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从老子的篇章中,从传统文化里,坚持着一份胸怀全局、兼善天下的抱负,圆玄小学跋涉于理想与现实的探求,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之路,积淀出以“至善”为核心的育人思想。学校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善心善行、有创新品质、有健康体魄、有审美情趣’的四有学生”作为德育目标。以“存善心、纳善言、践善行”为主题,构建多维立体化的活动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至善”教育。经过几年的实践,在全面提升校风、校貌和师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尚善凝德,校园处处有风景。
1 以善引领,尚善立人——构建至善的精神文化
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深入骨髓。这种精神是一种“教育场”和“文化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动力”。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追求,学校把“创至善特色文化,圆师生至善梦想”作为办学目标,致力打造特色至善校园文化,开展一系列“至善”文化活动,引领师生由善出发,从善而行,乐于为善,臻于至善。
如学校坚持“以善育人、育人为善”的教育理念,尊重、关心、理解每一位教职员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挖掘教职员工潜在的能力,并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强化人际沟通的效能,关注教职工的发展,突出教职工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校成员的工作满足感,维护其身心健康。在工作中我们要求教职工常怀慈善之心,善待、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老师关注学生校园的生活、精神生活,让学生快乐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关注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时刻保持善心,善言、善行,最终成为志趣高雅、举止文雅、个性突出的“谦谦君子”、“谦谦淑女”。
学校以“知止至善”为校训,要求学生求知学习,知德识道,知书达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万事万物的内在自然规律,遵道循德,顺应事理,无私欲邪识。在明理之后,心中礼德光明,不越礼逾规,事事严于律己,循规蹈矩,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规范在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止住自己的私心贪欲,使自己的心身达到至善境界。学校以“至善”二字勉励师生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的境界。尽管“至善”的境界并不容易达到,可追求至善却能够成为全校师生不变的方向,共同的信念,践行“至善”理念已经成为圆玄师生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2 以善育人,育人为善——构建至善特色课程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不断地强化课程意识,不断地挖掘整合课程资源,努力建设至善特色课程,推动学校的发展。
2.1 德育课程校本化。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按不同内容不同主题的需要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古代经典著作《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古诗词精选》等书中,精选了通俗、易懂的具有时代传承价值的、趋人向善的格言、诗句,以及经典的外国名言警句,编写了《本善本色 》中年级、高年级德育校本课程。
中年级的校本课程由七大专题组成,分别是“知礼也至善”、“敏学求至善”、“勤劳以至善”、“修身以立德”、“志当存高远”、“日求行一善”、“至善则至美”。高年级的校本课程也由七大专题组成,分别是:“寻美寻善篇”、“勤学至善篇”、“惜时如金篇”、“爱心传递篇”、“海内存知己”、“志存高远篇”、“铁肩担道义”。在几大板块在学习中,孩子们接受道德的锤炼和洗礼,他们追“善”于源、深挖“善”根,存“善”于心。
2.2 活动课程常规化。学校坚持以“善心、善言、善行”为主要内容,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为活动对象,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2.2.1 至善养成教育。学校开展“好习惯成就至善人生”的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孩子诵读“圆玄学子善行歌”、《弟子规》、《三字经》等,学习《善行评比方案》,开展卫生、纪律、学习等各方面的评比活动。学校还开展“和善小达人”、“善行小达人”、“善学小达人”、“仪表小达人”、“快乐小达人”、“环保小达人”、“向善小天使”等评选活动,在活动中习善扬善,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2.2.2 礼仪教育。学校从善心、善言、善行这个行动纲要出发,把“关心、孝心、自律、尽责、尊重、谦让”定为礼仪教育的核心,并成为一切礼仪行动的灵魂。如校园礼仪重点突出“关心、谦让”,提出把关心带进校园;家庭礼仪突出“孝心、尊重”,提出把孝顺带回家中;社会礼仪强调“自律、尽责”等,提出把善心带向社会。学校开展“至善美仪”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不学礼,无以立’——知礼教育”、“爱文明,我向善”、“文明礼仪见‘善’影”、“微笑之星”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接受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成为对个体价值的唤醒,引导孩子生命不断至善的过程。
2.2.3 爱心活动。近几年,我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如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到附近的社区义务劳动,到儿童福利院慰问孤儿,为灾区人们捐款,为贫困孩子捐赠衣物等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一路收获阳光与爱心。
2.2.4 环保教育。学校坚持开展绿色教育主题活动,为孩子们提供绿色教育体验的舞台和场所。如“我和小树同成长”、“我为大地添绿衣”——亲子植树活动、“手拉手地球村”——旧报换新报活动、“花都污水调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学校还不断加强安全、心理健康、法制、诚信、爱国等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正直、善良、文明、诚信等品质的养成。
2.3 发展性课程特色化。
2.3.1 书香节。每年一次的全校性书香节上,“方寸世界蕴书情”书签制作、“知识交换,快乐无限”好书换着看、“我与好书共成长”主题班会、“名家名篇诵读会”、“我爱我家、好书上架”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培养向书本探求真知的态度,让师生成为“求真、向善、向美”的人。 2.3.2 至善文化节。学校把每年12月定为“至善文化节”,广泛开展校园儿童文化活动,内容包括体育、科技、艺术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至善文化节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受到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
2.3.3 项目课程。学校的项目课程有剪纸、国画、棒球、乒乓球、摄影、油棒画、舞蹈、古筝等20多项。丰富多彩的项目课程,为学校增添了活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2.3.4 实践课程。学校充分挖掘至善教育资源,致力推进粤港交流,与香港陈吕重德纪念学校、香港圆玄学院石围角小学结为姊妹学校,定期开展网上游戏专题研习(学习村庄)、两地的专题研讨、学习体验夏令营等活动,组建“至善”文化考察团,定期到广东圆玄道观、香港圆玄学院开展文化考察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产生日行一善,一心向善的意向,为师生构建了一个多元、互动的至善教育的平台。
2.4 环境课程生态化。
2.4.1 兴建“至善特色文化”景观实践场。如:“至善堂”、“展善厅”、“至善大讲堂”、“书香园”等,探索并升华至善文化教育的物化成果。
2.4.2 建设至善特色班级。学校制定了创建特色班级的实施方案,各班针对自身班级的特点,确立了特色班级的名称,全校每个教学班按各自的特色,构建风格独特的班文化,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总体目标、口号、班风、班训,创作班歌,布置班级文化特色墙,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触动心灵,怡养性情。
2.4.3 开办至善大讲堂。学校定期开办“至善大讲堂”。至善大讲堂实行每周一主题,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讲师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等,力求在全校推行“上善若水,至善求真;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精神理念。
3 精艺善导、严谨善教——构建至善的本色课堂
我们的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创设和谐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构建,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让学科回归本色,让每一门学科都能上出这门课的原汁原味。我们的课堂强调“四实”:真实、平实、扎实、丰实。真实: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平实:关注常态设计,不修饰、不摆设,具有普遍性。扎实:关注知识能力的理解掌握与培养,具有基础性。丰实:关注教学相长,具有生成性。
本色课堂的教学架构要思路清晰,简明扼要,在教学中我们深入研究本色课堂的性质、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本色课堂的总体架构:第一步:“激情引趣”——想学。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第二步:“开源导流”——可学。开启学生已有知识仓库的“大门”,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由“已知”引向“未知”,让学生“可学”。第三步:“自主探究”——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与自学能力,让学生习惯于“自学”。第四步:“交流合作”——互学。先交流,后合作,多向互动,优化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从课堂环境中汲取各自所需的各种“养分”,促进自己不断成长,让学生“互学”。第五步:“求知悟法”——会学。开启学生学习的“窍门”,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获取新知,悟出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会学”。第六步:“拓展升华”——乐学。承前启后,自我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造能力”,让学生“乐学”。
在探求本色课堂的实践历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本色课堂风貌,课堂常常有师生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有因会意而发出的笑声,有因领悟而闪光的眼睛,教师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悦纳、相互激励,乐也融融,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4 慈怀善道,以善导善——打造至善教师团队
培养至善学生,需先提升教师底蕴,塑造至善教师形象,学校以“顺势而为”的工作理念,精心打造一支善学、善思、善做的,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至善教师团队。
4.1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和《教师20项修炼》,并向教师提出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每年开展一次“师德教育月”,每学期为教师购买教育类书籍,如《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新主人翁精神》、《优秀班主任教育艺术66例》等,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还制定了《圆小至善教师公约》,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4.2 积淀教师文化底蕴。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学习,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背诵《弟子规》、《道德经》、《大学》等经典中的名言,观看百家讲坛中的国学栏目等形式,与圣人同行,系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国学深厚的文化精神陶冶性情,提高心智,净化心灵,从而让自身良好的品德影响学生。
4.3 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教师主题学习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为教师的职业成长服务。
此外,学校还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职工康体娱乐、户外团队训练等活动营造倾听、分享、尊重、合作的宽松氛围,让老师们不仅拥有专业的教学技能,还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人文素养,是孩子们“崇德尚善”的引路人。
“尚善凝德,追求卓越”,它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是一种对完善、完美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这种信念还将不断支持着圆玄小学的教学队伍身先士卒,勇攀高峰;也不断激励着圆玄学子们积极进取,超越自我。
1 以善引领,尚善立人——构建至善的精神文化
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深入骨髓。这种精神是一种“教育场”和“文化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它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动力”。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追求,学校把“创至善特色文化,圆师生至善梦想”作为办学目标,致力打造特色至善校园文化,开展一系列“至善”文化活动,引领师生由善出发,从善而行,乐于为善,臻于至善。
如学校坚持“以善育人、育人为善”的教育理念,尊重、关心、理解每一位教职员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挖掘教职员工潜在的能力,并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强化人际沟通的效能,关注教职工的发展,突出教职工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校成员的工作满足感,维护其身心健康。在工作中我们要求教职工常怀慈善之心,善待、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老师关注学生校园的生活、精神生活,让学生快乐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关注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时刻保持善心,善言、善行,最终成为志趣高雅、举止文雅、个性突出的“谦谦君子”、“谦谦淑女”。
学校以“知止至善”为校训,要求学生求知学习,知德识道,知书达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万事万物的内在自然规律,遵道循德,顺应事理,无私欲邪识。在明理之后,心中礼德光明,不越礼逾规,事事严于律己,循规蹈矩,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规范在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止住自己的私心贪欲,使自己的心身达到至善境界。学校以“至善”二字勉励师生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的境界。尽管“至善”的境界并不容易达到,可追求至善却能够成为全校师生不变的方向,共同的信念,践行“至善”理念已经成为圆玄师生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2 以善育人,育人为善——构建至善特色课程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不断地强化课程意识,不断地挖掘整合课程资源,努力建设至善特色课程,推动学校的发展。
2.1 德育课程校本化。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按不同内容不同主题的需要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古代经典著作《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古诗词精选》等书中,精选了通俗、易懂的具有时代传承价值的、趋人向善的格言、诗句,以及经典的外国名言警句,编写了《本善本色 》中年级、高年级德育校本课程。
中年级的校本课程由七大专题组成,分别是“知礼也至善”、“敏学求至善”、“勤劳以至善”、“修身以立德”、“志当存高远”、“日求行一善”、“至善则至美”。高年级的校本课程也由七大专题组成,分别是:“寻美寻善篇”、“勤学至善篇”、“惜时如金篇”、“爱心传递篇”、“海内存知己”、“志存高远篇”、“铁肩担道义”。在几大板块在学习中,孩子们接受道德的锤炼和洗礼,他们追“善”于源、深挖“善”根,存“善”于心。
2.2 活动课程常规化。学校坚持以“善心、善言、善行”为主要内容,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为活动对象,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2.2.1 至善养成教育。学校开展“好习惯成就至善人生”的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孩子诵读“圆玄学子善行歌”、《弟子规》、《三字经》等,学习《善行评比方案》,开展卫生、纪律、学习等各方面的评比活动。学校还开展“和善小达人”、“善行小达人”、“善学小达人”、“仪表小达人”、“快乐小达人”、“环保小达人”、“向善小天使”等评选活动,在活动中习善扬善,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2.2.2 礼仪教育。学校从善心、善言、善行这个行动纲要出发,把“关心、孝心、自律、尽责、尊重、谦让”定为礼仪教育的核心,并成为一切礼仪行动的灵魂。如校园礼仪重点突出“关心、谦让”,提出把关心带进校园;家庭礼仪突出“孝心、尊重”,提出把孝顺带回家中;社会礼仪强调“自律、尽责”等,提出把善心带向社会。学校开展“至善美仪”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不学礼,无以立’——知礼教育”、“爱文明,我向善”、“文明礼仪见‘善’影”、“微笑之星”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接受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成为对个体价值的唤醒,引导孩子生命不断至善的过程。
2.2.3 爱心活动。近几年,我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如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到附近的社区义务劳动,到儿童福利院慰问孤儿,为灾区人们捐款,为贫困孩子捐赠衣物等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一路收获阳光与爱心。
2.2.4 环保教育。学校坚持开展绿色教育主题活动,为孩子们提供绿色教育体验的舞台和场所。如“我和小树同成长”、“我为大地添绿衣”——亲子植树活动、“手拉手地球村”——旧报换新报活动、“花都污水调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学校还不断加强安全、心理健康、法制、诚信、爱国等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正直、善良、文明、诚信等品质的养成。
2.3 发展性课程特色化。
2.3.1 书香节。每年一次的全校性书香节上,“方寸世界蕴书情”书签制作、“知识交换,快乐无限”好书换着看、“我与好书共成长”主题班会、“名家名篇诵读会”、“我爱我家、好书上架”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培养向书本探求真知的态度,让师生成为“求真、向善、向美”的人。 2.3.2 至善文化节。学校把每年12月定为“至善文化节”,广泛开展校园儿童文化活动,内容包括体育、科技、艺术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至善文化节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受到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
2.3.3 项目课程。学校的项目课程有剪纸、国画、棒球、乒乓球、摄影、油棒画、舞蹈、古筝等20多项。丰富多彩的项目课程,为学校增添了活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2.3.4 实践课程。学校充分挖掘至善教育资源,致力推进粤港交流,与香港陈吕重德纪念学校、香港圆玄学院石围角小学结为姊妹学校,定期开展网上游戏专题研习(学习村庄)、两地的专题研讨、学习体验夏令营等活动,组建“至善”文化考察团,定期到广东圆玄道观、香港圆玄学院开展文化考察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产生日行一善,一心向善的意向,为师生构建了一个多元、互动的至善教育的平台。
2.4 环境课程生态化。
2.4.1 兴建“至善特色文化”景观实践场。如:“至善堂”、“展善厅”、“至善大讲堂”、“书香园”等,探索并升华至善文化教育的物化成果。
2.4.2 建设至善特色班级。学校制定了创建特色班级的实施方案,各班针对自身班级的特点,确立了特色班级的名称,全校每个教学班按各自的特色,构建风格独特的班文化,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总体目标、口号、班风、班训,创作班歌,布置班级文化特色墙,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触动心灵,怡养性情。
2.4.3 开办至善大讲堂。学校定期开办“至善大讲堂”。至善大讲堂实行每周一主题,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讲师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等,力求在全校推行“上善若水,至善求真;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精神理念。
3 精艺善导、严谨善教——构建至善的本色课堂
我们的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创设和谐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构建,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让学科回归本色,让每一门学科都能上出这门课的原汁原味。我们的课堂强调“四实”:真实、平实、扎实、丰实。真实: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平实:关注常态设计,不修饰、不摆设,具有普遍性。扎实:关注知识能力的理解掌握与培养,具有基础性。丰实:关注教学相长,具有生成性。
本色课堂的教学架构要思路清晰,简明扼要,在教学中我们深入研究本色课堂的性质、内涵,在此基础上建立本色课堂的总体架构:第一步:“激情引趣”——想学。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第二步:“开源导流”——可学。开启学生已有知识仓库的“大门”,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由“已知”引向“未知”,让学生“可学”。第三步:“自主探究”——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与自学能力,让学生习惯于“自学”。第四步:“交流合作”——互学。先交流,后合作,多向互动,优化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从课堂环境中汲取各自所需的各种“养分”,促进自己不断成长,让学生“互学”。第五步:“求知悟法”——会学。开启学生学习的“窍门”,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获取新知,悟出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会学”。第六步:“拓展升华”——乐学。承前启后,自我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造能力”,让学生“乐学”。
在探求本色课堂的实践历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本色课堂风貌,课堂常常有师生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有因会意而发出的笑声,有因领悟而闪光的眼睛,教师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悦纳、相互激励,乐也融融,课堂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4 慈怀善道,以善导善——打造至善教师团队
培养至善学生,需先提升教师底蕴,塑造至善教师形象,学校以“顺势而为”的工作理念,精心打造一支善学、善思、善做的,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至善教师团队。
4.1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和《教师20项修炼》,并向教师提出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每年开展一次“师德教育月”,每学期为教师购买教育类书籍,如《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新主人翁精神》、《优秀班主任教育艺术66例》等,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还制定了《圆小至善教师公约》,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
4.2 积淀教师文化底蕴。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学习,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背诵《弟子规》、《道德经》、《大学》等经典中的名言,观看百家讲坛中的国学栏目等形式,与圣人同行,系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国学深厚的文化精神陶冶性情,提高心智,净化心灵,从而让自身良好的品德影响学生。
4.3 拓展校本培训的空间,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教师主题学习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经验介绍,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为教师的职业成长服务。
此外,学校还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职工康体娱乐、户外团队训练等活动营造倾听、分享、尊重、合作的宽松氛围,让老师们不仅拥有专业的教学技能,还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人文素养,是孩子们“崇德尚善”的引路人。
“尚善凝德,追求卓越”,它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是一种对完善、完美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这种信念还将不断支持着圆玄小学的教学队伍身先士卒,勇攀高峰;也不断激励着圆玄学子们积极进取,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