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亮点在国外凸现,为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孔子学院发展为背景,阐述了武术在国际传播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分析得出孔子学院模式下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与发展的策略,旨在以孔子学院为传播平台,促进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孔子学院;武术文化;传播发展
宏观意义上讲,“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这也是对武术得最终归属和历史性追根朔源的准确定位,是对武术的全面认识和概括。武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历代华夏民族生活、创造、提炼及智慧的结晶和凝聚。我国与海外合作的孔子学院,自2004年创办以来,逐步发展成了是海外朋友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汉字及进行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借助孔子学院将中国武术文化推向海外,可谓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世界文化共享,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光荣使命。
一、我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推广现状
(一)国家层面对武术文化的推广
刘鹏局长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2014年体育战线的新任务中,“加强与国家汉办的合作,办好汉语国际推广武术师资培训基地,在境外的孔子学院中开设武术课程,开展武术境外展演展示活动“。这为武术在国内的发展,以及国际化传播发展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二)民间武术大家对武术文化的传播
民间武师传承,是武术重要的传统传播方式。社会上很多武术爱好者,在世界各地以开设武馆的形式来传播武术,传承武术文化。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拳种繁多,武术大家们大都各教各家的,各传各的,形式较单一,难免各门派之间也存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这对武术文化的海外传播有一定的阻碍。并且,这些武馆大多是以营利为主,其招收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当作兴趣爱好练习,业余爱好者居多。
(三)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传播的现状和形式
孔子学院担当着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实行中外文化互动的重任。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在汉语教学的基础上,书法、国画、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武术也在孔子学院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现着。有近三成的孔子学院(课堂)开设了武术课,教授内容也主要为太极、长拳、功夫扇等。武术文化在各国孔子学院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开设专门的武术课;举办武术讲座;进行武术表演;在夏令营中开展武术学习活动。然而,随着各国孔子学院对武术课堂开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孔子学院总部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武术课程计划和大纲,更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二、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与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一)武术内容庞杂繁多
提及武术,我们信口拈来的词语便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事实也正是如此。从 1983 年到 1986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成果看,就套路而言,其挖掘出自成体系的拳种 129 个,拳械套路近 5000 种。而在挖掘整理当中是以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以及自成体系为标准的。同一拳种,流派不同,风格迥异从而演化出更多的内容。
(二)武术门户、宗派之见以及观念陈旧
远古时代时期刀耕火种古老生活方式,而部落间纷争源于争夺食物,抢夺适宜生存的地理环境,人们出于自我的保护,杜绝与外界的交流。同理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久而久之形成了派别间相互独立、拳种互不相传,传男不传女的封闭思想。到了现代,长时间流传下来的门规戒律深深的影响着一辈辈的武术人,直至现在还有老一辈拳师不愿公开家族或是门派的武术,致使部分武术拳种面临失传的危险。如果武术门户、宗派与陈旧的观念得不到解决,武术的发展令人堪忧。
(三)武术的玄虚、神秘化
武术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使其披上了神秘莫测的华丽外衣。为求出名者大肆吹捧、夸张武术作用与效果,不惜颠倒黑白;为求拳种古老不惜赋予拳种神话传说,查无可查;更有甚者故弄玄虚,或是假托名家、名人进行附会等。众所周知,在诸多著作中皆论述到太极拳的起源与武当山的道士张三丰有关,传说张三丰传太极拳,而其本人能活到百岁,最终驾鹤西去,飞升成仙;宋太祖长拳,托名宋太祖赵匡胤所传;霸王拳相传为项羽所创,此拳法至刚猛烈霸道无比。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这些因为杜撰或是赋予神话传说的武术,有形无形给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带来阻碍。
(四)传播方法单一、学科交流不够的制约
知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指出,现在的孔子学院主要教语言,教文化的比较少。目前只是将孔子学院定位于传播或是传授汉语、汉字,忽略或是无视了在汉语教学背后所带来的文化国际化传播与发展的极大机遇。武术文化以其内容丰富、健体防身、医疗保健、娱乐观赏等功能备受中外各国人民的推崇与青睐。武术是一门综合学科,与众多学科互相交叉,彼此渗透,但是在传播与发展武术过程中却将这一特点抛掷脑后,遗忘殆尽。
三、武术文化依托孔子学院国际化传播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改变传播观念、促进学科交叉传播
当前,孔子学院的武术教学及汉语教学现状是“各自为政”, 还处在教汉语和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是“术”并没有延伸到“道”。武术是用肢体动作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育项目,如若在传播过程中,两者相互交融,彼此依靠,将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加快武术与汉语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与发展。武术是用肢体的动作表达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术语中就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人们对自然风光向往与赏析等等。两者互补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加快武术与汉语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与发展。武术、汉字同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是可以彼此依靠,互相交融,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二)开设形式多样模式新颖的武术课程,吸引学生,同时树立武术形象 武术进入孔子学院课堂,与汉语教学一起,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我们不但可以开设实践性的课程,同时可以视频授课,给同学们看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动作电影,不同形式的武术表演,讲座等。同时推崇一些有代表性的武术巨星,如李连杰,成龙等。加强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也可邀请一些名家,功夫巨星等到世界的孔子学院开设讲座等。在孔子学院大胆尝试将武术教学与汉语教学同步进行,创造情景教学,寄情予景,使得国外学生乐于学、易于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消除疲乏。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武术与汉语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化,能够使晦涩难懂的汉语文字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兴趣,排除学生厌学情绪。摆脱武术自身的束缚与外界的干预,打造武术自身的形象,主动出击。
(三)编定特色教材
孔子学院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接下来首先要做的是编排与制定统一的武术教材,在教材的编排制定当中,应该注意教材既要有统一的标准但不失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允许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在统一教材的标准下,制适合自己本校发展的武术教材,这样就有利于施教者发挥自己优势与特长,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教材的编排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易学、易练、易开展并体现出汉语与武术课程教学的特色,真正做到内外兼修,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性。
(四)加强孔子学院的师资力量培养
文武兼备的教师是孔子学院任课教师的首选。武术与汉语互补交融,同时授课,不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授课教师而言,也是一项挑战。因此在培养教师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严格把关。教授汉语的教师,要同时具备一定的武术授课能力,要懂得一定的武术文化背景基础知识,这不仅可以解决我们师资缺乏的问题,同时,也对宣传武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做好长期为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的准备。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基地,也可在大学里成立相应的院系。从入学开始,培养高学历人才的兴趣,根据其兴趣爱好,增设课程,系统的培养为进入世界各地孔子学院授课的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对于进一步完善孔子学院课程体系,加快推进武术国际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武术国际化是每位武术界同仁现在并将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责无旁贷的使命。充分借助孔子学院这个平台,抓住发展的契机,在政策允许的大背景下,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让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发扬光大,以期武术成为未来体育团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
项目基金:郑州航院201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hjy15-23,项目名称:孔子学院模式下的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与发展——以我校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作者简介:吴隆基(1980.10-),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体育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参考文献:
[1]汤一介; 和而不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姜茹茹,全球孔子学院武术国际推广战略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2月第12卷第2期。
[3]张艳丽.孔子学院承载武术文化传播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4]崔苗苗.论孔子学院教育模式下的武术国际化传播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4(4).
【关键词】孔子学院;武术文化;传播发展
宏观意义上讲,“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这也是对武术得最终归属和历史性追根朔源的准确定位,是对武术的全面认识和概括。武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历代华夏民族生活、创造、提炼及智慧的结晶和凝聚。我国与海外合作的孔子学院,自2004年创办以来,逐步发展成了是海外朋友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汉字及进行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借助孔子学院将中国武术文化推向海外,可谓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世界文化共享,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光荣使命。
一、我国武术文化的国际化推广现状
(一)国家层面对武术文化的推广
刘鹏局长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2014年体育战线的新任务中,“加强与国家汉办的合作,办好汉语国际推广武术师资培训基地,在境外的孔子学院中开设武术课程,开展武术境外展演展示活动“。这为武术在国内的发展,以及国际化传播发展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二)民间武术大家对武术文化的传播
民间武师传承,是武术重要的传统传播方式。社会上很多武术爱好者,在世界各地以开设武馆的形式来传播武术,传承武术文化。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拳种繁多,武术大家们大都各教各家的,各传各的,形式较单一,难免各门派之间也存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这对武术文化的海外传播有一定的阻碍。并且,这些武馆大多是以营利为主,其招收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当作兴趣爱好练习,业余爱好者居多。
(三)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传播的现状和形式
孔子学院担当着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实行中外文化互动的重任。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在汉语教学的基础上,书法、国画、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武术也在孔子学院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现着。有近三成的孔子学院(课堂)开设了武术课,教授内容也主要为太极、长拳、功夫扇等。武术文化在各国孔子学院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开设专门的武术课;举办武术讲座;进行武术表演;在夏令营中开展武术学习活动。然而,随着各国孔子学院对武术课堂开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孔子学院总部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武术课程计划和大纲,更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二、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与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一)武术内容庞杂繁多
提及武术,我们信口拈来的词语便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事实也正是如此。从 1983 年到 1986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成果看,就套路而言,其挖掘出自成体系的拳种 129 个,拳械套路近 5000 种。而在挖掘整理当中是以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以及自成体系为标准的。同一拳种,流派不同,风格迥异从而演化出更多的内容。
(二)武术门户、宗派之见以及观念陈旧
远古时代时期刀耕火种古老生活方式,而部落间纷争源于争夺食物,抢夺适宜生存的地理环境,人们出于自我的保护,杜绝与外界的交流。同理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久而久之形成了派别间相互独立、拳种互不相传,传男不传女的封闭思想。到了现代,长时间流传下来的门规戒律深深的影响着一辈辈的武术人,直至现在还有老一辈拳师不愿公开家族或是门派的武术,致使部分武术拳种面临失传的危险。如果武术门户、宗派与陈旧的观念得不到解决,武术的发展令人堪忧。
(三)武术的玄虚、神秘化
武术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使其披上了神秘莫测的华丽外衣。为求出名者大肆吹捧、夸张武术作用与效果,不惜颠倒黑白;为求拳种古老不惜赋予拳种神话传说,查无可查;更有甚者故弄玄虚,或是假托名家、名人进行附会等。众所周知,在诸多著作中皆论述到太极拳的起源与武当山的道士张三丰有关,传说张三丰传太极拳,而其本人能活到百岁,最终驾鹤西去,飞升成仙;宋太祖长拳,托名宋太祖赵匡胤所传;霸王拳相传为项羽所创,此拳法至刚猛烈霸道无比。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这些因为杜撰或是赋予神话传说的武术,有形无形给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带来阻碍。
(四)传播方法单一、学科交流不够的制约
知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指出,现在的孔子学院主要教语言,教文化的比较少。目前只是将孔子学院定位于传播或是传授汉语、汉字,忽略或是无视了在汉语教学背后所带来的文化国际化传播与发展的极大机遇。武术文化以其内容丰富、健体防身、医疗保健、娱乐观赏等功能备受中外各国人民的推崇与青睐。武术是一门综合学科,与众多学科互相交叉,彼此渗透,但是在传播与发展武术过程中却将这一特点抛掷脑后,遗忘殆尽。
三、武术文化依托孔子学院国际化传播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改变传播观念、促进学科交叉传播
当前,孔子学院的武术教学及汉语教学现状是“各自为政”, 还处在教汉语和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是“术”并没有延伸到“道”。武术是用肢体动作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育项目,如若在传播过程中,两者相互交融,彼此依靠,将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加快武术与汉语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与发展。武术是用肢体的动作表达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术语中就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人们对自然风光向往与赏析等等。两者互补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加快武术与汉语在孔子学院的传播与发展。武术、汉字同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是可以彼此依靠,互相交融,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二)开设形式多样模式新颖的武术课程,吸引学生,同时树立武术形象 武术进入孔子学院课堂,与汉语教学一起,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我们不但可以开设实践性的课程,同时可以视频授课,给同学们看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动作电影,不同形式的武术表演,讲座等。同时推崇一些有代表性的武术巨星,如李连杰,成龙等。加强网络媒体的宣传力度。也可邀请一些名家,功夫巨星等到世界的孔子学院开设讲座等。在孔子学院大胆尝试将武术教学与汉语教学同步进行,创造情景教学,寄情予景,使得国外学生乐于学、易于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消除疲乏。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武术与汉语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化,能够使晦涩难懂的汉语文字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兴趣,排除学生厌学情绪。摆脱武术自身的束缚与外界的干预,打造武术自身的形象,主动出击。
(三)编定特色教材
孔子学院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接下来首先要做的是编排与制定统一的武术教材,在教材的编排制定当中,应该注意教材既要有统一的标准但不失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允许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在统一教材的标准下,制适合自己本校发展的武术教材,这样就有利于施教者发挥自己优势与特长,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教材的编排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易学、易练、易开展并体现出汉语与武术课程教学的特色,真正做到内外兼修,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性。
(四)加强孔子学院的师资力量培养
文武兼备的教师是孔子学院任课教师的首选。武术与汉语互补交融,同时授课,不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授课教师而言,也是一项挑战。因此在培养教师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严格把关。教授汉语的教师,要同时具备一定的武术授课能力,要懂得一定的武术文化背景基础知识,这不仅可以解决我们师资缺乏的问题,同时,也对宣传武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做好长期为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的准备。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基地,也可在大学里成立相应的院系。从入学开始,培养高学历人才的兴趣,根据其兴趣爱好,增设课程,系统的培养为进入世界各地孔子学院授课的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对于进一步完善孔子学院课程体系,加快推进武术国际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武术国际化是每位武术界同仁现在并将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华民族责无旁贷的使命。充分借助孔子学院这个平台,抓住发展的契机,在政策允许的大背景下,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让武术文化在孔子学院发扬光大,以期武术成为未来体育团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
项目基金:郑州航院201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hjy15-23,项目名称:孔子学院模式下的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与发展——以我校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作者简介:吴隆基(1980.10-),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体育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参考文献:
[1]汤一介; 和而不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姜茹茹,全球孔子学院武术国际推广战略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2月第12卷第2期。
[3]张艳丽.孔子学院承载武术文化传播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4]崔苗苗.论孔子学院教育模式下的武术国际化传播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