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风送爽,枫叶含丹。在这丰收又迷人的季节里,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素养比赛,我近水楼台先得月,听了十多节课。参赛的教师个个都是学校的佼佼者,他们沉稳的心理素质、优美的才艺表演、漂亮的粉笔字、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灵活的课堂反馈、娴熟的驾驭能力……无不让人佩服不已。尤其是参赛课堂上,时时闪耀着人文之光,更让我这个平时疏于学习的老教师羞愧难当。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就要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受到尊重。在此次教师素养比赛活动课中,我看到了不少体现人文性的教学。如《毛毛虫的故事》的分角色朗读,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题临安邸》的问题研究,变“课堂权威”的“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的“心灵沟通”。每位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灵活多样的。如李霞老师讲的《〈卖报歌〉的诞生》,先让学生开火车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再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说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刘玫平老师讲的《一分钟》,迟到一分钟等于20分钟,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向学生提问……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游戏当中,使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人文性还体现在有不少参赛教师甚至连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参赛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教师也会耐心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们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是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从教20多年,我的课堂闪耀了人文之光吗?我扪心自问。回想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用手示意,嘴里说“停下来”,这些学生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两相对比,真是令人汗颜!
教学以来,我是从低年级带到高年级的。虽然我学过儿童心理学,也了解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持久性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想方设法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虽然也能采用一些方法,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简单化、单一化,往往用教师的权威强制学生参与学习,用所谓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记得在我的《石榴又红了》的公开课上,我问学生,读了题目,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吗?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感悟到了秋天石榴成熟的景象;有的说感悟到了石榴红了,作者想起了父亲郑振铎;有的说感悟到了郑尔康对父亲的思念……可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竟说出一句“我感悟到了石榴已经开花了”。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没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细想,就回了一句:“石榴都红了,怎么又已经开花了呢?”他被我说得面红耳赤。接下来,我只顾自己讲课,生怕耽搁了要完成的任务。下课铃声响了,这节课的任务终于完成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可无意中发现那个学生坐在那里,低言不语。平时那么活泼可爱、好提问的他,却被我的“自救”一句话给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呀!
课后,我让学生写一篇“我的父亲”的作文,要求通过具体事例,突出父亲的特点,写的过程中也可抒情。第二天,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了,他们在作文中道出了自己对父亲的真情。其中沈昕伙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父亲很关心我,他每天晚上总会起来给我盖被子,生怕我着凉,他给我买了很多课外书,为了丰富我的知识,拓展我的视野……”但有个学生的作文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我问他:“平时你父亲是怎么关心你的也不知道吗?”他露出似哭的神态:“我爸爸长期在外打工,我跟着爷爷生活。”这是我没有了解实情,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错怪他了。直到现在,他那种委屈的眼神仍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眼神分明抗议着教师对他的不公平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好的、差的都一视同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得到尊重,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和谐、真正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啊!
也许过去我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具体,总觉得学生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没上去,那就是我这个语文教师的失职。因此,我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却很少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虽然我也学习过,但在思想上仍然没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口号,走走过场。考试只会考语文工具性掌握得怎么样,谁会去考人文性掌握得怎么样呢?这也没法考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试想,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课堂上哪有人文之光的闪耀?这次观摩了高安六小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我觉得课课都在鞭策着我,真是后生可畏呀!看来,我真的是该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了,真的是到了要彻底转变某些观点的时候了。让课堂闪耀着人文之光,这将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就要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受到尊重。在此次教师素养比赛活动课中,我看到了不少体现人文性的教学。如《毛毛虫的故事》的分角色朗读,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题临安邸》的问题研究,变“课堂权威”的“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的“心灵沟通”。每位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灵活多样的。如李霞老师讲的《〈卖报歌〉的诞生》,先让学生开火车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再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说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刘玫平老师讲的《一分钟》,迟到一分钟等于20分钟,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向学生提问……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游戏当中,使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人文性还体现在有不少参赛教师甚至连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参赛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教师也会耐心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们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是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从教20多年,我的课堂闪耀了人文之光吗?我扪心自问。回想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用手示意,嘴里说“停下来”,这些学生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两相对比,真是令人汗颜!
教学以来,我是从低年级带到高年级的。虽然我学过儿童心理学,也了解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持久性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想方设法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虽然也能采用一些方法,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简单化、单一化,往往用教师的权威强制学生参与学习,用所谓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记得在我的《石榴又红了》的公开课上,我问学生,读了题目,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吗?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感悟到了秋天石榴成熟的景象;有的说感悟到了石榴红了,作者想起了父亲郑振铎;有的说感悟到了郑尔康对父亲的思念……可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竟说出一句“我感悟到了石榴已经开花了”。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没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细想,就回了一句:“石榴都红了,怎么又已经开花了呢?”他被我说得面红耳赤。接下来,我只顾自己讲课,生怕耽搁了要完成的任务。下课铃声响了,这节课的任务终于完成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可无意中发现那个学生坐在那里,低言不语。平时那么活泼可爱、好提问的他,却被我的“自救”一句话给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呀!
课后,我让学生写一篇“我的父亲”的作文,要求通过具体事例,突出父亲的特点,写的过程中也可抒情。第二天,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了,他们在作文中道出了自己对父亲的真情。其中沈昕伙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父亲很关心我,他每天晚上总会起来给我盖被子,生怕我着凉,他给我买了很多课外书,为了丰富我的知识,拓展我的视野……”但有个学生的作文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我问他:“平时你父亲是怎么关心你的也不知道吗?”他露出似哭的神态:“我爸爸长期在外打工,我跟着爷爷生活。”这是我没有了解实情,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错怪他了。直到现在,他那种委屈的眼神仍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那眼神分明抗议着教师对他的不公平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好的、差的都一视同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得到尊重,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和谐、真正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啊!
也许过去我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具体,总觉得学生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没上去,那就是我这个语文教师的失职。因此,我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却很少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虽然我也学习过,但在思想上仍然没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口号,走走过场。考试只会考语文工具性掌握得怎么样,谁会去考人文性掌握得怎么样呢?这也没法考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试想,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课堂上哪有人文之光的闪耀?这次观摩了高安六小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我觉得课课都在鞭策着我,真是后生可畏呀!看来,我真的是该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了,真的是到了要彻底转变某些观点的时候了。让课堂闪耀着人文之光,这将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