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韵》对当代古筝创作与演奏的影响探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乔金文创编,任清芝演奏的河南筝曲《汉江韵》取材于“河南曲子”中的《汉江》与《书韵》两个曲牌,故名《汉江韵》。后经王中山改编,《汉江韵》在风格和韵味上得到进一步渲染和发挥。该乐曲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现河南传统音乐的特色还能够表现其现代筝乐的演奏技巧,对当代古筝曲的创作和演奏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汉江韵》;演奏技法;音响效果;演奏形式
  乐曲《汉江韵》是由乔金文运用河南传统演奏技法创编的现代河南筝乐,王中山再在其基础上加入现代演奏技法,特别是音响效果方面王中山有很大的创新。这位古筝界的大家开拓性地运用了现代演奏技法表现出特有的音色以及和声的运用,更为突出的是三重奏的演奏形式和音响效果。这都为今后的古筝爱好者乃至艺术家做出了很好的开拓,本文将具体分析其演奏技法、音响效果、演奏形式给后人带来的启迪。
  一、演奏技法
  《汉江韵》这一优秀的古筝作品从河南曲剧曲牌开始到乔金文再到王中山这一创作历程是三代人的智慧结晶。但无论是乔金文的《汉江韵》中还是王中山改编后的《汉江韵》,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运用了一些河南筝曲的传统演奏技法。特别是乔金文先生的作品,演奏技法基本上属于河南筝曲的演奏技法。王中山所改编的《汉江韵》是在乔金文创编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演奏技巧:轮弹、三指摇、快速指序指法等,既吸收了传统音乐的精华,又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把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①
  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化的元素越来越多。但传统筝曲的一些精华部分仍被保留,作曲家逐渐将这些富有现代元素和演奏技巧加入到新的古筝曲中。这样不但保留了河南筝曲的传统特色,还对其做增添了不少新意,使音乐别开生面。
  二、音响效果
  首先是定调,乔金文创编的《汉江韵》采用了古筝的传统调式即固定调式。由于《汉江韵》是直接从“河南曲剧”的两个曲牌中改编的典型的民族音乐,因而乐曲的调式自然就是民族调式了。而王中山改编的《汉江韵》在原有的C大调的基础上,把低音mi和倍低音mi改为低音fa和倍低音fa。这样就形成了前半部分C宫调式后半部分F宫调式两种调式的结合。改编后的乐曲由C宫+F宫的音列顺序构成,乐曲音乐即有C宫的明朗、阳光音乐风格又有F宫的含蓄、委婉音乐风格,使音乐更多姿多彩。
  其次传统筝乐是没有和声的,但在这首乐曲中和声是一个新的因素。由于改编后的《汉江韵》是三架古筝重奏的形式因而构成了和声的因素,这是在传统筝曲中没有的。其和声结构都是以旋律结构为基础的,能够与旋律结合得十分自然和谐。古筝三重奏的演奏形式,其音色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求每个演奏者有一定的演奏技术以及三个演奏者之间的默契。无论是和声因素的加入还是三重奏的音响效果,都是新的弹奏方式带来的不一样的音响。这种多姿多彩的音响效果为曲子增添了不少的新鲜感,值得其他古筝家的思考。这也告诉我们在筝曲的研究中不能够把传统与现代绝对对立起来,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其发展。
  三、演奏形式
  王中山改编的《汉江韵》在演奏形式上也有所突破,三重奏的演奏形式具有很大的创意性。虽然古筝的三重奏的演奏形式在之前也有少量的作品,但像《汉江韵》这种独奏筝曲改编为重奏筝曲的并不多,并且由于《汉江韵》一首河南筝曲演奏技法很有地区特点,所以在改编技术上也有一定的难度。《汉江韵》三重奏的演奏形式给人眼前一亮和耳目一新的感受。对于演奏者来说,可以很好地锻炼演奏者之间的默契,在练习中也不会感到枯燥。三架古筝的协作自然而融合,多声部默契配合,完善的层次感、织体的立体感,呈现出以往从未有过的崭新面貌。②
  乔金文创编的《汉江韵》是一首现代的河南筝曲,虽然不是传统筝曲,但其演奏技法大都运用了河南传统筝曲的演奏技法。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后,它的沉底让我们感受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筝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喜爱。王中山将现代元素加入到该曲中,在维持了习筝者们对现代元素的兴趣同时保留了传统音乐特色。
  结束语
  民间音乐人们的共同创造的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经历着 “淘汰”,留下来的是那经得起考验的精华,它们是几代人的智慧结晶。《汉江韵》的作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前人的宝贵遗产之上创作,加上作者自己的灵感,因而创作出《汉江韵》这首优秀的作品。乔金文的《汉江韵》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一首典型的现代河南筝曲的代表作。王中山又加入了创新的技法,使乐曲更具有现代筝曲的特色。
  河南筝曲《汉江韵》充满了民族艺术的气息,体现了民族音乐的丰富情感和鲜明个性。该乐曲在长期的音乐活动中脱颖出来,经过一代代演奏者的实践,使其不断升华。形成传统和创新结合在一起的艺术风格。它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河南筝派,也促进了现代筝曲的进步。其特有的河南旋律和风韵以及现代技法,不仅获得国内人们的喜爱,而且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的青睐。在学习了两个版本的《汉江韵》后,我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参考文献:
  [1]陈窈.论王中山先生的古筝演奏艺术[J].音乐生活,2008,(05).
  [2]吴莉.演奏技术与音乐创作的双重突破——王中山古筝艺术的创新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03).
  [3]林玲.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古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4]李酉杰.河南筝派的艺术风格及演奏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2011,(02).
  [5]齐晗希.浅谈河南筝派[J].大舞台,2011,(03).
  [6]付明的.从<汉江韵>谈河南小曲[J].乐器,2009,(05).
  注释:
  ①阎爱华.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筝曲<汉江韵>分析[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4,(04).
  ②阎爱华.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美—筝曲<汉江韵>分析[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4,(04).
其他文献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English teaching is affected by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ideas,classroom teaching is used of non-computer majors and cramming methods.Adjust the emotion and
期刊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已成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手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落实《指南》精神,个别化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教育形式。  特别对是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区域活动无疑是更
期刊
【摘要】本文从蒲丰投针问题说起,探讨了当今大学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困惑和学生的无所适从。而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为激活大学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交叉教学不能不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蒲丰投针;学科交叉教学;概率;创新  1 蒲丰投针问题  1777年法国科学家Buffon提出下列著名问题:  (投针问题)平面上画着一些平行线,它们之间的距离都等于 ,向此平面任投一长
期刊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把音乐课堂变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本文以从追求心灵认知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启发性教学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音乐欣赏;启发性教学;心灵认知  1.绪论  音乐欣赏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昏昏沉沉的,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分层分组教学的目的和必要性、举措是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初次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变换梯队);经过实验结果分析:初步表明实验基本达到预想效果;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分层分组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必要性;举措;结果;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由原来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向新型的“自主型、探究型、合作型”的学习
期刊
【摘要】目前数字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发现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数与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教学;注重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充分
期刊
【摘要】青春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性机能由萌发到成熟的关键时期。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就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着力研究生物教学中性教育内容和方法,希望潜移默化地把性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关键词】青春期;性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有人说“生命如同一首歌。而青春则是这首歌中最美的乐符”。高中生是比较特殊的一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绝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概括出来的,而农村中学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和不足,许多实验不能做或做不成功,严重遏制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适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于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课堂效益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
期刊
【摘要】从网球基础设施、网球人口、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网球产业四个方面研究了景德镇市网球现状,根据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从网球城市定位、网球市场培育和发展、网球市场运作、资源化和网球市场辐射等角度对景德镇市网球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为景德镇市今后的网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景德镇市;网球;发展;对策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社会公认的千年瓷都,从古至今在造瓷方面都有较高的声誉,瓷器产业也
期刊
【摘要】《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众多东方题材作品中的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本文试图通过对《面纱》的第三人称叙述特点以及逆转的写作手法揭示毛姆如何在小说中塑造人物和表达人生的面纱这一主题。  【关键词】毛姆;视角;梅潭府;逆转  一、《面纱》简介  《面纱》的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被称为“英格兰的莫泊桑”和“短篇小说大师”。毛姆的短篇小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