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研究综述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主要以几篇论文为思考对象,分别从其研究中发现问题和阐述主要观点。对徐悲鸿的思想成因、写实主义的术语问题做出阐述。
  关键词:徐悲鸿;写实主义
  一、引言
  迄今为止,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绘画艺术是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却无不承认徐悲鸿是20世纪倡导写实主义的宗师”①。写实主义的推崇给新中国美术教育取到了新方向,但各种价值观念等因素的时代论争也带来了褒贬不一的各种言论。
  以吕彭的《关于徐悲鸿、写实主义及其论争》②、华天雪的《徐悲鸿的“写实主义”》③、封加梁的《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成因》④马鸿增的《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体系的重新解读》⑤。这四篇论文来做对比性研究徐悲鸿写实主义的几个相关问题,把各个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给予朴实的分析和评述。
  二、若干问题的考察
  1.思想成因问题
  思想的成因是决定成长及运作路线的重要因素。这因素给徐悲鸿的一生及其创作带来了辉煌的成就。思想的成因也是在对徐悲鸿的学术研究上不得不去考虑和深思的因素,它决定了徐悲鸿的绘画创作路线,也是写实主义道路给于后人思想之路的反思。
  研究的各文献中提及的各尽相同,在思想成因问题上都没有做到深入的考究和论证,只是数句寥寥带过缺少直接明确的正面谈论。独有封加梁先生为上,在封先生的文中从徐悲鸿的出生家庭至9岁父亲徐达章的正式教授,授课的形式及内容上都以客观的本质体现在读者面前。
  持于封先生的研究,他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阶段性的观念分析,具体如下:
  首先从启蒙教育之价值取向,由初年的接触、交融和教材的学习,传承中国传统的写实画法理论。而“明清时期,西画东渐的交流成果,基本表现为明暗法和透视法为中心的西画参照。”⑥这也为徐悲鸿的扎实“写真”能力为铺垫。而许多人成为他的赞助人和扶持者也更有效的促进徐悲鸿的“写真”的成因。
  其次康有为绘画观念对徐悲鸿的影响。康有为是明国初提出“美术革命”的先驱人物,康有为的美术思想的主张和对徐悲鸿在作品上“写生入神”、“于画天才也”的赞誉,更加对徐悲鸿的艺术主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⑦。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中的观点持有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延伸和充实⑧。他还提出了改良中国画的基本实施:“古法之佳者,守之;垂决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⑨”这段话中很明确的表示出徐悲鸿艺术思想和写实主义观念的可谓之处。
  再次东洋与欧洲美术近代化对徐悲鸿的启示。徐悲鸿留法时接触了当时的时代艺术的主流,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等艺术。但是对西方的艺术主流感到反感,不同于他心中想要的学习艺术对象,终还是选择了学院派的写实主义绘画。以素描为基本,来奠定他的写实主义创作和美学观。
  最后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科学主义”。徐悲鸿自始以“科学”文化观来对待艺术。在《画苑中写道:“科学之天才在精确,艺术之天才亦然。艺术中韵趣,一若科学之推论,宣真理之微妙,但不精确,则情感浮泛,彼此无从沟通。⑩”但他认为“艺术知识初步之获得,仍须依赖科学。艺术之进步在变化,顾不只正,亦无从知变化,故艺术之出发点,首在精密观察一切物象,求得其正,此其首要也。B11”
  在研究的论文中,以封先生的文章研究思想成因方面别具一格,所论及的更加明朗。在吕澎文中“1918年初,徐悲鸿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在……但是,由于蔡元培的直接影响以及从各种印刷品所得到的西方写实绘画已经引导出了他天赋的写实本能和趣味B12”。“徐悲鸿使用强烈的词汇让人想起康有为和陈独秀B13”在出国前的思想成因。封文所论及的相对不够全面。以上两处都持有影响的成份在内,而马先生文中写到受蔡元培的影响,然在徐悲鸿的出国留法这问题上,时间上封、吕两先生文中都是1919年。
  2.帮助人的问题
  吕先生文中:“1919年3月,在蔡元培的推荐与帮助下,徐悲鸿和蒋碧薇登上了留法的海轮。B14”封先生文中:“1919年在康有为等人的帮助下,徐悲鸿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巴黎B15。”吕先生是肯定直接的说法,没有“等”字的成份,而封先生文中是康有为等人的帮助下,这“等”可有蔡元培在内的意思?《徐悲鸿谈艺录》B16中的年表中“1918年12月,争取到公派留欧机会B17”,“1919年3月20日,偕蒋碧薇赴欧留学B18”,“1919年春被教育部派赴法国留学,是我国公费美术留学生第一人B19”。时间上大致一致,但是具体谁是赞助人和帮助人呢?在不说法不一的情况下谁是准确的呢?此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考究。
  “幸蔡先生为致涵傅先生,先生答曰:“可”。余往谢,既相见,觉局促无以自容,而傅先生恂恂然如常态不介意,惟表示不失信已。余飘零十载,转走千里,求学之难,难至如此。吾于黄震之,傅沅叔两先生,皆终身感戴其德不忘也。B20”从这段话中,徐悲鸿是由蔡元培的致涵与傅先生B21(傅增湘)得来教育部给予留法的机会。而吕先生中得康有为的帮助还有待考纠。
  3.术语问题
  术语对于人们的理解是各具有意,不同的语气和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场合所用的同一个术语,人给人们所反映的客观理念是不同的。然文化的差异和翻译所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理解也各尽有所不同。为此,“写实主义”这个术语来源于西方realism这词语的翻译,所带来各研究者的理解也不同。
  徐悲鸿的艺术价值观一直是以真善美为思想动因,在各文中每位先生都有着独特的理解。在《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体系的重新解读》中,认为“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在西方译为同一词。但在意义上又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广义是指如实的描绘再现生活的真实。狭义是指19世纪中叶以库尔贝、米勒等代表的法国写实主义画派,主要的观点是艺术应当真实地表现当代生活,并以社会底层人物作为主人公B22。在此,马先生对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理解有着两层意义,既广义和狭义。然在徐悲鸿自己的多篇文中“真善美”艺术思想的强调,就体现了既马先生的提出的广义。而对于狭义的体会则是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对社会现实有着批判的性质。马先生对于这个术语在文中阐述的不够明朗,在文中第二部分的最后一段中“由于他们的存在,奋斗,才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写实主义(即现实主义)艺术的洪流。”虽分广义和狭义,但是今朝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了,现实和写实两词不能混为一意,也就违背了狭义和广义的意义。   华先生在他文中首要就直接提出徐悲鸿“写实”、“现实”、“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这几个词一直是混用的。徐悲鸿的思想观念,其实都是研究者用了这几个词来概括他的艺术特征,都是附加的观念!华先生在对徐悲鸿的“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的术语辨析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给于了忠实的评价。徐悲鸿的写实来源于“以写实为根基”向欧洲古典写实手法的学习,也就奠定了他的写实主义稳练功夫B23。而徐悲鸿的艺术观(写实主义)其实和所有论者赋予的“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是不相融的,论者给予的副名词罢了!
  在作品中也有着明确的体现,表面上如论者以为并未分清楚,然实质上已明然。当论者自由选择概念来概括徐悲鸿理念的时候,尽管这两词的意义都是realism。在我国实质上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意义,但是所有的研究者却从未考虑realism这词。如上所述,翻译和文化区域等各因素的差异。研究者只是努力的从说纷纭的区分解释或是同一意,未曾如实的细究。然华先生在这点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吾不谋而合。徐悲鸿的教学理念和留法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古法之佳者,守之;垂决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B24”徐悲鸿艺术的主导思想是改良,而不是“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但写实的方法却是他改良实践所凭借的各类手段。
  吕先生对realism这词做了各方面的研究,在翻译是问题上注意了各方面的考虑。在“r”被大写的时候所传达的意义是不同的,也做出了各种忠实的解释为依据。“这个术语仍然与自然主义地描绘感觉更为接近。B25”““模拟”、“逼真”“再现”是……。但是从他的这个罗列和陈述可以看出,他对写实主义的认识是模糊的。B26”每个研究者都有新的发现,吕先生在对realism这术语上做了充分的解答。以此来判断徐悲鸿对写实主义的认识是模糊的,这也是可取之处,和其他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方式表达,这也是可敬之处。
  在几位先生的研究中,看法虽不尽相同,然各自的看法还是有着相似之处,马先生的研究是现实和写实两者并兼。而吕先生则认为是“模糊”,对词语在西方的定义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华先生则是认为“混用”(也就是翻译的意义未根据本土文化来定义,直接替用)。各研究者的看法不一,都有着徐悲鸿的文章为依据解读出来,谁是谁非!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延续的。
  三、结语
  文中各个问题的来源都是许多研究者的艰辛劳作,为更加深入了解和体会徐悲鸿的思想及作品、文献等的挖掘有待深思!(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注解:
  ① 引马鸿增《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体系的重新解读》发表于美术2003-06-05
  ② 吕澎《关于徐悲鸿、写实主义及其论争》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③ 华天雪《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美术观察,2009-06-15
  ④ 封加梁《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成因》(中国美术学院学报.双月刊)新美术2010-12-15
  ⑤ 马鸿增《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体系的重新解读》发表于美术2003-06-05
  ⑥ 同④
  ⑦ 同④
  ⑧ 同④
  ⑨ 徐悲鸿撰,《中国改良论》,载《绘学杂志》1920年6月1日
  ⑩ 王震编,《徐悲鸿文集》,<徐悲鸿自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B11 王震编,《徐悲鸿文集》,<徐悲鸿自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B12 同②
  B13 同②
  B14 同②
  B15 同④
  B16 张竟无编,徐悲鸿着《徐悲鸿谈艺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B17 同B16第195页
  B18 同B16第195页
  B19 王震编《徐悲鸿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B20 同B19第170页
  B21 同B19第169-170页
  B22 同①
  B23 自王震编《徐悲鸿的艺术世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第72-75页
  B24 同⑨
  B25 同②
  B26 同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国际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全世界各种文化纷沓而至。面对多元文化,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笔者发现,藏汉青年学生对潮流文化的接受态度略有不同。笔者试图探析藏族青年接受文化潮流的态度,从而把握当代藏族青年的文化交际图式。  关键词:藏族青年;文化接受;文化交际图式  图式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提出,在其早期著作《记忆》中,他把图式界说为“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这种组织必然对具
期刊
摘 要:我国的高校校办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今,高校校办产业正逐渐受到社会的支持,其收入正好可以弥补高校的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财务管理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高校校办产业的效益。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了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今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摘 要:在群决策中,专家是决策的主体,为了使群决策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公平,有必要对群决策过程中专家行为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个体、群体行为在群决策中的缺陷,通过收集和分析专家在决策中的决策数据,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归纳了群决策中的群体行为判断和分析方法,用以规范、指导专家行为。  关键词:群决策;专家行为;群体行为  引言  决策科学除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也是一门社会科学,所以学者们主要从决策方法和行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电子产业的发展进程,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势逐渐激烈,企业若想在日新月异的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应合理利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改进互动营销,优化应用模式。本文先简单介绍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然后着重研究探讨了应用模式,希望能促进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应用模式  在移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互动营销作为一种较为常见
期刊
摘 要:明清两朝是我国文化艺术较为发达的时期,也是室内陈设艺术的高峰时期。室内陈设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更体现了文人群体独有的情趣,丰富超前的文化内涵和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文章着重结合相关著作和作品资料,结合时代社会背景,以及文人们的生活、思想、审美取向等探讨明清时期室内陈设与文人生活的融合及发展。  关键词:室内陈设;文人气质;审美;家具  我国古代席地而坐,日常起居中最重要的是以床为主的基本家
期刊
作者简介:罗苗苗,女,汉族,湖北松滋人。现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12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管理。  摘 要: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资本论》这样一部科学巨著,不仅要认真阅读原著,还要更多地了解前人研究《资本论》的观点和成果,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资本论》所阐述的内容。本文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根据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框架,结合课后阅读的文献资料,对前人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
期刊
石窟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它在中国土地上的出现,使中国艺术史的长河更显波澜壮阔,它独特的魅力和审美理想丰富了宏大浩瀚的中国文化史册,展示处一片迷人的境界。中国石窟艺术那特有的流光溢彩、韵味醇厚的美学价值,随着岁月的推移,已显示其时间愈久空间愈广的特点。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的中国石窟,又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重大变革和重组,尽管中国石窟是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圈内的移植,但他与本土文化的主体中原汉化相结合,
期刊
摘 要:在汉冶萍公司发展过程中,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官员,在呈现出强烈的积极性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又保留着深厚的局限性阻碍着公司的发展。而呈现出这种两面性主要是由于传统封闭的社会结构、洋务官员阶级属性、对现代化本质理解的偏差等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张之洞;汉冶萍公司;洋务官员;两面性  晚清同光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继而发展成为汉冶萍公司。揭开了湖北近代工业的序幕,成为中国钢铁工业
期刊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非常受人关注的哲学家,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出身于古希腊北方的斯达奇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并把混沌一团的科学分门别类。他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公理化体系的理想。他的形而上学使他荣膺“哲学家之王”的称号!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规定了“哲
期刊
摘 要:当生命有机体由非生物进化为生物,再由生物进化为具有大脑和心灵的生物时,生命体就由简单趋向了复杂,最后出现了人类。人类身体复杂的情况远非其他动物所能想象。大脑以及神经的精密系统,代表了身体的结构复杂到一定的程度。复杂的结构产生意识,意识就是跨过了反省的门槛。有自我意识的就是人类,只有人类才有自我。意识是动态的、自由的、开展的。有自我意识之后就会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接着你有自由可以自发的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