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发展问题,文章分析了该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服务状况;社区体育的经费保障情况;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服务情况;社区的特色体育活动品牌情况;社区体育的指导宣传服务情况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 社区体育
一、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中部,东起东二环路,西至东四北大街,北达平安大街,南到朝阳门内大街,地域基本呈长方形,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48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0%左右,是多民族聚居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所处区域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东四便得名于建于明朝的四座牌楼(俗称东四牌楼)。东四西片的三条胡同至八条胡同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老北京城区基本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北京市政府列为首批25片平房保护区之一,胡同建筑及胡同文化也是东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古朴的韵味、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吸引了中国保利集团、中国电信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企业相继入驻,组成了东城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的重要部分,成为了东城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的居民老年人较多,据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该社区年龄超过65 岁的居民占到本社区的11.7%,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6.96%,属于典型的老年社会。
二、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服务
2004年,全国第一个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主题的奥林匹克社区公园正式在东四开园迎客。奥林匹克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0800平方米,园内建有“圣火”、“奥运大家庭”、及“奥林匹克风”三组大型奥运主题雕塑,种植了大面积的绿地和花木,并安装了多种健身设施,集休闲、健身、交流和娱乐于一体。大型的奥运主题雕塑、大面积绿地和花木、多种健身设施令这座主题公园成为社区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更成为北京市东二环沿线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2005年,北京首个建筑面积近4800平方米,拥有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室内运动馆的社区体育文化中心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落成并正式对社区居民开放。文体中心覆盖东四街道整个地区四万多人,辐射到周边地区居民约十万人左右。内设标准篮球、羽毛球综合运动馆、乒乓球馆、体能测试中心、台球室、健身房、棋牌室、多功能训练娱乐厅等活动设施,还设有藏书近3万册的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自运行以来,中心共接待前来活动的顾客约13万人次,其中社区居民来活动的人次占总人次的60%以上。在管理上,文体中心始终坚持公益性优先、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对社区居民实行半价优惠,对社区体协单位实行7折优惠。体现了中心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特点。
三、社区体育的经费保障
据笔者调查了解到,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东城区财政和东四街道财政的拨款,社区居民的各项体育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顺利进行,这是居民基本体育权利得到维护的重要保障。
除此之外,辖区内单位也积极支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工作,积极踊跃为各项比赛冠名、赞助和支持的企业单位是一年比一年多。如:“容和物业杯”乒乓球比赛、“姚记”扑克大赛、“军民共建杯”台球赛、“爱民房管杯”象棋比赛。据了解,这些赞助商所提供的赞助费一般从一千元到五千元不等,这些资金不仅缓解了社区体育的部分经费紧张问题,提高了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是辖区各单位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增加其知名度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
四、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服务
为了抓紧团队建设,编织群众性的体育服务工作网络,形成完整的组织体制和协调的运行机制离不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相互依存。这不仅需要社区领导管理方式的改革与改善,专注于透明、公平、参与、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方式,更要有创新性思维来维护群众的体育运动权利。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正在一步步实践“人人有组织、组织有活动、活动有特色”的宗旨,并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喜好,搞好各种类型活动,形成社区居民自愿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民间化、社团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五、社区的特色体育活动品牌
源于东四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沿袭,如“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这些民间民俗文化对东四人的深远影响,因此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群众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时在项目和内容上除了会选择常规的太极拳、健身操之外也偏爱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民俗化体育运动。近年来,东四地区已经成功打造了奥林匹克社区大舞台和彩虹工作室等具有地区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
六、社区体育的指导宣传服务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利用社区内有限的宣传板普及宣传体育健身知识,此外,社区体育文化中心内的社区大讲堂每月开讲一次,邀请比较权威的专家学者来社区大讲堂为社区居民授课,内容涉及体育、文化、养生、医疗保健等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区居民进行必要的日常体育指导离不开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去年,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开启了与北京体育大学的合作项目——一家一首席社区体育指导员。意在聘请北京体育大学已经获得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的在校学生作为志愿者进入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科学健身知识的辅导,运用科学仪器对居民进行体质监测,并开具适合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这不仅开启了社区与高校合作为民利民的新模式,同时也是高校学生进基层社区学习实践的新渠道。
由此可见,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的发展较为成熟完善,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推广:较为充足的活动场地和健身器材;多元的资金来源渠道;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社区体育特色品牌的精心打造;创新的社区体育宣传指导。
参考文献:
[1] 罗湘林,任海,邱雪.城乡休闲体育之比较——对两个典型社区的考察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4):87-88.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发展问题,文章分析了该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服务状况;社区体育的经费保障情况;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服务情况;社区的特色体育活动品牌情况;社区体育的指导宣传服务情况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 社区体育
一、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中部,东起东二环路,西至东四北大街,北达平安大街,南到朝阳门内大街,地域基本呈长方形,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48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0%左右,是多民族聚居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所处区域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东四便得名于建于明朝的四座牌楼(俗称东四牌楼)。东四西片的三条胡同至八条胡同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老北京城区基本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北京市政府列为首批25片平房保护区之一,胡同建筑及胡同文化也是东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古朴的韵味、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吸引了中国保利集团、中国电信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企业相继入驻,组成了东城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的重要部分,成为了东城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的居民老年人较多,据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该社区年龄超过65 岁的居民占到本社区的11.7%,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6.96%,属于典型的老年社会。
二、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服务
2004年,全国第一个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主题的奥林匹克社区公园正式在东四开园迎客。奥林匹克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0800平方米,园内建有“圣火”、“奥运大家庭”、及“奥林匹克风”三组大型奥运主题雕塑,种植了大面积的绿地和花木,并安装了多种健身设施,集休闲、健身、交流和娱乐于一体。大型的奥运主题雕塑、大面积绿地和花木、多种健身设施令这座主题公园成为社区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更成为北京市东二环沿线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2005年,北京首个建筑面积近4800平方米,拥有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室内运动馆的社区体育文化中心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落成并正式对社区居民开放。文体中心覆盖东四街道整个地区四万多人,辐射到周边地区居民约十万人左右。内设标准篮球、羽毛球综合运动馆、乒乓球馆、体能测试中心、台球室、健身房、棋牌室、多功能训练娱乐厅等活动设施,还设有藏书近3万册的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自运行以来,中心共接待前来活动的顾客约13万人次,其中社区居民来活动的人次占总人次的60%以上。在管理上,文体中心始终坚持公益性优先、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对社区居民实行半价优惠,对社区体协单位实行7折优惠。体现了中心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特点。
三、社区体育的经费保障
据笔者调查了解到,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东城区财政和东四街道财政的拨款,社区居民的各项体育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顺利进行,这是居民基本体育权利得到维护的重要保障。
除此之外,辖区内单位也积极支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工作,积极踊跃为各项比赛冠名、赞助和支持的企业单位是一年比一年多。如:“容和物业杯”乒乓球比赛、“姚记”扑克大赛、“军民共建杯”台球赛、“爱民房管杯”象棋比赛。据了解,这些赞助商所提供的赞助费一般从一千元到五千元不等,这些资金不仅缓解了社区体育的部分经费紧张问题,提高了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是辖区各单位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增加其知名度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
四、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服务
为了抓紧团队建设,编织群众性的体育服务工作网络,形成完整的组织体制和协调的运行机制离不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相互依存。这不仅需要社区领导管理方式的改革与改善,专注于透明、公平、参与、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方式,更要有创新性思维来维护群众的体育运动权利。东四奥林匹克社区正在一步步实践“人人有组织、组织有活动、活动有特色”的宗旨,并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喜好,搞好各种类型活动,形成社区居民自愿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民间化、社团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五、社区的特色体育活动品牌
源于东四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沿袭,如“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这些民间民俗文化对东四人的深远影响,因此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群众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时在项目和内容上除了会选择常规的太极拳、健身操之外也偏爱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民俗化体育运动。近年来,东四地区已经成功打造了奥林匹克社区大舞台和彩虹工作室等具有地区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
六、社区体育的指导宣传服务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利用社区内有限的宣传板普及宣传体育健身知识,此外,社区体育文化中心内的社区大讲堂每月开讲一次,邀请比较权威的专家学者来社区大讲堂为社区居民授课,内容涉及体育、文化、养生、医疗保健等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区居民进行必要的日常体育指导离不开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去年,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开启了与北京体育大学的合作项目——一家一首席社区体育指导员。意在聘请北京体育大学已经获得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的在校学生作为志愿者进入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科学健身知识的辅导,运用科学仪器对居民进行体质监测,并开具适合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这不仅开启了社区与高校合作为民利民的新模式,同时也是高校学生进基层社区学习实践的新渠道。
由此可见,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体育的发展较为成熟完善,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推广:较为充足的活动场地和健身器材;多元的资金来源渠道;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社区体育特色品牌的精心打造;创新的社区体育宣传指导。
参考文献:
[1] 罗湘林,任海,邱雪.城乡休闲体育之比较——对两个典型社区的考察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