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时期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围绕初中生物教学,探究了加强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初中生物教学在生态意识教育方面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意识教育;初中生物;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初中生物课程也面临新的教学改革形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目前在生态意识教育方面教师采用的方式比较固化,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不利于提升教学成效。加强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意识教育的对策研究,意义深远。
1.初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意义分析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生物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针对性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1.1加强生态意识的培育,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发展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生活资源的引入等进一步营造趣味教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味到生物知识学习的乐趣。
1.2加强生态意识的培育,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效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视角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的新要求,加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此外通过加强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意识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注重把握规律,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
2.目前初中生物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虽然针对生态意识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态意识教育内容不够完善丰富
加强生态意识教育,需要结合生物教学的要求不断引入相关的关联资源,注重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潜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教师在生态意识教育内容等设计方面不够注重,往往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引入一些资源,没有从加强体系化设计的视角来进行机制的探索创新,从而难以提升教学成效。
2.2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初中生物教师虽然认识到加强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意义,但是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进行相关基础原理和理论的讲述,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等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生态意识相关内容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增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意识。
3.加强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生态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不断提升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成效,更好地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提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3.1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培育的重视程度
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探究生态环境意识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性,不断收集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自身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物教师自身要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研究,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好表率,打造属于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
3.2注重教科书资源的充分利用
生物教科书中有很多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围绕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对教科书相关联的资源进行提炼,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性地予以引入和穿插相关的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比如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科书中相关的资源进行提炼,引导学生结合生物教科书中的资源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从生命科学的视角来进行思考丰富多彩生物世界的内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深度。又如在开展光合作用相关课程的讲述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时事热点,将自然界生态环境破坏等相关的危害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述,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思考相关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教科书资源的利用深度。
3.3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教学时,除了在理论教学方面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以外,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比如可以联系当今的社会热点和中国国情,围绕目前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的内容设计相关的话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或者开展相关的辩论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视角来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微课,引入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对生物课堂进行打造,创设丰富的教学氛围,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来主动思考,联系生活进行应用。教师可以举行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生物教育,利用当地的资源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或者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知识科普宣传等,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学好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的重要层面。教师应当结合实际围绕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周芳芳.加强生物教学渗透生态意识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8(22):62
[2]秦伟强.生物学教学中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
[3]纪霞,周峰.中学生物教学与大学专业选择:以生态、环境相关内容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6(10):54-55
[4]赖琼华.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林区教学,2015(6):96-97
作者简介:姓名:梅良权,出生年月:1979年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貫:皖凤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生物教育教学
关键词:生态意识教育;初中生物;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初中生物课程也面临新的教学改革形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知识的应用能力。但是目前在生态意识教育方面教师采用的方式比较固化,教学目标也不够明确,不利于提升教学成效。加强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意识教育的对策研究,意义深远。
1.初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意义分析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生物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针对性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1.1加强生态意识的培育,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发展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生活资源的引入等进一步营造趣味教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味到生物知识学习的乐趣。
1.2加强生态意识的培育,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效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视角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的新要求,加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此外通过加强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意识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注重把握规律,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
2.目前初中生物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虽然针对生态意识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态意识教育内容不够完善丰富
加强生态意识教育,需要结合生物教学的要求不断引入相关的关联资源,注重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潜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教师在生态意识教育内容等设计方面不够注重,往往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引入一些资源,没有从加强体系化设计的视角来进行机制的探索创新,从而难以提升教学成效。
2.2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初中生物教师虽然认识到加强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的意义,但是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进行相关基础原理和理论的讲述,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等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生态意识相关内容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增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意识。
3.加强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生态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不断提升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成效,更好地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提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3.1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培育的重视程度
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探究生态环境意识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性,不断收集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自身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物教师自身要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研究,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好表率,打造属于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
3.2注重教科书资源的充分利用
生物教科书中有很多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围绕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对教科书相关联的资源进行提炼,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性地予以引入和穿插相关的教学理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比如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科书中相关的资源进行提炼,引导学生结合生物教科书中的资源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从生命科学的视角来进行思考丰富多彩生物世界的内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深度。又如在开展光合作用相关课程的讲述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时事热点,将自然界生态环境破坏等相关的危害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述,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思考相关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教科书资源的利用深度。
3.3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教学时,除了在理论教学方面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以外,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比如可以联系当今的社会热点和中国国情,围绕目前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的内容设计相关的话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或者开展相关的辩论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视角来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微课,引入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对生物课堂进行打造,创设丰富的教学氛围,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来主动思考,联系生活进行应用。教师可以举行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生物教育,利用当地的资源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或者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知识科普宣传等,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学好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的重要层面。教师应当结合实际围绕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周芳芳.加强生物教学渗透生态意识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8(22):62
[2]秦伟强.生物学教学中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7
[3]纪霞,周峰.中学生物教学与大学专业选择:以生态、环境相关内容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6(10):54-55
[4]赖琼华.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林区教学,2015(6):96-97
作者简介:姓名:梅良权,出生年月:1979年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貫:皖凤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生物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