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出版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等个人专著18部。代表作包括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魂铸京九》,以及小说集《祭梦》、散文集《生死树》等。作品先后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特别奖、 “中国好书”、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军剑杯”全国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全国报纸副刊散文征文金奖等国家级、省级荣誉。
本书讲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轫到2018年梦想成真,港珠澳大桥的缘起、立项、论证、环评、施工的过程,对这座涉及一个经济特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超级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纪录。作者用时5年,到京粤港澳深入采访了方案构想者、项目管理者、大桥建设者等多位亲历大桥建立的关键人物,真实且细腻地还原了大桥的建设过程。怀揣中国梦的人们,克服了无数来自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最终建成了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白海豚不搬家
白海豚又被稱为“海上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海洋哺乳动物之一。因为野生种群数量十分稀少,1988年曾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保护红皮书》。
珠江口海域就栖息着约1200多头中华白海豚。
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范围北至内伶仃,南到桂山,西至淇澳,东到香港大屿山,总面积460平方公里。
当时,世界上对白海豚的研究都比较少,工程技术人员对白海豚也一无所知。在保护区“动土”对白海豚有什么影响?大桥建完后白海豚还能不能活蹦乱跳保持它的数量?
港珠澳大桥穿越珠江口生态保护区,白海豚因素让这座大桥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注定被紧紧盯视。
如何实现鱼和熊掌兼得?
如何让白海豚不搬家?
这,成为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中绕不过去的话题。
从2005年工程前期评估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中华白海豚保卫战便已打响: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倾倒区选址论证、水土保持以及其他与环保相关的专题研究工作徐徐展开……
2010年7月,中华白海豚保护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山大学拥有世界最大的中华白海豚基因库,他们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共同承担了中华白海豚保护技术的研究。
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面积460平方公里。要在相当于6个香港岛面积的海域发现、观测到白海豚并不容易。
林文治,中山大学博士,被称为“追海豚的人”。
他说: “如果按船次来算的话,我们一年去整个珠江口可到80次以上。”
研究团队用了4年多时间,拍摄记录到了2000头左右的白海豚个体行为特征。他们在21万多张照片中选出了l8000张,给白海豚逐一建立了身份识别档案。
中华白海豚既能发出哨叫声,就是人耳能听到的低频通信讯号,还能发出高频回声定位信号,研究人员想到了一个获取哨叫声的好办法。
他们设计了一个阵列,500米到600米的距离放一个水听器,然后人在200米到300米开外进行观察,24小时轮流记录分析。
只要海面风浪不超过3级,每隔2个月他们就要出海,用一周时间连续录音。在累计13100多海里的航程中,研究人员第一次在自然水体中长序列记录到中华白海豚的哨叫声。这在世界中华白海豚研究中也是第一次。
据中山大学教授吴玉萍介绍,2013年5月,他们将不同环境下中华白海豚的8大类行为谱和6种类型哨叫频谱图绘制完成。这是在国内外首次绘制一个系统的针对中华白海豚的行为谱。
白海豚是典型的“睁眼瞎”,它靠发出声呐到对面反射回来以后判断前面是否有障碍物,因此对声音非常敏感。
“在施工中有严重的震动,就会把它的声呐震坏,被震坏声呐的白海豚就会被高速往来的船舶等撞碰致死。”吴玉萍说。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野外跟踪观测,探明了船舶航行和施工活动对中华白海豚发声、行为及集群的影响规律,开发出中华白海豚声学驱赶(保护)技术。
他们在施工现场采用声学的方法,在水下发出不同的声音,让白海豚能够听得到,尽量避免进入到施工海域里。
研究人员300多次出海跟踪,拍了30万张照片,对当时保护区里存在的将近1200头白海豚了如指掌并进行了标识,甚至把白海豚的生活习性都摸得清清楚楚。
不变的碧海蓝天,不变的白海豚栖息地。
在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每一条施工船上,无论是交通船、运石船还是定位船都安排有一名白海豚观察员,并且要经过培训后取得“观豚员证”才能上岗。
这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最独特也是最奇葩的“一道风景线”。
中铁大桥局港珠澳大桥项目副经理程长鹏告诉我,他们标段一共配备有50余名观豚员,一旦发现白海豚的踪迹,观豚员就先通过对讲机叫停施工,将竹竿插入水中,用锤子敲打,进行无害驱赶,然后再进行l5分钟观察,确未发现踪迹后再恢复施工。同时,所有施工船舶都要减速慢行,以避免螺旋桨伤害到白海豚。
他们还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要领”:第一观察,第二驱赶。白海豚比较讨厌声音,就通过声音让它离开,观测500米之内没有了,才在这个地方开始施工。
程长鹏还给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2011年的一天,东人工岛正在做砂桩施工,观察员突然发现岛旁几百米处出现了两头中华白海豚,根据“500米以内停工观察,500米以外施工减速”的原则,项目部迅速通知砂桩作业停工。最后,两头调皮的中华白海豚在该海域一“玩”就是四个多小时,工人们也只好停止施工,等了足足四个多小时。
在采访中,白海豚观察员为我讲述了一个个施工船舶为白海豚“让道”的故事——
2013年2月1日上午8时许,满载钻孔急需设备的“盛世2号”货船正全速驶向青州航道桥56#墩钻孔平台。 “报告船长,正前方发现白海豚!”
途经淇澳大桥2.9海里,北纬22.22°、东经113.38°时,船头的观豚员发出警报。
“转舵,停车,抛锚。”船长马上发出指令。
船紧急停在了距离海豚约100米的地方。正在船上例行春节前HSE检查的魏礼翔、船长和全部人员很快聚到了船头,只见不远处的海面上一群海豚相互追逐着,与海豚们相伴的还有一直低空盘旋的上百只海鸥,活动半径大约50米。
魏礼翔仔细一数,总共有10头海豚,其中2头幼豚、6头亚幼豚、2头成年豚。魏礼翔欣喜地说: “船长,我们只能静等它们走远咯,要不会惊吓到或伤害到它们。”
“好。”船长随即做出安排,船上人员分四组观察,确认海豚全部离开后方才解除警报。
1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海豚们似乎意犹未尽,始终在距离货船100米左右的地方活动。
这时,平台钻孔施工负责人来电话催促了,这可急坏了船长。一边是世纪工程建设,一边是一级保护动物的安全,都不容大意。没办法,船长只得向平台钻孔施工负责人说明情况,平台钻孔施工负责人闻讯后立即表示理解,说: “那你们就等海豚们安全通过吧,我们这里虽然急,但这些时间我们能赶回来的,多加点班而已啦!工人们都支持!”
又是30分钟过去了,直至9点钟,四周巡视人员同时报告货船周边目测已无海豚踪迹,船长才长舒一口气。
“起锚!”船长一声令下,货船又向着大桥施工目的地急驶而去,那汽笛声仿佛透出一股自豪:保护白海豚,我们共同的责任!
除了众多的白海豚观察员,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更多的是施工人员对白海豚家园的保护意识。
白海豚不搬家,大桥人做到了吗?
一份来自多个权威机构的数据从侧面得到佐证——
珠江口保护区管理局的报告:连续7年对中华白海豚进行识别,累计识别2060头(注:该数字中包含重复计数)。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公报:2016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目击海豚共258群1890头次,数据库新增识别在珠江口水域栖息的中华白海豚73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报告:中华白海豚监测和渔业资源调查共执行10个航次,分布数量与施工前持亚……
有媒体据此认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未因大桥项目而搬家,这是港珠澳大桥创下的另一个令人瞩目的纪录和标杆。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施工7年来,没有发现因施工直接造成中华白海豚伤亡的事故,同时也没有发现重大海洋污染事故或因海洋污染事故造成中华白海豚死亡。这得益于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严苛的保育措施,最终让超级工程实现了工艺和环保的完美结合。
白海豚,你在珠江还好吗?
2016年6月30日上午,正好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水碧天蓝。
我从淇澳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码头乘船随监测员林文治博士出海“拜访”中华白海豚,同行的还有林文治的助手小莫。
林文治博士是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测人员,毕业于中山大学海洋生物专业,从2010年起他就开始做白海豚的野外监测。这一次我随博士出海,他的目标是“个体识别”监测。
林文治拿出笔在白纸上清晰勾勒出观测海域和途经的每个小岛: “我们今天走的航线是途经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青州、三角洲。”说完,他麻利地解下船绳,一跃跳上小船,娴熟地换上防护服,用帽子和户外头巾包裹住整张脸,只露出两只眼睛,手握GPS定位仪开始确认经纬度。
狭窄颠簸的小船,在波浪涌动的海面上前行。船上的人坐久了就有晕眩之感。火辣辣的海上骄阳,透过长袖衬衫打在手臂上,依然灼痛皮肤。
“今天能观测到白海豚吗?”我急不可耐地问道。
“别着急。” 林文治一边侧身回答我,一边观测海面,“前几天因为天气不好,海上风力大,出海观测很难说有收获。”
珠江口果然不愧是中华白海豚的主要聚集地,船出海不久,林文治就突然大叫一声:“快看,白海豚!”
他冲向船头端起单反相机。船长关掉马达,整个团队绷紧神经。
我四处张望,海面上除了浪花朵朵,视线范围内根本什么也没有看见。
船长告诉我,海豚出没是以船头为正点方向来确定方位的。
“11点方向注意!有幼豚!”助手小莫敏锐地捕捉并确认到方位。船上的人全都站起身来,手心紧攥烤得火热的船杆,屏住呼吸。
“9点钟方向,起来了!”团队的目光随着小莫的声音锁定海面。伴随着习习的海风,两条灰色的小海豚嬉戏着双双跃出水面,小尾巴拍打着海浪轻盈地在阳光下划出微小的曲线。它们不时跃出水面,做出多种令人惊叹的动作。数十秒钟后,一只身体修长呈纺锤形的成年白海豚的背鳍浮出水面,小海豚在它的庇护下潜入海中,时而腾空而起,直立、插水、跳跃、背泳……在随波逐流地腾越,快乐地溅起一层层水花。
见此情景,大家都欢呼起来,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我原本以为白海豚的颜色都是白色的,然而,眼前的事实却完全出乎我意料:粉红的、白的、灰的、黑的、斑点的……
林文治告诉我,中华白海豚的一生都与颜色变化有很大关联,出生时它们是灰黑色,慢慢变为浅灰色,两三岁时它们开始变为粉红或白色并带有灰色斑点,到10岁左右它们发育成熟,斑点消失,就成了粉红色或白色。
珠江口是白海豚的美丽家园,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在我手里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7年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直接投入白海豚生态补偿费用8000万元;用于施工中相关的监测费用4137万元;环保顾问费用900万元;渔业资源生态损失补偿约1.88亿元;有关环保课题研究约1000万元;其他约800万元。
总计3.4亿元啊!
这钱花得值吗?
值!
因为港珠澳大桥8年工程换来的是海洋環境“零污染”!换来的是中华白海豚“零伤亡”!
本书讲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轫到2018年梦想成真,港珠澳大桥的缘起、立项、论证、环评、施工的过程,对这座涉及一个经济特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超级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纪录。作者用时5年,到京粤港澳深入采访了方案构想者、项目管理者、大桥建设者等多位亲历大桥建立的关键人物,真实且细腻地还原了大桥的建设过程。怀揣中国梦的人们,克服了无数来自建设管理、工程技术、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最终建成了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白海豚不搬家
白海豚又被稱为“海上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海洋哺乳动物之一。因为野生种群数量十分稀少,1988年曾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保护红皮书》。
珠江口海域就栖息着约1200多头中华白海豚。
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范围北至内伶仃,南到桂山,西至淇澳,东到香港大屿山,总面积460平方公里。
当时,世界上对白海豚的研究都比较少,工程技术人员对白海豚也一无所知。在保护区“动土”对白海豚有什么影响?大桥建完后白海豚还能不能活蹦乱跳保持它的数量?
港珠澳大桥穿越珠江口生态保护区,白海豚因素让这座大桥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注定被紧紧盯视。
如何实现鱼和熊掌兼得?
如何让白海豚不搬家?
这,成为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中绕不过去的话题。
从2005年工程前期评估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中华白海豚保卫战便已打响: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倾倒区选址论证、水土保持以及其他与环保相关的专题研究工作徐徐展开……
2010年7月,中华白海豚保护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山大学拥有世界最大的中华白海豚基因库,他们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共同承担了中华白海豚保护技术的研究。
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面积460平方公里。要在相当于6个香港岛面积的海域发现、观测到白海豚并不容易。
林文治,中山大学博士,被称为“追海豚的人”。
他说: “如果按船次来算的话,我们一年去整个珠江口可到80次以上。”
研究团队用了4年多时间,拍摄记录到了2000头左右的白海豚个体行为特征。他们在21万多张照片中选出了l8000张,给白海豚逐一建立了身份识别档案。
中华白海豚既能发出哨叫声,就是人耳能听到的低频通信讯号,还能发出高频回声定位信号,研究人员想到了一个获取哨叫声的好办法。
他们设计了一个阵列,500米到600米的距离放一个水听器,然后人在200米到300米开外进行观察,24小时轮流记录分析。
只要海面风浪不超过3级,每隔2个月他们就要出海,用一周时间连续录音。在累计13100多海里的航程中,研究人员第一次在自然水体中长序列记录到中华白海豚的哨叫声。这在世界中华白海豚研究中也是第一次。
据中山大学教授吴玉萍介绍,2013年5月,他们将不同环境下中华白海豚的8大类行为谱和6种类型哨叫频谱图绘制完成。这是在国内外首次绘制一个系统的针对中华白海豚的行为谱。
白海豚是典型的“睁眼瞎”,它靠发出声呐到对面反射回来以后判断前面是否有障碍物,因此对声音非常敏感。
“在施工中有严重的震动,就会把它的声呐震坏,被震坏声呐的白海豚就会被高速往来的船舶等撞碰致死。”吴玉萍说。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野外跟踪观测,探明了船舶航行和施工活动对中华白海豚发声、行为及集群的影响规律,开发出中华白海豚声学驱赶(保护)技术。
他们在施工现场采用声学的方法,在水下发出不同的声音,让白海豚能够听得到,尽量避免进入到施工海域里。
研究人员300多次出海跟踪,拍了30万张照片,对当时保护区里存在的将近1200头白海豚了如指掌并进行了标识,甚至把白海豚的生活习性都摸得清清楚楚。
不变的碧海蓝天,不变的白海豚栖息地。
在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每一条施工船上,无论是交通船、运石船还是定位船都安排有一名白海豚观察员,并且要经过培训后取得“观豚员证”才能上岗。
这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最独特也是最奇葩的“一道风景线”。
中铁大桥局港珠澳大桥项目副经理程长鹏告诉我,他们标段一共配备有50余名观豚员,一旦发现白海豚的踪迹,观豚员就先通过对讲机叫停施工,将竹竿插入水中,用锤子敲打,进行无害驱赶,然后再进行l5分钟观察,确未发现踪迹后再恢复施工。同时,所有施工船舶都要减速慢行,以避免螺旋桨伤害到白海豚。
他们还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要领”:第一观察,第二驱赶。白海豚比较讨厌声音,就通过声音让它离开,观测500米之内没有了,才在这个地方开始施工。
程长鹏还给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2011年的一天,东人工岛正在做砂桩施工,观察员突然发现岛旁几百米处出现了两头中华白海豚,根据“500米以内停工观察,500米以外施工减速”的原则,项目部迅速通知砂桩作业停工。最后,两头调皮的中华白海豚在该海域一“玩”就是四个多小时,工人们也只好停止施工,等了足足四个多小时。
在采访中,白海豚观察员为我讲述了一个个施工船舶为白海豚“让道”的故事——
2013年2月1日上午8时许,满载钻孔急需设备的“盛世2号”货船正全速驶向青州航道桥56#墩钻孔平台。 “报告船长,正前方发现白海豚!”
途经淇澳大桥2.9海里,北纬22.22°、东经113.38°时,船头的观豚员发出警报。
“转舵,停车,抛锚。”船长马上发出指令。
船紧急停在了距离海豚约100米的地方。正在船上例行春节前HSE检查的魏礼翔、船长和全部人员很快聚到了船头,只见不远处的海面上一群海豚相互追逐着,与海豚们相伴的还有一直低空盘旋的上百只海鸥,活动半径大约50米。
魏礼翔仔细一数,总共有10头海豚,其中2头幼豚、6头亚幼豚、2头成年豚。魏礼翔欣喜地说: “船长,我们只能静等它们走远咯,要不会惊吓到或伤害到它们。”
“好。”船长随即做出安排,船上人员分四组观察,确认海豚全部离开后方才解除警报。
1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海豚们似乎意犹未尽,始终在距离货船100米左右的地方活动。
这时,平台钻孔施工负责人来电话催促了,这可急坏了船长。一边是世纪工程建设,一边是一级保护动物的安全,都不容大意。没办法,船长只得向平台钻孔施工负责人说明情况,平台钻孔施工负责人闻讯后立即表示理解,说: “那你们就等海豚们安全通过吧,我们这里虽然急,但这些时间我们能赶回来的,多加点班而已啦!工人们都支持!”
又是30分钟过去了,直至9点钟,四周巡视人员同时报告货船周边目测已无海豚踪迹,船长才长舒一口气。
“起锚!”船长一声令下,货船又向着大桥施工目的地急驶而去,那汽笛声仿佛透出一股自豪:保护白海豚,我们共同的责任!
除了众多的白海豚观察员,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更多的是施工人员对白海豚家园的保护意识。
白海豚不搬家,大桥人做到了吗?
一份来自多个权威机构的数据从侧面得到佐证——
珠江口保护区管理局的报告:连续7年对中华白海豚进行识别,累计识别2060头(注:该数字中包含重复计数)。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公报:2016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目击海豚共258群1890头次,数据库新增识别在珠江口水域栖息的中华白海豚73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报告:中华白海豚监测和渔业资源调查共执行10个航次,分布数量与施工前持亚……
有媒体据此认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未因大桥项目而搬家,这是港珠澳大桥创下的另一个令人瞩目的纪录和标杆。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施工7年来,没有发现因施工直接造成中华白海豚伤亡的事故,同时也没有发现重大海洋污染事故或因海洋污染事故造成中华白海豚死亡。这得益于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严苛的保育措施,最终让超级工程实现了工艺和环保的完美结合。
白海豚,你在珠江还好吗?
2016年6月30日上午,正好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水碧天蓝。
我从淇澳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码头乘船随监测员林文治博士出海“拜访”中华白海豚,同行的还有林文治的助手小莫。
林文治博士是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测人员,毕业于中山大学海洋生物专业,从2010年起他就开始做白海豚的野外监测。这一次我随博士出海,他的目标是“个体识别”监测。
林文治拿出笔在白纸上清晰勾勒出观测海域和途经的每个小岛: “我们今天走的航线是途经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青州、三角洲。”说完,他麻利地解下船绳,一跃跳上小船,娴熟地换上防护服,用帽子和户外头巾包裹住整张脸,只露出两只眼睛,手握GPS定位仪开始确认经纬度。
狭窄颠簸的小船,在波浪涌动的海面上前行。船上的人坐久了就有晕眩之感。火辣辣的海上骄阳,透过长袖衬衫打在手臂上,依然灼痛皮肤。
“今天能观测到白海豚吗?”我急不可耐地问道。
“别着急。” 林文治一边侧身回答我,一边观测海面,“前几天因为天气不好,海上风力大,出海观测很难说有收获。”
珠江口果然不愧是中华白海豚的主要聚集地,船出海不久,林文治就突然大叫一声:“快看,白海豚!”
他冲向船头端起单反相机。船长关掉马达,整个团队绷紧神经。
我四处张望,海面上除了浪花朵朵,视线范围内根本什么也没有看见。
船长告诉我,海豚出没是以船头为正点方向来确定方位的。
“11点方向注意!有幼豚!”助手小莫敏锐地捕捉并确认到方位。船上的人全都站起身来,手心紧攥烤得火热的船杆,屏住呼吸。
“9点钟方向,起来了!”团队的目光随着小莫的声音锁定海面。伴随着习习的海风,两条灰色的小海豚嬉戏着双双跃出水面,小尾巴拍打着海浪轻盈地在阳光下划出微小的曲线。它们不时跃出水面,做出多种令人惊叹的动作。数十秒钟后,一只身体修长呈纺锤形的成年白海豚的背鳍浮出水面,小海豚在它的庇护下潜入海中,时而腾空而起,直立、插水、跳跃、背泳……在随波逐流地腾越,快乐地溅起一层层水花。
见此情景,大家都欢呼起来,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我原本以为白海豚的颜色都是白色的,然而,眼前的事实却完全出乎我意料:粉红的、白的、灰的、黑的、斑点的……
林文治告诉我,中华白海豚的一生都与颜色变化有很大关联,出生时它们是灰黑色,慢慢变为浅灰色,两三岁时它们开始变为粉红或白色并带有灰色斑点,到10岁左右它们发育成熟,斑点消失,就成了粉红色或白色。
珠江口是白海豚的美丽家园,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在我手里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7年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直接投入白海豚生态补偿费用8000万元;用于施工中相关的监测费用4137万元;环保顾问费用900万元;渔业资源生态损失补偿约1.88亿元;有关环保课题研究约1000万元;其他约800万元。
总计3.4亿元啊!
这钱花得值吗?
值!
因为港珠澳大桥8年工程换来的是海洋環境“零污染”!换来的是中华白海豚“零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