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尝试通过个案研究和干预治疗,力求缓解福利院内孤残儿童由于早期与家人亲密关系的缺失,无法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而造成的脱抑制性依恋障碍。结果显示,通过游戏疗法、音乐疗法和沙盘疗法,促进研究对象逐渐摆脱童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并学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孤残儿童;脱抑制性依恋障碍;个案研究;干预治疗
一、个案观察记录
片断一:“喜欢黏人”的小朋友
“老师,今天是晴天。”“老师,今天吃包子和稀饭。”“老师,今天我穿新衣服。”……每天早晨去儿童生活区接学生上学,总有一名儿童会亲热地扑过来,拉着你的手,热情地和你说话。有时你来不及点头示意你听到了,他就会喋喋不休地重复同样的一句话,直到你回应他为止。然后,他又开始继续另一个话题……
片斷二:“忽热忽冷”的小主人
每当见到陌生的叔叔阿姨才福利院慰问时,这名儿童都会显得十分兴奋,一边喊着:“叔叔好!”“阿姨好!”,一边跑上前伸出双臂让对方抱,表现出友好和依赖对方的样子。而当叔叔阿姨要离开时,他又会冷淡地挥挥手,顾自己去玩了。
二、个案情况简述
以上这些生活片段中提到的儿童,他名叫辉辉,是福利院内一名7岁的小男孩。2015年11月,他被派出所民警送入我院,医生诊断为弱智,并且右侧腹股沟疝术后。辉辉平时特别爱说话,总爱寻求老师和保育员的关注,无区别的向陌生人表示友好。起初,我并不了解问题的原因。当看到一些关于孤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我开始查阅资料,发现辉辉的这些问题行为并不是偶然特殊,而是非常明显的儿童脱抑制性依恋障碍。
三、个案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的诊断标准(编码:84.2):这是一种以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精神障碍,属于童年“脱抑制性”依恋模式或“非抑制性”的关系模式,又称孤儿院综合症。一旦发病,即使环境出现巨变也不能影响其持续存在的倾向。这类儿童表现为与陌生人极其熟识,无选择性地对不同的成人都会产生依恋,不加区别地和陌生人进行交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患脱抑制性依恋障碍的呢?
1、患儿通常是在出生后很短时间(新生儿期)即遭遗弃或失去父母,没有在婴幼儿时期与母亲建立起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造成儿童内心被歪曲的情感,内心安全感的极度缺乏。
2、福利院内极频繁地更换抚养者,致使患儿没有机会与人建立起选择性依恋。
如果此类依恋障碍不能及时地得到干预,极易导致孤残儿童在今后成长发展中遇到社会化过程受阻、人际信任以及人际关系沟通困难、不能有效地表达和调节情绪等等的诸多问题,最终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刻不容缓。
四、干预治疗
1、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以游戏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非言语性治疗方法。在辉辉的个训课上,我会设置一些游戏情景,比如过家家游戏或者是外出郊游的游戏,根据不同情景由老师来扮演辉辉的小伙伴,并与辉辉一起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辉辉的内心世界,带动他身不由己地跟随老师进入一个丰富、快乐的世界,建立起与老师的依恋关系。
2、音乐疗法。在个训课的开头或是结束前,我会将个训教室的灯光调暗,播放一些舒缓、轻松的安慰治疗系音乐,让辉辉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躺着或是坐着,通过观察辉辉表现出的反应来了解他真实的情感,也让辉辉通过音乐发展享受舒适感的能力,同时建立起与老师的情感基础。
3、沙盘疗法。沙盘游戏(Sandplay Therapy)是国外一种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和体系,不仅对儿童多动症、注意力缺陷障碍、社交恐怖症、依恋障碍,以及儿童和成年人的因心理因素而导致的各种躯体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正被逐渐应用到心理教育的领域。通过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辉辉开设每周一节的沙盘游戏课程,认真记录好每一次沙盘游戏的内容及作品,观察研究辉辉在沙盘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充分反映辉辉的内心世界,帮助辉辉建立自信心与勇气,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自我认知、改善人际关系、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五、小结
经过对辉辉一个学期的个训干预治疗,我力图让辉辉学会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能与人正常交流,使他能够逐渐融入和谐的福利院大家庭,让他在这个大家庭里更加健康、完善地成长。同时我也真正意识到,对于一个孤残儿童依恋障碍的完全痊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教师的耐心与爱心,让他在温暖友善的生活中健康活泼地成长。
鉴于福利院内患有脱抑制性依恋障碍的孤残儿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怎样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摆脱这种依恋障碍?关键要从分析他们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有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更多的孤残儿童收益。
(作者单位:浙江民政康复中心)
关键词:孤残儿童;脱抑制性依恋障碍;个案研究;干预治疗
一、个案观察记录
片断一:“喜欢黏人”的小朋友
“老师,今天是晴天。”“老师,今天吃包子和稀饭。”“老师,今天我穿新衣服。”……每天早晨去儿童生活区接学生上学,总有一名儿童会亲热地扑过来,拉着你的手,热情地和你说话。有时你来不及点头示意你听到了,他就会喋喋不休地重复同样的一句话,直到你回应他为止。然后,他又开始继续另一个话题……
片斷二:“忽热忽冷”的小主人
每当见到陌生的叔叔阿姨才福利院慰问时,这名儿童都会显得十分兴奋,一边喊着:“叔叔好!”“阿姨好!”,一边跑上前伸出双臂让对方抱,表现出友好和依赖对方的样子。而当叔叔阿姨要离开时,他又会冷淡地挥挥手,顾自己去玩了。
二、个案情况简述
以上这些生活片段中提到的儿童,他名叫辉辉,是福利院内一名7岁的小男孩。2015年11月,他被派出所民警送入我院,医生诊断为弱智,并且右侧腹股沟疝术后。辉辉平时特别爱说话,总爱寻求老师和保育员的关注,无区别的向陌生人表示友好。起初,我并不了解问题的原因。当看到一些关于孤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我开始查阅资料,发现辉辉的这些问题行为并不是偶然特殊,而是非常明显的儿童脱抑制性依恋障碍。
三、个案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的诊断标准(编码:84.2):这是一种以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精神障碍,属于童年“脱抑制性”依恋模式或“非抑制性”的关系模式,又称孤儿院综合症。一旦发病,即使环境出现巨变也不能影响其持续存在的倾向。这类儿童表现为与陌生人极其熟识,无选择性地对不同的成人都会产生依恋,不加区别地和陌生人进行交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患脱抑制性依恋障碍的呢?
1、患儿通常是在出生后很短时间(新生儿期)即遭遗弃或失去父母,没有在婴幼儿时期与母亲建立起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造成儿童内心被歪曲的情感,内心安全感的极度缺乏。
2、福利院内极频繁地更换抚养者,致使患儿没有机会与人建立起选择性依恋。
如果此类依恋障碍不能及时地得到干预,极易导致孤残儿童在今后成长发展中遇到社会化过程受阻、人际信任以及人际关系沟通困难、不能有效地表达和调节情绪等等的诸多问题,最终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刻不容缓。
四、干预治疗
1、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以游戏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非言语性治疗方法。在辉辉的个训课上,我会设置一些游戏情景,比如过家家游戏或者是外出郊游的游戏,根据不同情景由老师来扮演辉辉的小伙伴,并与辉辉一起游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辉辉的内心世界,带动他身不由己地跟随老师进入一个丰富、快乐的世界,建立起与老师的依恋关系。
2、音乐疗法。在个训课的开头或是结束前,我会将个训教室的灯光调暗,播放一些舒缓、轻松的安慰治疗系音乐,让辉辉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躺着或是坐着,通过观察辉辉表现出的反应来了解他真实的情感,也让辉辉通过音乐发展享受舒适感的能力,同时建立起与老师的情感基础。
3、沙盘疗法。沙盘游戏(Sandplay Therapy)是国外一种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和体系,不仅对儿童多动症、注意力缺陷障碍、社交恐怖症、依恋障碍,以及儿童和成年人的因心理因素而导致的各种躯体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正被逐渐应用到心理教育的领域。通过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辉辉开设每周一节的沙盘游戏课程,认真记录好每一次沙盘游戏的内容及作品,观察研究辉辉在沙盘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充分反映辉辉的内心世界,帮助辉辉建立自信心与勇气,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自我认知、改善人际关系、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五、小结
经过对辉辉一个学期的个训干预治疗,我力图让辉辉学会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能与人正常交流,使他能够逐渐融入和谐的福利院大家庭,让他在这个大家庭里更加健康、完善地成长。同时我也真正意识到,对于一个孤残儿童依恋障碍的完全痊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教师的耐心与爱心,让他在温暖友善的生活中健康活泼地成长。
鉴于福利院内患有脱抑制性依恋障碍的孤残儿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怎样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摆脱这种依恋障碍?关键要从分析他们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有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更多的孤残儿童收益。
(作者单位:浙江民政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