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交会是中国会展业的先驱,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国内各地会展业方兴未艾,广交會在某种意义上可为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横向的思考
随着各种专业会展的兴起,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均有大型的国际展览场馆及其展会,这对广交会构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有城市曾经提出广交会不应该独属于广州,应该尝试在别的城市巡回举办。
曾几何时,广交会是企业出口的惟一渠道,而现在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却可以选择参加更为专业的国际展览会,或直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参加相应的国外展销活动。企业的视野更宽了,选择更多了。国内家电行业曾有过大幅度退出广交会的案例。
广交会一直以其大型的综合性展会特征稳坐中国会展业龙头,但是,目前国际上会展业的趋势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广交会“大而全”的非专业性展览活动让其多少带有一点“国际大排挡”的尴尬,相当部分商品产品雷同、附加值低,不仅售价上不去,而且容易引起低价竞销。传统强项出口商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小、产品更新换代慢,这是广交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瓶颈。
虽然广交会这些年来不断进行改良,但市场化成分依然不高。现行的广交会摊位分配办法多多少少是按照计划靠行政手段来分配,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层层计划审批,不仅操作繁复、多头交叉,而且使摊位这一稀缺资源得不到最优的配置,造成许多有好商品、急于寻找客户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分不到摊位,使得倒卖摊位现象屡禁不止。
广交会的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广州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通信、专业服务等相关方面还有一些为人诟病之处。更进一步来说,借助广交会的品牌,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会展业中心以及促进广州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变革走向新生
首先,广交会应寻求向专业展方向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使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展览业向专业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展显示出其强大的竞争力。从参展厂商和采购商的目的看,专业展的交易范围、相关信息的收集都较为专一,专业化的展会更合其心意,在成本和效率上也更为合理。从展会主办方的角度看,一个大型综合性展会要在同一时间满足各行各业参展商和采购商的各方面的细微要求是难度极大的任务,而行业细分的展会则可以避免照顾面过大、配套服务跟不上的问题,提高展会的效率。
广交会向专业化发展还需要结合实际,利用其已有的优势,兼顾综合性与专业性两个方面。广交会并不缺乏规模,而是缺少专业,可以将广交会分解为若干专业展,利用广交会已有的客户网络资源,打造一些专业展的品牌,使专业的参展商和采购商更集中地交流,从而使广交会逐步成为以若干专业展品牌支撑起来的综合系列展会。
其次,广交会要转向市场化运作。市场运作对市场经济来说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市场运作就是按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谋求最佳的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运作是按市场规律进行,拟定相关的规则,公开透明。市场化运作的情形下,会展公司作为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最了解与其自身相关的经济信息,可以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出口企业参不参加广交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现在会展数量很多,企业也日益国际化,参加哪个不参加哪个展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与市场竞争格局来选择。
国外展会大多是由专业的会展企业主办,而不是政府直接操办。广交会应加强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展位分配、营销方式和宣传等方面进行市场化的尝试,让主办方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展企业。会展业的发展在前期需要政府在某些方面给予扶持,但会展公司的发展最终要靠市场运作。对政府依赖性过强,也就意味着展会的成熟度不高,可能有过多的行政意识、形式主义,缺乏服务意识,还可能出现展位分配不公,非自愿参加展会等问题。
广交会应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下面向所有的企业,进展的门槛以拟定的标准为据,而不是按企业性质按部门换地区来分配摊位。目前广交会生产企业出口成交增长较快,这预示着一种市场趋势,未来的外贸是以生产性企业为主体的,广交会也应有相应的调整。此外,广交会还可以利用其平台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生产高质量、高附加价值商品的中小企业提供进入广交会从而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因为目前中小企业没有更好的途径去接触海外采购商并获得订单。
第三,广交会需要定位为高质量的品牌展会。目前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能耗型产品,广交会上低端产品较多是中国经济水平的现实反映,但这并不应成为广交会质量提升不可逾越的障碍。广交会也要实行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办展要更注意质量的提升。
我国展览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规模较小、水平较低、场馆建设不科学、管理机制落后、配套服务跟不上等诸多问题,离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特别是重复办展问题十分突出。广交会应当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逐步提高准入条件,提高参展质量。推动出口商品“以质取胜”战略和品牌战略的实施,促进中国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广交会必须强化竞争意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将不断加大,会展业也是其中重要的行业。外资进军国内的会展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广州会展国际化的水平,显示了国际展览公司对内地展览业市场信心十足。另一方面也表明对国内会展企业的竞争的压力正在不断加大,近期已有外资国际展览公司登陆广州,广交会必须与竞争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同台竞技,加速创新、变革求发展是广交会的必然选择。
最后,广交会与本地经济的融合是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中,目前已经有了广交会、家具博览会、建筑装饰博览会、美博会、照明展、中博会、广博会等10多个拥有数千以上展位的超级品牌大展,成为拉动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交会却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沃土里的成长
广州的会展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广交会的丰富经验是产生切合实际的创意和建议的一片沃土。此外,广交会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展会目标对当地相关产业提出的要求客观上可以推动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如催生一些相关的会展公司、会展相关服务商乃至相关的制度规则。虽然大大小小的各种展示会、招商会、博览会在广州常年不断,但广州要成为会展中心城市,仍要倚仗着各相关方面的整合与协调。
(注:本文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度重点课题“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广州经济贸易发展”的部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编辑:卢小平
横向的思考
随着各种专业会展的兴起,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均有大型的国际展览场馆及其展会,这对广交会构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有城市曾经提出广交会不应该独属于广州,应该尝试在别的城市巡回举办。
曾几何时,广交会是企业出口的惟一渠道,而现在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却可以选择参加更为专业的国际展览会,或直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参加相应的国外展销活动。企业的视野更宽了,选择更多了。国内家电行业曾有过大幅度退出广交会的案例。
广交会一直以其大型的综合性展会特征稳坐中国会展业龙头,但是,目前国际上会展业的趋势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广交会“大而全”的非专业性展览活动让其多少带有一点“国际大排挡”的尴尬,相当部分商品产品雷同、附加值低,不仅售价上不去,而且容易引起低价竞销。传统强项出口商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小、产品更新换代慢,这是广交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瓶颈。
虽然广交会这些年来不断进行改良,但市场化成分依然不高。现行的广交会摊位分配办法多多少少是按照计划靠行政手段来分配,外经贸行政管理部门层层计划审批,不仅操作繁复、多头交叉,而且使摊位这一稀缺资源得不到最优的配置,造成许多有好商品、急于寻找客户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分不到摊位,使得倒卖摊位现象屡禁不止。
广交会的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广州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通信、专业服务等相关方面还有一些为人诟病之处。更进一步来说,借助广交会的品牌,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会展业中心以及促进广州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变革走向新生
首先,广交会应寻求向专业展方向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使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展览业向专业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展显示出其强大的竞争力。从参展厂商和采购商的目的看,专业展的交易范围、相关信息的收集都较为专一,专业化的展会更合其心意,在成本和效率上也更为合理。从展会主办方的角度看,一个大型综合性展会要在同一时间满足各行各业参展商和采购商的各方面的细微要求是难度极大的任务,而行业细分的展会则可以避免照顾面过大、配套服务跟不上的问题,提高展会的效率。
广交会向专业化发展还需要结合实际,利用其已有的优势,兼顾综合性与专业性两个方面。广交会并不缺乏规模,而是缺少专业,可以将广交会分解为若干专业展,利用广交会已有的客户网络资源,打造一些专业展的品牌,使专业的参展商和采购商更集中地交流,从而使广交会逐步成为以若干专业展品牌支撑起来的综合系列展会。
其次,广交会要转向市场化运作。市场运作对市场经济来说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市场运作就是按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来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谋求最佳的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运作是按市场规律进行,拟定相关的规则,公开透明。市场化运作的情形下,会展公司作为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最了解与其自身相关的经济信息,可以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出口企业参不参加广交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现在会展数量很多,企业也日益国际化,参加哪个不参加哪个展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与市场竞争格局来选择。
国外展会大多是由专业的会展企业主办,而不是政府直接操办。广交会应加强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展位分配、营销方式和宣传等方面进行市场化的尝试,让主办方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展企业。会展业的发展在前期需要政府在某些方面给予扶持,但会展公司的发展最终要靠市场运作。对政府依赖性过强,也就意味着展会的成熟度不高,可能有过多的行政意识、形式主义,缺乏服务意识,还可能出现展位分配不公,非自愿参加展会等问题。
广交会应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下面向所有的企业,进展的门槛以拟定的标准为据,而不是按企业性质按部门换地区来分配摊位。目前广交会生产企业出口成交增长较快,这预示着一种市场趋势,未来的外贸是以生产性企业为主体的,广交会也应有相应的调整。此外,广交会还可以利用其平台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生产高质量、高附加价值商品的中小企业提供进入广交会从而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因为目前中小企业没有更好的途径去接触海外采购商并获得订单。
第三,广交会需要定位为高质量的品牌展会。目前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能耗型产品,广交会上低端产品较多是中国经济水平的现实反映,但这并不应成为广交会质量提升不可逾越的障碍。广交会也要实行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办展要更注意质量的提升。
我国展览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规模较小、水平较低、场馆建设不科学、管理机制落后、配套服务跟不上等诸多问题,离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特别是重复办展问题十分突出。广交会应当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逐步提高准入条件,提高参展质量。推动出口商品“以质取胜”战略和品牌战略的实施,促进中国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四,广交会必须强化竞争意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将不断加大,会展业也是其中重要的行业。外资进军国内的会展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广州会展国际化的水平,显示了国际展览公司对内地展览业市场信心十足。另一方面也表明对国内会展企业的竞争的压力正在不断加大,近期已有外资国际展览公司登陆广州,广交会必须与竞争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同台竞技,加速创新、变革求发展是广交会的必然选择。
最后,广交会与本地经济的融合是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中,目前已经有了广交会、家具博览会、建筑装饰博览会、美博会、照明展、中博会、广博会等10多个拥有数千以上展位的超级品牌大展,成为拉动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交会却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沃土里的成长
广州的会展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广交会的丰富经验是产生切合实际的创意和建议的一片沃土。此外,广交会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展会目标对当地相关产业提出的要求客观上可以推动广州会展经济的发展,如催生一些相关的会展公司、会展相关服务商乃至相关的制度规则。虽然大大小小的各种展示会、招商会、博览会在广州常年不断,但广州要成为会展中心城市,仍要倚仗着各相关方面的整合与协调。
(注:本文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度重点课题“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广州经济贸易发展”的部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编辑:卢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