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阅读课上引导学生用多种适宜的方式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有所得。
关键词:阅读 理解 情感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50-0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书篇,一旦豁然”。从古到今,许多文学家和教育家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述着相同的道理:书,不是别人教明白的,是要自己读明白的。可见读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学生在不断读的过程中,会“其义自见”,会“一旦豁然”,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有所感悟。
虽然说“文章自得方为贵”。但小学生毕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生活经历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上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用多种适宜的方式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有所得。
1 结合生活认识读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字所刻画的形象、表达的情感,常常令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我们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读,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的形象与情感。
教学《挑山工》一课时,我让学生边读边联系自己爬山的经历,体会挑山工登山的不容易,从而感悟到挑山工步步踩实、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语言的魅力》时,我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读一读写盲老人的句子,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他的乞讨方式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这位盲老人既不伸手向别人要钱,也不说任何乞求别人怜悯的话,只是在身边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而诗人帮助老人的方式不是施舍钱财,而是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唤起了更多人对老人的爱心。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有爱心的大诗人啊!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在这样的阅读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能更好地收到“悟由心生”的效果,文中看似陌生、遥远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渐渐丰满、鲜活起来。同时,学生也悟出了语言的魅力是多么无穷啊!
2 联系上下文读
一篇文章的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语句与语句之间,常常是相互关照的。抓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去读,可以挖出文句背后的深意,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谛。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理解了“谈碰壁”一段的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伯父的胸怀祖国以及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在阅读“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后,学生已能深切地联系上下文,悟出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在这样一个自读自悟的过程中,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地在学生心中“站”起来。
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有个片段写到母亲央求“我”和她一起去北海看菊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她(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细细地读,学生在读中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要“央求”“我”,原来是因为“我”瘫痪后暴躁自闭。学生找出原因后,更能体会到母亲那深深的爱和担忧。
3 抓住关键词语读
我们在备课时常常经历着“把课文读薄,又把课文读厚”的反反复复的过程。读一段话,总有一两个关键词,老师若能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在阅读中抓住“排山倒海”这一关键词,学生悟出人们鼓掌是发自内心的对新中国领袖的无限热爱,因而掌声热烈而持久,同时也体会出新中国成立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在读通读顺本段话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次品读,并画出关键词。学生读懂了“新鲜、舒服、均匀、好看”等词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鲜亮颜色的赞美以及观赏爬山虎时的愉悦心情,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
4 展开合理想象读
“人类没有想象,就如鸟儿失去了翅膀”。激发学生边读边想的热情,培養他们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阅读感悟的深度。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描写圆明园景物的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他们的脑海里,可能看到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可能看到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能看到了热闹繁荣的买卖街……伴随着想象,学生悟到了“圆明园的确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当学生读到一场大火,三天三夜的大火,把这美好的一切全都毁灭了,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可能烧掉了什么:“蓬莱瑶台成了一片废墟、安澜园只剩了个焦黑的园子、平湖秋月被烧成了灰烬”……由此,学生体会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生悟出了“侵略、破坏,就是历史的罪人”……学生诸多发自内心的深刻而又充满灵性的感悟,是教师的讲授无法代替的。
5 抓住质疑点读
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引导学生抓住质疑点,多读文本、自主探究,而后进行讨论交流,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如教学《麻雀》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安排了质疑环节,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猎狗是庞然大物,为什么面对一个麻雀会后退呢?难道它害怕吗?”有的问:“猎人的任务就是猎取动物,为什么他看到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不将它逮走?”结合这些疑问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感悟老麻雀爱子力量的伟大,猎人看到这动人的一幕后十分感动,也参加了拯救小麻雀的行动。学生抓住质疑点来读文,感悟更深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明确了。
6 利用网络拓展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利用网络环境进行阅读,抽象的文字融合在直观的形象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理解感悟。
如教学《观潮》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钱塘江大潮。学生探究、读书的热情被点燃了,大家纷纷提问: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是观潮日?……这时我让学生交流课前到网上查找的资料,再让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
阅读教学,只有把读书的时间和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在阅读中有所悟有所得;才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实现“阅读与感悟齐飞,文字共心灵一色。”的美好阅读课堂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 曹历友.浅谈以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原则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
[2] 叶青鹏.以读为本,提高阅读教学效率[J].考试:教研版,2007(5).
[3] 肖敏芝.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初探[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6):46.
关键词:阅读 理解 情感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50-0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书篇,一旦豁然”。从古到今,许多文学家和教育家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述着相同的道理:书,不是别人教明白的,是要自己读明白的。可见读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学生在不断读的过程中,会“其义自见”,会“一旦豁然”,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有所感悟。
虽然说“文章自得方为贵”。但小学生毕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生活经历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上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用多种适宜的方式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悟有所得。
1 结合生活认识读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字所刻画的形象、表达的情感,常常令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我们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读,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的形象与情感。
教学《挑山工》一课时,我让学生边读边联系自己爬山的经历,体会挑山工登山的不容易,从而感悟到挑山工步步踩实、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语言的魅力》时,我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读一读写盲老人的句子,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他的乞讨方式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这位盲老人既不伸手向别人要钱,也不说任何乞求别人怜悯的话,只是在身边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而诗人帮助老人的方式不是施舍钱财,而是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唤起了更多人对老人的爱心。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有爱心的大诗人啊!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在这样的阅读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能更好地收到“悟由心生”的效果,文中看似陌生、遥远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渐渐丰满、鲜活起来。同时,学生也悟出了语言的魅力是多么无穷啊!
2 联系上下文读
一篇文章的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语句与语句之间,常常是相互关照的。抓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去读,可以挖出文句背后的深意,悟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谛。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理解了“谈碰壁”一段的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伯父的胸怀祖国以及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在阅读“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后,学生已能深切地联系上下文,悟出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在这样一个自读自悟的过程中,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地在学生心中“站”起来。
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有个片段写到母亲央求“我”和她一起去北海看菊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她(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细细地读,学生在读中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要“央求”“我”,原来是因为“我”瘫痪后暴躁自闭。学生找出原因后,更能体会到母亲那深深的爱和担忧。
3 抓住关键词语读
我们在备课时常常经历着“把课文读薄,又把课文读厚”的反反复复的过程。读一段话,总有一两个关键词,老师若能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在阅读中抓住“排山倒海”这一关键词,学生悟出人们鼓掌是发自内心的对新中国领袖的无限热爱,因而掌声热烈而持久,同时也体会出新中国成立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在读通读顺本段话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次品读,并画出关键词。学生读懂了“新鲜、舒服、均匀、好看”等词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鲜亮颜色的赞美以及观赏爬山虎时的愉悦心情,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
4 展开合理想象读
“人类没有想象,就如鸟儿失去了翅膀”。激发学生边读边想的热情,培養他们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阅读感悟的深度。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描写圆明园景物的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他们的脑海里,可能看到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可能看到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能看到了热闹繁荣的买卖街……伴随着想象,学生悟到了“圆明园的确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当学生读到一场大火,三天三夜的大火,把这美好的一切全都毁灭了,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可能烧掉了什么:“蓬莱瑶台成了一片废墟、安澜园只剩了个焦黑的园子、平湖秋月被烧成了灰烬”……由此,学生体会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生悟出了“侵略、破坏,就是历史的罪人”……学生诸多发自内心的深刻而又充满灵性的感悟,是教师的讲授无法代替的。
5 抓住质疑点读
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引导学生抓住质疑点,多读文本、自主探究,而后进行讨论交流,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如教学《麻雀》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安排了质疑环节,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猎狗是庞然大物,为什么面对一个麻雀会后退呢?难道它害怕吗?”有的问:“猎人的任务就是猎取动物,为什么他看到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不将它逮走?”结合这些疑问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感悟老麻雀爱子力量的伟大,猎人看到这动人的一幕后十分感动,也参加了拯救小麻雀的行动。学生抓住质疑点来读文,感悟更深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明确了。
6 利用网络拓展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利用网络环境进行阅读,抽象的文字融合在直观的形象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理解感悟。
如教学《观潮》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钱塘江大潮。学生探究、读书的热情被点燃了,大家纷纷提问: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是观潮日?……这时我让学生交流课前到网上查找的资料,再让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
阅读教学,只有把读书的时间和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在阅读中有所悟有所得;才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实现“阅读与感悟齐飞,文字共心灵一色。”的美好阅读课堂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 曹历友.浅谈以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原则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
[2] 叶青鹏.以读为本,提高阅读教学效率[J].考试:教研版,2007(5).
[3] 肖敏芝.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初探[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