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服务人员职业认可度分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家庭服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协助家庭成员对各类事物进行实际操作和科学管理的过程。职业认可度是个人对职业的评价和所持的心理倾向,它影响着一个人对所从事职业及相关活动做出的定向选择。家庭服务人员作为家庭服务业的从业主体,其职业认可度的高低直接关乎家庭服务行业的正常发展与运行。因此,提高家庭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可度,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家庭服务人员自身职业认可度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人们多元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丰富,家庭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并且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家庭服务行业存在着社会需求旺盛与职业认可度较低之间的明显矛盾。笔者调查了 206名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调查结果表明其中仅有26.9%的被调查者愿意从事家庭服务行业,认为家庭服务业社会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认为国家对家庭服务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会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待遇。而71.1%的被调查者不太愿意从事家庭服务行业,属于被动择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服务的工作特性、社会认可度以及制度保障等因素的影响。
  1.工作负荷大、工资低、假期时间少的职业特性是影响家庭服务人员自身职业认可度的直接因素。在调查中,60.3%的家庭服务人员认为从事家庭服务行业工作负荷大,假期休息时间少,会时常感到疲劳。另外家庭服务人员平均工资约为2500元~3500元,薪酬低,繁重的工作量与工资不成正比的现状造成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较低。
  2.社会认可度较低是影响家庭服务人员自身职业认可度的潜在因素。笔者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大多数家庭服务人员认为自身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社会认可度偏低、工作受歧视。其中55.6%的被调查者表示,因为家庭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低,他们的家庭成员不愿意其从事家庭服务行业,自身也不愿意其子女从事家庭服务行业。
  3.缺乏与家庭服务群体特征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影响家庭服务人员自身职业认可度的内在因素。在调查中,49.7%的被调查者没有从属的家政服务公司,50.2%的家庭服务人员虽然有从属的家政公司,但大部分未签订劳动合同,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并且这使得家庭服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对自身的安全感和职业认同感较低。另外笔者发现,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家政保险”,与客户之间未签订家庭服务合同,这使得家庭服务人员在面对纠纷时处于劣势,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家庭服务人员社会认可度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家庭服务业起步晚、发展不完善,没有形成完备的市场运行体系和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家庭服务市场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低,家庭服务业存在着低端供给与高端需求的内在矛盾,进而造成家庭服务业人员社会认可度较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家庭服务人员社会认可度低主要与传统思想观念,家庭服务人员职业特性,家庭服务行业职业化、标准化水平以及媒体宣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1.传统思想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家庭服务员被“污名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家庭服务人员的名称上“保姆”“佣人”等称谓始终存在,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加凸显。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使得家庭服务人员的身份边缘化,得不到亲友的支持,受到社会的排挤。另外,由于大多数的家庭服务人员提供“住家”型服务,大多数客户及其家人会有戒心和不适感,认为家庭服务人员是“外人”,而且家庭服务员也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家庭服务人员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也容易出现偏差,影响自身的职业认可度。
  2. 家庭服务行业技术含量不高、性质单一的职业特性是影响家庭服务人员社会认可度的重要因素。在家庭服务人员的年龄构成中,约50.9%的被调查者年龄介于40-49岁之间,年龄偏高;并且绝大多数的从业者文化水平严重偏低,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家庭服务类型,导致消费者在对待家庭服务行业和从业人员的态度上,难免带有歧视的眼光。另外,家庭服务工作技术含量不高、性质单一、不需要前期投入等特点促使大量的下岗人员从事家庭服务行业,使得家庭服务人员低学历、低技能的职业特性更加凸显,这种现状必然导致家庭服务人员从业素质较低,进而造成家庭服务人员社会认可度低。
  3. 家庭服务人员职业认同感、期望度较低以及行业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低的现状仍然是制约家庭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虽然我国目前家庭服务需求旺盛,家庭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是大多数家庭服务人员是被动择业,并没有将其所从事的家庭服务业作为主要职业,在工作中自我职业认同感、期望度较低,没有形成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另外,目前家庭服务行业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低,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及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服务不规范,难以满足客户高质量的服务需求,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低。
  4. 新兴传播媒体在家庭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家庭服务业也迈入“互联网+”时代。未来“互联网+家庭服务”的服务形式将进一步普及,家庭服务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为家庭服务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量家庭服务事件失实报道,尤其是关于家庭服务人员“虐婴、打骂老人、盗窃财物”等负面新闻与夸大报道,造成公众对家庭服务产生误区甚至抵触心理。
  三、提升家庭服務人员职业认可度的对策
  提升家庭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可度,能够帮助家庭服务人员端正心态,增强职业素养,提高从业积极性,从而促进家庭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改善民生。家庭服务人员职业认可度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政府、企业和从业者三方的共同努力。
  1.政府层面。
  健全家庭服务行业市场监管机制,提升家庭服务行业专业化水平。针对当前家庭服务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服务标准不规范,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亟须政府部门强化行业市场监管,加快家庭服务行业有关法规建设以及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家庭服务的市场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政府应健全激励家庭服务行业良好运行的政策措施,对家庭服务行业进行资源整合,给予税收支持,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品牌建设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增强社会的影响力,进而增强人们对家庭服务行业的认可度。   完善与家庭服务从业群体特征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在调查中,大多数的家庭服务人员没有商业保险,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有效的权益保障,这为其带来许多后顾之忧,也使得其自身的安全感和职业认同感较低。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政府应尽快完善与家庭服务群体特征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将家庭服务人员纳入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必要时给予经济救助和法律援助。
  借助媒体网络宣传,增进人们对家庭服务行业的正确认识。家庭服务业依托互联网拓展出新的服务形式的同时,更需要以此为平台加强正向的宣传报道,适时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赛”“家庭服务行业成果展”等活动,表彰优秀家庭服务企业和突出贡献个人,提高家庭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家庭服务人员的自身认可度,为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企业层面。
  加强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这是提高家庭服务人员职业认可度的必要条件。
  在从业人员培训方面,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开展标准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同时注重“校企结合”,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家政学专业资源,进行分层次培训,在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上下工夫,提高培训质量。
  在培训的形式和课程设置方面,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客户需求和从业者本人特点适时地调整培训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开展网络培训。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家庭服务人员价值观念、职业操守的培养,通过价值观念的学习,增强从业者的职业责任心。
  3.从业者层面。
  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当前,家庭服务工作技术含量不高,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职业培训是造成家庭服务人员社会认可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良好的培训不仅关系到家庭服务人员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其职业素养的养成、行业的正常运行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服务人员应该积极地参加职业培训,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与意识, 增进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客户,从而有利于转变人们对家庭服务行业的固有认识,提升对家庭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可度。
  依法签订家庭服务合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家庭服务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增强从业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安全感和认同感,而且在家庭服务人员和客户之间发生摩擦时,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正确的解决问题。
  提升家庭服务人员职业认可度已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从业者三方的共同努力,從健全家庭服务行业市场监管机制,提升家庭服务行业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切实维护家庭服务人员合法权益以及从业人员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等方面提高家庭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可度,提高家庭服务行业的整体素质,树立家庭服务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家庭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为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家政服务员职业认可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课题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母婴平台与早幼教平台融合发展:母婴平台凭借自身大体量精准的父母用户,开发早教业务将家长用户大规模迁移,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打通孕产、电商、亲子娱乐、教育全渠道,整合连接全产业链生态将是未来趋势。  IP+衍生品將贯穿早幼教产品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内容生产、下游的渠道销售、衍生品动画片等。早幼教领域未来的市场前景,不可小觑。
期刊
当我们尽力预测未来趋势的时候,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行动预測即将发生改变的事情,我们的预测将直接影响决策。这是战略管理的方法,预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建立了常设的工作小组,根据未来趋势进行战略规划,与咨询公司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沟通,参加活动与同行交流等,我们在努力弄清楚世界和行业未来将向何处去。我们仔细考量未来的趋势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仔细考量在未来何以立足。
期刊
到底哪些业务适合上门服务,现在已经看得很明显了。一个是必须到家做的那一类服务。另一个是有非常刚性高频的需求。对于可到家可到店的项目,刘强東曾提到过用户体验、成本、效率的三角关系。首先要看用户口碑,到底是到店好还是到家好,还要看成本能不能被覆盖,效率能不能提高,把这三角搭起来才能把上门做好。创业者要回归创业的本质、初心,才能探寻到路在何方。
期刊
接到家庭健康照护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后,虽然协和医学院在医疗护理领域有一定的声誉和能力,毕竟离家庭健康照护还有距离,我们希望将要开发的课程体系更加贴近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介绍下初步的想法和思路,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包括老年人、母婴和慢病的照护,还有基础内容,即人文和技能的公共基础课程。相对比较成熟的母婴照护和老年照护,慢病照护相对比较困难些,但从专
期刊
北京从201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以及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在自愿签约、规范服务的原则下,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协议,建立服务联系卡。所有居住在北京市的居民都可以与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没有户籍限制。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共同负担。  天津市卫计委在2016年年末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工作试行要求的通
期刊
设计中的课程周期是4周:1周职业基本素养,如心理学、基本操作等,母婴护理是2周 ,老年护理是3 周,慢病護理就更多一些。我们期望专业课内容包括职业素养,并且能够分出等级。慢病护理三周的内容,最基本的是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的照护,术后照护、肿瘤病人护理放在中级里面介绍。母婴护理两周课程,一周一个级别。关于如何分级,是以内容分级还是以深度分级?还需要继续讨论确定。  课程体系包括教学
期刊
提升家庭服务行业服务输出能力,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必不可少。然而培训行业乱象丛生,正本清源,还需要从课程体系、培训体系等基础性工作入手。在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的指导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全国妇联人才开发培训中心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同立项开发一套家庭健康照护专业培训课程体系。第七期家庭服务產业创新发展公益沙龙围绕家庭健康照护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展开交流研讨,《家庭服务》杂志摘取了嘉宾的精彩观点呈现
期刊
首先要了解这个市场。第二大支柱是产品。你必须确保在不断地创新,不断思考如何完善你的产品,并将它推向市场,推向用户,解决用户的具体痛点。第三个支柱是文化。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处在运营岗位的领导者。最后,步入初创公司的世界需要勇气。也许会经历起伏波折,但當你做对事情,你就会变得独一无二,所有人会在一瞬间知道你的成就。
期刊
我叫郭俊娜,来自河南省,从事家政行业已经有5年了,从事家政行业之前,家里一切经济收入主要靠务农获得。2012年我来到北京市三八服務中心,选择了从事家政服务工作。选择这份工作让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家里的收入变多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孩子的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正是有了这份工作,我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动力。  说实话,在选择当一名家政服务员之前,我对这个行业不是很了解,觉得家政
期刊
常常有人用“你能行”“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等话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一些没做过的事情,但往往大家忽略了其中转化的过程:从他人口中的“你能行”,到孩子发自内心的想法“我能行”,直至孩子放手挑战、突破自己,证明“我能行”。  印度一所学校名叫河沿(Riverside)小学为完善这个过程提供了一种方案。学校创始人Kiran Bir Sethi推行教育创新理念:用“我能行”的“病毒”,教会孩子们社区责任感和改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