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当前语言教学领域内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以行动研究为动力,以任务型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网络为技术支持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发展的,互动的,民主的,开放的对外汉语课堂。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行动研究 研究性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4-02
一、引言
当前的对外汉语课堂上,留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老师也总是倾囊以助,结果是老师累,学生也累,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效率不高。为了跳出这个低效率的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学方法入手来改进教学。很多教师都尝试过很多语言教学法,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到当前正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相比之下,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较好,但要靠一种教学法来激活整个教学似乎不太现实。将当前语言教学领域内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起了以行动研究为动力,以任务型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网络为技术支持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发展的,互动的,民主的,开放的对外汉语课堂。
二、“四位一体”的开放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1.以行动研究为动力
行动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大约80年代后期,该理论被引入我国。90年代开始有大量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现,其中以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成果居多。2000年以后教师行动研究在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大热点,并且有学者开始将行动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崔永华(2004)提出六类二十三个可以运用行动研究这一方法来研究的课题,内容涉及情感问题,学习策略,课程设计,课堂活动,教学技巧和教学评估,虽然这些问题只是举例性的,但对我们从事对外汉语行动研究提供了不少灵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还未见到有影响力的教师行动研究报告出现。
语言教学和科研长期以来存在着平行发展,各自为阵的情况,科研越做越专业,成果却对教学帮助不大,教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行动研究为这两条平行的高速路找到了沟通的桥梁,以课堂为试验田,以教师为研究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寻找理论支持,验证理论假设,不断尝试,摸索出解决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深受国内英语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影响,有许多搬来的经验并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行动研究方法的引进有利于建立个性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在 “四位一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行动研究是推动整个模式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这一模式将在行动中建立,并在行动中完善。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分析、反思等环节。McNiff (1988) 把这几个环节描述为五个具体步骤:
1)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3)制定、实施教学方案以期解决该问题。
4)评价教学行动结果。
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以便进行下一轮研究。
根据McNiff的五个步骤,设计出了更为详尽的研究方案流程图:
在完成一轮循环后,根据方案实施的效果来确定下一轮循环的方案:
1)方案实施效果理想→总结经验,撰写备忘录,以备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时参考。
2)方案有效但仍需改善→分析方案的优缺点,修正方案,进入下一轮循环进行验证。
3)方案无效→进入下一轮循环,寻找突破口,尝试别的方案。
整个流程并非简单的循环和重复,而是循环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的问题什么时候得以解决,研究的进程就什么时候停下来。紧接着教师开始寻找新的研究课题,开始下一项行动研究。
2.以任务型教学为核心
自20世纪70年代Prabhu在印度南部开展英语教学实验(Banglore Project)到90年代后期进入“任务时代”,任务型教学逐渐发展成为国外二语教学领域广泛采用和大力推广的语言教学方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吴旭东、夏纪梅等学者将该理论引进我国外语教学界,很快引起广大外语教师、研究者和教育部门的关注。赵振华,莫新语(2005)对近年来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进行了总结,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2)任务型语言教学核心概念的探讨,即任务的定义、分类及特点;3)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流程,如任务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等;4)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规划,任务大纲的制定;5)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应用;6)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证研究;7)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师资培训。教育部也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颁发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提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马箭飞(2000)率先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以“交际教学”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该模式以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办公室制定的《汉语交际项目表》为纲,主要针对短期教学,课程设计包含6门主课、3门辅课和3门补充课,课堂教学设计则包含五个步骤。这一模式虽然是针对短期教学提出的,但其设计思路值得我们参考。
任务型教学是“四位一体”的开放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核心,要让任务型教学法发挥它的最大功效,在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原则:
1)交际任务的设计不能盲目,应参考国家汉办制定的《汉语交际项目表》和《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同时结合本校的教学安排和所用教材,不能为用任务型教学法,而抛开大纲和教材自由设计任务。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主控权,但不能滥用,如果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对教学内容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质量将很难保证。教师可利用现有的教材,改变形式设计成交际或学习任务,用新方法来教旧内容,变旧材料为新材料,也可适当补充或替换一些教学内容,但要注意把握难度和参考大纲要求。 2)交际任务与学习任务相结合,课堂任务与课后任务相结合。交际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为语言能力的培养服务,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来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我们的大多数学生是成人,已经具有基本的交际能力,无论是用母语、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还是交际策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成功地与人沟通。任务设计要防止学生回避使用汉语而采用其他方式交流,鼓励他们用口头的或书面的汉语来完成任务。有利于集中操练语言知识的学习任务也不能偏废,要配合交际任务使用。有的教学内容如果更适合设计成学习任务,就采用学习任务,哪种任务教学效果好,就用哪种。课内教学时间十分有限,用课后任务来配合课堂任务,既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要注意平衡任务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在无法兼顾时,有效性第一,实用性第二,趣味性第三。
4)任务的设计要注意难度和个性化。有的任务比较容易,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有的稍难,可以让小组或全班合作完成。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考虑布置难度不同的任务,特别是课后任务,可因人而异。这样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完成任务的情况,也实现了任务多样化。
5)任务的设计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有的任务对某些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或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完成,可尊重学生的意见,调整或更换任务。
6)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核心,并不排除其他教学法的使用。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一种教学法能包治百病。任务型教学法,也有不能兼顾的地方,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最恰当的方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等都可以为我所用。
3.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学习方式,也是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它以学生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上老师能够教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有限的时间应该用来发掘学生无限的潜力,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知识不如教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过分依赖教师和课堂的学生,不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学生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和他们的课外自学有关,这也关系到他们的语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言能力的维持更需要学习者长期坚持学坚持用。对外汉语教学有短期教学和长期教学,学制短的一个月,长的也不过四年。完成学业之后,学生们如何通过继续学习来保持他们的第二语言能力,也是我们应当考虑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进步,也应考虑到教学的后效。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在课堂上适当教授和训练好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2)利用任务,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任务,给每名学生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4个生词,每个人的生词都不一样,要求他们查词典,并写出这些词的拼音和释义。在完成这个任务后,大多数学生自己学会了至少一种查词典的方法,课堂上又讲了几种不同的查词典的方法,对学生们的课后自学帮助很大。
3)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讲述。
4.以网络为技术支持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网络平台具有资源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和互动性的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建立一个开放的对外汉语课堂。
首先,网络为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开拓了更大的空间。给学生布置的书面作业,有时要求他们用笔书写,有时要求发电子邮件。让学生发邮件,既有利于教师收集语料,制作学习档案,又能让学生熟悉汉字输入法,培养他们用中文在网络上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巩固字音和字形的联系。对母语为拼音文字的留学生来说,完成这样的任务相对容易。
其次,网络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每个班建立了一个班级聊天室和一个公共信箱,并邀请他们的语伴加入,大家都用中文聊天,经常聊天的学生口语进步很快。教师可将作业和参考资料直接发给学生,或在网上答疑,和学生谈心,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等。
更重要的是,网络是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工具。网络上有大量真实鲜活的语料,和领略不尽的文化知识,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汉语百科全书,学生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学会如何用网络来学汉语,将终身受益。
三、结束语
“四位一体”的开放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建立目前还处在尝试和完善阶段,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它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希望这一以当今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为后盾的教学模式,定会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崔永华(2004)教师行动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McNiff, J. 1988.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Macmillan Education,
[3]赵振华 莫新语(2005)近年来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述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8期,
[4]马箭飞(2000)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世界汉语教学》第4 期,
[5]张亚伟(2005)基于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外语电化教学》第2期,
[6]Joanne M. Arhar, Mary Louise Holly & Wendy C. Kasten(2002)《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宋虎平(2003)《行动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8]郑金洲(2004)《行动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9]程晓堂(2004)《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0]魏永红(2004)《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龚亚夫 罗少茜(2003)《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枫(1977-),女,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二语习得。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行动研究 研究性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44-02
一、引言
当前的对外汉语课堂上,留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老师也总是倾囊以助,结果是老师累,学生也累,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效率不高。为了跳出这个低效率的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学方法入手来改进教学。很多教师都尝试过很多语言教学法,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到当前正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相比之下,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较好,但要靠一种教学法来激活整个教学似乎不太现实。将当前语言教学领域内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起了以行动研究为动力,以任务型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网络为技术支持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发展的,互动的,民主的,开放的对外汉语课堂。
二、“四位一体”的开放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1.以行动研究为动力
行动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开始应用于教育领域。大约80年代后期,该理论被引入我国。90年代开始有大量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现,其中以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成果居多。2000年以后教师行动研究在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大热点,并且有学者开始将行动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崔永华(2004)提出六类二十三个可以运用行动研究这一方法来研究的课题,内容涉及情感问题,学习策略,课程设计,课堂活动,教学技巧和教学评估,虽然这些问题只是举例性的,但对我们从事对外汉语行动研究提供了不少灵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还未见到有影响力的教师行动研究报告出现。
语言教学和科研长期以来存在着平行发展,各自为阵的情况,科研越做越专业,成果却对教学帮助不大,教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行动研究为这两条平行的高速路找到了沟通的桥梁,以课堂为试验田,以教师为研究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寻找理论支持,验证理论假设,不断尝试,摸索出解决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深受国内英语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影响,有许多搬来的经验并不适合对外汉语教学,行动研究方法的引进有利于建立个性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在 “四位一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行动研究是推动整个模式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这一模式将在行动中建立,并在行动中完善。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分析、反思等环节。McNiff (1988) 把这几个环节描述为五个具体步骤:
1)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3)制定、实施教学方案以期解决该问题。
4)评价教学行动结果。
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以便进行下一轮研究。
根据McNiff的五个步骤,设计出了更为详尽的研究方案流程图:
在完成一轮循环后,根据方案实施的效果来确定下一轮循环的方案:
1)方案实施效果理想→总结经验,撰写备忘录,以备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时参考。
2)方案有效但仍需改善→分析方案的优缺点,修正方案,进入下一轮循环进行验证。
3)方案无效→进入下一轮循环,寻找突破口,尝试别的方案。
整个流程并非简单的循环和重复,而是循环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的问题什么时候得以解决,研究的进程就什么时候停下来。紧接着教师开始寻找新的研究课题,开始下一项行动研究。
2.以任务型教学为核心
自20世纪70年代Prabhu在印度南部开展英语教学实验(Banglore Project)到90年代后期进入“任务时代”,任务型教学逐渐发展成为国外二语教学领域广泛采用和大力推广的语言教学方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吴旭东、夏纪梅等学者将该理论引进我国外语教学界,很快引起广大外语教师、研究者和教育部门的关注。赵振华,莫新语(2005)对近年来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进行了总结,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2)任务型语言教学核心概念的探讨,即任务的定义、分类及特点;3)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流程,如任务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等;4)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规划,任务大纲的制定;5)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应用;6)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证研究;7)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师资培训。教育部也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颁发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提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马箭飞(2000)率先尝试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以“交际教学”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该模式以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办公室制定的《汉语交际项目表》为纲,主要针对短期教学,课程设计包含6门主课、3门辅课和3门补充课,课堂教学设计则包含五个步骤。这一模式虽然是针对短期教学提出的,但其设计思路值得我们参考。
任务型教学是“四位一体”的开放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核心,要让任务型教学法发挥它的最大功效,在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原则:
1)交际任务的设计不能盲目,应参考国家汉办制定的《汉语交际项目表》和《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同时结合本校的教学安排和所用教材,不能为用任务型教学法,而抛开大纲和教材自由设计任务。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主控权,但不能滥用,如果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对教学内容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质量将很难保证。教师可利用现有的教材,改变形式设计成交际或学习任务,用新方法来教旧内容,变旧材料为新材料,也可适当补充或替换一些教学内容,但要注意把握难度和参考大纲要求。 2)交际任务与学习任务相结合,课堂任务与课后任务相结合。交际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为语言能力的培养服务,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来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我们的大多数学生是成人,已经具有基本的交际能力,无论是用母语、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还是交际策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能成功地与人沟通。任务设计要防止学生回避使用汉语而采用其他方式交流,鼓励他们用口头的或书面的汉语来完成任务。有利于集中操练语言知识的学习任务也不能偏废,要配合交际任务使用。有的教学内容如果更适合设计成学习任务,就采用学习任务,哪种任务教学效果好,就用哪种。课内教学时间十分有限,用课后任务来配合课堂任务,既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要注意平衡任务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在无法兼顾时,有效性第一,实用性第二,趣味性第三。
4)任务的设计要注意难度和个性化。有的任务比较容易,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有的稍难,可以让小组或全班合作完成。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考虑布置难度不同的任务,特别是课后任务,可因人而异。这样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完成任务的情况,也实现了任务多样化。
5)任务的设计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有的任务对某些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或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完成,可尊重学生的意见,调整或更换任务。
6)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核心,并不排除其他教学法的使用。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一种教学法能包治百病。任务型教学法,也有不能兼顾的地方,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最恰当的方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等都可以为我所用。
3.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学习方式,也是一场学习方式的变革。它以学生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上老师能够教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有限的时间应该用来发掘学生无限的潜力,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知识不如教方法。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过分依赖教师和课堂的学生,不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学生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和他们的课外自学有关,这也关系到他们的语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言能力的维持更需要学习者长期坚持学坚持用。对外汉语教学有短期教学和长期教学,学制短的一个月,长的也不过四年。完成学业之后,学生们如何通过继续学习来保持他们的第二语言能力,也是我们应当考虑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进步,也应考虑到教学的后效。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在课堂上适当教授和训练好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2)利用任务,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任务,给每名学生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4个生词,每个人的生词都不一样,要求他们查词典,并写出这些词的拼音和释义。在完成这个任务后,大多数学生自己学会了至少一种查词典的方法,课堂上又讲了几种不同的查词典的方法,对学生们的课后自学帮助很大。
3)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讲述。
4.以网络为技术支持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网络平台具有资源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和互动性的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建立一个开放的对外汉语课堂。
首先,网络为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开拓了更大的空间。给学生布置的书面作业,有时要求他们用笔书写,有时要求发电子邮件。让学生发邮件,既有利于教师收集语料,制作学习档案,又能让学生熟悉汉字输入法,培养他们用中文在网络上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巩固字音和字形的联系。对母语为拼音文字的留学生来说,完成这样的任务相对容易。
其次,网络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每个班建立了一个班级聊天室和一个公共信箱,并邀请他们的语伴加入,大家都用中文聊天,经常聊天的学生口语进步很快。教师可将作业和参考资料直接发给学生,或在网上答疑,和学生谈心,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等。
更重要的是,网络是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工具。网络上有大量真实鲜活的语料,和领略不尽的文化知识,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汉语百科全书,学生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学会如何用网络来学汉语,将终身受益。
三、结束语
“四位一体”的开放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建立目前还处在尝试和完善阶段,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它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希望这一以当今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为后盾的教学模式,定会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崔永华(2004)教师行动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McNiff, J. 1988.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Macmillan Education,
[3]赵振华 莫新语(2005)近年来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述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第8期,
[4]马箭飞(2000)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世界汉语教学》第4 期,
[5]张亚伟(2005)基于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外语电化教学》第2期,
[6]Joanne M. Arhar, Mary Louise Holly & Wendy C. Kasten(2002)《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宋虎平(2003)《行动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8]郑金洲(2004)《行动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9]程晓堂(2004)《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0]魏永红(2004)《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龚亚夫 罗少茜(2003)《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枫(1977-),女,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