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教学细节创生策略探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堂有效而精彩的语文课,是由一个个有效而精彩的语用教学细节建构起来的。语用教学细节的创生需要一定的策略。它是在语用教学理念指导下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提炼和基本规定。语用创生策略有三:一是指导学生对重要言语信息开展捕捉与思考,二是指导学生对典型言语形式进行感受,三是指导学生对言语形式展开迁移与创生。这三大策略之间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反映了语用教学细节创生的基本流程和内在规律。运用这三大策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取得应有的成效。
  [关键词]语用教学;细节创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10-03
  语文教学要加强“语用”实践,这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广泛共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一堂有效而精彩的语文课,是由一个个有效而精彩的语用教学细节建构起来的。这里的“语用教学细节”是指师生在教学互动中产生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为等表现的相对完整的教学片段。这样的教学片段不仅具有独特的语用教学价值,而且是贴近儿童学习起点和心理期待的,使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言语规律,丰富言语积累,培养言语能力,提升言语品质。语用教学细节的创生(下面简称“语用创生”)需要一定的策略,它是在语用教学理念指导下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提炼和基本规定。下面笔者结合《谈礼貌》一课的教学案例对语用创生策略做一些探讨。
  策略一:指导学生对重要言语信息开展捕捉与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言语信息是指课文的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内容和内涵,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乃至于一篇文章,不同的语言文字单位的后面都包含着与之对应的言语信息。对重要言语信息开展捕捉与思考,是学生读懂课文的前提,也是语用创生的首要策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来捕捉与思考重要的言语信息
  对一篇课文而言,重要的言语信息往往依附在重要的语言文字的背后,主要包括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如果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重要的言语信息进行捕捉和思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有针对性的提问。有效的语文课堂不能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但是有针对地提问却是保证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谈礼貌》教学中,我们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说理文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举了哪几个例子?请具体说一说。”这个问题指向课文的一个重要言语信息,举了三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在这个问题指引下,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段落,进行思考与提炼。一个学生说:“課文一共列举了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牛皋和岳飞问路;第二个例子是小男孩踩了女青年的裙子主动道歉;第三个例子是朱师傅给周总理理发,刮胡子时不小心划破了总理的脸,总理安慰周师傅。”教师让学生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每一个例子写的主要内容,学生说出了“问路”“道歉” “安慰”三个词。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第一件事情用‘问路’概括比较合适。第二件事情用‘道歉’不太合适,到底是什么事情引起道歉的呢?”学生最后概括为“踩裙”。教师表示赞同,并继续让学生类推。最后,学生将第三件事情概括为“理发”。
  在这个语用教学细节中,教师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捕捉到了重要的言语信息,并通过对言语信息的概括提炼,促使学生完成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精准解读,在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凝练的信息要点之间形成思维落差,从而产生强大的思维张力。
  (二)通过前后勾连和关系揭示来捕捉和思考重要的言语信息
  对阅读教学而言,教材所选用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文质兼美的言语作品。作为一个好的作品,往往会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将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圆融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整体永远大于局部之和。因此,在引导学生立足语用进入文本,捕捉和思考重要言语信息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着眼,注意寻求恰当的切入口,并引导学生发现言语表达的前后联系,并在言语信息的前后关联中深入思考,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认识其中的内涵本质。
  比如,教学《谈礼貌》一文,对开头和结尾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表达观点的微妙差别。文章的开头提出观点,认为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尾得出结论,进一步深化观点,认为礼貌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再比如,引导学生从三个事例的安排顺序中,发现其中所包含的层层递进的关系。从需要别人帮助时要讲礼貌到人与人之间产生意外时也要讲礼貌,最后自己被别人无意伤害时还是要讲礼貌,这是其一;二是外延上,古人要讲礼貌,现代人也要讲礼貌,平凡人要讲礼貌,伟人还要讲礼貌。当教师采用前后勾连的教学方式,并在相互联系中揭示重要言语信息的内涵和作者表达意图的时候,学生就能真正读懂文本,并为语用的进一步创生奠定基础。
  策略二:指导学生对典型言语形式进行探寻与感受
  语用教学的重点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要对规范典型的文本言语形式有清晰的认识并掌握其表达规律,这样才能为语用创生提供可以模仿或借鉴的范式。如果说捕捉和理解言语信息是语用创生的起点,那么对典型言语形式的发现与感受就是语用创生的“跳板”。培养学生对典型言语形式的独到发现和充分感受能力,是培养学生语用创生能力的重要支柱。在语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典型的言语形式呢?
  (一)通过“怎么写”的提问促进学生对典型言语形式的独到发现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是通过提问来展开教学过程的。在有价值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展对文本的阅读、思考、探究、发现和感悟。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提问的指向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向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内容,往往问的是“写了什么”;二是指向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往往问的是“怎么写的”。语用教学中的提问,更多指向后者,要多提一些课文是“怎么写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典型的言语形式有自己的发现。歌德曾经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我们的语用教学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究言语形式这个表达的秘密。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文。学习这样的文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读懂它是怎么说理的。从谋篇上看,它是如何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和得出结论的;从布局上看,它的三次举例论证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例子 观点”的举例论证方法要注意什么;从论证方法上看,除了举例论证,文章是如何引用古训、俗语来论证的等。如果教师能够尽可能多地从课文“怎么写的”角度去设计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对典型的言语形式有独到的发现,就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关注言语形式的意识,为他们今后走向自觉、自主实践语用做好铺垫。
  (二)通过“为什么这样写”的追问,促进学生对典型言语形式的充分感受
  语用创生是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自主有效地表情达意的过程。这不是对言语形式的机械模仿,而是在融会贯通以后对言语形式的灵活把握和有效超越。因此,在阅读优秀作品过程中,仅仅知道“怎么写”还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这种言语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写”,也就是要弄懂这样写的原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使学生在自由玩味中获得充分的感受和深刻体会。此时,这种典型的言语形式才能在学生自己的语言结构中扎下根来。
  《谈礼貌》一文在论证过程中列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其中的“牛皋和岳飞问路”和“总理理发”两个故事是比较经典的,作者是根据文章说理的需要合理地引用过来的。在语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两个故事的原文和课文的叙述进行简明的对照。这样,学生会发现原文很长、文字很多,但课文作为例子引用的时候,只保留很少的一部分内容。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为什么这样写”的追问,让学生懂得说理文的举例必须简明扼要,只要能够说明道理就可以了。再比如,课文举的三个例子,从“问路”到“踩裙”,再到“理发”,在表达中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让学生懂得从古人到现代人,从平凡人到伟人,这样的顺序是最合适的;从作者表达的观点上看也是层层递进的,符合逻辑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站在“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去再追问、再思考和再发现,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所在,也才能启迪学生的言语智慧,为学生的言语创生提供源头活水。
  策略三:指导学生对习得的言语形式展开迁移与创生
  正如上文所说,语用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语言文字运用,并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语言。这里的语言文字运用,不是天马行空的言语表达,而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贴近儿童言语最近发展区的,并遵循一定的言语形式而开展的语言文字表达训练。当然,这样的表达除了言语形式的借鉴以外,也离不开表达意图的明晰、表达内容的选择、表達思路的梳理、表达情感的酝酿等心智的参与。但是,语用创生的核心应该是对习得的言语形式的模仿、借鉴和创生。对习得的言语形式的运用有两个层次,它们分别产生在不同层次的新的语境中。对教师来说,语用创生策略的最大考验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灵活创设不同层次的新语境,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不断提升。
  (一)在相似语境中指导学生对习得的言语形式开展迁移
  这里的“相似语境”是指教师创设的新语境与课文的语境类似、写法相同,以仿写居多。此时对习得的言语形式的运用停留在“迁移”水平,包括表情达意过程中的思想表达和情感抒发等,都没有脱离课文语境带来了“相似痕迹”。
  比如,《谈礼貌》一课的最后一道练习题: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师根据这道练习题,课前布置学生尝试着写一写。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完课文,掌握了举例论证的表达方式以后,让学生再对自己课前写下来的文字进行修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修改程度越大、越有针对性,说明课堂教学质量越高,对学生的帮助越大。最后,进行交流、点评,加深学生对这种言语形式的认识。这样的随文练笔,就是语用教学在“相似语境”中的迁移。
  (二)在变式语境中指导学生对习得的言语形式开展创生
  “变式”最常见的是在数学训练中,它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式语境”就是改变语境的外在情境和要素,从而让语境所隐藏着的言语表现规律相对稳定。在语用创生策略中,这是语用教学的最高境界。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言语教学的智慧和变式语境的创设能力,而且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言语表达模式的解构重组,并对自我言语表达瓶颈的有效突破,让学生进入到既有一定形式规范又有相对自由创生的言语表达境界当中。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教学这篇文章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多种说理方法以后,先是创设了相似语境让学生迁移运用,然后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变式语境。一个小青年甩着几张百元大钞,问一个卖布娃娃的老人:“喂,瘸子,这玩意儿怎么卖?”老人没好气地说:“不卖!”一个小姑娘问:“老爷爷,您的布娃娃真漂亮。请问多少钱一个?”老人递给小姑娘一个布娃娃,笑眯眯地说:“小姑娘,不要钱!”薛老师进一步创设变式语境。小青年甩着百元大钞,老人却不卖给他。他肯定非常生气。“我的钱不是钱?你为什么不卖给我却送给一个小姑娘?”薛老师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小学生,你该怎样跟他谈谈礼貌?这个小青年姓‘牛’——现在实战,给你们五分钟来说服这位牛先生。”通过五分钟的准备,有的学生用课文中的礼貌故事来教育牛先生,有的学生用名人名言来说服牛先生,有的学生用将心比心的办法来规劝牛先生,也有的用俗语、古训等来开导牛先生……在这个开放的变式语境中,学生采用多样的说理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基本的说理性的言语形式下,学生创生出了鲜活的语言表达方式。
  以上介绍了语用创生的三大策略,其实它们之间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反映了语用创生的基本流程和内在规律。运用这三大策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取得应有的成效。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摘 要]将优秀电影资源和语文单元主题相结合,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单元主题电影”赏析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寻找语文要素,提高学生观影的实效性;借鉴书本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观影的欣赏力。这也能使语文教学的多重价值获得体现和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单元主题;电影;鉴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语用教学中,“学”是逻辑前提,“用”是语用教学的推进策略。口语交际能力是积累语言运用、发展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语交际教学,可以通过“发现、感悟、因袭、迁移、创造”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积极语用状态下感受语言魅力,敏化潜在语感,内化语用习得,把“学得”与“习得”相互融合、互为促进,最终达到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语用;发现;感悟;因袭;迁移;创造
[摘 要]不同的文体,自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对于散文来说,关键是要紧扣语言、结构、意境进行突破。具体策略有:抓住语言美,夯实语用训练;凸显结构美,提升表达水平;突破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关键词]散文教学;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69-01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强调学生个性阅读
[摘 要]文艺性说明文是语文教材中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其獨特的教学价值。这就需要教师紧扣它的特点,探索契合文体价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撑。在教学中,要从落实知识价值、强化审美体验、促进知行转化三个板块展开教学,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文本知识、审美意趣,并掌握写作特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文艺性说明文;文本知识;核心词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
[摘 要]阅读教学就应该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作为重点。教师需要紧扣课文中蕴藏的语用价值点,引领学生经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洞察、运用等不同程度的思维训练,将学生的认知思维聚焦在文本内容过程中,不断发酵、升华,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提出依托核心,据点而散;深入转化,开掘内涵;角色置换,多维表达,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据点而散;开掘内涵;多维表达;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教学《“番茄太阳”》一课,过程虽然简单,即抓住课文的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感悟明明的性格特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但是内蕴丰富,体现童心语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客观规律,引领儿童在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中积极探究、主动发现、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童心语文;教学实录;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学生语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文本特点出发,呵护学生的言语自由,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感熏陶,引领学生切身地去感悟,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感培养;呵护;熏陶;感悟  语感即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大都比
[摘 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阅读的教学目标,也是小学生从小必须练习的“童子功”。教学中找准情感朗读切入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小学生从小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关键词]情感朗读;切入;走进情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8-0088-01  朗读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悉心指导,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唱
[摘要]语文要素是否落实,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个人语文素养是否能够提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重在通过探索综合性学习策略,助力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做好预设,确保有的放矢;突出生本地位,强化探究方法;推进读写结合,落实语文要素;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
[摘 要]要很好地达成第一学段写话的教学要求,需开辟一个大语文说话写话环境,借力视觉、肢体、情境这几种“活资源”,赢造有利于发展语言的氛围,激发说话写话兴趣,丰盈孩子说写体验,提高说写能力。  [关键词]活资源;体验;提高;说写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0-0087-01  写话的前提是“说”,让孩子想说,会说,先说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