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白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v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白板与多媒体投影系统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无论是从色彩上,显示内容的类型、对显示内容的控制、存储板书等功能都有着黑板和多媒体投影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存储板书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走向主控制台前,只要在白板前即可随时保存或调出板书内容,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快速处理.如教学中需要复习某个概念,教师只需调出之前多保存的内容,无需重新板书或演示,节省了时间,也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知.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在课堂中合理地应用好电子白板,以电子白板为媒介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利用白板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入虽然占课堂时间不多,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却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导入做得好,不仅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也可让学生在导入过程中初步感受物理知识,获得形象感知,为概念、公式等的理解而奠定基础.而从影响学生的兴趣因素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知识的方式方法是关键.利用电子白板,借助电子白板工具功能、背景功能、素材库功能等,可让导入变得更加直观,从而让导入环节变得更加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以工具功能为例,电子白板提供了较多具有特效的工具功能,如拖放、拉幕、涂色等,在物理教学中借助这些功能而突出显示、拖放图片等,可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方便,也可让学生在直观中更好地感知新知.如《电视移动电话》、《变压器》、《多用电表》等教学中借助工具功能和素材库功能而快速地拖放出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中引出相应的知识点,这就可较好地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又如背景功能,在电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如需要学生根据实物而画出电路图,借助白板的桌面标注功能连接电路图,就可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其连接过程.再如借助资源库功能,如《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以体操比赛视频来引入动量概念.
  其次,在应用电子白板来导入新课时,要注重在导入中结合情境而提出相应的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电子白板始终只是教学所借助的一种工具,无法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借助白板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物理知识的构建.以电子白板直观显示后用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如在《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的教学中,先借助白板展示秦山核电站和核电站中的反应堆,然后以问题“核反应中有些可以释放能量而有些要吸收能量,什么样的核反应会释放能量?”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后以白板演示核反应示意图,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
  2 利用白板引导,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教师从讲授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活动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果直接口述问题,学生会听不太清楚,如果板书则占用课堂时间,而借助电子白板的拖放、演示等功能,可轻松地实现问题呈现.同时,借助电子白板的工具功能、资源功能等还可轻松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从而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为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奠定了基础.
  首先,借助电子白板的工具功能而呈现问题、突出要点、呈现联系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教师直接借助显示问题,如在概念学习中对关键词的理解,借助白板突出显示.又如借助电子白板的资源功能而展开小组竞赛活动,从资源库中选择某些练习题并进行编号,让学生自由选择而展开竞赛就可活跃课堂气氛.如在电压(选修一第一章第四节)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用电子白板感应笔直接在白板上画出实物线代替导线,引导学生上台连接,连接错误后可清除、后退、修改等,通过模拟电路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理解电压的概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借助电子白板而展开仿真实验,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仿真实验中感受物理知识,可较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借助电子白板而形成师生间的互动.在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讨论而作出指导,针对疑难问题要进行讲解.而很多时候单凭语言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此时就需借助白板来作为辅助.如在《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的探究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而对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的数据表格进行填写,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展开讨论,讨论中发现学生没有较好地发现其特点,此时教师借助工具功能而点击左上窗口中“图形”,很快找到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函数图,然后再根据图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
  3 利用白板展示,突出重点和难点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当次课堂的重点,能突破难点,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提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不讲学生就懂的不需要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讲什么呢?其实,教学中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指导好学生去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针对重点教师是重复的讲授,而难点则是反复的强调,结果学生依然没有掌握.借助电子白板,通过演示、引导学生操作等而让学生快速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目标的达成,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度.
  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为例,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而归纳出a与F和m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探究,教师借助白板而作出m不变时的a-F图象和F不变时的a-m图象,引导学生猜想F不变时,m和a会如何变化,学生猜想后教师借助白板拉放功能而演示F不变时,m变大,引导学生观察a的变化,学生很快就掌握了F不变时,m越大,a越小的关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白板技术,以白板的特有功能来演示、突出显示、导出与导入等功能而呈现知识点,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当然,在教师演示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从数据、图形的变化等而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否则,教师的活动就可能成为“独角戏”.
  4 科学合理利用,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教学中应用电子也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唯白板至尊”,即认为电子白板功能强大,可以取代教师的很多行为,从而把课堂变成了演示课,学生更多的是根据教师所播放的图片、视频等进行观察,获得单纯的感官刺激.二是“白板无用”,一些教师认为要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还是要多讲、多练,应用白板不仅要提前做好需要的素材,且在课堂中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所影响,忽视了白板技术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摒弃白板.
  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首先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能正确看待白板技术对物理教学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科学而合理的应用好电子白板.其次,要能正确看待电子白板的不足,虽然电子白板能直观呈现,也可仿真模拟,但其无法取代教师和学生的在课堂中的交互行为,电子白板只能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种手段.如利用电子白板的反仿真实验而引导学生上台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同时要让台下的同学针对上台同学的操作进行思考,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而得出结论,不然学生只会将这种行为当做是在玩耍,电子白板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在利用电子白板而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构建后,教师还要注重结合当次课堂的知识点和学生实际而展开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对提升物理教学效率是毫无疑问的,但在教学中也发现,我们在应用电子白板时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从而导致“想”和“做”之间的差距,而当前学校中也很少有系统的培训,这势必影响广大教师对电子白板的应用.此外,虽然电子白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电子白板只是教师用于教学的一种工具,无法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在应用电子白板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电子白板的作用,协调好师生间的互动关系,不能让教师成为电子白板的奴隶,更不能让学生只是单纯地获得感官刺激.否则,电子白板不仅不利于促进物理教学,还会占用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推行,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成为任课教师必须要探究的问题.新课改要求提高高中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全面综合的高素质人才.但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影响着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寻找根源,根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探究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有效教学,帮助学生长久全面的发展.  1 新课改下
期刊
1设计背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四节中,眼球的成像原理和调节方式以图片和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教师往往采用图片或多媒体演示的手段进行教学,学生缺乏直观体验.视力的缺陷和矫正这一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在此项活动中教材采用焦距固定的普通凸透镜来演示,说明近视的成因和视力矫正的方法,尚不能很好地模拟晶状体调节焦距的过程,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教材中先戴
正所谓:“思起于疑”.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一定的疑问,就会主动进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在问题思考、问题答疑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物理学习能力,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当中,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转变问题策略,对于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从高中物理探究式转变问题的意义和高中物理探究式转变问题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期刊
1设计背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四节中,眼球的成像原理和调节方式以图片和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教师往往采用图片或多媒体演示的手段进行教学,学生缺乏直观体验.视力的缺陷和矫正这一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在此项活动中教材采用焦距固定的普通凸透镜来演示,说明近视的成因和视力矫正的方法,尚不能很好地模拟晶状体调节焦距的过程,实验效果不够理想.教材中先戴
1问题的提出  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中,由于一节干电池内阻较小,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小,致使实验测量误差较大,为此人们通常是采用在干电池外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的方法来增大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以此减小实验的测量误差.该方法是否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有效?有多大的效果?是否有一定的要求?本文通过在电源外串联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收集、处理相应的实验数据以及理论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2
崇义县职业中专,一所崛起在崇山竹海里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学校,被誉为章江源头的职教之光。崇义县职业中专是1983年由原共大崇义分校改办过来的职业高中。自1958年建校以来,历经共大分校
新课程标准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对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课标改革浪潮中,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满足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教育的全新要求.  1 激活内在兴趣,掌握科学方法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物理教学逐渐演变成为解题训练,题海战术的普遍推广,严
期刊
物理学科是一门严谨性强、真实性强的学科,所以物理演示实验对于课堂的教学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让教师完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而且学生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观察和学习更加明白了物理知识的逻辑性,也从实验中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但随着如今实验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手段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和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采取措施来完善.  1加强演示实验中的“额外发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初中物理的基础是实验与观察,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其实验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盲目追求考试成绩,只重视理论教学,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科学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享受实验,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1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