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企业规模及企业创新两个角度对国外相关文献所涉的主要理论及观点提供初步检视,同时也对后续研究的展开方向作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国际化;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1-0045-02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正视自身优势和不足,参与国际化经营成为摆在国内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对于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归纳存在颇多不同的视角和差异。本文将从企业规模及企业创新两个角度对既有文献所涉主要理论及观点提供初步检视。
1 企业规模与中小企业国际化
企业规模是国际化影响因素中研究最多的一个变量。但是,对于企业规模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文献分析的结果没有定论。根据既有文献得出的结论,本文将这些文献划分为三类。
1.1 企业规模与国际化之间不存在着显著关系
Czinkota 和Johnston(1983)研究了中、小企业规模对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小企业和中等企业,在管理态度上没有显著差别。在出口分布模式上,两类企业也是一致的。在规模上没发现什么显著差距后,他们开始研究出口者和非出口者之间的差别,一个主要差别是出口者有着强烈的出口动机。成功的出口者不但集中于努力增加销售额,而且花费很大的努力收集市场信息,获得国外商业经营的经验知识,保持连续不断的交流。
Culpan(1989)研究了企业规模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使用识别分析方法研究了宾夕法尼亚州210个制造业企业。研究发现,小型的和中型的企业出口的产品类型差别并不显著。并且,对于出口产品的消费对象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表明,中等类型的企业在出口市场上要比小企业经营得好。中等规模企业表现出了高的出口比率,小企业则在大量的国外市场上从事经营。在出口欲望、生产潜能、使用货物转运、出口文件、使用代理或分销商这些变量上,中等企业使用得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涉及高额的出口交易额。
Ali和Swiercz(1991)研究了企业规模和国际化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他们调查了中西部3个州的500个企业,并使用了MANOVA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以销售额衡量的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化的态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国际经验对出口的态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个研究支持了Reid(1985)的论题,即规模是影响出口行为一个重要的复杂变量。这个研究表明,至少要对规模、出口经验以及管理态度之间的内在关系作进一步研究(Ali和Swiercz(1991))。
Bonaccori(1992)研究了意大利的制造业企业,表明企业的规模与出口密度并不相关。在意大利,众多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研究发现,出口额与总销售额的比例为:小企业为18.9%,中等企业为23.4%,大企业为24.9%。对于非常小的企业(11~20人)来说,出口企业占整个制造业企业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高于这一规模的企业,出口的比例有着显著的上升。因此,对于非常小的企业,规模和出口之间有着紧密关系,这可能是因为资源约束导致的。研究还表明,对于意大利企业来说,没有多少企业是沿着阶段理论中所说的国际化进程进行的。
Calof(1993)研究了规模对国际化的影响。他检验了国际化的三个维度:出口的倾向、国际销售的集中度(国际销售/总销售)以及服务的国家。BOSS数据库的分析结论表明:规模并不是约束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因素。即使在最小的类别里面(销售额在1000~999999美元),将近一半的企业在出口。
Abdel和Malek(1978)研究了154个企业,研究表明没有一致的证据支持出口的水平与企业特定的规模存在着关系。
1.2 企业规模与国际化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
Moini(1995)在他的文章中表明,组织规模对出口成功性的影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在他的研究里,企业规模被证明是对企业成功有着影响的。企业出口成功要依赖于企业的规模。
Walters和Samiee(1990)研究了企业规模对出口计划和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小企业和中等企业在出口计划领域、组织上和态度上、信息收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们的结论表明,企业规模是影响出口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规范的特定出口结构与出口密度存在着联系。看来规模确实是出口计划和结构的代替变量,这些是出口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小企业有资源和管理能力从事这些活动,那么出口密度和企业规模可能就不存在关系了。
Withey(1980)研究了166个中西部小制造业企业,表明小企业中大点的更倾向于出口。企业雇用的人数小于20人的比雇用人数多于100人的企业出口的明显少。因此,企业规模对雇用人数少于20人的企业是一个很显著的预测指标。
1.3 企业规模与国际化之间存在关系的原因
Orourke(1985)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农业企业,发现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有着不同的出口经历、态度以及问题。小企业更加依赖于外国购买者以及公司在国外的销售机构;而大企业则更多地靠自己的努力,依靠企业在国外的机构、外国经销商以及进口者。大的企业将交通成本、贸易壁垒以及国外竞争视为增加出口的主要障碍;而小企业在决定潜在的外国市场时候根据遇到的困难考虑他们自己的资源,如缺少产品、企业规模小、有限的资本以及与国外贸易的不熟悉。从这个研究可以看出,规模本身并不是区分的主要因素,对于小企业,出口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缺少资源和信息。
Sriram和Sapienza(1991)研究了小企业和大企业在它们的市场行为、出口参与程度以及市场的使用和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上是否存在着差别。他们调查了200个纽约出口企业以及171个跨国企业。结论表明,与参与程度低的企业相比,参与程度高的企业在市场上花更多的精力,为顾客定制产品,销售更多的产品给个人消费者,更多地使用直接销售,向更多的国家出口。研究还表明,高参与程度的小企业在许多方面与大企业有着共同的特征。在区别出口商的高低参与程度上,特定的市场变量非常显著。小企业和大企业有着共同的成功因素。运用这些成功因素的小企业则属于高参与程度的出口企业类别。因此,成功的出口企业看起来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源的分配,而不是企业的规模。
可以看出,规模是一个复杂的变量。从员工数量来看,数量多的大型企业出口的比例比较高;从出口的集中度来看,小企业同样可以与大企业一样成功。国内市场的规模、企业的出口经验、企业的管理和资源状况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大、中、小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可以从销售量和员工数量角度进行分析。这些不同的定义也给规模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带来了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更多地重视规模背后的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2 企业创新与中小企业国际化
还有许多学者对创新和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Tesar(1977)使用了多元识别分析方法,以在计划、态度以及运作方面的因素上找出大量出口企业、少量出口企业以及不出口企业之间的区别。对423个中等以及小型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量出口的企业更多地关注于发展新产品,这些企业视其产品是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并且是独特的,这些企业的产品多为高科技的。这个研究表明了高科技产品对出口的影响。Wolf(1977)研究了创新、规模以及国际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的自变量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第i个产业中的数量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以及第i个产业中企业的平均规模。必须指出的是研究使用的是产业层次的数据而不是企业层次的数据。研究使用了出口倾向和外国产品倾向作为因变量,并包含了这两个变量的结合以代表国际化倾向。这个结合变量同样使用的是产业层次的数据。他们使用了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出口倾向26.3%的方差获得了解释,但是只有技术层次的人力变量是显著的,规模变量并不显著。32.5%的国外产品的方差获得了解释,并且销售水平、技术人员均非常显著。对此的解释是小企业不能提供生产国外产品需要的资源,因此出口受到了限制,而大企业可以进行这些投资。研究的结论表明,企业规模的变化与技术人员的变化对国际化的影响相比,前者要比后者小。
Edmunds和Khoury(1986)调查了32个加利福尼亚的小企业,这些企业销售额在1千万美元以下,出口的年限在15年内。几乎所有的出口企业都认为它们出口成功的原因是它们拥有价格上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优质高科技产品。
从以上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有两个因素特别明显,高科技企业一般有着比较小的国内市场,所以不得不在早期就进行国际化以维持生存。并且,用于高科技产品的投资比较高,需要一个大的市场以获得足够的利润。此外,高科技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这意味着复制技术创新的边际成本很低。
3 结 论
企业的国际市场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复杂环境。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要不断壮大规模,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力,以期通过国际化经营发展成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业国际化背景下的小农户效率研究”(课题编号:08CGJJ004YBB)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贾驰(1977—),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农户效率。
[关键词]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国际化;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1-0045-02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正视自身优势和不足,参与国际化经营成为摆在国内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对于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归纳存在颇多不同的视角和差异。本文将从企业规模及企业创新两个角度对既有文献所涉主要理论及观点提供初步检视。
1 企业规模与中小企业国际化
企业规模是国际化影响因素中研究最多的一个变量。但是,对于企业规模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文献分析的结果没有定论。根据既有文献得出的结论,本文将这些文献划分为三类。
1.1 企业规模与国际化之间不存在着显著关系
Czinkota 和Johnston(1983)研究了中、小企业规模对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小企业和中等企业,在管理态度上没有显著差别。在出口分布模式上,两类企业也是一致的。在规模上没发现什么显著差距后,他们开始研究出口者和非出口者之间的差别,一个主要差别是出口者有着强烈的出口动机。成功的出口者不但集中于努力增加销售额,而且花费很大的努力收集市场信息,获得国外商业经营的经验知识,保持连续不断的交流。
Culpan(1989)研究了企业规模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使用识别分析方法研究了宾夕法尼亚州210个制造业企业。研究发现,小型的和中型的企业出口的产品类型差别并不显著。并且,对于出口产品的消费对象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表明,中等类型的企业在出口市场上要比小企业经营得好。中等规模企业表现出了高的出口比率,小企业则在大量的国外市场上从事经营。在出口欲望、生产潜能、使用货物转运、出口文件、使用代理或分销商这些变量上,中等企业使用得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涉及高额的出口交易额。
Ali和Swiercz(1991)研究了企业规模和国际化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他们调查了中西部3个州的500个企业,并使用了MANOVA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以销售额衡量的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化的态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国际经验对出口的态度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个研究支持了Reid(1985)的论题,即规模是影响出口行为一个重要的复杂变量。这个研究表明,至少要对规模、出口经验以及管理态度之间的内在关系作进一步研究(Ali和Swiercz(1991))。
Bonaccori(1992)研究了意大利的制造业企业,表明企业的规模与出口密度并不相关。在意大利,众多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研究发现,出口额与总销售额的比例为:小企业为18.9%,中等企业为23.4%,大企业为24.9%。对于非常小的企业(11~20人)来说,出口企业占整个制造业企业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但是高于这一规模的企业,出口的比例有着显著的上升。因此,对于非常小的企业,规模和出口之间有着紧密关系,这可能是因为资源约束导致的。研究还表明,对于意大利企业来说,没有多少企业是沿着阶段理论中所说的国际化进程进行的。
Calof(1993)研究了规模对国际化的影响。他检验了国际化的三个维度:出口的倾向、国际销售的集中度(国际销售/总销售)以及服务的国家。BOSS数据库的分析结论表明:规模并不是约束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因素。即使在最小的类别里面(销售额在1000~999999美元),将近一半的企业在出口。
Abdel和Malek(1978)研究了154个企业,研究表明没有一致的证据支持出口的水平与企业特定的规模存在着关系。
1.2 企业规模与国际化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
Moini(1995)在他的文章中表明,组织规模对出口成功性的影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在他的研究里,企业规模被证明是对企业成功有着影响的。企业出口成功要依赖于企业的规模。
Walters和Samiee(1990)研究了企业规模对出口计划和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小企业和中等企业在出口计划领域、组织上和态度上、信息收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们的结论表明,企业规模是影响出口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规范的特定出口结构与出口密度存在着联系。看来规模确实是出口计划和结构的代替变量,这些是出口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小企业有资源和管理能力从事这些活动,那么出口密度和企业规模可能就不存在关系了。
Withey(1980)研究了166个中西部小制造业企业,表明小企业中大点的更倾向于出口。企业雇用的人数小于20人的比雇用人数多于100人的企业出口的明显少。因此,企业规模对雇用人数少于20人的企业是一个很显著的预测指标。
1.3 企业规模与国际化之间存在关系的原因
Orourke(1985)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农业企业,发现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有着不同的出口经历、态度以及问题。小企业更加依赖于外国购买者以及公司在国外的销售机构;而大企业则更多地靠自己的努力,依靠企业在国外的机构、外国经销商以及进口者。大的企业将交通成本、贸易壁垒以及国外竞争视为增加出口的主要障碍;而小企业在决定潜在的外国市场时候根据遇到的困难考虑他们自己的资源,如缺少产品、企业规模小、有限的资本以及与国外贸易的不熟悉。从这个研究可以看出,规模本身并不是区分的主要因素,对于小企业,出口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缺少资源和信息。
Sriram和Sapienza(1991)研究了小企业和大企业在它们的市场行为、出口参与程度以及市场的使用和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上是否存在着差别。他们调查了200个纽约出口企业以及171个跨国企业。结论表明,与参与程度低的企业相比,参与程度高的企业在市场上花更多的精力,为顾客定制产品,销售更多的产品给个人消费者,更多地使用直接销售,向更多的国家出口。研究还表明,高参与程度的小企业在许多方面与大企业有着共同的特征。在区别出口商的高低参与程度上,特定的市场变量非常显著。小企业和大企业有着共同的成功因素。运用这些成功因素的小企业则属于高参与程度的出口企业类别。因此,成功的出口企业看起来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源的分配,而不是企业的规模。
可以看出,规模是一个复杂的变量。从员工数量来看,数量多的大型企业出口的比例比较高;从出口的集中度来看,小企业同样可以与大企业一样成功。国内市场的规模、企业的出口经验、企业的管理和资源状况是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大、中、小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可以从销售量和员工数量角度进行分析。这些不同的定义也给规模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带来了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更多地重视规模背后的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2 企业创新与中小企业国际化
还有许多学者对创新和企业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Tesar(1977)使用了多元识别分析方法,以在计划、态度以及运作方面的因素上找出大量出口企业、少量出口企业以及不出口企业之间的区别。对423个中等以及小型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量出口的企业更多地关注于发展新产品,这些企业视其产品是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并且是独特的,这些企业的产品多为高科技的。这个研究表明了高科技产品对出口的影响。Wolf(1977)研究了创新、规模以及国际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的自变量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第i个产业中的数量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以及第i个产业中企业的平均规模。必须指出的是研究使用的是产业层次的数据而不是企业层次的数据。研究使用了出口倾向和外国产品倾向作为因变量,并包含了这两个变量的结合以代表国际化倾向。这个结合变量同样使用的是产业层次的数据。他们使用了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出口倾向26.3%的方差获得了解释,但是只有技术层次的人力变量是显著的,规模变量并不显著。32.5%的国外产品的方差获得了解释,并且销售水平、技术人员均非常显著。对此的解释是小企业不能提供生产国外产品需要的资源,因此出口受到了限制,而大企业可以进行这些投资。研究的结论表明,企业规模的变化与技术人员的变化对国际化的影响相比,前者要比后者小。
Edmunds和Khoury(1986)调查了32个加利福尼亚的小企业,这些企业销售额在1千万美元以下,出口的年限在15年内。几乎所有的出口企业都认为它们出口成功的原因是它们拥有价格上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优质高科技产品。
从以上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有两个因素特别明显,高科技企业一般有着比较小的国内市场,所以不得不在早期就进行国际化以维持生存。并且,用于高科技产品的投资比较高,需要一个大的市场以获得足够的利润。此外,高科技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这意味着复制技术创新的边际成本很低。
3 结 论
企业的国际市场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复杂环境。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要不断壮大规模,持续增强企业创新力,以期通过国际化经营发展成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业国际化背景下的小农户效率研究”(课题编号:08CGJJ004YBB)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贾驰(1977—),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农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