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妇产科改进高危妊娠管理方法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4月与2014年同期孕产妇围产保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建立高危妊娠个案追踪卡前后两组中,无论是分娩孕周、建卡孕周以及产妇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就诊时间间隔与就诊次数存在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的基础上,建立妊娠个案追踪卡,提升了高危妊娠管理质量,保证了母婴安全。
【关键词】高危妊娠、实效性、方法
在产前检查中,高危妊娠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临床规定次数进行检查能够促进孕产妇的健康,从而确保分娩和妊娠能够顺利进行[1]。围产儿的死亡以及患病多数原因是由于高危妊娠所致,所以,尽早发现高危因素并进行监护,是提升高危产期保健质量,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的关键[2]。高危妊娠管理同时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发病率的根本措施。我院在延用“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的基础上,补充使用了自行设计的个案追踪卡,同时运用于高危妊娠管理。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4月期间未建立个案追踪卡高危孕妇为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6±2.1)岁。同时选取2014年1月-4月期间建立个案追踪卡高危孕妇为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0.3±1.2)岁。两组孕妇孕周为18-30w,平均孕周(26.3±1.2)w,两组产妇无论是年龄、孕周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在延用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的基础上,增添个案追踪卡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管理,除了让每位高危孕妇填写《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之外,院内建立表格式个案追踪卡,卡上记录高危孕妇的姓名、年龄、电话、、高危编号、高危因素、随访时间、妊娠结局等一般资料,填写好后由专职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个案追踪卡复诊日期和病例相同,个案负责人按照日期通知未及时就诊的孕妇,孕妇的情况将一目了然,且及时了解孕妇情况,避免失访。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危妊娠产前就诊率
建卡前,我院产科中心进行高危妊娠登记共165人,建卡后我院产科中心进行高危妊娠登记的240人。平均接受产检检查间隔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个案追踪卡前后两组高危孕妇就诊情况
年龄(岁) 建立高危孕周 分娩孕周 间隔时间(w) 就诊次数
对照组 28.6±2.1 26.3±1.2 37.7±1.6 1.9±1.4 0.7±0.5
观察组 30.3±1.2 26.3±1.2 37.5±1.2 1.3±1.1 2.2±0.8
2.2产前检查次数
与建卡前相比,建卡后高危妊娠孕妇检查次数明显较多,(P<0.05)具有显著差异。我院使用个案追踪卡和《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相结合后,进一步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高危妊娠负责人将个案追踪卡备案,便于今后查询,提升了孕妇按时就诊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实效性。
3.讨论
3.1在《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中采用个案追踪卡,弥补了其中的不足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存在高危因素的妊娠,这些不良因素对新生儿、胎儿都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大大增加围产期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从而对妊娠造成一定影响。高危妊娠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查出高危妊娠,同时对妊娠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强化对孕妇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发病率,帮助母婴健康的重要举措。对产妇定期进行检查是降低孕产妇死亡以及围产期死亡的关键。
《高危妊娠管理》为单张表格,可以将孕妇的基本情况记录在一张表格中。但是这种单张表格并不利于医生同时填写,极有可能出现漏诊甚至误诊,同时也不便于高危负责人对高危妊娠孕妇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因此会严重影响高危负责人与医生之间的及时沟通,从而使得高危负责人无法与高危孕妇进行及时沟通,使高危妊娠孕妇流失,严重影响到追踪效果,同时也无法保证每一位高危孕妇的健康安全。除此之外,《高危妊娠管理》虽然便于總结,但是因为表格限制,高危妊娠孕妇的基本资料往往记录不全;极有可能出现滞后,严重缺少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前瞻性治疗。
针对以上问题,我院采用个案追踪卡与妊娠管理登记册合用。除了填写统一的表格之外,同时为孕妇建立个案追踪卡,通过就诊医师对高危孕妇的预产期、诊断、一般资料进行填写,并将这些资料交给专人管理,个案负责人根据日期通知未能及时就诊的孕妇,且根据顺序将个案卡归档整理[3]。通过这种个案追踪卡的建立,加强了高危妊娠孕妇、医生以及高危管理负责人之间的联系,能使三方明确复诊时间、入院时间,同时对高危孕妇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记录。同时也增加了个案负责人的明确性,保证了高危负责人能对每位高危孕妇的自身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若是发现了有高危孕妇未能按时就诊,可以及时与其保持联系,使每一位高危孕妇能够按时就医,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高危因素进行处理[4]。
在使用《高危妊娠管理》的基础上,增添个案追踪卡,弥补了高危妊娠管理中的不足,从而提升了就诊率。高危管理方法的改进,有效降低了围产期死亡率,从而确保了母婴平安,这对提高人口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葛琳,刘伟力. 提高高危妊娠管理实效性的方法与探讨[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2:1235-1237.
[2]程琳,秦茂华,杨海云,卜亚萍,王焰燕.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03:144-145.
[3]朱丽丽,薛晓丽. 高危妊娠管理评价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70.148-152
[4]王素君,王慧敏,房笑丽. 高危妊娠程序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1:2909-2911.
【关键词】高危妊娠、实效性、方法
在产前检查中,高危妊娠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临床规定次数进行检查能够促进孕产妇的健康,从而确保分娩和妊娠能够顺利进行[1]。围产儿的死亡以及患病多数原因是由于高危妊娠所致,所以,尽早发现高危因素并进行监护,是提升高危产期保健质量,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的关键[2]。高危妊娠管理同时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发病率的根本措施。我院在延用“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的基础上,补充使用了自行设计的个案追踪卡,同时运用于高危妊娠管理。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4月期间未建立个案追踪卡高危孕妇为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6±2.1)岁。同时选取2014年1月-4月期间建立个案追踪卡高危孕妇为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0.3±1.2)岁。两组孕妇孕周为18-30w,平均孕周(26.3±1.2)w,两组产妇无论是年龄、孕周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在延用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的基础上,增添个案追踪卡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管理,除了让每位高危孕妇填写《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之外,院内建立表格式个案追踪卡,卡上记录高危孕妇的姓名、年龄、电话、、高危编号、高危因素、随访时间、妊娠结局等一般资料,填写好后由专职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个案追踪卡复诊日期和病例相同,个案负责人按照日期通知未及时就诊的孕妇,孕妇的情况将一目了然,且及时了解孕妇情况,避免失访。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危妊娠产前就诊率
建卡前,我院产科中心进行高危妊娠登记共165人,建卡后我院产科中心进行高危妊娠登记的240人。平均接受产检检查间隔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个案追踪卡前后两组高危孕妇就诊情况
年龄(岁) 建立高危孕周 分娩孕周 间隔时间(w) 就诊次数
对照组 28.6±2.1 26.3±1.2 37.7±1.6 1.9±1.4 0.7±0.5
观察组 30.3±1.2 26.3±1.2 37.5±1.2 1.3±1.1 2.2±0.8
2.2产前检查次数
与建卡前相比,建卡后高危妊娠孕妇检查次数明显较多,(P<0.05)具有显著差异。我院使用个案追踪卡和《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相结合后,进一步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高危妊娠负责人将个案追踪卡备案,便于今后查询,提升了孕妇按时就诊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实效性。
3.讨论
3.1在《高危妊娠管理登记册》中采用个案追踪卡,弥补了其中的不足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存在高危因素的妊娠,这些不良因素对新生儿、胎儿都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大大增加围产期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从而对妊娠造成一定影响。高危妊娠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查出高危妊娠,同时对妊娠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强化对孕妇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发病率,帮助母婴健康的重要举措。对产妇定期进行检查是降低孕产妇死亡以及围产期死亡的关键。
《高危妊娠管理》为单张表格,可以将孕妇的基本情况记录在一张表格中。但是这种单张表格并不利于医生同时填写,极有可能出现漏诊甚至误诊,同时也不便于高危负责人对高危妊娠孕妇情况的掌握和了解,因此会严重影响高危负责人与医生之间的及时沟通,从而使得高危负责人无法与高危孕妇进行及时沟通,使高危妊娠孕妇流失,严重影响到追踪效果,同时也无法保证每一位高危孕妇的健康安全。除此之外,《高危妊娠管理》虽然便于總结,但是因为表格限制,高危妊娠孕妇的基本资料往往记录不全;极有可能出现滞后,严重缺少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前瞻性治疗。
针对以上问题,我院采用个案追踪卡与妊娠管理登记册合用。除了填写统一的表格之外,同时为孕妇建立个案追踪卡,通过就诊医师对高危孕妇的预产期、诊断、一般资料进行填写,并将这些资料交给专人管理,个案负责人根据日期通知未能及时就诊的孕妇,且根据顺序将个案卡归档整理[3]。通过这种个案追踪卡的建立,加强了高危妊娠孕妇、医生以及高危管理负责人之间的联系,能使三方明确复诊时间、入院时间,同时对高危孕妇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记录。同时也增加了个案负责人的明确性,保证了高危负责人能对每位高危孕妇的自身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若是发现了有高危孕妇未能按时就诊,可以及时与其保持联系,使每一位高危孕妇能够按时就医,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高危因素进行处理[4]。
在使用《高危妊娠管理》的基础上,增添个案追踪卡,弥补了高危妊娠管理中的不足,从而提升了就诊率。高危管理方法的改进,有效降低了围产期死亡率,从而确保了母婴平安,这对提高人口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葛琳,刘伟力. 提高高危妊娠管理实效性的方法与探讨[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2:1235-1237.
[2]程琳,秦茂华,杨海云,卜亚萍,王焰燕.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03:144-145.
[3]朱丽丽,薛晓丽. 高危妊娠管理评价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0:70.148-152
[4]王素君,王慧敏,房笑丽. 高危妊娠程序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1:2909-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