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教学的内在改革需求,文章通过对省级“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做法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创新平台建设,打造艺术设计创新训练基地;加强创新平台改革,构建面向社会的实践教学体系;组织设计创新竞赛,创立艺术学科特色品牌;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化教学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五个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训练;教学改革
一、依靠创新平台建设,打造艺术设计创新训练基地
湖南科技学院开展的艺术设计创新训练教学改革主要依托省级“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来进行。该训练中心是湖南省教育厅设立的“2012年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2015年顺利通过验收。由于建设效果良好,2016年训练中心又获得了评转为省级“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资格。该项目依托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原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及艺术教学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而来,是为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建立的创新训练中心。
训练中心以“注重实用,适度超前”为理念,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教学仪器设备在艺术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训练中心构建具有创新能力培养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确立以创新教育学分制度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使部分课程形成优势和特色。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训练中心已初步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务实风格,在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为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加强创新平台改革,构建面向社会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训练中心将具备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较宽知识层面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基本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开放实践机会的方式,提升其专业技术应用的技能,进而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发掘他们潜在艺术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新训练中心将四年本科课程设置为通识核心课程,通识拓展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六大类。以创新导师制为核心、设置不同层次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采取开展小课题项目或参与导师课题训练形式,加大开放实验室力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训练,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模仿实践向创新实践转变,学校专才培养向通才培养转变、课程教学向能力教育转变。这一教学改革措施已成为我校一项重要的校园活动,同时也在学界和业界之间架起桥梁,也成为学生毕业进入企业或公司的踏脚石,并为业界输送成品人才,充分展示实践教学效果,获得了师生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三、组织设计创新竞赛,创立艺术学科特色品牌
近年来创新训练中心依托各类项目成功组织师生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竞赛、台湾时报金犊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并在大赛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3年来先后获得“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最佳组织奖”一项和“大广赛”湖南赛区优秀组织奖三项;学生获得国家级金、银、铜和等级奖等十余项、湖南赛区一等奖7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二十余项、优秀奖三十余项的优异成绩。
此外中心的教师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各类学生科研课题,三年来共获得立项课题53项,其中“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8项、“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33项、“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12项,结合课题研究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展开设计方案200余项,获得专利1项;学生还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发明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赛事,获得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一项、铜奖三项。
四、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化教学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请进来”的特色课程体系。聘请资深设计师到校授课、讲学和与师生座谈,缩短与社会的差距。另外还改变策略鼓励师生在创新训练中心里大力开展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和学术讲座,3年来共邀请教授、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共计12场。
2.“送出去”的特色实践环节,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让就业成良性循环。训练中心不仅在校内有良好的教学条件,还积极实施与社会接轨的策略,依托企业化教学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缩短与社会的差距。
五、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近年来训练中心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创新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地方特色”来进行,设立了特色创新实验室,成果较为突出。其中,训练中心负责人陈彦卿副教授主持的《女书的艺术传承与设计应用研究》获得了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她设计的《女书·印象》成功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大展,是学校所在地永州市迄今为止获得该项大展入选的首件艺术设计作品。中心还为了配合永州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从专业特色出发新建了“永州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实验室”,着手设计和开发具有永州历史人文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并推广;同时以“江永女书”这一永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立项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其他的多项省级科研课题也以永州的地域文化为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在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教学改革中,全局的规划和平台的依托,以及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体系化的模式是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但是由于各校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存在,以上对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训练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有其值得商榷之处,同时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际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11).
[2] 张新荣,王继开.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实际项目法”教学模式探索[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5).
[3] 王红.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在设计教育教学实施中的思考[J]. 艺术教育,2015(3).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训练;教学改革
一、依靠创新平台建设,打造艺术设计创新训练基地
湖南科技学院开展的艺术设计创新训练教学改革主要依托省级“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来进行。该训练中心是湖南省教育厅设立的“2012年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2015年顺利通过验收。由于建设效果良好,2016年训练中心又获得了评转为省级“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的资格。该项目依托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原有“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及艺术教学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而来,是为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建立的创新训练中心。
训练中心以“注重实用,适度超前”为理念,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教学仪器设备在艺术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训练中心构建具有创新能力培养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确立以创新教育学分制度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使部分课程形成优势和特色。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训练中心已初步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务实风格,在培养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为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加强创新平台改革,构建面向社会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训练中心将具备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较宽知识层面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基本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开放实践机会的方式,提升其专业技术应用的技能,进而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发掘他们潜在艺术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新训练中心将四年本科课程设置为通识核心课程,通识拓展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六大类。以创新导师制为核心、设置不同层次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采取开展小课题项目或参与导师课题训练形式,加大开放实验室力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训练,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模仿实践向创新实践转变,学校专才培养向通才培养转变、课程教学向能力教育转变。这一教学改革措施已成为我校一项重要的校园活动,同时也在学界和业界之间架起桥梁,也成为学生毕业进入企业或公司的踏脚石,并为业界输送成品人才,充分展示实践教学效果,获得了师生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三、组织设计创新竞赛,创立艺术学科特色品牌
近年来创新训练中心依托各类项目成功组织师生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竞赛、台湾时报金犊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并在大赛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3年来先后获得“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最佳组织奖”一项和“大广赛”湖南赛区优秀组织奖三项;学生获得国家级金、银、铜和等级奖等十余项、湖南赛区一等奖7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二十余项、优秀奖三十余项的优异成绩。
此外中心的教师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各类学生科研课题,三年来共获得立项课题53项,其中“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8项、“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33项、“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12项,结合课题研究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展开设计方案200余项,获得专利1项;学生还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发明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赛事,获得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一项、铜奖三项。
四、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化教学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请进来”的特色课程体系。聘请资深设计师到校授课、讲学和与师生座谈,缩短与社会的差距。另外还改变策略鼓励师生在创新训练中心里大力开展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和学术讲座,3年来共邀请教授、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共计12场。
2.“送出去”的特色实践环节,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让就业成良性循环。训练中心不仅在校内有良好的教学条件,还积极实施与社会接轨的策略,依托企业化教学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缩短与社会的差距。
五、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近年来训练中心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创新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地方特色”来进行,设立了特色创新实验室,成果较为突出。其中,训练中心负责人陈彦卿副教授主持的《女书的艺术传承与设计应用研究》获得了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她设计的《女书·印象》成功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大展,是学校所在地永州市迄今为止获得该项大展入选的首件艺术设计作品。中心还为了配合永州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和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从专业特色出发新建了“永州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实验室”,着手设计和开发具有永州历史人文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并推广;同时以“江永女书”这一永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立项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其他的多项省级科研课题也以永州的地域文化为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在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教学改革中,全局的规划和平台的依托,以及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体系化的模式是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但是由于各校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存在,以上对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训练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有其值得商榷之处,同时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际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罡.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11).
[2] 张新荣,王继开.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实际项目法”教学模式探索[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5).
[3] 王红.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在设计教育教学实施中的思考[J]. 艺术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