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建设路径探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专业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与企业招聘人才的契合点, 也是高职院校的特色所在。随着“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行业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专业人才供给跟不上行业需求,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质量水平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变化。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应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办学,双方深度合作,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会计专业建设路径探讨。
  [关    键   词]  专业建设;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028-02
   一、引言
   高职院校以专业进行招生,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专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载体;企业以专业作为招聘人才的依据。可见,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及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师资、质量保障等诸多要素,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对这些要素整合改进,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向行业企业培养、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落后于会计行业升级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简称“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会计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支付方式改变了原先的结算流程,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快捷方便;其次,税务系统实现了移动开票、电子发票、在线办税等功能;第三,日常财务核算实现由PC端向移动端发展;最后,移动端财务软件逐渐智能化,自动解决了大量日常业务中高频、单一的工作,使技术含量较低的会计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将高职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后,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与现行的会计行业技术已经不适应。
   (一)人才培养目标落后
   目前,会计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基层会计人员严重饱和,中高端会计人才严重短缺,企业需要的人才招不到,学生则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会计专业人才供给侧和行业需求侧在人才的知识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适应。我院2019级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业务上能达到助理会计师水平,毕业后能胜任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财务和经济管理工作,能承担主办会計的工作职责”,这两年会计转型升级,但在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体现,落后于企业需求的综合业务能力强、管理型的高水平会计人才。
   (二)信息化课程更新少
   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大幅减少了基础岗位的会计人员需求,同时企业增加具有大数据会计、大数据审计等信息化能力水平高的会计人员的需求。然而我院近两年除了新增一门1+X智能财税的课程以外,其余没有新增任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新课程。没有相应的课程支持,也就无法培养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能力高的技能型会计人才。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首先,近几年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我院专业教师队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师生比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其次,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任教的教师缺乏会计行业工作经历,实操经验相当匮乏,任教多年的教师因为长期任教而与企业脱节,对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及人才需求缺乏了解;最后,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自身的业务学习和进修,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四)实训实习基地落后
   由于政策支持不够,企业无利可图,所以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产教融合多年来一直就是“学校热企业冷”,即使有合作也只是停留在初级层面,且不能够持久。我院缺乏大数据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等智能化、数据化实训基地,不能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风险控制等业务,因此学生也就无法在校内学习期间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化、大数据的应用等。
   三、产教融合背景会计专业建设途径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两张皮”问题需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高职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在政府主导、行业支持协助下,应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应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一起组成教师队伍实施教学、合力建设实训基地,实现深度合作共同办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紧密贴合实际
   产教融合企业的会计人员通过到高职院校开讲座、专题报告等方式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升级传递给学校,教师到产教融合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工作、挂职锻炼、兼职学习并了解企业会计岗位群工作内容变化的情况,将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继续教育等培训中接收到的互联网+会计,业财票税一体化、大数据等转型升级的信息传递到学院,并制订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行业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行业专家通过开展会计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提出会计行业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通过指导职业院校的“三教”改革开展产教对话活动,对会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从而培养出满足会计岗位需求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二)完善配套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服务的。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与事务所、代理记账、大规模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商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原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淘汰、合并一些课程,再增设符合当前信息社会所需的互联网+会计、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智能财税、大数据基础知识及应用、财务机器人等相关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人才的主体,教师队伍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育人根本。
   “双师”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校要鼓励教师到产教融合企业通过挂职、兼职、科研合作等形式参与企业的活动,丰富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深入了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新教师对会计岗位群的认识,更好地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精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扩招导致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高职院校缺乏实务教师,所以可以引入合作企业的税务、审计等实务经验丰富的专家到学校来讲授实务课程、开设专题讲座,或者承担学生实践实习的具体指导和评定工作,这样既解决了高职院校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教师实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此外,教师还要向复合型发展,除了專业知识和实务能力外,还要参加培训学习智能财税、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会计、信息化等课程,以适应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
   (四)合力建设实训基地
   政府通过政策及资金支持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如财务共享中心、大数据中心等,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院校方可以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助力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无缝衔接企业人才需求。企业方融入院校人才培养环节,可以避免出现人才招收不到或者招收的人才不适合的状况,真正实现双方共建、共享、互利双赢。
   四、结语
   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推动了高水平专业的建设,加速提升了专业建设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则为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深化产教融合,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48-50.
   [2]潘上永.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业的发展[J].商业会计,2018(23):96-97.
   [3]毛秀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现状分析[J].福建茶叶,2019,41(12):137.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针对高职院校而言,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新时期下,互联网已经被各行业广泛应用,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此环境下,在线学习作为新兴的教学形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及视野.因此,将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在线学习力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1].
[摘 要] 思政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学科,如何将思想政治融入各个专业科目中是相关教育机构重要的教育任务,我国的各行各业均离不开政治思想的指导,中職护理专业是我国职业学校中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充分融入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教育中,才能够完整地完成中职护理专业的教育工作。然而,实践与理论是有一定区别的,做好思想政治的理论教育工作,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依旧是我国部分中职教育面临的问
加强和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坚持和贯彻“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想理念.将理论比较方法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有效落实这一要求.该方法以思想史比较为根基,以中西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比较为核心,以同国内错误思潮比较为保障,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鉴别真伪、澄清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分析现阶段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雨课堂”和“虚拟仿真”技术平台,构建该课程混合教学新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和评价四方面进行研究和方案设计,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正常人体学”是高职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临床课程的根基.为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重点从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以课堂知识点为载体,通过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正常人体学”理论教学,先强化两个第一课,再以岗位技能为载体,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训教学两方面来探索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并分享了作为专业教师,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思考,实现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学为高职应用数学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应用数学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工具,还担负着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任.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立德树人.以“一元函数的极值”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与高职应用数学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融合与实践.
驾车从杂志社出发,到达Michael的家需要足足1个小时,但这依然无法阻挡我们对400平方米宅院的向往。直到我们渡过小河,驶入那郁郁葱葱的香樟林的那一刹,才突然醒悟,原来家已近在咫尺。    和谐原生态    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城市中,人们开始厌倦光怪陆离的霓虹灯、震耳欲聋的噪音、川流不息的车辆、钢筋铁骨的大楼……。回归自然,把家建在自然中,成为我们的追求与向往。走在松软的落叶上,耳边听着鸟叫
教学课堂是落实“三教”改革的主要阵地.通过分析学校、专业、教师、学生等影响课堂有效性因素,提出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式、对突破口和集结点各大要素进行解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我国已进入创新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大力提倡继续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大数据时代下,高度重视成人管理工作.因此,以成人教育管理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数据时代成人教育管理现状的分析,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影响成人教育管理与发展的因素、成人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关系,提出了成人教育管理与发展的创新策略和规划,以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通过文献研究和政策文本分析,对社会突发事件档案的内涵、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新时代的社会突发事件档案开发体系,旨在为档案的开发、编研、数字化提出有效的建议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