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u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文学领域里盛开的一朵奇葩,它有生动优美的语言、凝练传神的形象、深邃高远的意境。学会赏析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古诗词欣赏水平、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和艺术境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注重古诗词鉴赏教学,引导学生以审美的态度走进古诗词,通过对话、涵泳、品味、感悟,并伴以积极的情感活动,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让他们汲取精神的养料,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从而满足学生主体鉴赏的需要,促进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发展。
   一、对照写作背景,还原求解,体会诗词情感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诗词能反映现实,能反映一定程度的社会政治面貌。因此,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首先应让学生了解诗人及诗词的创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找到诗人感情的源头,摸清诗人感情的脉搏。同时通过背景材料的铺垫和相关材料的渗透,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精髓,理清全诗的脉络,理解和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情、诗意,从而引领学生走进诗词,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通过这些,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杜甫的《登高》一诗,写的是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诗中“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但学生对此句很不理解——登山远望,站在高处看风景,“无山遮隔”,应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的,可为什么诗人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呢?如果事先介绍了背景,学生就不难理解了。
   诗人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上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但此时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成为沦丧之地;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向北望,望之则不忍;不望,又是不能不望。他很后悔登上这江阴的浮远堂,情感在矛盾中碰撞。这样,学生再读这一诗句时,便不难理解诗人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二、倾情反复朗读,唤起表象,品鉴诗词意境
   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要想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中的内容,领悟诗中的情感,只有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才能深入意境,引起联想和想象,激发起共鸣。所以,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朗读有着它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朗上口的韵律中,使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炼、情感的丰富、意境的悠远、画面的开阔、色彩的浓丽。
   同时,由于诗词语言凝练,思维跳跃性大,有大量的省略与空白,在学生反复多次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可以突破其形象的有限性。让学生从形象的有限性中寻找想象的无限性,将虚实结合,幻化成一幅幅画面,铺卷出来,唤起艺术想象,从而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以“归”字为着眼点,描述了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所以,在教授这首古诗时,应以引导学生体会欣赏诗歌的意境为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让学生想象诗词所绘之景。学生在涵咏吟诵中,将诗词的语言文字幻化为可感的视、听觉形象,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幽静。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深巷狗吠、桑颠鸡鸣等,这些意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由远而近,由近而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从而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画。这幅画吸引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去品味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自然无边的动态美、韵味无穷的余味美,让学生自然领悟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和诗人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体会到诗人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三、品味精美词句,感受语言,领悟诗词内涵
   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诗词的语言常常是凝练含蓄、耐人寻味的。鉴赏古诗词就得认真地咀嚼把握诗词中的精美词句和关键字眼,只有弄清诗词中的字、词、句,把整篇读懂了,才有可能从总体上加以鉴赏。因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诗词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品味语言的恬淡优美,从而领略到古诗词语言的精妙。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诗词的中心内容和领会诗人的情感,走进诗词的内心。
   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是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瘦”字,反复推敲、咀嚼、品味:因为有刻骨铭心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人比黄花瘦”五字,更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感情,抒写了词人的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自然让学生想象出一幅——西风瘦菊、佳人对花兴叹的画面。
   四、挖掘人文内涵,增强审美,培养崇高情感
   鉴赏诗词,不仅要鉴赏诗词本身,还要对作者内在的精神、性格、人品、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思考、评价、借鉴和学习,也就是要挖掘诗词的人文内涵,去感受诗词的人文精神。《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充分利用古典诗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人教版所选古诗词,不仅文质兼美,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因此,挖掘并有效传承古诗词中的人文价值,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塑造学生完美的品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通过对一连串的历史人物,如,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的追怀褒贬,抒发了词人坚持复国的雄心壮志和年纪老大却壮志难酬的悲愤。教学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站在词人的思想境界之上思考问题,让学生找到最能体现主旨的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词人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借此,可以使学生领悟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
   古诗词的学习重在学生的感悟自得,重在教会学生审美鉴赏。因此,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引领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想象和体验古诗词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文美。让学生诗意地行走于古诗词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诗词鉴赏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情感力、审美品位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大都偏重语言技巧、谋篇布局方面,致使学生作文水平长期难以提高。甚至有这样一些学生,高考前索性去背一些范文,考试时无须花太多时间,只是将事先背好的作文生硬往里套。前些年,在作文教学中就存在这样的误区:过分重视传授类似八股文的作文技巧,怎么开头,如何点题,怎样以分论点式展开,如何结尾,注重在文章显眼位置套用排比句。这样做的结果,是高耗能,低产出,大多数学生作文水平基本原地踏步。其实,
期刊
在语文教学科研如火如荼的今天,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显得备受冷落,甚至至今还停留在“文白之争”的层面上,这种状况不太正常。本文拟就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价值、目的、现状及理想做法阐释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消解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   1.努力发挥语文教师的正面影响作用。要教好文言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学原则、高效的教学方法,还应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同
期刊
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且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感触很多。深深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有几分疲惫,有几许收获,也有几分成功与失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不仅仅让人感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当然还有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   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发挥学生的特长   学生是班工作的主要对象,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还带着很多的小学生气息,因
期刊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高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质和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高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主、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整理知识的语文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独立的阅读能力与灵活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和调动学生学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人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集体,班主任除了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班集体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班主任要努力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人人都爱它,时时都想着它,与它共荣辱,同忧患。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说老实话。”作文就是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应该提倡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一、当前学生“虚假”作文的主要表现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但纵观学生的作文,敢于说真话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了,学生一提笔就开始“造假”,写的事
期刊
生本教育是学生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风采。新课程要求把过去的“讲堂”变为真正的学堂,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通过自己的思考有所得。教师的要放手发动学生,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主体验,在自主尝试中去获得知识,去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教学方法的运用   转化教师自己的角色
期刊
审题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了作文的等级,也决定了高考考生的命运。那么,评卷教师是如何对审题进行判分的呢?   评卷教师有一套作文快速阅读法,即“作文看三眼”。第一眼是看审题是否准确,角度切入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明了。若审题错误,再好的文章也要被判“死刑”。   教师的“第一眼”很快很短,不可能反复阅读琢磨你的观点。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故弄玄虚。他们的“这一眼”,一般习惯性放在这几个
期刊
《诗经》中多次出现的“淇水”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它可以是爱情的场所、爱情的同义语、也可以是爱情的某种“阻滞”以及爱国精神的借代语。从《诗经》对“淇水”的描绘中,可以领略到淇水风光,倾听到郑卫之音的某些美妙的旋律,以及华夏男女对故国的情思,等等。探讨《诗经》对淇水的描写,解读古代的“淇水文化”,可获得多方面的精神享受和美的启迪。   一、淇水——恋爱的伊甸园   《竹书纪年》卷上“帝辛”
期刊
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第一步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