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科学阅读提升科学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汲取知识的方法之一。科学阅读,是围绕科学内容展开的一种阅读。当前,小学生科学阅读越来越普遍,已经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其内容广博,涵盖了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形式丰富,常见的类型有科学教材中的阅读资料、其他学科中的科学内容、各类科普读物、网络信息等。如果能够善于利用并合理引导学生的科学阅读,将有效提升科学教学实效,助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以科学阅读为铺垫,丰富学生科学知识
  学生进入课堂时,对所学内容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前概念。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除了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来自于他们的科学阅读。很多时候良好的科学阅读,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概念基础,或者纠正其原有概念中的错误信息,更能为课堂探究活动提供有益的铺垫与支撑。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消失了的恐龙》一课,学生已经通过各种阅读渠道,了解了很多有关恐龙的知识,这时候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在课前布置学生具体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和梳理。
  而且,不同学科教材知识交叉的现象,也为丰富学生科学知识提供了契机,在科学课堂上加以灵活处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类似阅读资源是很丰富的,仅语文教材中就有《航天飞机》《维生素C的故事》《诺贝尔》等科学内容,如果有效衔接到科学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以科学阅读为情境,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不论是哪一种科学阅读,图文并茂的形式、涵盖广博的内容,都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果能够结合教学内容,适时以科学阅读来创设情境,对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大有益处。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科学阅读形象性的特点,在课堂起始阶段利用其生动形象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苏教版科学教材起始课《科学是……》时,教师可以用讲科学家故事的方式引入,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科学阅读问题性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通过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获得图、文中的关键信息,进一步围绕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入探究。
  三、以科学阅读为载体,促进学生科学探究
  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训练学生初步的科学方法。如果能有效地将科学阅读融入进来,将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
  1.内容人手,助力概念建构
  科学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有关自然科学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过程。在处理一些间接经验时,我们可以采用“阅读 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概念的建构,这也正体现了科学阅读的重要作用。
  2.方法引领,促进探究过程
  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对于科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教材中往往是以图文的形式加以体现的,而大量的科学阅读资料为之提供了必要的补充,尤其是方法方面。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可以多关注科学阅读中体现的科学探究方法。
  四、以科学阅读为拓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素养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部分目标的达成体现为周期不一致性,往往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日常的科学学习生活,既包括课內的,还包括课外的。这其中学生的科学阅读就是很值得重视的一方面。
  《科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包含了学生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4个方面。在对待科学学习与对待科学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关于科学家事迹和科学发展史方面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在科学学习中要注重事实、善于观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等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不迷信权威。
  在对待自然与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方面,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感悟很重要,通过大量科学阅读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内发自省的状态。科学阅读常常会提供一些调查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让学生树立全局观,在数据对比中被震撼。
  五、以科学阅读为专题,完善学生概念体系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概念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从科学知识的角度看,不同的科学概念之间也有其严谨的内在逻辑结构。因此,我们在开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认知结构中科学概念体系的建立,引人大量的科学阅读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我们可以以科学教材为基础,以专题阅读为手段,帮助学生从单元知识体系人手,完善其概念框架。
  专题阅读从内容上看,可以是求解专题阅读、质疑专题阅读和综合专题阅读。求解专题阅读,即解答问题的专题阅读。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养蚕》单元,可以布置学生专题阅读:蝴蝶和蚕的一生一样吗?学生进一步展开阅读;质疑专题阅读,即发现问题的专题阅读。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进化》单元,教师布置学生开展有关“生物进化”专题的阅读,学生提出了恐龙灭绝原因、达尔文进化论可靠性等若干疑问;综合专题阅读,则是一种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的发散式专题阅读。
  专题阅读的交流很重要,形式可以是阅读交流会、小报制作、微型讲座、画概念图等。
其他文献
综合分析了当前家居装修中的结构、消防等安全隐患,提出了家庭装修必须考虑结构整体性、稳定性、耐久性和抗震能力.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不难察觉,作文评改这一教学环节长期被教师垄断,“学生写,教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 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疼”症的病因,对症下药。  一、对症  (一)症状一:教师任务繁重,苦不堪言  评改作文,是语文教师繁重的事务。批改不仔细,担心影响学生习作水平的
传统的教学工具太单一,教材常被视为教程教学中唯一资源,所以大部分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材。给学生讲课仅仅局限于课本,从不向课本外延伸。对于学生而言,課程是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所以他们学习的单调局限而且枯燥。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课程,引导教师创设有思想课程,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很重要问题。所以教师创设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这一现象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  一、整合教材
随着《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幼儿秩序感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大班是幼儿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秩序感,为其一生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幼儿秩序感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大班是幼儿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秩序感,为其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