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如何实现教学方向与内容的调整与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输送有思想、有技能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深入探讨与实践的重要问题。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主要来源于实践经历和经验的持续积累。但商科专业学生实习难,顶岗实习限制多等不利条件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实施与拓展。因此有必要在学校中开设有关企业经营摸拟实战等实践课程,让学生以“准雇员”的身份在模拟的现代商业生态环境中工作、提前体验与感悟生产运作实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模拟实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9. 136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9- 0235- 03
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商业实战中竞争,在企业经营中体验,在职场氛围中感悟的创新、创业类教育实践课程。此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即“创业”和“创新”能力。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已悄入人心,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吉林长春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提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商科专业学生实践教育与指导存在一定偏差,与育人体系脱节,实习实践类课程少,创业教育与实训的普及度低、创业创新精神和技能培养严重缺乏,尤其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主的应用型本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更是有限。大学生具有蓬勃的朝气和创新的潜能,思维意识活跃,学习和动手能力强,他们代表着中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开设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够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1 课程开设背景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的新事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10月,在吉林长春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 联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李克强总理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李克强总理之所以重视与反复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从国际上看,国际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传统产品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而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能够一定程度刺激经济发展,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份额。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供给较多,但需求较为疲软,亟待进一步开发,就业压力大,人才留职问题日益凸显,而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减缓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良性循环流动,从而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是各院校正在探讨与实践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学生创业及工作创新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专业理论知识的沉淀和专业实践能力的积累。但是,商科专业不像工科专业学生易于顶岗实习,一般情况下,各企业或单位碍于商业机密或业务特质不愿接收商科专业的实习生,实践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在高校中开设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并聘请校外企业家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可以解决商科各专业实习难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了创新、创业能力,为毕业后的创新工作和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
2 课程设置宗旨
企业经营模拟实战课程,亦即跨专业综合实训模拟实训课程,是以软件平台系统为载体,将高度仿真的现代商业生态环境(即浓缩的微型社会)搬进校园。模拟机构包括,打造以制造企业为核心,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为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企业为贸易公司以及商业生态环境的外围政务部门及其他服务单位(根据模拟实战人数确定企业或单位数)为主体的商业生态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模拟各企业或单位真实的工作环境,设置各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及工作任务。课程导师面向本批次(可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分批次进行)多专业(打破专业界限)的学生竞选CE0。CE0通过竞聘者报名、演讲、竞选形式确定。各企业或单位的CEO通过制作招聘海报,参加本课程组织的招聘大会,现场招聘本单位员工。各企业或单位按照法定程序设立公司,进入试运营及正常经营。平台系统可为各企业经营业绩进行适时监控,排列经营名次。政务部门及其他报务单位的工作业务可通过系统评分,其服务质量可通企业或单位进行评价,系统自动汇总评价结果。
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的有效开展可以将综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经营实战的课程。学生根据模拟实战设定的实际业务内容、工作流程、业务单证、运营及工作规则等,在多主体的现代商业生态环境中进行合法、协同经营、有序竞争及进行政务处理。本课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增强了学生的预测、决策、运营、控制和分析等综合职业能力。在实战过程中促进学生发生四个积极转变,即由学生转变为企业或单位老板、高管、员工;由实习者转变成公司经营者或政务公务员;由不挣钱只知道花钱的大学生,转变成了一个时刻想着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家;由一个对信誉感悟不深者,转变成了视信誉为企业命脉的现代商人。学生通过这种O2O模式在商业摸拟实战中竞争、体验与感悟,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 3 课程开设必要性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相比科研型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于为社会输送应用技能型人才。这也是区别于科研型院校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培养科学研究层次人才的特质。商科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吸引了大批学生积极报考。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一般包括会计学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税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金融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等。经调查,在创业教育方面,部分学校商科专业开设了创业课程,学生在相关理论课程上也学到了一些创新、创业的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的环境,很多知识基本上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在专业课方面,商科专业几乎都开设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如某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集中实训2周,实训项目有基本会计模拟实训、中级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高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企业资源规划等;又如,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训2周,实训项目有营销调研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生产与运营管理实践、企业管理模拟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会计模拟实训等。这种专业实训或实验是模块式是的,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某一方面的专业实务操作能力。但是,学生不能在高度仿真的现代商业生态环境中,将自己至身于企业、政务部门或服务单位,团队合作经营企业或工作,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更需要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客观上需要设置一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摸拟实战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刻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微型社会各个企业或单位中协同运营、工作,通过模拟实战,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旨在以下几个层面得以突破:(1)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譬如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沟通公关能力、自主学习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拼搏进取精神;(2)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组织协调能力、企业经营决策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全面预算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2)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涉及:知识转化能力、过程控制能力、信息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搜集资料能、制订计划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本课程的开设能够弥补当今商业专业大学生知识能力的不足,增强其基本素质和应用技能,符合企业所需,社会所。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设置《企业经营模拟实战》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客观必然。
当然,高校成功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还有一个关键方面:即组织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由于《企业经营模拟实战》课程本身融合了众多交叉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因此该课程的讲授不同于一般的常规课程,笔者认为,该课程的开设应该以目标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投入整个过程。这也客观要求老师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管理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该课程的成功开始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提升,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兼具,创业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对于以“强化教学实践”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更应该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培训,突出自身的优势。因此,笔者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商业专业应该鼓励在校教师多参与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聘任一些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创业理念和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形成一个良好的产学研环境,加强高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打造创业学习环境,放大高校的创业教育功能。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鼓励全民进行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更应该着力培养。因此,作者呼吁并建议应用型院校本科商科专业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以期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创业复合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建.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4(8):90-91.
[2]木志荣.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79-84.
[3]唐平. 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杨吉春. 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79-182.
[5]张昊民,杜蕾,马君. 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创业教育实践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38-42.
[关键词] 创新创业;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模拟实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9. 136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9- 0235- 03
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商业实战中竞争,在企业经营中体验,在职场氛围中感悟的创新、创业类教育实践课程。此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即“创业”和“创新”能力。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已悄入人心,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吉林长春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提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商科专业学生实践教育与指导存在一定偏差,与育人体系脱节,实习实践类课程少,创业教育与实训的普及度低、创业创新精神和技能培养严重缺乏,尤其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主的应用型本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更是有限。大学生具有蓬勃的朝气和创新的潜能,思维意识活跃,学习和动手能力强,他们代表着中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开设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够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1 课程开设背景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的新事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10月,在吉林长春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 联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李克强总理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李克强总理之所以重视与反复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从国际上看,国际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传统产品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而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能够一定程度刺激经济发展,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份额。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供给较多,但需求较为疲软,亟待进一步开发,就业压力大,人才留职问题日益凸显,而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减缓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良性循环流动,从而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是各院校正在探讨与实践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学生创业及工作创新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专业理论知识的沉淀和专业实践能力的积累。但是,商科专业不像工科专业学生易于顶岗实习,一般情况下,各企业或单位碍于商业机密或业务特质不愿接收商科专业的实习生,实践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在高校中开设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并聘请校外企业家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可以解决商科各专业实习难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了创新、创业能力,为毕业后的创新工作和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
2 课程设置宗旨
企业经营模拟实战课程,亦即跨专业综合实训模拟实训课程,是以软件平台系统为载体,将高度仿真的现代商业生态环境(即浓缩的微型社会)搬进校园。模拟机构包括,打造以制造企业为核心,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为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企业为贸易公司以及商业生态环境的外围政务部门及其他服务单位(根据模拟实战人数确定企业或单位数)为主体的商业生态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模拟各企业或单位真实的工作环境,设置各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及工作任务。课程导师面向本批次(可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分批次进行)多专业(打破专业界限)的学生竞选CE0。CE0通过竞聘者报名、演讲、竞选形式确定。各企业或单位的CEO通过制作招聘海报,参加本课程组织的招聘大会,现场招聘本单位员工。各企业或单位按照法定程序设立公司,进入试运营及正常经营。平台系统可为各企业经营业绩进行适时监控,排列经营名次。政务部门及其他报务单位的工作业务可通过系统评分,其服务质量可通企业或单位进行评价,系统自动汇总评价结果。
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的有效开展可以将综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经营实战的课程。学生根据模拟实战设定的实际业务内容、工作流程、业务单证、运营及工作规则等,在多主体的现代商业生态环境中进行合法、协同经营、有序竞争及进行政务处理。本课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增强了学生的预测、决策、运营、控制和分析等综合职业能力。在实战过程中促进学生发生四个积极转变,即由学生转变为企业或单位老板、高管、员工;由实习者转变成公司经营者或政务公务员;由不挣钱只知道花钱的大学生,转变成了一个时刻想着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家;由一个对信誉感悟不深者,转变成了视信誉为企业命脉的现代商人。学生通过这种O2O模式在商业摸拟实战中竞争、体验与感悟,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 3 课程开设必要性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相比科研型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重于为社会输送应用技能型人才。这也是区别于科研型院校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培养科学研究层次人才的特质。商科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吸引了大批学生积极报考。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一般包括会计学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税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金融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等。经调查,在创业教育方面,部分学校商科专业开设了创业课程,学生在相关理论课程上也学到了一些创新、创业的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的环境,很多知识基本上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在专业课方面,商科专业几乎都开设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如某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集中实训2周,实训项目有基本会计模拟实训、中级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高级财务会计模拟实训、企业资源规划等;又如,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训2周,实训项目有营销调研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生产与运营管理实践、企业管理模拟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会计模拟实训等。这种专业实训或实验是模块式是的,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某一方面的专业实务操作能力。但是,学生不能在高度仿真的现代商业生态环境中,将自己至身于企业、政务部门或服务单位,团队合作经营企业或工作,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更需要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客观上需要设置一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摸拟实战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刻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微型社会各个企业或单位中协同运营、工作,通过模拟实战,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旨在以下几个层面得以突破:(1)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譬如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沟通公关能力、自主学习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拼搏进取精神;(2)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组织协调能力、企业经营决策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全面预算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2)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涉及:知识转化能力、过程控制能力、信息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搜集资料能、制订计划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本课程的开设能够弥补当今商业专业大学生知识能力的不足,增强其基本素质和应用技能,符合企业所需,社会所。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设置《企业经营模拟实战》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客观必然。
当然,高校成功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还有一个关键方面:即组织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由于《企业经营模拟实战》课程本身融合了众多交叉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因此该课程的讲授不同于一般的常规课程,笔者认为,该课程的开设应该以目标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投入整个过程。这也客观要求老师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管理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该课程的成功开始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提升,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兼具,创业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对于以“强化教学实践”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更应该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培训,突出自身的优势。因此,笔者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商业专业应该鼓励在校教师多参与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聘任一些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创业理念和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形成一个良好的产学研环境,加强高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打造创业学习环境,放大高校的创业教育功能。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鼓励全民进行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更应该着力培养。因此,作者呼吁并建议应用型院校本科商科专业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以期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创业复合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建.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4(8):90-91.
[2]木志荣.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79-84.
[3]唐平. 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杨吉春. 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79-182.
[5]张昊民,杜蕾,马君. 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创业教育实践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