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近代学者中大都对佛学思想具有浓厚的兴趣。谭嗣同作为雏新革命的领导者继承和宣扬了佛学的枇判精神,对传统儒学发起了挑战。他寄希望于宣扬生死轮回学说来改造人心,教导国民发扬不计功利、敢于献身、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这一思想对近代宗教与晚清学术都具有重要意叉和作用。
关键词:谭嗣同;佛学;因果报应;轮回
近代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百目疮瘐。西方的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都远远超出了“天朝上国”,锐意求新的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寄希望通过佛学来改变民族命运,如何唤起人民的血性,提涨民族的自尊心是时代赋予这些学者的历史使命。谭嗣同的佛学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潮中诞生的,他的《仁学》中的佛学理论“会通儒释、禅教一致,性相结合等晚清特色”,梁启超认为他的思想“其驳杂幼稚之论甚多”,理论空洞而不严谨。但是体系完备,前后融会贯通的思想并不切合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谭嗣同也正是体悟到了佛学中所包含的人生、社会理想,大胆的对社会政治进行了抨击,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进而宣传维新理论,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故章太炎说谭嗣同“其志在厌世,而其作用则不必纯为厌世”。因此,不能不说谭嗣同的佛学思想是一种应用佛学、经世佛学、人世的佛学,在近代的佛学思潮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佛教的轮回学说是在因果报应的基础上形成的生命转化学说,众生因前世的因而招至今世的果,今世的业招至来世的报,以此类推永无止境。犹如车轮的回转,周而复始,苦不堪言,谭嗣同也说道:“彼去而此来,此连而彼断,去者死,来着又生;连者生,断者又死。何所为而生,何所为而死,乃终无能出于生死轮回之外,可哀矣哉!”
众生在没有解脱以前,将各依前生作业的善恶而决定来世的转生,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在这里,佛教将世界划分为六道,分别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前三道为三恶道,后三道称为三善道,这六道中的众生受生死轮回流转无穷之苦,称为“六道轮回”,谭嗣同运用了“六道”思想。他说:“同一大圆性海,各得一小分,禀之以为人,为动物……佛说:‘人化为羊,羊化为人’。而恶道中有畜生一道。人不保其灵魂,则堕落为动物;动物苟善保其灵魂,则还为人。”“人”化为“羊”可以发生转化,同理,人若积善行德,也可转化为天,若十恶不赦也可以转为地狱,关键是看能否“保其灵魂”,佛教以是否持戒,持戒的多少来进行衡量,人持戒后可断除个人的私欲,防止以一己之利而妨碍、侵害、毁坏他人,用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来规范人的行为,最终摆脱轮回之苦,这也就将人的命运与宗教道德实践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另外,谭嗣同认为轮回不仅仅在纵向上周而复始,轮转不息,在横向上也表现为不生不灭,无所不在。他说:“不生不灭,至于佛人涅槊,蔑以加矣,然佛固日不离师子座,现身一切处,一切人一,一人一切,则又时时从兜率天宫下,时时投胎,时时住胎,时时出世,时时出家,时时成道,时时降魔,时时转法轮,时时般涅巢。一刹那顷,已有无量佛生灭,已有无量众生生灭,已有无量世界法界生灭。”由此可见,轮回时时都有,次数庞大,无法用数字进行衡量,且不生不灭,无始无终,他又说:“求之过去,生灭无始;求之未来,生灭无终;求之现在,生灭息息,过乎前而未尝或住。是故轮回者,不于生死而始有也,彼特大轮回耳,无时不生死,即无时非轮回,自有一出一处,一行一止,一语一默,一思一寂,一听一视,一饮一食,一梦一醒,一气缕,一血轮……人之能出大轮回与否,则于其细轮回而知之矣。细轮回不已,则生死终不得息。以太之微生灭亦不得息。”在这里,谭嗣同提出了“大轮回”与“细轮回”之说,前者表现的特点为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后者则表现为到处都在,时时都在,如吃饭、说话、睡觉都是“细轮回”在轮转不停的表现。“大轮回”着眼于从宏观整体上把握,“细轮回”则是从微观局部上来进行分析,可见,我们不能讲两个轮回,“大轮回”与“细轮回”都谈的是一个轮回,只不过是从分析轮回的不同视角来考虑的。在谭嗣同看来,人只有超越了“大轮回”的束缚。才能算得上真真正正的走上了解脱的道路,但是时时在、处处在、事事在的“细轮回”不停止的话,那么生死也会“终不停息”。
谭嗣同在解释轮回形成时说:“则大轮回亦必念念所造成。佛故说‘三界唯心’。又说‘一切惟心所造’”。这里的心是指思维与认识。从心的思维活动和本意来阐明众生轮回的根源。将心发挥主体作用,由人心的一念所形成的善恶也可直接导致生死流转的不同方向。最终以追求主观心体的空寂为超脱轮回的境界。这样,世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光靠持戒来规范行为,同时,也要通过正心来提高道德修养。
此外,谭嗣同还运用佛教的“因果报应”驳斥了西学的“原罪论”。他讲“既知灵魂之后果为天堂地狱,或永苦,或永乐,独不明灵魂之前因为何,求之不得,乃强为之说曰:‘人皆有罪’。似矣,罪于何起?则又强为之说曰:‘始祖亚当、夏娃,及历代祖宗所遗之罪。’前人之罪,前人实承之,于后人何与?罪人不孥,人法犹尔,岂天之仁爱乃不逮人乎?”他认为佛教与西学在关于人死之后的灵魂归属有相似之处,都有一个严格等级差别的归宿,而在灵魂由何处而来这个问题上,谭嗣同赞同佛教的观点,即个人的善恶与生死轮回与前人无关,每个人先天出生后是平等的。依靠的是后天的行为及意念所决定的。而西方人则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人活着就是要代前人向上帝来赎罪的。这在他看来就是前因不明,或者说是“罪人不孥”,接着,他反驳道:“且彼所重者灵魂,而原罪于前人,是又专重体魄矣。体魄为前人所遗,岂灵魂亦前人所遗乎?然则前人之灵魂又何往?若谓转为后人之灵魂,是一性自为轮回,与其教之宗旨不合,与永乐永苦尤不合也。”谭嗣同反复追问西人的前人灵魂归向何处,使“原罪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前后矛盾,不攻自破。他又说:“中国之谈因果,亦辄推本前人,皆泥于体魄,转使灵魂之义晦昧而不彰,过矣!失盖于西人同耳。”在这里,他也对一些本国人沉泥于体魄,而忽视灵魂之义表示了不满,认为这些人的观念与西方人的“原罪论”如出一辙。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因果轮回是作用于“我”的身上的。而“我”又是五蕴和合的假体,也就是“我”是刹那生灭的,起伏聚散而不是永恒常住的,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每一个有情造业感果都是自作自受,而不是自做他受?在这里,谭嗣同讲:“或曰:‘来生不复记忆今生,犹今生之不知前生。虽有来生,竟是别为一人,善报恶报,与今生之我何与?’则告之曰:达此又可与忘人我矣。今生来生本为一我,而以为别一人,以其不相知也。”有的人想借“无我”理论来逃避恶果的惩罚。今生做了大恶事,以死来解脱赎罪,以为“我”死之后,“我”的业报也将不复存在,“我”的来生也将和合为了别人,谭嗣同认为这种人是“不相知”的,人的躯体死,但业力不会消亡,会随着来世继续纠缠,甚至在来世不但不减少,反而增加。所以他认为即使死一百次也无济于事。
总之,谭嗣同所运用的生死轮回说对晚清社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强调和规范了道德取向。佛教的因果报应与人们的性命大事,切身利害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引导人们去恶从善,同时进一步强调心在生死轮回中的柞用,认为一心即具六道,轮回惟心所造,无心则无轮回,并且有探讨个人生死转化为对社会的思考,即“由宿命说而转化来的使命感具有不可逃避的普遍必然性。”其次,在西方宗教文化不断冲击下的近代社会,谭嗣同辨证的吸收了西方生死观的有价值部分,对不适用于我国的关于生死的理论又坚决的利用佛学予以批判,对待西方文化采取一种理性而不盲目的态度。因为在西方人眼中,超越世界和现实世界始终是分离的,所以信仰和理智就相应的被分裂了,而这对于信仰和理智相统一的中国人来讲是不可接受的。
关键词:谭嗣同;佛学;因果报应;轮回
近代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百目疮瘐。西方的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都远远超出了“天朝上国”,锐意求新的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寄希望通过佛学来改变民族命运,如何唤起人民的血性,提涨民族的自尊心是时代赋予这些学者的历史使命。谭嗣同的佛学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潮中诞生的,他的《仁学》中的佛学理论“会通儒释、禅教一致,性相结合等晚清特色”,梁启超认为他的思想“其驳杂幼稚之论甚多”,理论空洞而不严谨。但是体系完备,前后融会贯通的思想并不切合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谭嗣同也正是体悟到了佛学中所包含的人生、社会理想,大胆的对社会政治进行了抨击,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进而宣传维新理论,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故章太炎说谭嗣同“其志在厌世,而其作用则不必纯为厌世”。因此,不能不说谭嗣同的佛学思想是一种应用佛学、经世佛学、人世的佛学,在近代的佛学思潮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佛教的轮回学说是在因果报应的基础上形成的生命转化学说,众生因前世的因而招至今世的果,今世的业招至来世的报,以此类推永无止境。犹如车轮的回转,周而复始,苦不堪言,谭嗣同也说道:“彼去而此来,此连而彼断,去者死,来着又生;连者生,断者又死。何所为而生,何所为而死,乃终无能出于生死轮回之外,可哀矣哉!”
众生在没有解脱以前,将各依前生作业的善恶而决定来世的转生,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在这里,佛教将世界划分为六道,分别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前三道为三恶道,后三道称为三善道,这六道中的众生受生死轮回流转无穷之苦,称为“六道轮回”,谭嗣同运用了“六道”思想。他说:“同一大圆性海,各得一小分,禀之以为人,为动物……佛说:‘人化为羊,羊化为人’。而恶道中有畜生一道。人不保其灵魂,则堕落为动物;动物苟善保其灵魂,则还为人。”“人”化为“羊”可以发生转化,同理,人若积善行德,也可转化为天,若十恶不赦也可以转为地狱,关键是看能否“保其灵魂”,佛教以是否持戒,持戒的多少来进行衡量,人持戒后可断除个人的私欲,防止以一己之利而妨碍、侵害、毁坏他人,用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来规范人的行为,最终摆脱轮回之苦,这也就将人的命运与宗教道德实践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另外,谭嗣同认为轮回不仅仅在纵向上周而复始,轮转不息,在横向上也表现为不生不灭,无所不在。他说:“不生不灭,至于佛人涅槊,蔑以加矣,然佛固日不离师子座,现身一切处,一切人一,一人一切,则又时时从兜率天宫下,时时投胎,时时住胎,时时出世,时时出家,时时成道,时时降魔,时时转法轮,时时般涅巢。一刹那顷,已有无量佛生灭,已有无量众生生灭,已有无量世界法界生灭。”由此可见,轮回时时都有,次数庞大,无法用数字进行衡量,且不生不灭,无始无终,他又说:“求之过去,生灭无始;求之未来,生灭无终;求之现在,生灭息息,过乎前而未尝或住。是故轮回者,不于生死而始有也,彼特大轮回耳,无时不生死,即无时非轮回,自有一出一处,一行一止,一语一默,一思一寂,一听一视,一饮一食,一梦一醒,一气缕,一血轮……人之能出大轮回与否,则于其细轮回而知之矣。细轮回不已,则生死终不得息。以太之微生灭亦不得息。”在这里,谭嗣同提出了“大轮回”与“细轮回”之说,前者表现的特点为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后者则表现为到处都在,时时都在,如吃饭、说话、睡觉都是“细轮回”在轮转不停的表现。“大轮回”着眼于从宏观整体上把握,“细轮回”则是从微观局部上来进行分析,可见,我们不能讲两个轮回,“大轮回”与“细轮回”都谈的是一个轮回,只不过是从分析轮回的不同视角来考虑的。在谭嗣同看来,人只有超越了“大轮回”的束缚。才能算得上真真正正的走上了解脱的道路,但是时时在、处处在、事事在的“细轮回”不停止的话,那么生死也会“终不停息”。
谭嗣同在解释轮回形成时说:“则大轮回亦必念念所造成。佛故说‘三界唯心’。又说‘一切惟心所造’”。这里的心是指思维与认识。从心的思维活动和本意来阐明众生轮回的根源。将心发挥主体作用,由人心的一念所形成的善恶也可直接导致生死流转的不同方向。最终以追求主观心体的空寂为超脱轮回的境界。这样,世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光靠持戒来规范行为,同时,也要通过正心来提高道德修养。
此外,谭嗣同还运用佛教的“因果报应”驳斥了西学的“原罪论”。他讲“既知灵魂之后果为天堂地狱,或永苦,或永乐,独不明灵魂之前因为何,求之不得,乃强为之说曰:‘人皆有罪’。似矣,罪于何起?则又强为之说曰:‘始祖亚当、夏娃,及历代祖宗所遗之罪。’前人之罪,前人实承之,于后人何与?罪人不孥,人法犹尔,岂天之仁爱乃不逮人乎?”他认为佛教与西学在关于人死之后的灵魂归属有相似之处,都有一个严格等级差别的归宿,而在灵魂由何处而来这个问题上,谭嗣同赞同佛教的观点,即个人的善恶与生死轮回与前人无关,每个人先天出生后是平等的。依靠的是后天的行为及意念所决定的。而西方人则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人活着就是要代前人向上帝来赎罪的。这在他看来就是前因不明,或者说是“罪人不孥”,接着,他反驳道:“且彼所重者灵魂,而原罪于前人,是又专重体魄矣。体魄为前人所遗,岂灵魂亦前人所遗乎?然则前人之灵魂又何往?若谓转为后人之灵魂,是一性自为轮回,与其教之宗旨不合,与永乐永苦尤不合也。”谭嗣同反复追问西人的前人灵魂归向何处,使“原罪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前后矛盾,不攻自破。他又说:“中国之谈因果,亦辄推本前人,皆泥于体魄,转使灵魂之义晦昧而不彰,过矣!失盖于西人同耳。”在这里,他也对一些本国人沉泥于体魄,而忽视灵魂之义表示了不满,认为这些人的观念与西方人的“原罪论”如出一辙。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因果轮回是作用于“我”的身上的。而“我”又是五蕴和合的假体,也就是“我”是刹那生灭的,起伏聚散而不是永恒常住的,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每一个有情造业感果都是自作自受,而不是自做他受?在这里,谭嗣同讲:“或曰:‘来生不复记忆今生,犹今生之不知前生。虽有来生,竟是别为一人,善报恶报,与今生之我何与?’则告之曰:达此又可与忘人我矣。今生来生本为一我,而以为别一人,以其不相知也。”有的人想借“无我”理论来逃避恶果的惩罚。今生做了大恶事,以死来解脱赎罪,以为“我”死之后,“我”的业报也将不复存在,“我”的来生也将和合为了别人,谭嗣同认为这种人是“不相知”的,人的躯体死,但业力不会消亡,会随着来世继续纠缠,甚至在来世不但不减少,反而增加。所以他认为即使死一百次也无济于事。
总之,谭嗣同所运用的生死轮回说对晚清社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强调和规范了道德取向。佛教的因果报应与人们的性命大事,切身利害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引导人们去恶从善,同时进一步强调心在生死轮回中的柞用,认为一心即具六道,轮回惟心所造,无心则无轮回,并且有探讨个人生死转化为对社会的思考,即“由宿命说而转化来的使命感具有不可逃避的普遍必然性。”其次,在西方宗教文化不断冲击下的近代社会,谭嗣同辨证的吸收了西方生死观的有价值部分,对不适用于我国的关于生死的理论又坚决的利用佛学予以批判,对待西方文化采取一种理性而不盲目的态度。因为在西方人眼中,超越世界和现实世界始终是分离的,所以信仰和理智就相应的被分裂了,而这对于信仰和理智相统一的中国人来讲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