茶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03-01.
〔责任编辑: 袁国友〕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观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1-0137-04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目前,国内有关文化生态和文化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不多。对文化生态旅游尚无统一的概念,但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应将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纳入其分类体系。黄凯南在《文化生态旅游——一种基于生态文明观的旅游方式探索》中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体验与自然、社会环境协同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者均衡的文化知识、审美价值,并且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对旅游环境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基于生态文明观的旅游形式,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体现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步伐,同时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大尺度、多维度上互动、持续、和谐发展。近年来以茶产地,尤其是名茶产地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诗词、茶制品等为内容的旅游,构成了茶文化旅游。本文从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开发策略等方面讨论茶文化旅游中的生态观,探索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的模式。
一、 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观
我国民间的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诗画歌舞茶”,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反映了人们对茶的普遍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对茶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正不断增加。茶文化旅游的开展正满足了人们对茶及茶文化知识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质朴需要。
从广义上说,茶文化是指整个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一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如果将茶文化旅游资源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归类,广义的茶文化旅游可归属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大类、农业生态系统类中的田园生态风光亚类、农事劳作生态亚类、农村风土人情生态亚类,以及文化遗产类中的民俗文化亚类。茶文化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体验、感受和品味与茶有关的天然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情民风并获得教益的过程。
1.从发展旅游的物质层面上看,茶作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承载茶文化的物质基础,其本身就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
茶是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本底资源。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其树形朴实、分枝性强、颜色常绿、牙叶花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茶树的形态多样,有乔木型、灌木型、台地型、野生型、放养型……甚至可以制作成微缩盆景,茶所呈现的多样化型态是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光、热、水、地形、土壤等要素的综合反映,也是当地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写照。茶树是深根植物,茶树的种植有利于云南山地的水土保持,具有较高的生态学意义。茶文化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的恩赐。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生产出好茶。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酸性土壤,耐荫性较强,不喜阳光直射,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距离北部湾和孟加拉湾不远,地形的95%是山地,土壤肥沃,且酸性土壤广泛分布,除滇西北少数地区外,茶树在云南各地均可栽植成功。今天云南形成了以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为主,覆盖全省的茶业种植区。种植面积达280万亩,雄居全国第一。茶树的广泛种植,为茶文化在云南境内的空间分布、时间发展打下了基础。
2.从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开展的精神层面上看,茶文化生态旅游以“和”为中心,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发
展。
茶文化融合了儒佛道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内涵,形成今天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
儒家茶文化代表着中庸、和谐、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明确用“以茶可行道”来概括儒家茶文化的“中和“之道;中国茶道几乎汲取了佛禅思想中的一切精华。佛家提倡人们修习“中道妙理”,以“普渡众生”、“和诚处世”等伦理作为主要的精神宗旨。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原传统文化“合会”,突出表现为“茶禅一味”,以茶悟道,以茶修心、以茶助禅,茶禅不可分。这是智慧的创新,它把“中道妙理”用茶、茶汤、茶事活动等生活中具体而又普遍的事物和现象有滋有味地表现出来,使更多人受益其中。如品尝云南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既是品茶味,又是品人生;老子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茶道无疑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只有亲近自然、遵守自然规律,“天人合一”,三者才可和谐发展。这可以说是生态观最古老、最经典、最朴实的理论基础。中国茶道,以及渊源于中国的日本茶道和韩国茶道都把“和”作为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的灵魂。
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整个过程从物质、行动、精神上处处体现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体现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如藏族喝酥油茶、傣族喝竹筒茶、吃凉拌茶,这些茶俗的差异,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茶事活动中要求“返璞归真”,强调茶、水、茶具、茶人、环境的本质、本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和融合;茶文化生态旅游者走进田野,学习和感受茶文化,领略民族民间风俗习惯,体验自然美和文化美。茶文化尊重自然,以茶协调关系,体现互敬、互爱、互助的大同思想,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雅心,以茶培养廉洁之风的伦理道德观。开展茶文化旅游,有利于营造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之间、旅游者与接待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对茶文化的彰显和传播,让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精神上受到茶文化的熏陶和生态旅游观的教育,使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及旅游本身的综合效益。
3.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发展上看,茶文化生态旅游体现出多元文化良性循环、动态发展的特征。
茶文化空间分布上主要体现为民族性和区域性,具有多元文化良性循环的特征。在距今数百年前,以滇南普洱为生产、集散中心向外辐射出五条主干“茶马古道”:一是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北京、南延车佛打洛的官马大道;二是普洱经下关、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西藏中转尼泊尔的藏茶马大道;三是从普洱过江城、入越南莱州,再转运到西藏和欧洲等地的江莱茶马道;四是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到孟连出缅甸的旱季茶马道;五是从普洱过勐腊,然后销往老挝北部地区的勐腊茶马道。一方面,从以上茶马古道的分布状况看,五条线路大致涵盖了今天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几个民族文化中心的核心范围,如藏文化、东巴文化、白族文化、古滇文化、爨文化、傣文化等。近两千年来,茶马古道作为流动的信息链在各种民族文化之间搭建起联系的纽带,而又使各民族茶文化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呈现多文化共存、共融、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另一方面,茶已是云南省各少数民族茶农经济收入的主来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日常生活、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祭祀、会友等方面都离不开茶,以茶解渴、以茶治病、以茶为食、以茶健身、以茶休闲。结合各民族的生活环境背景、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茶俗、茶文化。比如藏族的酥油茶、傣族的凉拌茶、布朗族的酸茶、佤族的烤茶、白族的三道茶、彝族的打油茶等等。通过饮茶习俗折射民族文化。正是茶文化的这种民族性和地域分布差异性对茶文化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旅游动机。
时间发展上主要是指茶文化的传承性,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分支。从神农尝百草至今,茶文化经历了形成、延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茶文化因时代背景、地区分布、民族习性等因素而具有时代的特征。云南26种民族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反映出茶文化多种时代性。同时这种动态过程也提炼出茶文化的精神真谛并加以传播和发展。
二、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模式在指导理论、目标体系、运作方式、解译系统、生态教育受益对象、发展前景等方面与传统旅游模式有很大的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的文化指导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模式也是不同的。基于以上对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可采用的模式主要有:
1.社区参与
从文化角度看,文化的形成及传承特点决定了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首选社区参与模式,这是决定茶文化是否能保持其原有纯朴风貌的前提,也是茶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有时我们可以异地建民族村、建风味茶楼,但原则上不能使茶文化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茶文化产生、延续和传承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没有这样历史背景的茶文化是单薄的,发展的前景是暗淡的。社区的参与能最好地展现茶文化生长的土壤,展现与茶文化有关的自然和文化的原生态风貌,让旅游者身临其间,感受纯朴、自然和真实,从而更好地理解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这也是文化生态旅游的宗旨。在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许多矛盾,其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最主要的。一方面一旦社区的茶文化被确认为、或开发为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后,不能因为发展旅游让文化地保持原貌,不让它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开发坐视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社区文化而使其失去原文化的特色。开展参与式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指导,对资源及市场进行科学调查,统筹规划,倡导生态旅游观,可以更好地引导当地居民认清发展的方向,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开发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能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更是一种体验。感官对旅游的真实体验来源于对象的真实反映。有无社区的参与,营造出的茶文化旅游体验迥然有异。如到香格里拉藏民家喝一碗主人打的酥油茶,与在大都市里服务员端上来的一碗酥油茶,可能后者有更高档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假设酥油茶在数量和质量上是相等的前提下,体验却存在很大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激发了旅游者到异地旅游的动机。所以旅游者更愿意体验真实的社区文化,了解旅游地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从社区居民看,参与旅游更多地是关注开发产生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茶文化生态旅游,许多地区位于落后和贫困地区。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从中获得经济收益,增强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有效和更主动地参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开发的一部分收入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消除社区居民和旅游者、社区和旅游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创造和谐的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使茶文化生态旅游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2.环境教育
云南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可起到较好的环境教育效果。表现在:
对事上,使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生态意识增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改变对待自然和文化的态度,辩证处理开发与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对人上,云南各民族均有客来敬茶的传统习俗,纯朴好客的民风与茶文化对人以“和敬、真诚”,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相得益彰。这种好客文化将感染旅游者,使旅游者在对人的态度上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延续至旅游者回到居住地一定时间内,或更长时间。中国传统儒佛道三家的伦理道德在茶文化中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自身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寓教于游,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修养。
三、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是制定标准化、可操作的科学的旅游规划。笔者凭借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初浅认识,提出以下旅游规划开发策略上的建议:
1.政府的正确引导
政府的引导主要集中在:第一,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宏观规划。组织专家论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本底调查评价和市场分析,制定全省范围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宏观规划;第二,政策倾斜;第三,资金支持。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运作需要的资金投入可以从政府财政投入、企业资金注入、社会集资、社会捐款等方式获得;第四,宣传促销。对外政府牵头以好客文化为标志大打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对内,要求从业人员学习茶文化,在行动上体现茶文化精神,营建和谐、健康的投资平台和极具吸引功能的旅游环境。
政府的正确引导、宏观调控可以避免造成资源、资金、人力、市场的浪费。可以有效控制开发的数量和规模,避免盲目开发,以及开发中的无政府状态下市场混乱、恶性竞争、质量下降等造成的对旅游地形象的破坏。
2.原生态开发与商业开发两种开发形式
综合考虑茶文化生态旅游地的可达性、经济发展状况、游客数量和购买力等因素,以原生态开发和商业开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重点开发和分期分批开发。在旅游干线上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既可进行保持原生态文化背景的开发,也可以进行商业开发。对偏僻和经济贫困的地区进行原生态开发。同时集中有限资金,集中建设重点项目,以旅游干线上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开发建设重点,进而沿主要茶马古道线进行开发,最后推广到更大范围面上的开发。
3.开发以茶为主的组合型旅游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
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应避免单一形式的开发。可以茶为主与其它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组合进行开发。或把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作为整体开发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如马帮巡演、骑马、赛马大会、品茶评茶、观看茶艺表演、学习茶艺、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制茶的劳作生态、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生态、游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走茶马古道、购买茶产品、购买与茶相关的商品和纪念品等。
4.从法律、法规、制度上建立健全茶文化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
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亟待整治和规范的是茶叶市场和旅游市场。提质增效是旅游市场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云南的茶叶品种以普洱茶、红茶为主,特别是普洱茶茶叶市场良莠不齐,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普洱茶行业提倡的精品普洱茶店、绿色普洱、普洱茶展销会、普洱茶论坛等活动又都缺乏推广力度、执行力度,规范性、强制性较弱。普洱茶市场作为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市场,急需制定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以及强有力的行业规章制度来规范市场,以此正本清源,树立普洱茶品牌,多出产品、多出精品、多出名品。
〔参考文献〕
〔1〕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韦弗.2004,杨桂华等译.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周红杰.云南普洱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4〕张伟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战线,2004,(3).
〔5〕刘修明.茶与茶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03-01.
〔责任编辑: 袁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