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选择题在文综地理高考试题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具有分值比重大、知识综合性强、信息容量大、能力综合性强、等分率低等特点。掌握非选择题的命题、解题思路,能有效提升学生解决综合题问题的能力,为教师更全方位的把握非选择题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试题分析;特点;启示
一、近四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非选择题整体分析
规律:
1.试题总体容量加大,考查知识点增加。主要体现在试题设问数量上:2011年设5问、2012年设6问、2013年7问、2014年7问,不仅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而且考查储备知识的广度,相对于集中某些知识点考查更能体现高考的公平性。
2.试题的载体应用精炼,多以文字加区域图呈现。
2011年至2014年非选择题题干文字材料字数(除标点符号、设问)统计
3.知识点布局上,纵横地理三大必修板块。必修1中大气环境命题频率高;必修2围绕人类活动的区位条件的分析;必修3侧重产业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
启示:
1.试题文字应尽可能的精炼,通常应控制在100字以内,提供信息与设问密切关联,减少无关性、误导性文字出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2.区域图选取避免偏、难、叼,关键信息给到位,提高学生空间定位的准确度,尽量简化图中不必要的文字、图例、注记,减少干扰信息。
3.根据所选区域,整合渗透三大必修模块核心考点,或者预设考查知识点选取落点区域
二、试题设问分析
精炼的材料,蕴含丰富的信息,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试题精准的切入角度(设问角度),否则材料哗众取宠,失去原本的价值,正所谓“好马配好鞍”。
设问特点:
1.开创开放性试题命制的先河,开放性试题是全国课标1卷的最典型的特色。
从设问特点看,试题多以观点论据型出现。仔细分析不难发现2012年、2014年学生作答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而2011年、2013年不一定要求亮明观点,而是从事实论据出发在做出正确的判断。2012年与2014年试题的命题方式有利于答案的规范化,便于阅卷老师提高阅卷的速度,而2011年与2013年则不然,学生思维角度可以放得相对较开,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个人认为2011年问题设置真正体现了开放性试题的精髓,但其中可能给阅卷、评卷带来一定的影响。
2.凸显主题(话题)式探究
综合题多围绕某一主题,从多个角度,涉及自然、人文、区域等模块,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考查。
主题(话题)式试题,将区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人文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同时不脱离特定区域具体背景,既要求学生在掌握系统(宏观)地理,又要求能在微观层面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有些问题设置采用“小切口,深分析”原则时,微观分析更加突出,如:2014年第36(1)题,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013年第37(1)题,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因素;2012年第37(2)题,推理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2011年36(2)题,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侧重点落在微观环境上,同时在分析是也得考虑宏观环境,更难人可贵的是其探究意味十足。
3.设问之间存在集中关系,好比工业联系的两种类型:生产上有联系、空间上的联系。
第一种:并列式,即各设问之间彼此相对独立,但有同属于一个区域系统地理环境统领下。
第二种:递进式,前后问题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环环相扣。即上一题处理的合理与否,影响到下一题的顺利解决。
纵观近四年全国课标1卷,非选择题设问有的是单纯的并列式或递进式,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并列式以2012年第36题较典型;递进式以2014年36题较典型;2013年第36题(1)(2)题之间属于并列式,(1)(2)与(3)之间属于递进式。
启示
1.命题应做到“立意现行,知识后入”。高考试题在命制过程中通常是围绕某一立意展开,选择恰当的角度,渗透核心考点及能力意图,最后是信息的载体选择。
2.巧妙设问,构建知识横向或纵向上的联系。设问是试题的灵魂,其关系的试题考查功能的是否得以彰显。
3.精确适用设问指令动词,动词内涵必须与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保持高度一致。平时加强对指令动词的分析、实践。
4.坚持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倡导开放性思维,凸显新课程理念。
三、结束语
非选择题的命题趋势通常较为稳定,因而对其研究可能获得命题的蛛丝马迹。本文只是就新课标全国1卷近四年试题呈现出来的特征加以分析,可能有偏颇之处,所以真正研究非选择题,把握命题的整体趋势或特征,应该对全国卷其他部分及地方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才能做出更科学的判断。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应坚持多角度、发展性、稳定性的原则。
【关键词】试题分析;特点;启示
一、近四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非选择题整体分析
规律:
1.试题总体容量加大,考查知识点增加。主要体现在试题设问数量上:2011年设5问、2012年设6问、2013年7问、2014年7问,不仅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而且考查储备知识的广度,相对于集中某些知识点考查更能体现高考的公平性。
2.试题的载体应用精炼,多以文字加区域图呈现。
2011年至2014年非选择题题干文字材料字数(除标点符号、设问)统计
3.知识点布局上,纵横地理三大必修板块。必修1中大气环境命题频率高;必修2围绕人类活动的区位条件的分析;必修3侧重产业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
启示:
1.试题文字应尽可能的精炼,通常应控制在100字以内,提供信息与设问密切关联,减少无关性、误导性文字出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2.区域图选取避免偏、难、叼,关键信息给到位,提高学生空间定位的准确度,尽量简化图中不必要的文字、图例、注记,减少干扰信息。
3.根据所选区域,整合渗透三大必修模块核心考点,或者预设考查知识点选取落点区域
二、试题设问分析
精炼的材料,蕴含丰富的信息,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试题精准的切入角度(设问角度),否则材料哗众取宠,失去原本的价值,正所谓“好马配好鞍”。
设问特点:
1.开创开放性试题命制的先河,开放性试题是全国课标1卷的最典型的特色。
从设问特点看,试题多以观点论据型出现。仔细分析不难发现2012年、2014年学生作答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而2011年、2013年不一定要求亮明观点,而是从事实论据出发在做出正确的判断。2012年与2014年试题的命题方式有利于答案的规范化,便于阅卷老师提高阅卷的速度,而2011年与2013年则不然,学生思维角度可以放得相对较开,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个人认为2011年问题设置真正体现了开放性试题的精髓,但其中可能给阅卷、评卷带来一定的影响。
2.凸显主题(话题)式探究
综合题多围绕某一主题,从多个角度,涉及自然、人文、区域等模块,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考查。
主题(话题)式试题,将区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人文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同时不脱离特定区域具体背景,既要求学生在掌握系统(宏观)地理,又要求能在微观层面上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有些问题设置采用“小切口,深分析”原则时,微观分析更加突出,如:2014年第36(1)题,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013年第37(1)题,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因素;2012年第37(2)题,推理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2011年36(2)题,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侧重点落在微观环境上,同时在分析是也得考虑宏观环境,更难人可贵的是其探究意味十足。
3.设问之间存在集中关系,好比工业联系的两种类型:生产上有联系、空间上的联系。
第一种:并列式,即各设问之间彼此相对独立,但有同属于一个区域系统地理环境统领下。
第二种:递进式,前后问题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环环相扣。即上一题处理的合理与否,影响到下一题的顺利解决。
纵观近四年全国课标1卷,非选择题设问有的是单纯的并列式或递进式,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并列式以2012年第36题较典型;递进式以2014年36题较典型;2013年第36题(1)(2)题之间属于并列式,(1)(2)与(3)之间属于递进式。
启示
1.命题应做到“立意现行,知识后入”。高考试题在命制过程中通常是围绕某一立意展开,选择恰当的角度,渗透核心考点及能力意图,最后是信息的载体选择。
2.巧妙设问,构建知识横向或纵向上的联系。设问是试题的灵魂,其关系的试题考查功能的是否得以彰显。
3.精确适用设问指令动词,动词内涵必须与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保持高度一致。平时加强对指令动词的分析、实践。
4.坚持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倡导开放性思维,凸显新课程理念。
三、结束语
非选择题的命题趋势通常较为稳定,因而对其研究可能获得命题的蛛丝马迹。本文只是就新课标全国1卷近四年试题呈现出来的特征加以分析,可能有偏颇之处,所以真正研究非选择题,把握命题的整体趋势或特征,应该对全国卷其他部分及地方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才能做出更科学的判断。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应坚持多角度、发展性、稳定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