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语文综合素养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模式化的束缚
即使素质教育一直提倡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但教学过程还是被模式化所束缚。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真正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实践。现在的作文教学过程还是停留在“模板”阶段,教师讲授给学生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不同文体等理论知识,再举一些优秀作文案例,由于理论性较强,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学生的文章内容与模式也会受到模板的限制,并时常有雷同案例存在,這不仅成为作文教学的问题,也同样会阻碍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发展。
2.学生写作生活素材较少
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一篇好的文章是感情的真实流露,对读者才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当前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多来源于作文教材,而非生活的实际感悟,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缺失生活的文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素材的缺失也是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原因之一。
3.写作抄袭较多
一方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仅是一个新的教学阶段,更是对学生小学作文能力的一个检验。学生在刚进行写作阶段,因为年龄问题缺乏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写作中通常是通过家长的引导和模仿的方式来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孩子自主写作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初中阶段学生的课程紧张,时间较少,写作中为了节约时间易出现抄袭这种投机取巧行为。
二、解决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思路
1.感悟生活,增加阅读量,做好素材积累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体验生活。在作文课指导时,结合所学过的范文,告诉学生在观察生活的方法,要做到五官开放,五官通感,即应该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形象,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写周记的习惯,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身边存在的人、事、物等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积累作文素材,避免写作模式千篇一律。再者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搜集优秀文章,插播图片、视频等,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的写作更贴近生活,避免与实际脱轨。其次,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思路,避免大尺度改变学生的写作内容,限制学生想象力发挥。例如,大作文要写人物,小作文就先练习写人物肖像、人物语言,人物动作,要求学生拿最熟悉的人物作模特儿。有些学生平时很少注意人的特征,我就请他们写父母兄弟或同学这些平时最接近的人。再如,大作文写“运动场记”,那么可以先练习小作文“运动场的一角”,要求突出写一个人在运动场锻炼的表现,然后上作文指导课时,启发学生,写出运动场面,人物形象等。
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比如初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他们可以说童心未泯,活泼可爱。为了使学生从实际出发描写自己的心理,在一次作文课中我特地布置了两次作文:一次是要求学生写低年级时的一位同学或“我的弟弟”“我的妹妹”等。另一次命题作文《儿时记趣》。在第一篇习作中要求突出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性格特点。第二篇要求学生写出儿时做过的一件有趣的事。两篇作文都要求学生用儿童的语言刻划儿童心理活动。同学们都对《儿时记趣》兴致勃勃,他们的思绪一下子飞到儿童时期。其中有一位学生就写了儿时用弯木棍当犁,用小狗当牛,学农民伯伯耕田;有的学生写儿时玩捉迷藏,一不小心打坏了家里的东西,当时恐慌的心理;有的学生写儿时制带领一批小伙伴模仿电影、电视剧中的战争片玩打仗的游戏等等。通过同学们的习作可以看出,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也可以完全消除写作文的恐慌心理。
4.有效批改学生作文,要求学生每篇习作都要有心得感悟
作文批改恐怕是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老师觉得作文批改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用不大,在教学实践中,作文写的不好的同学确实也很少是由于老师的批改而提高了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改变方法,真正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性。例如,写人物,有时要求侧重刻画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有时要求突出人物对话表现人物形象,有时要求侧重细节描写或典型环境描写。批改作文时,按照事先的要求重点批改,其他稍兼及。这样做的好处,使学生有所遵循,重点训练,做到一篇作文学会一种写法,达到一文一得。教师批改也有重点,防止面面俱到的批改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希望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更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模式化的束缚
即使素质教育一直提倡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但教学过程还是被模式化所束缚。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到引导作用,真正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实践。现在的作文教学过程还是停留在“模板”阶段,教师讲授给学生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不同文体等理论知识,再举一些优秀作文案例,由于理论性较强,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学生的文章内容与模式也会受到模板的限制,并时常有雷同案例存在,這不仅成为作文教学的问题,也同样会阻碍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发展。
2.学生写作生活素材较少
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一篇好的文章是感情的真实流露,对读者才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当前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多来源于作文教材,而非生活的实际感悟,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缺失生活的文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素材的缺失也是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原因之一。
3.写作抄袭较多
一方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仅是一个新的教学阶段,更是对学生小学作文能力的一个检验。学生在刚进行写作阶段,因为年龄问题缺乏自主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写作中通常是通过家长的引导和模仿的方式来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孩子自主写作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初中阶段学生的课程紧张,时间较少,写作中为了节约时间易出现抄袭这种投机取巧行为。
二、解决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思路
1.感悟生活,增加阅读量,做好素材积累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体验生活。在作文课指导时,结合所学过的范文,告诉学生在观察生活的方法,要做到五官开放,五官通感,即应该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形象,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写周记的习惯,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身边存在的人、事、物等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积累作文素材,避免写作模式千篇一律。再者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搜集优秀文章,插播图片、视频等,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的写作更贴近生活,避免与实际脱轨。其次,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思路,避免大尺度改变学生的写作内容,限制学生想象力发挥。例如,大作文要写人物,小作文就先练习写人物肖像、人物语言,人物动作,要求学生拿最熟悉的人物作模特儿。有些学生平时很少注意人的特征,我就请他们写父母兄弟或同学这些平时最接近的人。再如,大作文写“运动场记”,那么可以先练习小作文“运动场的一角”,要求突出写一个人在运动场锻炼的表现,然后上作文指导课时,启发学生,写出运动场面,人物形象等。
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比如初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他们可以说童心未泯,活泼可爱。为了使学生从实际出发描写自己的心理,在一次作文课中我特地布置了两次作文:一次是要求学生写低年级时的一位同学或“我的弟弟”“我的妹妹”等。另一次命题作文《儿时记趣》。在第一篇习作中要求突出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性格特点。第二篇要求学生写出儿时做过的一件有趣的事。两篇作文都要求学生用儿童的语言刻划儿童心理活动。同学们都对《儿时记趣》兴致勃勃,他们的思绪一下子飞到儿童时期。其中有一位学生就写了儿时用弯木棍当犁,用小狗当牛,学农民伯伯耕田;有的学生写儿时玩捉迷藏,一不小心打坏了家里的东西,当时恐慌的心理;有的学生写儿时制带领一批小伙伴模仿电影、电视剧中的战争片玩打仗的游戏等等。通过同学们的习作可以看出,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也可以完全消除写作文的恐慌心理。
4.有效批改学生作文,要求学生每篇习作都要有心得感悟
作文批改恐怕是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老师觉得作文批改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用不大,在教学实践中,作文写的不好的同学确实也很少是由于老师的批改而提高了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改变方法,真正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性。例如,写人物,有时要求侧重刻画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有时要求突出人物对话表现人物形象,有时要求侧重细节描写或典型环境描写。批改作文时,按照事先的要求重点批改,其他稍兼及。这样做的好处,使学生有所遵循,重点训练,做到一篇作文学会一种写法,达到一文一得。教师批改也有重点,防止面面俱到的批改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希望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更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