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人家赶走了,再把人家追回来,出尔反尔,背后一定有缘由
淘宝真是个“有意思”的公司。
遥想2年前,淘宝商城没有任何借口地对刚开始发展的B2C们痛下杀手——全部赶出淘宝商城(他们认为独立B2C是其竞争对手),使得我当时负责的汽车用品商城犹如断奶的孩子,一时间没了依靠,众多B2C当时对淘宝恨之入骨。
没想到,驱逐非但没有扼杀独立B2C,反而让他们修炼内功,断奶而极少有饿死,大部分日益红火。
反倒是淘宝,驱逐之后,自己发力物流快递、仓储、支付、电视购物、B2C等诸多领域中皆不太顺畅,只有支付一花独开,其余都很平庸。
这不,仅在2年之后,淘宝商城当年的铁板面孔如川剧“变脸”戏一般,对现在的B2C伸出一颗大大的橄榄枝,各种优惠各种支持盛邀入场,让它们重新投入淘宝商城的怀抱。
远处忽然间传来了悠扬的歌声:出卖我的爱,逼着我离开……(《爱情买卖》)
不过,生意跟爱情还真不是一回事儿。那些B2C们还真是让走就走,让来就来。商业的发展不是靠尊严来支撑的,利益才是商业逻辑的根本。
双方都有既往不咎的胸怀,一拍即合一定都符合了双方的利益。淘宝商城吸引B2C入驻,提高整体声誉,总比费劲巴拉地拉扯传统企业那些电商外行要容易。而B2C之所以入驻,则是因为那里有消费者。
但这只是第一层的商业逻辑。
淘宝的硬伤
把人家赶走了,再把人家追回来,出尔反尔,背后一定有缘由。
这就是淘宝模式的硬伤。
这个硬伤从淘宝C2C模式已经形成,淘宝商城也不能例外。这甚至标志着淘宝商城在与B2C的博弈中,已经败下阵来!从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代表着淘宝生态开始的衰落。
硬伤究竟在哪里?
1.无限的商家和有限的流量。
和淘宝C2C一样,淘宝商城虽然收费,但小二们在KPI(绩效考核)指标以及追求大而全之下,无限地拓展商家。本着先有商家后有买家,先粗放后精细化的基本思路,商家的水平自然参差不齐,用户体验也就各有好坏。
这仅是其一,最现实的问题是商家越多,流量分配就显得捉襟见肘,而没有流量就没有销量。
这是一个怪圈,在淘宝C2C平台上演过,淘宝商城也不能例外,毕竟这只是一个变相收费的所谓B2C平台,小二们根本不懂也不愿意去深入了解商品。他们更多只是培训商家们如何使用淘宝直通车做广告和硬广排期,最后的结局就是上广告有销售,不上广告惨淡经营。
2.商家掌控力弱,轻公司无法变重。
这个硬伤,淘宝在2年前B2C们未长大之时已经意识到,可是线下的物流仓储建设并不像想象中那般轻松,而做惯轻公司的小二们似乎个个自信满满。
遗憾的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哪怕马云号称百亿元资金投入建仓,宣称8小时实现送货,可实现时间居然长达10年。如今,京东、当当、凡客在北上广深基本实现上午12点前下单、下午18点前到货,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轻公司变重,淘宝模式显然不靠谱,商家不愿买账!
既然建仓慢,那就开实体店。爱蜂潮家居馆从首店开出后,号称一年将开百店,到最后,2011年底恐怕也开不出第二家,只能对外宣布仍然在摸索新模式。
3.大品牌自建B2C,淘品牌随时准备做大后“出淘”。
在淘宝开店或许都深有“寄人篱下”之感。7月份,淘宝商城要求所有鞋类卖家必须以同个角度展示,其理由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真是“老大一句话,累趴一大把”!
不甘于寄人篱下的大品牌在了解和掌握了消费数据之后,纷纷重金自建B2C,百丽集团就是典型。20亿元的投资对于百丽集团来说,失败也不至伤筋动骨,何况背后还有百度合作撑腰。
淘品牌也有做大的心,淘宝商城能够更低成本完成他们的原始积累,包括营销成本、税收优惠政策等。但单一平台的不确定性,就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于是乎开始小心翼翼尝试进驻京东、当当这些B2C,以供货方式销售,后来则干脆是京东、当当纷纷发展自己的开放平台,赤地争抢有发展潜力的淘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淘品牌慢慢知道了运作B2C商城所需掌握的技术、流程建立等专业技能,在资本再一鼓动下,淘品牌的梦想被放大,出淘在所难免。
淘宝业态的宿命、大型B2C完善产业链条的紧逼、传统品牌商家的渠道自控欲望、淘品牌为寻求安全感的全网扩张,都让淘宝感受到,再画地为牢,只能囚禁自己。
谁在练吸星大法
淘宝商城开放给B2C,能提高自己的商户质量,这是一定的,只是,那些独立的B2C会不会从淘宝商城倒吸流量,就不好说了。毕竟,许多被招安的B2C销售过亿,有几千万甚至过亿美金的投资。他们被淘宝扫地出门过一次,怀着不屈的斗志默默修炼内功,虽未上市修成正果,但重归淘宝商城并非委曲求全,而是看中在那里获取新客户的成本更低。
这些有财又有才的B2C们完全可以通过优惠券、DM、短信、EDM、CRM管理系统等,将淘宝商城的买家变成自己的忠实用户。他们的用户体验和购物习惯,不仅不会差过淘宝商城,更多时候是胜出的。
更为可怕的是,入驻后的B2C为了拓展商户,会变本加厉地让淘品牌更全面地认识到入驻他们在销量和品牌上的提升。而线下的中小品牌,只要以简单的供货形式给B2C,就不用再考虑开淘宝商城店了,因为B2C会帮助它们完成淘宝商城的进驻和销售工作。
所以,被招安的B2C们,无论是用户,还是商户,都有可能倒吸淘宝商城的能量。
淘宝真是个“有意思”的公司。
遥想2年前,淘宝商城没有任何借口地对刚开始发展的B2C们痛下杀手——全部赶出淘宝商城(他们认为独立B2C是其竞争对手),使得我当时负责的汽车用品商城犹如断奶的孩子,一时间没了依靠,众多B2C当时对淘宝恨之入骨。
没想到,驱逐非但没有扼杀独立B2C,反而让他们修炼内功,断奶而极少有饿死,大部分日益红火。
反倒是淘宝,驱逐之后,自己发力物流快递、仓储、支付、电视购物、B2C等诸多领域中皆不太顺畅,只有支付一花独开,其余都很平庸。
这不,仅在2年之后,淘宝商城当年的铁板面孔如川剧“变脸”戏一般,对现在的B2C伸出一颗大大的橄榄枝,各种优惠各种支持盛邀入场,让它们重新投入淘宝商城的怀抱。
远处忽然间传来了悠扬的歌声:出卖我的爱,逼着我离开……(《爱情买卖》)
不过,生意跟爱情还真不是一回事儿。那些B2C们还真是让走就走,让来就来。商业的发展不是靠尊严来支撑的,利益才是商业逻辑的根本。
双方都有既往不咎的胸怀,一拍即合一定都符合了双方的利益。淘宝商城吸引B2C入驻,提高整体声誉,总比费劲巴拉地拉扯传统企业那些电商外行要容易。而B2C之所以入驻,则是因为那里有消费者。
但这只是第一层的商业逻辑。
淘宝的硬伤
把人家赶走了,再把人家追回来,出尔反尔,背后一定有缘由。
这就是淘宝模式的硬伤。
这个硬伤从淘宝C2C模式已经形成,淘宝商城也不能例外。这甚至标志着淘宝商城在与B2C的博弈中,已经败下阵来!从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代表着淘宝生态开始的衰落。
硬伤究竟在哪里?
1.无限的商家和有限的流量。
和淘宝C2C一样,淘宝商城虽然收费,但小二们在KPI(绩效考核)指标以及追求大而全之下,无限地拓展商家。本着先有商家后有买家,先粗放后精细化的基本思路,商家的水平自然参差不齐,用户体验也就各有好坏。
这仅是其一,最现实的问题是商家越多,流量分配就显得捉襟见肘,而没有流量就没有销量。
这是一个怪圈,在淘宝C2C平台上演过,淘宝商城也不能例外,毕竟这只是一个变相收费的所谓B2C平台,小二们根本不懂也不愿意去深入了解商品。他们更多只是培训商家们如何使用淘宝直通车做广告和硬广排期,最后的结局就是上广告有销售,不上广告惨淡经营。
2.商家掌控力弱,轻公司无法变重。
这个硬伤,淘宝在2年前B2C们未长大之时已经意识到,可是线下的物流仓储建设并不像想象中那般轻松,而做惯轻公司的小二们似乎个个自信满满。
遗憾的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哪怕马云号称百亿元资金投入建仓,宣称8小时实现送货,可实现时间居然长达10年。如今,京东、当当、凡客在北上广深基本实现上午12点前下单、下午18点前到货,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轻公司变重,淘宝模式显然不靠谱,商家不愿买账!
既然建仓慢,那就开实体店。爱蜂潮家居馆从首店开出后,号称一年将开百店,到最后,2011年底恐怕也开不出第二家,只能对外宣布仍然在摸索新模式。
3.大品牌自建B2C,淘品牌随时准备做大后“出淘”。
在淘宝开店或许都深有“寄人篱下”之感。7月份,淘宝商城要求所有鞋类卖家必须以同个角度展示,其理由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真是“老大一句话,累趴一大把”!
不甘于寄人篱下的大品牌在了解和掌握了消费数据之后,纷纷重金自建B2C,百丽集团就是典型。20亿元的投资对于百丽集团来说,失败也不至伤筋动骨,何况背后还有百度合作撑腰。
淘品牌也有做大的心,淘宝商城能够更低成本完成他们的原始积累,包括营销成本、税收优惠政策等。但单一平台的不确定性,就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于是乎开始小心翼翼尝试进驻京东、当当这些B2C,以供货方式销售,后来则干脆是京东、当当纷纷发展自己的开放平台,赤地争抢有发展潜力的淘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淘品牌慢慢知道了运作B2C商城所需掌握的技术、流程建立等专业技能,在资本再一鼓动下,淘品牌的梦想被放大,出淘在所难免。
淘宝业态的宿命、大型B2C完善产业链条的紧逼、传统品牌商家的渠道自控欲望、淘品牌为寻求安全感的全网扩张,都让淘宝感受到,再画地为牢,只能囚禁自己。
谁在练吸星大法
淘宝商城开放给B2C,能提高自己的商户质量,这是一定的,只是,那些独立的B2C会不会从淘宝商城倒吸流量,就不好说了。毕竟,许多被招安的B2C销售过亿,有几千万甚至过亿美金的投资。他们被淘宝扫地出门过一次,怀着不屈的斗志默默修炼内功,虽未上市修成正果,但重归淘宝商城并非委曲求全,而是看中在那里获取新客户的成本更低。
这些有财又有才的B2C们完全可以通过优惠券、DM、短信、EDM、CRM管理系统等,将淘宝商城的买家变成自己的忠实用户。他们的用户体验和购物习惯,不仅不会差过淘宝商城,更多时候是胜出的。
更为可怕的是,入驻后的B2C为了拓展商户,会变本加厉地让淘品牌更全面地认识到入驻他们在销量和品牌上的提升。而线下的中小品牌,只要以简单的供货形式给B2C,就不用再考虑开淘宝商城店了,因为B2C会帮助它们完成淘宝商城的进驻和销售工作。
所以,被招安的B2C们,无论是用户,还是商户,都有可能倒吸淘宝商城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