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女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l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一百多年前,粤西之西江堤畔的瓶隐巷曾有一户住在巷尾深处的庄姓人家。
  入住前,卖家先说这宅子顺风顺水,搬进去住必定家道通达,末了又提醒他们切记不要到最西侧那所种竹有水塘的偏院去。尤其是那二层小楼上,最好上锁闲置,别让人搅扰。说是那楼上曾有人在月夜见到有一妙龄女子出现,有时飞在屋檐上对月膜拜,有时又在窗内来回走动,不时作捧书阅读状。但她从不骚扰住家的安宁,住家在白天上楼探过,也无甚收获。后请来风水先生询问,先生说那是位暂居修行的保家地仙,她逗留数年自然就会走的,只要住家不去骚扰,不仅两下无事,这地仙还能保家安宁。
  庄家主人并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之说,且觉得既然怪祟对家人没有大碍,那小小西院不妨就彻底锁上罢了,自此照旧欢天喜地搬进去。那处西院一直深锁着无人问津,慢慢地被人遺忘在记忆深处。
  时间倏忽而过,到了庄家第四代时,这家生了一位少爷,取名为庄少贤,自幼聪明伶俐,寒窗精进,到十七岁那年竟一举考中秀才,顿时家宅荣耀。庄老父十分欣慰,大摆宴席馈赠乡邻,在瓶隐巷中连设百桌、三日三夜不休止的流水席,煞是热闹。
  热闹过后,庄少贤仍得继续寒窗苦读的日子。他一直嫌自己住的书房位于宅院的中枢,不时有家人在附近来回走动。这天恰逢初一,家厨供斋,宅中妇女在廊外过道间焚烧一些纸钱,忽地有几片随风飞入书房,飘在他摊开的一本书上。
  庄少贤读圣贤书自然远鬼神,只觉心中气闷,便撂下书本,也不要仆童陪伴,自己就在家中各处闲逛起来,不知不觉走到最西侧那上锁的小院门外。他伏在门上张望,见到院中各色野菊、苦荬花开得过人般高,且黄、白、紫色的各色花朵锦簇,十分繁茂,还有几棵倚墙的桃树,虽然无人打理,但在这初夏时节,仍结满一些青嘴带红的毛桃,着实可爱。还有那二层小楼,虽然陈旧蒙尘,但做工精细的雕花屋檐和窗棂,无处不透着文气,想来当年居住此间的人也是一位知书娟秀之人。庄少贤心中一动,也不知哪来的冲动,转身就去父母房中,说自己看上那西院的僻静幽雅,想要重新将之粉刷装修一番搬进去,定会有利自己的生活起居攻读。
  庄少贤的父亲庄成斌年届不惑,半生忙碌生意经营,膝下却只得这一个儿子,自小又伶俐争气,所以向来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他张口就想答应,但转念又想起自己幼时,庄家祖父曾反复嘱咐过,西院小楼恐有怪祟,所以务必封锁隔绝,家人勿进,便面有难色地将经过如是一说。庄少贤自是不信鬼神,摆出一套圣贤理论反驳父亲,旁边的管家亦站出来解围,说其实那西院丢空多年也没有事故,应该是无大碍的,老爷不放心的话,到城里请几位高道来做场法事就好了。
  管家不知从哪儿拉来了一个草台班子,做的法事也是走走过场,并没有不测发生,之后再张罗工匠漆工,把西院里外修葺一新,择了个日子就让庄少贤搬进去安置了。
  庄少贤入住西院一晃过去月余,只觉小境清幽,兼之没有家人来往的烦扰,甚是悠闲自得,自此除了对父母的晨昏定省,身边只留一个小童烹茶打扫外,越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然而自从搬入西院后,他就不时做一个相同的梦:梦中有位年约二八、穿着前朝服饰的美貌端庄女子,盈盈入室来到庄少贤的面前,自述说:我是前明端州知府苏宗之女苏苓,不幸于未嫁前早亡,距今已整五百年,昔日因得七星岩仙观道长教化,修得地仙导引还阳之术,所以死后羁留人间持续修行,今功德期满,幽冥也恩准赦命还阳,又因为与庄公子世有夙缘,今世当再续夫妻情缘,只是恐怕公子嫌弃,所以前来泣请公子救活。
  庄少贤在梦中有些迷糊,每回见女子哭诉,只觉她楚楚可怜,却好几次都期期艾艾没法开口答应,醒来后又觉得这未免有些怪力乱神,便抛诸脑后。直到两个月后,女子再次来到梦中朝他下跪,哭说三日后便是她活着时的生日,也是她重生为人的唯一时间节点,如果错过日子,她就再无转生之期。
  庄少贤这次将她的容颜看得尤其清晰,她发鬓上簪有一支镏金垂珠红偏凤钗,颈项系一段红宝流苏缨络,只觉这女子果然是极有官家气质的闺秀,又看她哭得梨花带雨,心中便生出许多怜惜与不忍,终于点头答应道:“我愿意救你重生,具体要怎么做?但说无妨。”
  女子顿时破涕为笑,拭去眼泪起身向庄少贤细细说些准备事宜。两人详谈到窗外传来鸡鸣,女子摘下头簪放到庄少贤枕边说:“自古男女山盟海誓,如今与君生死相约,以簪为誓,切勿遗忘。”说完俯身行礼,庄少贤伸手去扶,手却碰到床帐,整个人才从梦中惊醒过来,起身查看屋内,门窗一如睡前那样紧闭完好,但点灯一看,苏苓赠送的那支镏金凤钗却果真摆在枕边,他拿起细看片刻,心中既觉吃惊又觉欣喜。
  接下来的两天,庄少贤就按照之前跟苏苓约定好的,托词自己想要整修西院花园,让管家找来工匠,把院中桃花树周边二丈长宽的土地挖下三尺深度。三尺泥下露出几方坚硬的方砖,管家和工匠有些惊讶,庄少贤推说天色已晚,让众人回去,只留小童侍书在。晚上两人用铁锹撬开方砖,砖下出现墓穴,穴中有一具棺木。侍书害怕不敢触碰,庄少贤便让他在一旁掌灯,独自往下挖掘。开棺材板时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待掀开棺盖,棺中现出一堆褪色锦衾,衾中睡着一位美人,细看眉眼装束果然就是梦中所见的苏苓,虽过数百年时光,依旧面目如生。
  庄少贤遂将苏苓从棺中扶出带回屋内,让尸身头朝东睡在榻上,脚底点起上等沉香熏染,又拿来事先准备的新鲜牛乳滴到她眼睑上,剩下的牛乳则擦拭她的五官脸孔,侍书被他打发去廊外用烧茶的炭火煮一碗黍米饭,再热一碗米酒来,做好后热气腾腾地放到苏苓的身边。此时天色已大亮。庄少贤让侍书看守苏苓的身体,自己到父亲处主动说出苏苓的事。
  庄成斌自然不信,但随庄少贤去西院亲眼见过后,不得不相信儿子说的话是实情。待他离开西院,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关于古尸不腐,他从小倒是听老人说过另一个说法,就是有些地方因为土壤和风水特异,形成了所谓“养尸地”。人死后无意中下葬在那儿,就会百年不腐,尸体被发现后,就是身躯丰润、面目如生的模样。这样的尸身历经数百年日月,会逐渐化为尸妖。   尸妖和狐妖山怪一样,常会变幻蛊惑人类。所以庄成斌忧心忡忡,第二日便只身驱车去城内最大的道观纯阳宫。道长程风子与他颇有交情,见他一脸忧色前来,便把人带到室内详谈。听庄成斌言罢,程风子沉吟片刻才道:“道家地仙,是指的长生住世并且不死不僵之人,此女死卧地下数百年,必是尸妖,但贫道修行浅薄恐不能敌,我与你一道去趟悦城,到悦城龙母祖庙,届时焚书一封予西江龙母娘娘,她是两广粤地江山沿岸的守护祖神,必有神法收复此妖。”
  事不宜迟,道人挑选一名弟子跟班,三人即刻驱车上路。当晚赶到西江上游五十里的悦城,找间客栈住下。第二日一早就去到龙母庙内,庙祝认得程风子,自然引进神殿正中,一番祈祷祝说仪式下来,程风子手握朱砂毛笔在表纸上书写一封表文,随即在神像面前恭敬焚烧。说来也怪,表文燃尽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殿外便雷雨大作,程风子偕庄成斌到檐下向外张望,就见殿前江面卷起一股龙吸水飓风,那龙形风柱上天后便往东边端州城的方向飞去。
  程风子长嘘一口气,安慰庄成斌道:“龙母娘娘调兵遣将神速,恐怕那就是她差遣座下的龙子神兵前去你家瓶隐巷查探妖情了。”
  庄成斌不知如何应对,悬着一颗心。一行人待雨停后便驱车回端州,途中山路耽搁,在驿站住了一晚,第二日才回到瓶隐巷。
  一行人直奔庄家,就见庄家大门前挤满街坊,管家带着仆从在门内忙碌张罗,看见庄成斌回来,家人都如闻大赦,围上来对庄成斌述说昨夜一场大雨,降下雷电劈到了庄宅几处,以西院为首,引致相连的一处套院也起了熊熊天火,天明前才算扑灭。庄成斌记挂儿子,忙问庄少贤的去向,管家说还好庄少爷因昨夜庄家祖母偶染风寒,庄少贤极孝,心忧祖母病情,为了夜里亲自照料,便带着童儿侍书临时搬到祖母房间的下处就寝,所以夜半雷电击中西院着火时,他和书童都并不在院中。现在西院一片狼藉,庄少贤哀恸他那一屋刚置办不久的藏书雅室,此刻正亲自带人在那儿收拾焦土瓦砾。
  庄成斌震惊不已,带着程风子赶到西院,果真见庄少贤正一脸焦虑地指挥着下人在西院正堂位置收拾。那里正是他先前摆放苏苓尸身的位置,然而收拾好那焦黑的长榻,却见榻上只剩一摊人形灰烬。庄少贤怅然若失地呆立了许久。
  程风子见了,长叹一声,虽不知这妄图借庄少贤手还阳的尸妖想如何作祟,但天雷及时赶到将之降服,也算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選自《今古传奇故事版》2017.10
其他文献
隆庆六年(1572年)的一天晚上,玉县富商杜儒声的第四房夫人柳烟正要入寝时,杜儒声的贴身书童阿旺说杜儒声棋瘾犯了,要找她下棋。到杜儒声的书房后,柳烟开始和杜儒声下棋,阿旺则回偏房休息去了。一盏茶工夫,杜儒声败下阵来。柳烟问该如何处置,杜儒声说还是老规矩,输了就砍头。  原来,杜儒声和柳烟下棋时喜欢玩砍头游戏:用毛笔蘸水在脖子上画一下就算砍头。于是,柳烟拿起毛笔,在杜儒声的脖颈上划了一下。然而,诡异
期刊
清代女性蓄甲主要为了显示她们不需劳作,身世非凡,而指甲的长度也代表了地位的高低。清代的王妃、贵妇等有闲阶层的女性,生活舒适清闲,更把蓄指甲当作一种乐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權倾一时的慈禧太后。据《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一书中描绘:慈禧爱留指甲,尤其是一双手的两个无名指和小手指,最长可达七八厘米,当然其他如拇指、食指、中指也不短。为了修饰保护好她的手指甲,她每天都要用温水浸泡,用剪子修理,并特制了各
期刊
尸体河上漂  清朝雍正年间的一天晚上,广宁城外大祖屯的常二来到西沙河挑水。正要提水时,他发现河里边漂着一个人,仔细一看,常二顿时觉得头皮发麻,扔下东西就往屯子里跑去:“不好了,有人淹死了。”  死者是屯子里的老羊倌。闻讯赶来的广宁知县金鼎臣仔细检查尸体后断定,死者是溺水而亡。金鼎臣还在他身上发现了五两银子,由此,排除了谋财害命。为什么老羊倌要选择夜里去河边挑水呢?这时,常二说:“大人,老羊倌的魂魄
期刊
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身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过年时都有哪些必须讲究的礼节呢?  腊月十九至廿二(小年之前四天),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封印”,就是将皇帝的玉玺暂时封存起来。封印这天,要在交泰殿里举行隆重的仪式,供案上擺设酒果、点燃香烛、皇帝拈香行礼后,管理玉玺的官员捧着宝印出殿,到乾清宫门外进行洗拭,再捧入殿内加以封贮。待来年正月,选择吉日开封。  腊月廿三(小年),这天,祭灶神的仪式在坤宁宫(皇
期刊
蓝鼎元,字玉霖,号鹿洲,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他快50岁才当上广东省普宁县知县,后来兼理潮阳县,凭借卓越的才能,他不仅将县政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破获了一批疑难案件,连《清史稿》都说他“听断如神”。不过,对于老百姓而言,熟悉和知道蓝鼎元大多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审案记录汇集成了一本名叫《鹿洲公案》(又名《蓝公案》,与《包公案》《施公案》并称)的笔记,下面要说的就是其中一则“幽魂对质”。  是谁杀死
期刊
清朝雍正四年的秋天,中牟县知县刘云忠在庆贺五十八岁大寿的第二天,突然得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他心胸闷痛,苦不堪言。在中牟县县城内行医的大大小小的医生都来诊治了,却依然止不住刘云忠的痛苦呻吟。  这天下午,看着因为心胸闷痛而在床上痛苦呻吟的刘云忠,衙内的文书张辰星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他立刻走上前躬身对刘云忠说:“老爷,我忽然想起来很多人都曾说过的一位名医,这人住在本县的谢庄镇,人称神医张,名叫张树清,可
期刊
明万历二十七年,春分刚过,十滴村来了两个人,引起一场不小的骚动。全村人都围着这两个人指指点点,有的甚至对着他们吐口水。这两人什么也不说,默默地走进一间破得快要倒塌的房屋。  这一男一女都年近五十,女的原是本村人,名叫赵玉冰,瘸着左腿,拄着拐。村民之所以如此鄙视她,是因为她是曾在泸州城里名噪一时的名妓,因她是十滴村人,这让十滴村也臭名远扬,当年村民出去都不敢说自己是十滴村人,否则必招来耻笑。随着她年
期刊
金三刁迎娶第十七任壓寨夫人,寨子里的小喽们,那高兴劲,比金三刁还激动。  说是娶,实为抢。在梁山县,金三刁是人们闻之色变的悍匪,谁愿意把闺女往贼窝子里送。  金三刁不是一般的匪,有独特的嗜好。每餐都要七大碗、九大盘,掳上山的厨子前后不下百人。所盘踞的佛爷寨,乃川鄂驿道之咽喉,南来北往的商贾如织,随随便便一次出手,皆是满载而归。顺从的,劫财放行,顽抗者,绑上山来,脖子上拴根铁链,像宠物一样牵着玩耍,
期刊
一、得罪大太监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京城长安经过安禄山之乱的战火之后,总算是有了点繁荣的样子。这个时候,因躲避乱匪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回来了。他来的时候,儿子李亨的皇位已经坐稳,这事就显得很尴尬。最后,李亨便尊父亲为太上皇,李隆基就在兴庆宫里养起了老。  虽然李隆基安心了,可他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却有些失落。以前他在皇帝身边说一不二,现在却没有实权了。  李隆基搬到兴庆宫后,皇上李亨每天都恭恭敬敬地来给
期刊
不爱江山爱悬壶。皇上最近忽然迷上了医学,也想悬壶济世。  皇上把太医院搜罗来的医学典籍细细钻研,又和太医们探讨疑惑,几个月下来,医术突飞猛进。  本来太医们以为皇上好奇,玩玩就得了,没想到皇上动了真格的,要给皇亲国戚和大臣们治病,给太医院发话,以后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报告皇上,皇上去给医治。  皇上是九五之尊,怎么能轻易到臣下家里去看病呢?太医和大臣们苦苦劝谏。最后皇上做了让步,不去看病也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