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路建设中,路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承受着来自地面的强大荷载力。路基不仅在道路构架中占有主体地位,而且也是道路建设的基础,连接着整个建设工程。如果路基不能保证其强有力的稳定性,就不可能有稳健的路面保证机动车的正常行驶,从而去发展经济。因此,本文就对路基应满足的质量要求以及常见路基病害的几种处理方法做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道路建设;路基病害;经济;处理方法
路基的稳定受到包括温度、水、当地土壤等因素在内的影响,也受到了来自路面机动车的压力和施工质量的制约。因此,在实际建设中负责人一定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从目前的国内形势来看,还未能结合实际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处理路基病害体系,这无疑是摆在我们眼前需要迫切执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路基应满足的质量要求
(一)路基首先应满足强大的稳定性。由于路基的建设是直接在地面上增补或者挖去一部分形成的,所以就必然会改变原来路基的面貌,导致一些不平衡现象的发生。在很多地质恶劣的地区,由于土壤温度等因素的不稳定性,就会加大路基的不平衡状况,年久失修,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各种各样的路面破坏现象。所以,为了防止由于地面机动车荷载力的过大而导致路基的失衡状态,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制定出一整套相关的措施来减少这种现象造成的损失,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二)路基的强度不容忽视。路基的强度就是指路面在遭受强大的压力时抵抗变形等破坏的能力,为了保证机动车的正常运行,就必须保证路基的强度符合相关的标准。较大的路基破坏会导致路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如果不及时的加以处理,路面破损情况就会加剧。因此,路基要求足够的强度来抵抗外压,避免产生不尽如人意的变形现象。
(三)路基还应满足强大的水温稳定性。路基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和路面上水的影响,能够在这种温度和水分作用下保持其原来的强度就是路基的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受到这种外在环境的影响时,抵抗力会明显下降。所以对于路基的质量来说,不仅仅要就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还要有在地面和地下恶劣水作用的情况中保持其原有的水温稳定性,保证地面机动车辆行驶的安全。
(四)路基的排水系统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路基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排水系统的优良,避免发生恶劣天气后,积水长期浸泡在路基两侧,发生变形或者地面下沉等恶果。路基的排水系统应结合实际情况,力求做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路基的排水系统是否优良,直接影响到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在不同地理的土壤下,应因地制宜,遵循当地的气候,温度,水分等因素来设定排水系统。路基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当地的排水标准施工,保证路面能够长期使用。
(五)路基对于防护工作的质量要求。不同的地质条件所采用的防护方式也有所差别,但应积极的去结合砂石硬性防护与植物的松软性防护方式。比如说在地质条件比较理想地区,城市发展趋势快,地理条件相对稳定,就可以考虑采用种植树木或者草木草皮等一些东西来防护路基,在那些地质情况恶劣,流水侵蚀现象严重,对岩石风化作用明显的地区,就应考虑修建一些硬性的防护墙,建设一些阻挡性的石质物体来保护路基不被受损。总之,对于路基的防护工作应该灵活多变,因地制宜,保证路基的长期稳定安全。
二、路基病害的几种处理方法
路基病害以及路基病害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路基病害有路面下沉,泥石流,坍塌和滑坡等等,常见的路基病害处理方法有水泥搅拌法,沙石填筑法,石灰樁法等等。不同的路基病害,应采用不同的病害处理方式。
(一)强力夯筑法。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碎沙土,杂填土,深陷性黄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状况,对于那些具有高度饱和度的地基来说,当运用一些石块或者颗粒状的物体进行置换的时候,就必须要经过实地勘察,以考察其适应性如何。在进行强夯作业时,就必须要在所要施工的地区选用几块实验基地,进行试验,至于实验基地的数量就需要根据自身所要建设的规模和修建所属的类型来定。当遇到地下较软地基时,不能对来自上部的压力进行很好的承载,这就需要运用换填土层来处理这种情况。
(二)水泥土桩的夯实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地下水以上部位的土质进行作业,比如说粉土和粘性土等地质条件。在进行夯实作业的时候,应尽量的使用机器进行。假如要进行分段夯实,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锤子落地的距离和料的厚度。对混合土料的压实度应该达到零点九三以上,其中有机物的比例也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尽量避免对冻土或者膨胀性土壤的使用,必要时要进行筛选过滤,并且也要符合十到二十毫米的标准筛选度,对含水量的设定也要符合标准,偏差要控制在百分之二以内才好。水泥与土壤混合搭配的时候,必须保证对水泥的使用量,达到均匀的目标。
(三)高压喷射注入泥浆的方法。这种处理方式经常运用在人工填土,粉土沙土以及带有粘性的土壤地基中,在提前设想方案的时候,必须掌握施工现场的相关结构资料,以免事倍功半。根据多种资料设置高压喷射的方案,并进行对试验区域的施工,以保证对路基病害处理的万无一失。
(四)水泥粉的煤灰碎石桩的方法。这种方式一般是处理枯性土或者沙土等地基,当施工路面底部有可以进行挤压的沙土或者粉土时,在成桩过程中,震动会使挤压效果更强,会大大提高路面的承载力。但是对于那些可塑性较高的饱和状态的软质粘土,成桩的效果基本是体现不出来的,所以说对于路面承载力的大小是取决于成桩作用是否置换成功,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五)柱锤扩展桩的方法。这种措施一般适用于黄土,粘性土或者沙土等一些类型的地基,这种扩桩的方法就是将重锤抬到高处后使其自由下落,在地面上形成孔状,然后进行填料夯实的作业,和桩之间的土相互呼应,形成双面地基。在进行对桩的挤压的过程中,桩外围的土被挤压到外侧,根部的土向着桩方向压密,最后则将填充物塞入桩孔中,夯实好后往上直至地面即可。
三、结语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也被贯彻执行。由于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出现的地基病害也随之增多。这就需要相关的设计部和施工部进行实地勘察,全面掌握当地的气候水温等不确定因素对路基产生的影响,针对当地出现的实际问题设置方案,以一个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采取坚决有效果的措施施工,最大化的去防止路基病害的出现,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徐世军.路基病害的处理施工方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
[2]孟令海,卢全领.浅析公路桥梁建设中软地基的处理技术[J].科技风.2011(20)
作者简介:
蔺超 男 汉族 新疆昌吉人 1980年生 工程师 主要从事公路监理工作。
关键词:道路建设;路基病害;经济;处理方法
路基的稳定受到包括温度、水、当地土壤等因素在内的影响,也受到了来自路面机动车的压力和施工质量的制约。因此,在实际建设中负责人一定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从目前的国内形势来看,还未能结合实际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处理路基病害体系,这无疑是摆在我们眼前需要迫切执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路基应满足的质量要求
(一)路基首先应满足强大的稳定性。由于路基的建设是直接在地面上增补或者挖去一部分形成的,所以就必然会改变原来路基的面貌,导致一些不平衡现象的发生。在很多地质恶劣的地区,由于土壤温度等因素的不稳定性,就会加大路基的不平衡状况,年久失修,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各种各样的路面破坏现象。所以,为了防止由于地面机动车荷载力的过大而导致路基的失衡状态,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制定出一整套相关的措施来减少这种现象造成的损失,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二)路基的强度不容忽视。路基的强度就是指路面在遭受强大的压力时抵抗变形等破坏的能力,为了保证机动车的正常运行,就必须保证路基的强度符合相关的标准。较大的路基破坏会导致路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如果不及时的加以处理,路面破损情况就会加剧。因此,路基要求足够的强度来抵抗外压,避免产生不尽如人意的变形现象。
(三)路基还应满足强大的水温稳定性。路基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和路面上水的影响,能够在这种温度和水分作用下保持其原来的强度就是路基的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受到这种外在环境的影响时,抵抗力会明显下降。所以对于路基的质量来说,不仅仅要就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还要有在地面和地下恶劣水作用的情况中保持其原有的水温稳定性,保证地面机动车辆行驶的安全。
(四)路基的排水系统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路基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排水系统的优良,避免发生恶劣天气后,积水长期浸泡在路基两侧,发生变形或者地面下沉等恶果。路基的排水系统应结合实际情况,力求做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路基的排水系统是否优良,直接影响到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在不同地理的土壤下,应因地制宜,遵循当地的气候,温度,水分等因素来设定排水系统。路基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当地的排水标准施工,保证路面能够长期使用。
(五)路基对于防护工作的质量要求。不同的地质条件所采用的防护方式也有所差别,但应积极的去结合砂石硬性防护与植物的松软性防护方式。比如说在地质条件比较理想地区,城市发展趋势快,地理条件相对稳定,就可以考虑采用种植树木或者草木草皮等一些东西来防护路基,在那些地质情况恶劣,流水侵蚀现象严重,对岩石风化作用明显的地区,就应考虑修建一些硬性的防护墙,建设一些阻挡性的石质物体来保护路基不被受损。总之,对于路基的防护工作应该灵活多变,因地制宜,保证路基的长期稳定安全。
二、路基病害的几种处理方法
路基病害以及路基病害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路基病害有路面下沉,泥石流,坍塌和滑坡等等,常见的路基病害处理方法有水泥搅拌法,沙石填筑法,石灰樁法等等。不同的路基病害,应采用不同的病害处理方式。
(一)强力夯筑法。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碎沙土,杂填土,深陷性黄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状况,对于那些具有高度饱和度的地基来说,当运用一些石块或者颗粒状的物体进行置换的时候,就必须要经过实地勘察,以考察其适应性如何。在进行强夯作业时,就必须要在所要施工的地区选用几块实验基地,进行试验,至于实验基地的数量就需要根据自身所要建设的规模和修建所属的类型来定。当遇到地下较软地基时,不能对来自上部的压力进行很好的承载,这就需要运用换填土层来处理这种情况。
(二)水泥土桩的夯实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地下水以上部位的土质进行作业,比如说粉土和粘性土等地质条件。在进行夯实作业的时候,应尽量的使用机器进行。假如要进行分段夯实,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锤子落地的距离和料的厚度。对混合土料的压实度应该达到零点九三以上,其中有机物的比例也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尽量避免对冻土或者膨胀性土壤的使用,必要时要进行筛选过滤,并且也要符合十到二十毫米的标准筛选度,对含水量的设定也要符合标准,偏差要控制在百分之二以内才好。水泥与土壤混合搭配的时候,必须保证对水泥的使用量,达到均匀的目标。
(三)高压喷射注入泥浆的方法。这种处理方式经常运用在人工填土,粉土沙土以及带有粘性的土壤地基中,在提前设想方案的时候,必须掌握施工现场的相关结构资料,以免事倍功半。根据多种资料设置高压喷射的方案,并进行对试验区域的施工,以保证对路基病害处理的万无一失。
(四)水泥粉的煤灰碎石桩的方法。这种方式一般是处理枯性土或者沙土等地基,当施工路面底部有可以进行挤压的沙土或者粉土时,在成桩过程中,震动会使挤压效果更强,会大大提高路面的承载力。但是对于那些可塑性较高的饱和状态的软质粘土,成桩的效果基本是体现不出来的,所以说对于路面承载力的大小是取决于成桩作用是否置换成功,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五)柱锤扩展桩的方法。这种措施一般适用于黄土,粘性土或者沙土等一些类型的地基,这种扩桩的方法就是将重锤抬到高处后使其自由下落,在地面上形成孔状,然后进行填料夯实的作业,和桩之间的土相互呼应,形成双面地基。在进行对桩的挤压的过程中,桩外围的土被挤压到外侧,根部的土向着桩方向压密,最后则将填充物塞入桩孔中,夯实好后往上直至地面即可。
三、结语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也被贯彻执行。由于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出现的地基病害也随之增多。这就需要相关的设计部和施工部进行实地勘察,全面掌握当地的气候水温等不确定因素对路基产生的影响,针对当地出现的实际问题设置方案,以一个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采取坚决有效果的措施施工,最大化的去防止路基病害的出现,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徐世军.路基病害的处理施工方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
[2]孟令海,卢全领.浅析公路桥梁建设中软地基的处理技术[J].科技风.2011(20)
作者简介:
蔺超 男 汉族 新疆昌吉人 1980年生 工程师 主要从事公路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