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文化建设:功能、问题与行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彰显学生精神风貌、蕴含学生行为方式的班级文化本质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然而,当前班级文化在充分发挥释放自由、渗透主流价值、促进对话交往、提升精神品质等功能的同时,也广泛存在着深度异化的问题。因此,探求班级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班级文化建设方式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明确“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探讨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则是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社会文化、学校文化、青少年文化的浸染和影响下,发挥释放、渗透、促进、提升等功能,并通过扩宽渠道、凝聚共识、联结生活,选择高雅文化,从而实现班级文化主体的认同和内化。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有其特有的功能,具体如下。
  (一)渗透主流价值功能
  首先,主题渗透。通过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等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育内容的问题与观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实践渗透。利用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引导行动,在行动中渗透知识;最后,环境渗透。通过硬件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网络环境渗透,从而发挥潜在的导向作用。
  (二)促进对话交往功能
  首先,提升班级学生对话交往意识,创造良好的对话交往情境。其次,找准对话交往的主题与时机。以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正确引导性的主题为中心,正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言语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促进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激发班级学生心灵碰撞,产生共鸣。
  (三)提升精神品质功能
  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班级学生的理性自觉;二是培养班级学生追求卓越、优秀的精神动力,帮助班级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建立良好的精神世界;三是培养班级学生审思明辨的能力,引导学生明智地处理社会、班级以及个人事务。
  二、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
  班级文化建设,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功利中逃离价值
  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级文化异化为犬儒文化,一种顺应主义的文化。受网络媒体的错误引导的影响,导致班级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问题表现最为突出。“辨不清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之间的关系,导致个人主义滋长;重视追求物质生活之梦,轻视对精神生活之梦的追求”。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主流價值的错误认知。因此,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问题将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开展的效果。
  (二)在形式中逃离对话交往
  班级文化活动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班级活动只是停留在“活动”表面,沉醉于只虚概念没有多少实际内涵的“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二是缺乏创新性。从班级文化活动形式上看,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未能实现开展活动的真正意义,从班级内容上看,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这不但会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倦怠,而且会导致班级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程度减弱。
  (三)在追求外在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
  从当前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学生存在着在追求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问题,一是班级学生主体选择具有盲目性,素质具有差异性,认识具有封闭性;二是功利化问题日趋激烈,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具有偏差。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学生呼吁举行以时髦的节目、话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在追求时髦中丧失精神品味将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价值的体现。
  三、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扩宽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凝聚共识,在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
  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将幸福观教育与日常情感熏陶结合。在日常管理中将正确幸福观传递给班级学生,解决班级学生实际问题。其次,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与开展人生针对性活动结合。最后,将培养批判能力与案例分析活动结合。培养学生选择、判断能力,并不断增强学生做人做事的自治能力与自律精神。
  (二)联结生活,让学生有交往对话空间
  学生有交流对话空间是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从联结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拓展主题教育空间,提升学生交往对话能力。由于创设地点、发展形态不同,班级将拓展班内与班外主题教育空间。首先,班内主题教育空间。班级组建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趋势进行探讨与分析,增强班级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题教育空间,以“班级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班级在偏远山区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基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学习梦;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常态化。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
  (三)选择高雅文化,提升学生精神品味
  精神品味凝聚了文化创造的智慧和理想,内涵着人本质的全部意义,将对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就应将提升学生精神品味作為核心,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引导班级学生选择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的高雅内容。其次,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了解和培养学生的精神需要,了解他们的需要、兴趣与追求,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个性联结关系,联结世界,以提升学生个人的精神品质。最后,引导班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的高雅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个人的创造性的同时,不盲目的追求“自我利益”,应拒绝现世社会的各种诱惑,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同时在帮助学生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形式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微课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学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国外,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了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s的介绍总结;录制3~5min的短视频;设计学生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和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在国内,胡铁生较早的提出了这一概念,而自2015年至
期刊
英语课外拓展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是在课外创造英语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促进语言有效输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进而加快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因为如此,英语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非常必要。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商洛贫困山区普通高中学生参与英语课外拓展活动的现状和意愿,并以此为依据针对山区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语言环境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写作训练就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感慨。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抓耳挠腮,都说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现实中,更多教师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及写作的教学上,而作为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口语教学就常常被忽视,这跟语言学习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英语教学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和英语交际能力,用英语表情达意” ,这样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改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以下我将从英语口
期刊
近年来,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观众,导致在高中教学工作中开始逐渐引进这种教学模式,而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主要学科更是被应用了这种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条件与具体应用,然后针对在应用该教学模式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研究背景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创新与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期刊
语文是什么  一、语文的相关概念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适时、适当地渗透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方法较多,就此要求,我只对转化、归纳、极限谈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渗
期刊
作文評价,是指“在命题指导和作文的基础上,对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作出科学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查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激发学生再次写作的欲望。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建议:“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提倡“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
期刊
誦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自古代蒙学起就被普遍运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世世代代的诵读,不仅创造出瑰丽的中国文学,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以传承。  我们都知道,语文知识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可以逐渐感受到语文丰富的内涵。朗读训练其实是阅读的一种强化,它把无声的文字转变成有声的语言。一篇课文,通过朗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精彩内容
期刊
一、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儿”  (一)何为“语文味儿”  “语文味儿”应既是语文课的本色本味儿,也是百年来语文实践总结与理论探讨成果。首先,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味儿”应完整体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其工具性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则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体现为语文学科的奠基作用和实践功能,人文性则体现为母语课程的文化综合性和情感性,而这两者犹如一纸两面是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