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处于我国历史上几个政权并存,由战争走向统一国家的历史时期。辽国雄踞在中国北方,开创了多民族聚居政治、经济治理的先河。作为民族融合的典范,辽存续200多年的时间里,不仅政治和经济空前繁荣,其文化艺术受多民族融合的影响更是别具一格。在音乐舞蹈艺术方面为后代留下了异彩纷呈的硕果,以非物质文化传承影响现代舞蹈艺术。本文以出土的文物作为印证,以文献记载作为依据,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进一步说明辽代舞蹈艺术的辉煌和巨大魅力。
关键词:契丹;音乐舞蹈;文物;文献;影响
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在公元九世纪初建立的国家。契丹人最早在公元三世纪初出现在史书中,自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属东胡之鲜卑宇文部后裔。到了辽代的鼎盛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信威万里的草原帝国,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达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少有的繁荣。以文化中的音乐舞蹈艺术为例,例如《辽史·乐志》中记载:"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旧史称圣宗、兴宗咸通音律,声气、歌辞、舞节,徵诸太常、仪凤、教坊不可得。"。①此外契丹人能歌善舞,如姜夔、萧总管创作诗《契丹风土歌》云"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王安石在出使辽朝时所做《出塞诗》也有"涿州沙上饮盘洹,看舞春风小契丹"的诗句②。出现上述歌舞升平的局面,这也取决于辽是一个多民族共处的国家,善于吸收并纳,有着因俗而治的政治格局,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辽文化艺术的发展。
辽代舞蹈艺术也是秉承了多民族聚居,文化融合的特点,具有炫彩纷呈的的风格。契丹人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它同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广博的吸纳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为己用,表现乐舞方面也是这样。因此,契丹乐舞种类丰富多彩。原因是契丹乐舞受到汉族、高丽、女真,以及西域回鹘、大石等国家的影响很大,从而创造出了风格别致、独具韵味歌舞表演形式。并且更有观赏性和实用性。关于辽代的舞蹈艺术,通过文献和文物记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溯源,表现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文物的反映
1.三人组合舞蹈经幢台座
在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藏文物中,有一件发现于巴林左旗前召辽开化寺遗址的辽代经幢台座。
通过这个经幢台座我们可以看到台座四面分别浮雕有祭祀、缠枝牡丹、舞蹈、双狮火焰珠等纹饰。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1930年考察前召时曾做记述。舞蹈纹饰三人皆身着长袍窄袖衣,腰中系带。左面一人。双手合十,右腿稍弯,左腿向后抬起。中间人物,左腿跳起,右腿向旁提起。双手呈托起状,小肘弯曲。右边人物与左边人物舞姿呈对称状。三个人物的组合舞蹈优美流畅,流露着一种灵魂悄然升华的感觉。契丹人的宗教舞蹈首先有着很重的原始色彩,是伴随着娱神与自娱,模仿自己狩猎、游牧的生活场景再现。契丹人最早信奉的是原始宗教萨满教。因此这幅图案表现的很有可能是契丹人萨满教的内容。
2.铸铁舞伎坠饰
现收藏于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此坠饰以透雕的形式铸有一上身裸露,下着长裤,足登短靴,手舞长带,髡发的少年形象。从发式和服饰上看,是一个带有典型契丹特色的少年舞者。舞者两腿稍弯曲,做小碎步疾走状。双手执彩带交替舞动,长带上下左右交叉回旋飘舞,形成一个变化多段的"盘长"图形,即有飘逸之感又有甩动的力度,层次分明,对称和谐,加之举手投足的节奏感和形神贯通的内在律动,给人以舞蹈美的享受。这种以彩带为道具的舞蹈,源远流长。早在辽代就已有之,当时称"帔舞",汉代称"巾舞",辽代亦有此舞。③巴景侃先生在《辽代乐舞》一书中对这件铸铁舞伎坠饰做这样的论证:"这种舞蹈形式源远流长,辽代的长巾舞无疑是从汉代的传统发展变化而来的。辽代有许多的《袖舞》或《巾舞》的造型形象。从现存的遗物或出土资料中可以得出,有独舞、双人舞、男女对舞、男子双人舞,甩袖、扬袖、举袖、掷袖,姿态各异。双人舞往往以相同的舞姿组成协调而美丽的画面。"④
3.一枚人物说唱舞蹈花押印
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以说唱舞蹈形象为印文的花押印。该花押印上的人物头戴软角幞头,身着长袍,左手打笳板,右手反背于腰间,双腿微屈,手舞足蹈的在做说唱表演。人物神态表现的惟妙惟肖。
契丹人"髡发左衽,自标其风"。《辽史》载:"晋天福三年,遣刘眗以伶官来归,辽有散乐,盖由此矣。"所以辽朝的散乐人物服饰是由晋传來的汉服。这枚印文所描绘人物头戴软角幞头身着长袍。这样的人物形象在辽国多为汉族伶人的装束,这种情况在辽墓壁画中也多有反映,如:辽上京博物馆藏《哈拉哈达辽墓壁画》。用一个在做说唱表演的汉族人物形象作为"押字",说明当时汉文化的音乐舞蹈在辽上京活地区也很活跃,甚至是大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⑤
在辽代,民间有很多这样的说唱舞蹈的表演形式,如:契丹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臻蓬蓬歌》,从五代一直流传到金、元。 "臻蓬蓬"其意是用鼓敲所发出的声音。据《全辽诗话》:又名"蓬蓬花"。用鼓伴奏,每唱到曲尾,有"蓬蓬蓬"(鼓心声)、"乍乍乍"(鼓边声)的一段尾声故名。有讽喻辽晚期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的《臻蓬蓬歌》诗文如下:臻蓬蓬,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但看明年正二月,满城不见主人翁。人物说唱舞蹈花押印和臻蓬蓬歌两者的表演形式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契丹乐舞不分,即乐为舞,舞毕即乐。
二、文献的记载
1.迎宾舞
关于辽代的迎宾舞形式,北宋使臣张舜民在《画墁录》中记载:"契丹待南使,乐列三百人,舞者更无回旋,上下顿挫,伸缩手足而已。" 这也正是契丹舞蹈踏地而歌的形象,充分显示出了契丹这个草原帝国的豪迈生活气势,同时也说明契丹的舞蹈粗犷豪放,节奏明快,顿挫有力,不拘泥的风格和特点。
辽代在很多祭祀、礼仪和宴会活动上都有舞蹈来助兴。辽宫廷宴会上的舞蹈,礼仪隆重,大宴群臣和来使必有乐舞,这即带一种礼节性,又表达敬意。 2.踏锤
另一位北宋使臣王曾记载:"渤海俗,每岁时紧会作乐,先命善舞者数辈前行,女士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踏锤"⑥渤海国(公元698~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我国东北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926年被契丹灭亡。渤海归辽后,渤海的乐舞在契丹流传很久,并在金、元还经常出现。在辽代还有反弹琵琶的胡琴舞,女真的莽式舞等,也在辽代广为流传。辽代这种继承和发展对于此时的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发展和繁荣有很长远的意义。
3.倒剌
"倒剌"是契丹语,意为乐舞。宋人有《席上观倒剌》诗:雪后风灯焰焰寒,云诏旧部走伶官。一双手技从容入,胜舞银貂小契丹。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清人陆云次的《满庭芳》做了具体描述:"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蜡,故使人惊。衰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 这段文字描写头顶燃灯的舞者出场展示其轻盈的身姿,随着口中竹笛音乐而旋转,轻风吹起地上的雪花,随风飘舞,而头上的燃灯则随舞步摇曳,表演之绝妙令人称绝。
从宋人《席上观倒剌》诗中所知,契丹的这种带有特技的乐舞表演,直到现代的蒙古族的《灯舞》、《顶碗舞》中,还可以看到历史的舞步与遗风。
辽代是中国北方草原的第一次大统一。它融合了草原民族的文化智慧,很有效的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舞蹈是肢体的语言,辽代舞蹈有着各种文化因素相互渗透并存的特点。它的这种影响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内容。既学习了中原汉族的技巧,又兼容有西域等民族的原始风格。辽代舞蹈呈袭北方游牧民族体系,后启金、元。为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表现出契丹人一个开放的先进文化观念。契丹人对舞蹈的热爱促进了中国北方草原的舞蹈艺术的一次大发展。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生活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辽代舞蹈,也对其后的其他民族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参见元·脱脱等著《辽史》,中华书局出版
②参见赵永春编著《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
③参见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编著,1999年9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临潢史迹》第一辑
④参见巴景侃编著,2012年由辽宁万卷出版公司的《辽代乐舞》一书
⑤张兴国在2012第3期《辽上京文化遗产》中所述
⑥参见南宋徐梦莘编著的《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参考文献:
[1]脫脱等. 辽史(乐志)[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2]赵永春. 奉使辽金行程录[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3]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 临潢史迹(第一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4]巴景侃. 辽代乐舞[M].沈阳: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12
[5]张兴国. 一枚人物肖像花押印[J]. 辽上京文化遗产,2012(3)
[6]陈述. 全辽文[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
[7]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静远,女,内蒙古赤峰人,1991年11月8日出生。现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舞蹈学专业学习。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
关键词:契丹;音乐舞蹈;文物;文献;影响
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在公元九世纪初建立的国家。契丹人最早在公元三世纪初出现在史书中,自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属东胡之鲜卑宇文部后裔。到了辽代的鼎盛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信威万里的草原帝国,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达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少有的繁荣。以文化中的音乐舞蹈艺术为例,例如《辽史·乐志》中记载:"辽有国乐,有雅乐,有大乐,有散乐,有铙歌、横吹乐。旧史称圣宗、兴宗咸通音律,声气、歌辞、舞节,徵诸太常、仪凤、教坊不可得。"。①此外契丹人能歌善舞,如姜夔、萧总管创作诗《契丹风土歌》云"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王安石在出使辽朝时所做《出塞诗》也有"涿州沙上饮盘洹,看舞春风小契丹"的诗句②。出现上述歌舞升平的局面,这也取决于辽是一个多民族共处的国家,善于吸收并纳,有着因俗而治的政治格局,这也进一步推动了辽文化艺术的发展。
辽代舞蹈艺术也是秉承了多民族聚居,文化融合的特点,具有炫彩纷呈的的风格。契丹人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它同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广博的吸纳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为己用,表现乐舞方面也是这样。因此,契丹乐舞种类丰富多彩。原因是契丹乐舞受到汉族、高丽、女真,以及西域回鹘、大石等国家的影响很大,从而创造出了风格别致、独具韵味歌舞表演形式。并且更有观赏性和实用性。关于辽代的舞蹈艺术,通过文献和文物记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溯源,表现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文物的反映
1.三人组合舞蹈经幢台座
在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藏文物中,有一件发现于巴林左旗前召辽开化寺遗址的辽代经幢台座。
通过这个经幢台座我们可以看到台座四面分别浮雕有祭祀、缠枝牡丹、舞蹈、双狮火焰珠等纹饰。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1930年考察前召时曾做记述。舞蹈纹饰三人皆身着长袍窄袖衣,腰中系带。左面一人。双手合十,右腿稍弯,左腿向后抬起。中间人物,左腿跳起,右腿向旁提起。双手呈托起状,小肘弯曲。右边人物与左边人物舞姿呈对称状。三个人物的组合舞蹈优美流畅,流露着一种灵魂悄然升华的感觉。契丹人的宗教舞蹈首先有着很重的原始色彩,是伴随着娱神与自娱,模仿自己狩猎、游牧的生活场景再现。契丹人最早信奉的是原始宗教萨满教。因此这幅图案表现的很有可能是契丹人萨满教的内容。
2.铸铁舞伎坠饰
现收藏于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此坠饰以透雕的形式铸有一上身裸露,下着长裤,足登短靴,手舞长带,髡发的少年形象。从发式和服饰上看,是一个带有典型契丹特色的少年舞者。舞者两腿稍弯曲,做小碎步疾走状。双手执彩带交替舞动,长带上下左右交叉回旋飘舞,形成一个变化多段的"盘长"图形,即有飘逸之感又有甩动的力度,层次分明,对称和谐,加之举手投足的节奏感和形神贯通的内在律动,给人以舞蹈美的享受。这种以彩带为道具的舞蹈,源远流长。早在辽代就已有之,当时称"帔舞",汉代称"巾舞",辽代亦有此舞。③巴景侃先生在《辽代乐舞》一书中对这件铸铁舞伎坠饰做这样的论证:"这种舞蹈形式源远流长,辽代的长巾舞无疑是从汉代的传统发展变化而来的。辽代有许多的《袖舞》或《巾舞》的造型形象。从现存的遗物或出土资料中可以得出,有独舞、双人舞、男女对舞、男子双人舞,甩袖、扬袖、举袖、掷袖,姿态各异。双人舞往往以相同的舞姿组成协调而美丽的画面。"④
3.一枚人物说唱舞蹈花押印
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以说唱舞蹈形象为印文的花押印。该花押印上的人物头戴软角幞头,身着长袍,左手打笳板,右手反背于腰间,双腿微屈,手舞足蹈的在做说唱表演。人物神态表现的惟妙惟肖。
契丹人"髡发左衽,自标其风"。《辽史》载:"晋天福三年,遣刘眗以伶官来归,辽有散乐,盖由此矣。"所以辽朝的散乐人物服饰是由晋传來的汉服。这枚印文所描绘人物头戴软角幞头身着长袍。这样的人物形象在辽国多为汉族伶人的装束,这种情况在辽墓壁画中也多有反映,如:辽上京博物馆藏《哈拉哈达辽墓壁画》。用一个在做说唱表演的汉族人物形象作为"押字",说明当时汉文化的音乐舞蹈在辽上京活地区也很活跃,甚至是大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⑤
在辽代,民间有很多这样的说唱舞蹈的表演形式,如:契丹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臻蓬蓬歌》,从五代一直流传到金、元。 "臻蓬蓬"其意是用鼓敲所发出的声音。据《全辽诗话》:又名"蓬蓬花"。用鼓伴奏,每唱到曲尾,有"蓬蓬蓬"(鼓心声)、"乍乍乍"(鼓边声)的一段尾声故名。有讽喻辽晚期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的《臻蓬蓬歌》诗文如下:臻蓬蓬,臻蓬蓬,外头花花里头空。但看明年正二月,满城不见主人翁。人物说唱舞蹈花押印和臻蓬蓬歌两者的表演形式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契丹乐舞不分,即乐为舞,舞毕即乐。
二、文献的记载
1.迎宾舞
关于辽代的迎宾舞形式,北宋使臣张舜民在《画墁录》中记载:"契丹待南使,乐列三百人,舞者更无回旋,上下顿挫,伸缩手足而已。" 这也正是契丹舞蹈踏地而歌的形象,充分显示出了契丹这个草原帝国的豪迈生活气势,同时也说明契丹的舞蹈粗犷豪放,节奏明快,顿挫有力,不拘泥的风格和特点。
辽代在很多祭祀、礼仪和宴会活动上都有舞蹈来助兴。辽宫廷宴会上的舞蹈,礼仪隆重,大宴群臣和来使必有乐舞,这即带一种礼节性,又表达敬意。 2.踏锤
另一位北宋使臣王曾记载:"渤海俗,每岁时紧会作乐,先命善舞者数辈前行,女士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踏锤"⑥渤海国(公元698~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统治我国东北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926年被契丹灭亡。渤海归辽后,渤海的乐舞在契丹流传很久,并在金、元还经常出现。在辽代还有反弹琵琶的胡琴舞,女真的莽式舞等,也在辽代广为流传。辽代这种继承和发展对于此时的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发展和繁荣有很长远的意义。
3.倒剌
"倒剌"是契丹语,意为乐舞。宋人有《席上观倒剌》诗:雪后风灯焰焰寒,云诏旧部走伶官。一双手技从容入,胜舞银貂小契丹。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清人陆云次的《满庭芳》做了具体描述:"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蜡,故使人惊。衰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 这段文字描写头顶燃灯的舞者出场展示其轻盈的身姿,随着口中竹笛音乐而旋转,轻风吹起地上的雪花,随风飘舞,而头上的燃灯则随舞步摇曳,表演之绝妙令人称绝。
从宋人《席上观倒剌》诗中所知,契丹的这种带有特技的乐舞表演,直到现代的蒙古族的《灯舞》、《顶碗舞》中,还可以看到历史的舞步与遗风。
辽代是中国北方草原的第一次大统一。它融合了草原民族的文化智慧,很有效的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舞蹈是肢体的语言,辽代舞蹈有着各种文化因素相互渗透并存的特点。它的这种影响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内容。既学习了中原汉族的技巧,又兼容有西域等民族的原始风格。辽代舞蹈呈袭北方游牧民族体系,后启金、元。为北方游牧民族舞蹈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表现出契丹人一个开放的先进文化观念。契丹人对舞蹈的热爱促进了中国北方草原的舞蹈艺术的一次大发展。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生活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辽代舞蹈,也对其后的其他民族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参见元·脱脱等著《辽史》,中华书局出版
②参见赵永春编著《奉使辽金行程录》,吉林文史出版社
③参见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编著,1999年9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临潢史迹》第一辑
④参见巴景侃编著,2012年由辽宁万卷出版公司的《辽代乐舞》一书
⑤张兴国在2012第3期《辽上京文化遗产》中所述
⑥参见南宋徐梦莘编著的《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参考文献:
[1]脫脱等. 辽史(乐志)[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2]赵永春. 奉使辽金行程录[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3]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 临潢史迹(第一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4]巴景侃. 辽代乐舞[M].沈阳: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12
[5]张兴国. 一枚人物肖像花押印[J]. 辽上京文化遗产,2012(3)
[6]陈述. 全辽文[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
[7]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静远,女,内蒙古赤峰人,1991年11月8日出生。现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舞蹈学专业学习。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