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同课异构,必须遵守它的合理性和特殊性。同课异构的合理性,体现在它的自主创新上。教师在面对同一教学内容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筛选多种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构想、设计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而它的特殊在教师创新设计下的求同存异,能通过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之后产生新的智慧。
下面就以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崔洁和都匀一中盘太丽老师教学《项羽之死》来谈一谈异构特色:
一、巧寻切入
语文教学之所以难教,有时候与课文的切入点有关。语文综合性太强,文本难以处理,备课困难,主要就是不好找切入点。
盘老师在教学时,从梳理情节切入,以“一曲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奠定本课基调,让学生在“观其行”“听其音”中分析理解项羽的形象。
师:文中四个画面中,哪个最能表现项羽的专业素养?(学生默读,思考)
生:从东城突围的画面,我看到了项羽的骁勇善战。(师板书:自信)
生:在四面楚歌中,我看到的是重感情、有情有义的项羽,渔夫的指路,可见他的轻信。与长者的交往中能否见出他的性格?
师:你能将同学们概述的这些词撰成项羽的印象吗?(英雄)
提问:我们能否让项羽从神坛上走下来,你会发现,项羽其实就在身边,让我们去感受那个有情有义的项羽吧!
生:我看到他流泪了。3、4段,我仿佛看到他两次冲入敌阵的情形,最后一段所挡无敌;3段场景描写威风凛凛的项羽。“非战之罪”,我看到了他的作战能力,他的自信。听其音——语言上我听到了他的干脆、利落。
带领学生进入情节,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轻松自如把控课堂。崔老师从人们熟悉的棋盘楚河汉界导入:“楚河汉界一次智慧的对抗,一场心灵的博弈。同样的棋盘同样的棋子,不同的人出不同的招,摆不同的局。招招必杀,斗智亦斗心,历史上有这样一局棋,叫楚汉相争。”这局气吞山河、荡气回肠的好棋,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将《垓下歌》与课文进行对照阅读,带领学生有目的地体会本章教学重难点“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可谓环环相扣让听课者击节。
项羽在《垓下歌》中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用哪些词写他的形象?(生:“力”“气”)在文中哪些段落也写到了他的“力”“气”?(生:叱)用一个词怎样概括?(板书:勇猛善战)
两位老师切入合理巧妙,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引导学生善思敢说。
二、拓展开发
语文课堂追求高品质,就要大胆追求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师不恪守教参,学生不被书本束缚,才能学会与文本对话,才能发现文本的审美价值。
盘老师设计:想象:“如果给项羽做塑像,你会考虑用什么材质?三种选择,a.青铜器 b.花岗岩 c.汉白玉 d.青花瓷器”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设计的用心良苦:“青花瓷器易碎,排除;青铜器虽锈迹斑斑,但塑像给人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之感;花岗岩坚硬密实成为一种榜样,克服困难,坚持自己的志向;汉白玉洁白坚硬是在警示体现项羽的坦荡。”
崔老师设计:对话文本,通过项羽的生死之选来评项羽:“一个选择自刎而‘失败’的诸侯,为什么司马迁却情有独钟,并让其进入《本纪》?”此拓展来源于教材又不受教材教参限制,学生就事论事,就事论理,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师立足文本教学手段的运用。读透文本,再加上不断提高的文化素养,课堂一定能上出特色,上出个性。
下面就以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崔洁和都匀一中盘太丽老师教学《项羽之死》来谈一谈异构特色:
一、巧寻切入
语文教学之所以难教,有时候与课文的切入点有关。语文综合性太强,文本难以处理,备课困难,主要就是不好找切入点。
盘老师在教学时,从梳理情节切入,以“一曲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奠定本课基调,让学生在“观其行”“听其音”中分析理解项羽的形象。
师:文中四个画面中,哪个最能表现项羽的专业素养?(学生默读,思考)
生:从东城突围的画面,我看到了项羽的骁勇善战。(师板书:自信)
生:在四面楚歌中,我看到的是重感情、有情有义的项羽,渔夫的指路,可见他的轻信。与长者的交往中能否见出他的性格?
师:你能将同学们概述的这些词撰成项羽的印象吗?(英雄)
提问:我们能否让项羽从神坛上走下来,你会发现,项羽其实就在身边,让我们去感受那个有情有义的项羽吧!
生:我看到他流泪了。3、4段,我仿佛看到他两次冲入敌阵的情形,最后一段所挡无敌;3段场景描写威风凛凛的项羽。“非战之罪”,我看到了他的作战能力,他的自信。听其音——语言上我听到了他的干脆、利落。
带领学生进入情节,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轻松自如把控课堂。崔老师从人们熟悉的棋盘楚河汉界导入:“楚河汉界一次智慧的对抗,一场心灵的博弈。同样的棋盘同样的棋子,不同的人出不同的招,摆不同的局。招招必杀,斗智亦斗心,历史上有这样一局棋,叫楚汉相争。”这局气吞山河、荡气回肠的好棋,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将《垓下歌》与课文进行对照阅读,带领学生有目的地体会本章教学重难点“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可谓环环相扣让听课者击节。
项羽在《垓下歌》中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用哪些词写他的形象?(生:“力”“气”)在文中哪些段落也写到了他的“力”“气”?(生:叱)用一个词怎样概括?(板书:勇猛善战)
两位老师切入合理巧妙,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引导学生善思敢说。
二、拓展开发
语文课堂追求高品质,就要大胆追求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师不恪守教参,学生不被书本束缚,才能学会与文本对话,才能发现文本的审美价值。
盘老师设计:想象:“如果给项羽做塑像,你会考虑用什么材质?三种选择,a.青铜器 b.花岗岩 c.汉白玉 d.青花瓷器”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设计的用心良苦:“青花瓷器易碎,排除;青铜器虽锈迹斑斑,但塑像给人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之感;花岗岩坚硬密实成为一种榜样,克服困难,坚持自己的志向;汉白玉洁白坚硬是在警示体现项羽的坦荡。”
崔老师设计:对话文本,通过项羽的生死之选来评项羽:“一个选择自刎而‘失败’的诸侯,为什么司马迁却情有独钟,并让其进入《本纪》?”此拓展来源于教材又不受教材教参限制,学生就事论事,就事论理,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师立足文本教学手段的运用。读透文本,再加上不断提高的文化素养,课堂一定能上出特色,上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