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立法”推进研发过程改进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PG是CMMI组织机构中的“立法机构”,EPG是组织向内看的一双眼睛,寻觅改进机会,促进组织成为各部分协调的健壮系统。
  
  CMMI的组织结构中, 在最高领导之下设立 EPG(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工程过程组)、QA(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组)、EG(Engineering Group, 工程组),这三个组构成是立法、监督和执法的制衡体系,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法治观念。EPG源于SEPG(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软件工程过程组),本是组织中专职推进CMM的职能单位,随着CMM发展到CMMI,内容更加广泛,EPG的职能就是组织的过程改进。
  每一个系统为了发展,都需要向两个方向优化,一是向外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二是更新自身机体,以适应整体的发展需求。EPG就是组织向内看的一双眼睛,寻觅改进机会,促进组织成为各部分协调的健壮系统。
  EPG的目标是促进组织进步,主要手段是完善企业的法制系统--即立法。如何评判EPG的工作绩效呢?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法规(研发领域通常就是流程)的绩效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能够有效地提高遵纪守法者的绩效,二是预防违规者的行为,和尽量减少其损失,简而言之就是“复制成功,预防失效”。如何度量呢?前者可以用“流程的有效性”,后者可以用“流程的执行力”。
  
  提高流程有效性
  
  在这两方面看我们目前的表现如何?还是去听听客户的声音吧!从项目组那里听到对于流程改进的评价是:“还是两张皮!”何谓两张皮?业务是一张皮,研发流程是另一张皮。这两张皮中客户倾向于哪一方?勿庸置疑是业务,这无可厚非,因为连我们自己都要靠业务创造的价值来养活呢!但是这里面是一定有问题的:首先,为什么是两张皮,而不能合二为一?研发流程的设置初衷,不就是为了提高业务的效率吗?这需要深入分析,要么是我们的流程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可能是有些业务需要的流程我们没有来得及制定,有些是已有的流程没有达到提高绩效的目标。如果是消耗成本、不创造价值的流程,项目组当然不肯采用,我们也没有理由强制人家采用。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从业务发展的需要出发,重新审查我们的流程体系的效率。可用的方法也是现成的,新建流程或者需要重大变更的流程可以使用DMADV(Define, Measure, Analyze, Design, Verify;六西格玛设计方法),DMADV是由定义、测量、分析、设计与验证五个阶段构成的设计方法;完善流程可以采用DMAIC。这样改进效果的度量,可以采用与业务相关的绩效、成本等指标来衡量。
  也许有些EPG成员会抱怨,有的流程我们已经制定得相当完善,项目组也承认,但是会由于一些诸如怕麻烦、抄捷径等理由,项目组不采用,导致的业务出现问题不能归咎于流程。不错,我们的客户包括了项目组,还包括组织。项目组要求更多的灵活,而组织要求更多的规范,这两者永远是会出现矛盾的,关键在于把握其度。对于真正有效的流程,它能够复制成功,减少失效,确实需要组织的权威来保障其得到执行。如何度量执行力呢?可以采用离散数据统计缺陷数的度量方式:即每个流程执行一次作为一个“单元”;流程中设置基本的控制点,每个控制点是一个“机会”;如果有一个控制点没有执行到,作为一个“缺陷”。如此统计出的控制点的执行缺陷率,可以衡量出每个流程的执行力,也可以按组织单位衡量出本单位的执行力,都能够为提高流程执行力提供信息。
  EPG的组成通常包括专职人员,他们是在各个研发领域中过程改进理论与实践的领先者,或者专家;除此之外,还包括大量兼职人员,他们工作在组织研发领域的各个岗位,他们参与过程改进,一方面作为“客户”提供需求,一方面作为流程的执行者促进实施。而EPG组长作为过程改进组的leader,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他需要领会高层管理者对于组织发展的意图,从中领悟过程改进的趋势与目标;继而为所有参与过程改进的员工指明方向,将所有人的关注和才智聚焦于一点。这就需要有一个远景规划,它是众多员工工作动力的源泉。这必然要求EPG组长具有综合工作能力--既有形成远大抱负的想象力,又有将其付诸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一个人,无疑在组织的任何领导岗位上都是非常需要的,而这种人才恰恰也是非常缺乏的。好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的学习,来协助EPG组长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如建立共享愿景,可以参考CMMI-OEI(组织环境集成);而付诸实施,考虑到EPG成员都是个人业绩出众的员工,可以参考质量策划和目标管理法,从客户需求出发,制定总目标,之后层层分解至单位、个人目标。如果能让组织中相关人员的工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进展有序,整个EPG的工作效率势必是非常可观的。
  
  提高流程执行力
  
  EPG组长本人的日常工作,除了追踪各项分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关注于过程中的指导和协调。其中,与高层领导和相关接口部门的协调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他本人与直接上级存在默契、或良好的友谊和信任,都将会对工作开展有很大助益。因为这样,他的直接上级能够全力向外:尽力为过程改进在高层管理者群体中争取支持,并协调、跟踪、解决其无力可为的事情。当然,这不仅仅是这一个中层管理者的问题,所有的leader都需要。除了高层协调,与所有的leader一样,他也需要考虑EPG内部的协调,每个人独当一面,而且还要互相配合,如果协调共进?这需要授权与监控的平衡,既能挖掘个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又能够控制彼此之间不会妨碍或牵制。
  EPG组长的领导力,还包括对于处于困难中的成员加以指导。并不像有的书中所讲,组长就像军队中的长官一样下达命令,要求士兵没有任何借口地完成目标,却不提供任何更多的信息和指导。EPG的工作如果想做好,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饱满的改进热情,需要丰富的创造力,也需要严格的自律,只有这样他才能突破现实的框架,为组织指出正确的道路,并将之规范成流程使用。不是所有的成员都很有经验、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所以,组长在适当时,给予提示和协助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不可能发展成为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如果这样,EPG组长无力关注全局问题,实在得不偿失。
  解决了以上问题,EPG是不是可以全速开拔了?有一种普遍现象,值得关注,即在不少组织中出现了EPG工作动力不足。
  从EPG专职成员的角度,除去员工个人的敬业度问题之外,相信明确目标之后的执行,将会比较高效。这些个体的绩效度量可以用按时完成任务率,和任务质量来度量。其它的动力来自于相关接口部门,比较多的是缺少高层的支持,和其它部门的支持。通常的表现是,似乎研发过程改进只是EPG专职成员的工作,对于其它相关人员,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的事情。关于研发过程改进是不是要做的问题,我们不需要来讨论,只要流程能够“复制成功,预防失效”,所有的人都有责任为了组织的未来,协助打造企业强健的体魄--完善高效的流程体系。然而流程的价值体现需要长期的过程,而业务每一天的进展都关系到近期的公司效益,所以这个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孰轻孰重,就需要协调。这必然只能由高层领导来确定,其内容包括在组织的每一个发展阶段,EPG需要重点改善哪些业务领域、哪些绩效指标。这是组织的需要,一旦明确,就应该成为一段时期内的组织改进方向,无论是EPG的专职成员,兼职成员,还是EPG之外的组织成员。
  关键路径上的任务完成率来衡量。大家都讲领导的影响力是非凡的,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提高执行力:例如与直接负责EPG工作的高层领导商定,每个月由高层领导追踪过程改进的当月任务中,最重要的3个任务。如果高层领导精力有限,那么就追踪2个好了。但是要持之以恒,切忌虎头蛇尾,或半途而废。因为“行为矫正理论”中讲到“消退”这个词,就是指对出现的某种行为不予强化,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会由于被判定无价值而消退。领导的一言一行影响到他的直接下属,这些下属又影响着他们的下属,这种意识一旦层层扩散传播,组织不仅不能达到既定目标,连以往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综上所述,EPG组长需要关注以下几件事情:
  1.与高层领导和EPG共商远景规划和近期计划,并提供里程碑目标和度量方式,以及激励措施;
  2.与EPG成员沟通确定各级目标分解(依据CMMI划分过程域),以及主要工作方法(如QCC、团队、6SIGMA项目等)、度量和激励方式,并落实责任人;
  3.在高层领导的明确支持下,与相关部门领导、产品线/项目领导沟通,明确各接口单位在过程改进中的角色与职责,落实追踪方式和评价方式;
  4.日常工作关注协调、指导和追踪。
  
  本文作者:茹海燕 AMT个人会员 六西格玛资深黑带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当漫漫黄沙悄悄覆盖了长城的一隅,当悠悠白云遮掩住了蓝天的脸庞,当高亢的歌声回荡于天地之间,一场绚烂的历史剧开始上演……  耳畔响起了轰鸣的炮火声,铿锵碰撞的刀剑声;烈马在奔驰,勇士在厮杀。刀剑之下,一个又一个血肉之躯倒下;千里之外,妻子在祈祷,母亲在哭泣。她们不知道远方的激战,她们只有无尽的期盼……  一  最后一声号角落下,最后一个身躯倒下。西北要塞,黄沙飞尘满天。这片曾见证过战火的土地已血泪斑
期刊
整合是必需的,而究竟该整合什么、如何整合?不是集团随便拿个系统让企业用就行了。    随着房地产企业的日趋成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遭遇了案例中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本身需要非常多的社会资源,因此伴随着大量的外来资金的涌入,非房地产行业的企业进军房地产领域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也势必出现所谓大集团下面的地产子集团模式。案例中的跃达集团,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跃达集
期刊
吴云飞毕业来到这家企业时,当时的腾飞公司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一家邮电部所属的电信研究院。作为一个纯粹的国家设计研究院,当时的研究院,一切科研费用来自国家计划下拨,每项科研只要把科研计划写好,一切就等国家的拨款了。没有人真正关心项目是否能应用于生产,将来是否能有产品投入市场。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国家各个部委所属的许多研究院所开始了企业化经营和运作,当年年底,设计研究院与上海的一家电信设备厂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了
期刊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  怎样让产品成为焦点?  下一个“现金牛”的拳头产品要推出上市了各方面准备做到位没有?  短期销售的急功近利总是挤压中长期的品牌工作怎么办?    来自企业的声音    对所有企业来说,营销都是实现收入的根本,所以,我们要将业务运营系统的营销这一模块放到各业务模块中最先讨论的位置。  在一次咨询项目的前期调研中,客户方的一位大区销售经理向AMT的顾问抱怨:“国内的营销平台和国外
期刊
【模拟文题】  请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并围绕之写一篇作文。要求: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越……越……”这个语句,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其实并不是这样。两个“越”字并非关联词,而是在前后分句中起修饰或限定作用的副词。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表达充分条件命题的语句形式。前一个“越……”是后一个“越……”的充分条件,只有在前者的条件
期刊
来自企业的声音    IT规划模块,是IT建设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这一步走错,技术支撑系统这一层也就很难为企业战略执行保障体系(SISS)提供坚实的地基。    IT规划,让老板一次烦个够  一次问一位老板为什么要搞IT规划,他说:“搞这个项目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已经被IT烦死了。IT部门今天选个软件让我批、明天要搞个项目让我批,这东西我又不太懂,不批怕耽搁了,批了怕白花钱。所以要搞IT规划,请你
期刊
虽然30000多双鞋,每个人(5到10人)以手工抄写方式抄录仓库里的货号,抄完要用掉两天的时间,再用一张大的表格根据货号、颜色、数量进行归类汇总,再用计算器进行累加!这样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如果再经常加错,就更糟了。因此,要完成一张库存现有量报表,要花去7天的时间!公司财务要等一个月以后才能统计出办事处的销售利润报表。这是乔森鞋业集团办事处在实施信息化之前,月底对库存进行盘点时的典型场景。  抓住营
期刊
【考点阐释】  对联题是历年来中考所热考的一种题型,这种题目,具有很强的测试功能,能够有效、快速地检测出应试者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查形式一般为名句默写、选择填空、赏析式等。常结合文言知识、修辞手法等内容进行综合考查。如何备考呢?当然是研究加训练。  【真题解析】  一、压缩对联题型  所谓压缩,即把试题中提供的材料进行压缩即为下联,譬如:  (2015·湖北襄阳卷)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
期刊
对于IT而言,关键是营销的对象和产品,而不是营销计划的形式。    最近阅读了一份某大型半导体生产厂商IT部门的年终报告,这可真是一份令人“难忘”的文档:文章充斥着类似任务、价值观、战略、目标、组织、项目、服务级别、成本和影响等等信息,足以让人眩晕!那么,像这样一份文档——在当今这个仅用电子邮件的标题栏就能进行成功沟通的世界中,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如今,CIO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营销游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