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gle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就是指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创新学理论,以创造性思维为桥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当前,许多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最重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孩子入学前,父母以他能否按要求算对一道题或者能背诵一首诗,来判断孩子是否聪明,是否有用。实际上,这是对人才理解的偏颇。将来的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水平,尤其是一个人的能力从分数中是很难看出来的。这种盲目追求分数的教育,必然造就一批“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的人,这种人并非当今社会所需。
  素质教育要求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即让受教育者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智力方面、品德方面、审美能力方面、社交能力方面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单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或者过早引导幼儿的兴趣朝一个狭窄的方向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当前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重视才艺学习,忽视“做人”教育的做法。一方面,不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认为幼儿素质教育主要是进行才艺学习,而不考虑幼儿的兴趣、发展可能及趋向,造成孩子生理、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影响孩子身心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不少幼儿园教师由于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育儿价值取向,也自觉不自觉地偏重教给一些知识性东西或单方面重视对幼儿进行才艺训练,忽视了对孩子的品行训练和培养,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素质教育强调,幼儿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发展潜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幼儿教育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和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有所反映,主张把学习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孩子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思维神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独立、自理能力强,有坚强意志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不要把素质教育当成一句口号,而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個好榜样,并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父母要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的统一。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爱要有分寸,不要溺爱。家长经常坚持诸如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自私,不说谎,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正确的要求,就能使疼爱变成促进孩子进步的动力。实际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就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智的爱。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各种社交技能,同时能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公平与合理,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最后,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韧性、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应付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孩子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能力。
  素质教育决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需要每位家长都能当好孩子们的老师。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就种下在整个成长阶段必备素质的种子,并且呵护它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种子能够开出绚丽的人生之花。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素质是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创新教育对教师创新素质的要求
  一、观念创新
  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是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已由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型为个性化教育。强调多元、崇尚差异、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导。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二、以人为本,发展幼儿个性
  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幼儿园教育应以幼儿为中心,应培养幼儿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把这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本质是服务”,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學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没有个性难以培养创造性。因此,创新教育要以幼儿为主体,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个性发展,强调个性教育。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从幼儿差异入手,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其他文献
一、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儿”  (一)何为“语文味儿”  “语文味儿”应既是语文课的本色本味儿,也是百年来语文实践总结与理论探讨成果。首先,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味儿”应完整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其工具性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则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体现为语文学科的奠基作用和实践功能,人文性则体现为母语课程的文化综合性和情感性,而这两者犹如一纸两面是不可
期刊
“彰显学生精神风貌、蕴含学生行为方式的班级文化本质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然而,当前班级文化在充分发挥释放自由、渗透主流价值、促进对话交往、提升精神品质等功能的同时,也广泛存在着深度异化的问题。因此,探求班级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班级文化建设方式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明确“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探讨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班级文
期刊
多媒体对于现代人和日常的教学来说,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字眼,运用的科目也很多,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已经悄悄地成了体育老师手中不错的选择。比如立定跳远和投掷实心球等动作抽象又连贯性很强的技术等,学生理解能力差异不同,仅凭借观察和想象难以掌握动作和技术;但是如果将这些动作和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分解和连贯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结果会完全不同。现在学校已经全面开展了“班班通”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
期刊
一、小班化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二)小班化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的需要  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2岁至16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活动有较强的独创性,试图解决问题的意识比较强。所以初中数学课堂上
期刊
数学是一门最严谨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述数学对象精炼、准确、严密。讲究有序逻辑。往往少一个字不行,多一个字不行,换一个字更不行。少、加、换都会导致题意的改變,影响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对关键的字、词、句认真的“咬一咬”,仔细的“嚼一嚼”。不要把“咬文嚼字”当作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教学也要“咬文嚼字”,并且要认真刻苦地咬地嚼。它应该是学好数学的第一关,也是学好数学重要的前题。  一
期刊
学习前诊断性的评价,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从而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率。因此,我們要用发展性的评价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但不是把这种差异作为鉴别学生水平高低的依据,而是从这些差异中去分析和判断学生存在的问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愿景是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发展,强大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助推器和给养库。当前,全面改革进入
期刊
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初中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在初中数学课堂通过研读教材课标,实施课前预设,推行自主探究,注重设疑质疑,坚持静动结合,使用多元整合,重视自觉反思,开展监控评价等几方面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研读教材课标,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语文课堂应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核心任务。  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呢?“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
期刊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表扬和批评是必不可少的,表扬自是喜欢,但批评却是件难堪的事,可是也不可避免。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的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警觉,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然而,今天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