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教无形,步步精心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的动物朋友》一课是吴勇老师的“童化作文”的又一新课例。他教学的起点立足于儿童切实需要,教学内容符合儿童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吴老师化“教学”为“交流”、化“传授”为“经历”、化“例文”为“勾文”、化“任务”为“交往”,使教师、学生、知识三者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促进了儿童习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童化作文;精准知识;习作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10-02
  吴勇老师是“童化作文”的倡导者。童化作文从创立之初,就以鲜明的儿童立场受到普遍关注。用儿童的精神阐释作文教学,用儿童的文化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构建作文教学,这就是童化作文的理想追求。听完吴老师新课《我的动物朋友》,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立场的初心,他片刻不曾忘记。
  因此,听吴老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自始至终被那种童真、童趣、童心所吸引、打动。仔细推敲吴老师的童化作文教学,有一个字不容忽视。周一贯先生发现了这一点。他说:“(童化作文)其学理和指导价值全在一个‘化’字上……(童化作文的化)就是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如果说,“儿童立场”是吴老师坚持的方向,那么,这个“化”字,就是到达这一方向的不为人察觉的小路;如果说,“儿童立场”是一种登峰造极的武功,那么,这个“化”字,就应该是支撑所有招式的内功心法。吴老师“化功大法”,究竟有何玄机?
  一、化“教学”为“交流”
  从整个教学框架来看,吴老师的堂课,与其说是一堂课,不如说是一次聊天,是教师和学生以“动物”为话题的一次愉快交流。从教师聊聊到学生聊聊,从口头聊聊到文字聊聊,从“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到“你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朋友”,从“听我讲故事”到“你是不是也可以讲一个故事给大家”——自始至终,吴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用语言、用文字讲述着、表达着,也互相聆听着、思考着。这样的大板块设计、粗线条推进,体现了吴老师对把握课堂的自信,体现了吴老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高度观照。课堂挣脱了线性发展的束缚,变成了自由轻松的对话与交流,也就变得更加生活化和常态化,课堂和生活之间的对接就变得更加顺畅。教学的实质被不知不觉地隐藏起来,因此目标也更易于实现。
  二、化“传授”为“经历”
  众所周知,吴老师非常强调对“精准知识”的捕捉和教学。他说:“知识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支撑起儿童写作素养之塔的根基。”在本课例中,吴老师从六年级学生写作实际出发,将“人与动物之间故事写作的基本言语结构”作为教学知识点,并细化到“受虐记”“训练记”“挑逗记”三种类型,甚至还整理出了每一种故事类型的情节范式,不可谓不“准”,更不可谓不 “精”。然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是,这些知识的出现,都不是教师硬贴的标签,而是学生自己的读、悟所得,甚至可以说,他们经历了自己“生产”知识的全过程。
  如,在“挑逗记”的教学环节,学生在阅读例文的过程中一个个乐不可支;吴老师和他们读着读着,就自然读出了三个“回合”。随后,吴老师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生活中的“挑逗记”。在一个学生交流过程中,吴老师看似云淡风轻地适度总结或提醒:“这就是第一回合。”“第二回合呢?”“这是第三回合。”在读和说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间,就发现、归纳出了写作“挑逗记”的一般范式:回合1 回合2 回合3。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因此,吴老师的课堂上,有精准的知识,却没有死板的知识教学,只是带学生去读、去说、去经历,而在这样看似“无为”的情境中,达成了他的“有为”的教学目标。
  三、化“例文”为“勾文”
  无论是讨论的话题还是精心选择的知识点,都不是凭空存在的,吴老师都把它们巧妙地附着在一篇篇例文之中。吴老师的习作课,例文是一道永恒美丽的风景。一般而言,吴老师的例文都以片段出现,短小精悍。同时,吴老师会选择多篇例文综合运用。这样,一方面加大了课堂的容量,在内容、形式上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巧妙分解了所要落实的教学目标。因此,例文虽多,但是毫无冗长、错杂之感,教学节奏流畅、轻盈。
  本课中,吴老师共用了四篇例文,无一例外都是片段。第一个片段,作为整个讨论的“引子”,引出了学生感兴趣的“动物朋友”;同时,吴老师利用“猜一猜”的方式,巧妙揭示出“特征组合”的外形写作要领。而后面三篇例文,则分别承担了各自的知识点,承载着习作知识输出的重任。同时,例文唤醒了学生对自身现实生活世界的再认识。每一条例文呈现的都是鲜活的、真实的儿童生活场景,能唤醒他们沉睡的内心世界,让抽象的习作知识有血有肉,让传授习作知识的课堂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因此,在吴老师的作文课上,例文跟学生发生着直接的关系,变成了钥匙,帮助学生打开已有的经验世界,让他们愿意写;也成为拐棍,帮助学生发现写作的秘妙,让他们善于写。从某种意义上说,“例文”已经化成了“勾文”。它不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过程,燃起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和自信。
  四、化“任务”为“交往”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似乎总是不自觉地将习作从儿童的生活状态中抽离出来,让习作成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任务式”的习作让每个学生搜肠刮肚,提心吊胆。
  然而,在吴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写作的意愿却源自一种本真——交际。他将习作的过程放置在一个互动交往的平台上,将“自闭”的写作引向快乐的分享,将“独白”的写作引向自主的对话。“最近流行一本书叫做《萌宠大作战》……到这里,《萌宠大作战》第一章就可以完成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不断和各种动交朋友,将自己的亲历写成第二章、第三章,老师期待你们的新书早日面世!”写作,有了属于自己的意义,不再是自闭式的“被动型”的任務,而是开放式的“主动型”的交往。
  哲学大师卡缪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当领导;我只期望请你与我同行。”在吴勇老师和他的童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儿童、知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缠绕、共生、水乳交融的关系。习作课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经历、共同享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坚持着儿童立场,把所有的努力都淡淡地隐去,只是含而不露地行进着。也许正因为这种“化”的内敛与无痕,才让童化作文的“童”字,更耀眼夺目。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语用教学中,“学”是逻辑前提,“用”是语用教学的推进策略。口语交际能力是积累语言运用、发展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语交际教学,可以通过“发现、感悟、因袭、迁移、创造”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积极语用状态下感受语言魅力,敏化潜在语感,内化语用习得,把“学得”与“习得”相互融合、互为促进,最终达到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语用;发现;感悟;因袭;迁移;创造
[摘 要]不同的文体,自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对于散文来说,关键是要紧扣语言、结构、意境进行突破。具体策略有:抓住语言美,夯实语用训练;凸显结构美,提升表达水平;突破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关键词]散文教学;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69-01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强调学生个性阅读
[摘 要]文艺性说明文是语文教材中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其獨特的教学价值。这就需要教师紧扣它的特点,探索契合文体价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撑。在教学中,要从落实知识价值、强化审美体验、促进知行转化三个板块展开教学,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文本知识、审美意趣,并掌握写作特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文艺性说明文;文本知识;核心词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
[摘 要]阅读教学就应该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作为重点。教师需要紧扣课文中蕴藏的语用价值点,引领学生经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洞察、运用等不同程度的思维训练,将学生的认知思维聚焦在文本内容过程中,不断发酵、升华,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提出依托核心,据点而散;深入转化,开掘内涵;角色置换,多维表达,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据点而散;开掘内涵;多维表达;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教学《“番茄太阳”》一课,过程虽然简单,即抓住课文的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感悟明明的性格特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但是内蕴丰富,体现童心语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引领儿童在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中积极探究、主动发现、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童心语文;教学实录;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学生语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文本特点出发,呵护学生的言语自由,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感熏陶,引领学生切身地去感悟,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感培养;呵护;熏陶;感悟  语感即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大都比
[摘 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阅读的教学目标,也是小学生从小必须练习的“童子功”。教学中找准情感朗读切入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小学生从小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关键词]情感朗读;切入;走进情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8-0088-01  朗读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悉心指导,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唱
[摘要]语文要素是否落实,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个人语文素养是否能够提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重在通过探索综合性学习策略,助力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做好预设,确保有的放矢;突出生本地位,强化探究方法;推进读写结合,落实语文要素;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
[摘 要]要很好地达成第一学段写话的教学要求,需开辟一个大语文说话写话环境,借力视觉、肢体、情境这几种“活资源”,赢造有利于发展语言的氛围,激发说话写话兴趣,丰盈孩子说写体验,提高说写能力。  [关键词]活资源;体验;提高;说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87-01  写话的前提是“说”,让孩子想说,会说,先说后写
[摘 要]一堂有效而精彩的语文课,是由一个个有效而精彩的语用教学细节建构起来的。语用教学细节的创生需要一定的策略。它是在语用教学理念指导下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提炼和基本规定。语用创生策略有三:一是指导学生对重要言语信息开展捕捉与思考,二是指导学生对典型言语形式进行感受,三是指导学生对言语形式展开迁移与创生。这三大策略之间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反映了语用教学细节创生的基本流程和内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