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美两国在国际格局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两国国家关系的变化,彼此间媒体对对方的报道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并影响着本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也成为了反应两国关系的一面镜子。美国在中国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的变迁,不仅仅是一个报道内容上的改变,也不仅仅是报道思想的变迁,更是中国在处理美国问题中的战略思维发生转变的一个部分。
【关键词】变迁 美国形象 中国媒体 《人民日报》
自从二战结束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的发展中双方关系的变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双方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使这种关系变得极为复杂: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发展速度最快,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居于独霸地位。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战略合作与对话成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过程中的核心机制,并且在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治即传播”,国际新闻报道也是国际政治关系的延续,一国媒体上的他国媒介形象能够影响本国民众对该国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在本国媒体上的对方的媒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两国之间的关系。纵观建国以来中美双方的关系,经历了从完全敌对,到战略伙伴,再到战略竞争的发展过程。鉴于中国特殊的媒介制度,中国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尤其是中央级媒体,他们发出的声音其实也就是代表党的态度和政策,因此中国媒体中的美国形象的变迁实际上更能代表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党报,在涉外传播上更能反映党的涉外宣传报道政策。本文对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的涉美报道进行了详细地梳理,通过对报道内容的分析,基本上理出了建国以来中国媒体中的美国形象的变迁过程。
一、血和肉的仇恨所造成的敌对(1949-1972)
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倾向和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因素选择了支持国民党政府,企图完全消灭掉共产党政权,进而达到铲除东方共产主义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两国(准确来说应该是共产党政府和美国)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对立面:一方面是新中国出于对美国支持国民党独裁政权在中国大打内战、美国资本在中国大量攫取资源的仇恨;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天然对立;其三,美国依然支持着国民党在台湾的负隅顽抗,阻挠了新中国的完全统一。如果说,解放战争之初,基于美国在国共和谈、停战协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实现和平民主建国觅得了一丝希望,因而共产党的媒体在涉及美国报道和其他美国形象的展现中还持谨慎态度的话,到解放战争后期以及建国后,美国在中国媒体中的形象就完全转为负面了。
1950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美两国直接在战场上交锋,两国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由以前的间接对抗转变到直接对抗。两国的政治关系也由此进入历史的低谷。出于宣传的目的,两国的媒体对对方毫无例外地进行着无限丑化,对立状态达到了极致。这种相互之间的丑化一直延续到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止,在长达24年中,美国出现在中国媒体中的形象完全是呈现出丑恶的一面,期间《人民日报》共有涉美报道(新闻和评论、漫画)5660多篇①。其中在新闻和评论中,以“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出现的频次高达24600多次,报道美国干涉他国内政新闻2900多条,报道美国国内种族矛盾、劳资矛盾、罢工事件共1500次,报道他国人民反美示威和游行共600多条;而在漫画中,美国士兵的形象则是多以猥琐、凶恶、血腥、暴力画面来展示的,而美国国内的政客则是肥头大耳、抽着雪茄、肥胖的身躯压在瘦骨嶙峋的劳动者身上。在朝鲜战争期间,漫画成为最主要的宣传手段,《人民日报》共刊登以上述展示美国形象的漫画670多幅。通过这些负面的宣传,加上中国广大民众对美国的陌生感,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使这一时期的美国,从普通民众到国家整体形象,在中国民众心目中,建构出了一幅 “水深火热”的阶级斗争图景。
二、从温和到盲目崇拜(1972-1999)
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标志着世界政治格局自二战后发生了最大的转变:原书盟友关系的中苏彻底决裂,美国在两极斗争中处于守势,需要联合中国来制衡苏联咄咄逼人的霸权扩张,中国也需要联合美国来打破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封锁,确保新中国主权的独立自主;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美国想要继续维护资本主义的版图,就必须要和中国展开平等对话,对于中国来说,要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真正发挥大国的作用和影响,也绝不可能忽略美国的存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标志中美双方直接军事敌对结束,转向了合作对话与政治对立共存的局面。政治关系的改变,作为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新闻媒体,其话语和宣传策略也必须同时作出相应的改变。
1、文革中后期。这一时段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仍然是文化大革命,国家总体战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斗争已经从文化战线转移到了政治战线。无论是党中央的高级媒体,还是基层媒体,在涉及外国的报道上都显得异常保守,几乎都是严格划分了自己的报道区域,尽量避免外事新闻这个敏感话题。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关于美国的报道和信息出现在中国媒体上的频率和次数相对于文革前有了大幅度地减少。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开始,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日报》涉及美国的报道(新闻和评论)共有590多条,相比之前的宣传式话语,“美帝国主义”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有关美国国内的劳资冲突以及罢工报道也大大减少了,与美国相关的讽刺漫画也彻底消失(巧合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斗争漫画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一个巅峰,成为了主要的革命斗争手段)了,有关美国国内的犯罪、种族冲突的报道变得更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对美国国内人民生活、科学技术的报道明显开始增加。中国媒体涉美国报道告别了过去的线性宣传模式,告别了“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宣传核心理念,重新回归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开始用更为公正的态度向国内民众介绍真实的美国。
2、改革开放以后。“东方风来满眼春”,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经历了第二次革命,实行了对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重新打开了国门。在这一段时期,大批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国外学成回国(其中尤以留美学生居多),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带回了国外的文化观念和生活理念。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领域的新闻媒体,也接受了这些留学背景知识分子的观念,一切以美国作为看齐的标准,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甚至是政治体制的改革,都以美国的模式作为标准范式,忽略了中美之间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忽略了中国特殊的国情。《人民日报》每天都会有涉及美国的报道,除了少部分是报道美国国内的趣闻轶事,大部分都是介绍美国的先进科技以及美国的政治民主选举,美国被记者描绘成自由、民主、先进的乌托邦式国度,甚至超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回归理性的美国形象报道(1999至今)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前提下,悍然对南联盟发动武装干涉,并且利用导弹攻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3名记者的牺牲。至此,彻底表现出了美帝国主义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对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中美之间仍旧存在着根本的矛盾,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是永远无法调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不能消除两国之间互为竞争对手的现实。
中国传媒界也因为南联盟轰炸中国大使馆事件,在涉及美国形象的报道上作了深刻的反思,在报道模式和宣传方式上作了极大的改变,无论是在新闻报道上还是评论中都显得更为理性。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予以充分的赞扬,并提倡和号召以美国为师,充分学习该国的科技创新;对于所谓的“民主”外衣下的军事和“文化帝国主义”,则给予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批判,用事实来揭穿谎言;而对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也不是一味地进行报道,而是选择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生活更为贴近的部分,做客观公正的报道。纵览此后的《人民日报》涉及美国的报道,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比例基本上是接近1:1,给广大的公众描绘了更为真实的美国图景,通过这些图景让中国民众更为理性地认识和看待美国。
结语
中美之间的关系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动始终充满着复杂性,有合作也有矛盾,但是总的来说,合作的趋势仍然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的延续,媒体间的形象之争也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动不断发生着变化,变化的程度则取决于双方政治关系变动的程度。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21世纪,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广大公众,对美国的认识都是越来越清楚,越来越理性,这也决定了未来在中国媒体上展现的美国形象,也会越来越真实、客观和理性。■
参考文献
①人民日报数据库中心:http://20
2.108.59.119:8080/jinbaoClient/index.jsp
(作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08级广电系本科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变迁 美国形象 中国媒体 《人民日报》
自从二战结束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的发展中双方关系的变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双方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使这种关系变得极为复杂: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发展速度最快,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居于独霸地位。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战略合作与对话成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过程中的核心机制,并且在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治即传播”,国际新闻报道也是国际政治关系的延续,一国媒体上的他国媒介形象能够影响本国民众对该国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在本国媒体上的对方的媒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两国之间的关系。纵观建国以来中美双方的关系,经历了从完全敌对,到战略伙伴,再到战略竞争的发展过程。鉴于中国特殊的媒介制度,中国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尤其是中央级媒体,他们发出的声音其实也就是代表党的态度和政策,因此中国媒体中的美国形象的变迁实际上更能代表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党报,在涉外传播上更能反映党的涉外宣传报道政策。本文对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的涉美报道进行了详细地梳理,通过对报道内容的分析,基本上理出了建国以来中国媒体中的美国形象的变迁过程。
一、血和肉的仇恨所造成的敌对(1949-1972)
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倾向和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因素选择了支持国民党政府,企图完全消灭掉共产党政权,进而达到铲除东方共产主义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两国(准确来说应该是共产党政府和美国)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对立面:一方面是新中国出于对美国支持国民党独裁政权在中国大打内战、美国资本在中国大量攫取资源的仇恨;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天然对立;其三,美国依然支持着国民党在台湾的负隅顽抗,阻挠了新中国的完全统一。如果说,解放战争之初,基于美国在国共和谈、停战协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实现和平民主建国觅得了一丝希望,因而共产党的媒体在涉及美国报道和其他美国形象的展现中还持谨慎态度的话,到解放战争后期以及建国后,美国在中国媒体中的形象就完全转为负面了。
1950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美两国直接在战场上交锋,两国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由以前的间接对抗转变到直接对抗。两国的政治关系也由此进入历史的低谷。出于宣传的目的,两国的媒体对对方毫无例外地进行着无限丑化,对立状态达到了极致。这种相互之间的丑化一直延续到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止,在长达24年中,美国出现在中国媒体中的形象完全是呈现出丑恶的一面,期间《人民日报》共有涉美报道(新闻和评论、漫画)5660多篇①。其中在新闻和评论中,以“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出现的频次高达24600多次,报道美国干涉他国内政新闻2900多条,报道美国国内种族矛盾、劳资矛盾、罢工事件共1500次,报道他国人民反美示威和游行共600多条;而在漫画中,美国士兵的形象则是多以猥琐、凶恶、血腥、暴力画面来展示的,而美国国内的政客则是肥头大耳、抽着雪茄、肥胖的身躯压在瘦骨嶙峋的劳动者身上。在朝鲜战争期间,漫画成为最主要的宣传手段,《人民日报》共刊登以上述展示美国形象的漫画670多幅。通过这些负面的宣传,加上中国广大民众对美国的陌生感,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使这一时期的美国,从普通民众到国家整体形象,在中国民众心目中,建构出了一幅 “水深火热”的阶级斗争图景。
二、从温和到盲目崇拜(1972-1999)
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标志着世界政治格局自二战后发生了最大的转变:原书盟友关系的中苏彻底决裂,美国在两极斗争中处于守势,需要联合中国来制衡苏联咄咄逼人的霸权扩张,中国也需要联合美国来打破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封锁,确保新中国主权的独立自主;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美国想要继续维护资本主义的版图,就必须要和中国展开平等对话,对于中国来说,要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真正发挥大国的作用和影响,也绝不可能忽略美国的存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标志中美双方直接军事敌对结束,转向了合作对话与政治对立共存的局面。政治关系的改变,作为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新闻媒体,其话语和宣传策略也必须同时作出相应的改变。
1、文革中后期。这一时段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仍然是文化大革命,国家总体战略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斗争已经从文化战线转移到了政治战线。无论是党中央的高级媒体,还是基层媒体,在涉及外国的报道上都显得异常保守,几乎都是严格划分了自己的报道区域,尽量避免外事新闻这个敏感话题。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关于美国的报道和信息出现在中国媒体上的频率和次数相对于文革前有了大幅度地减少。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开始,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日报》涉及美国的报道(新闻和评论)共有590多条,相比之前的宣传式话语,“美帝国主义”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有关美国国内的劳资冲突以及罢工报道也大大减少了,与美国相关的讽刺漫画也彻底消失(巧合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斗争漫画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一个巅峰,成为了主要的革命斗争手段)了,有关美国国内的犯罪、种族冲突的报道变得更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对美国国内人民生活、科学技术的报道明显开始增加。中国媒体涉美国报道告别了过去的线性宣传模式,告别了“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宣传核心理念,重新回归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开始用更为公正的态度向国内民众介绍真实的美国。
2、改革开放以后。“东方风来满眼春”,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经历了第二次革命,实行了对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重新打开了国门。在这一段时期,大批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国外学成回国(其中尤以留美学生居多),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带回了国外的文化观念和生活理念。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领域的新闻媒体,也接受了这些留学背景知识分子的观念,一切以美国作为看齐的标准,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甚至是政治体制的改革,都以美国的模式作为标准范式,忽略了中美之间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忽略了中国特殊的国情。《人民日报》每天都会有涉及美国的报道,除了少部分是报道美国国内的趣闻轶事,大部分都是介绍美国的先进科技以及美国的政治民主选举,美国被记者描绘成自由、民主、先进的乌托邦式国度,甚至超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回归理性的美国形象报道(1999至今)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前提下,悍然对南联盟发动武装干涉,并且利用导弹攻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3名记者的牺牲。至此,彻底表现出了美帝国主义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对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中美之间仍旧存在着根本的矛盾,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是永远无法调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不能消除两国之间互为竞争对手的现实。
中国传媒界也因为南联盟轰炸中国大使馆事件,在涉及美国形象的报道上作了深刻的反思,在报道模式和宣传方式上作了极大的改变,无论是在新闻报道上还是评论中都显得更为理性。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予以充分的赞扬,并提倡和号召以美国为师,充分学习该国的科技创新;对于所谓的“民主”外衣下的军事和“文化帝国主义”,则给予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批判,用事实来揭穿谎言;而对于一般的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也不是一味地进行报道,而是选择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生活更为贴近的部分,做客观公正的报道。纵览此后的《人民日报》涉及美国的报道,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比例基本上是接近1:1,给广大的公众描绘了更为真实的美国图景,通过这些图景让中国民众更为理性地认识和看待美国。
结语
中美之间的关系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动始终充满着复杂性,有合作也有矛盾,但是总的来说,合作的趋势仍然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作为国际政治斗争的延续,媒体间的形象之争也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动不断发生着变化,变化的程度则取决于双方政治关系变动的程度。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21世纪,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广大公众,对美国的认识都是越来越清楚,越来越理性,这也决定了未来在中国媒体上展现的美国形象,也会越来越真实、客观和理性。■
参考文献
①人民日报数据库中心:http://20
2.108.59.119:8080/jinbaoClient/index.jsp
(作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08级广电系本科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