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是三种角色(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的集合体。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样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正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并且解决的问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下面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几个途径: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班主任必须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使班主任成功地扮演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二、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2、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
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奇思异想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把它贴在“奇思异想角”里,然后动员全班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每周评出最佳解答员。
这一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经常在这一小小的板块闪现。
三、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
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
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揭露学生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
四、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心理层次的分析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的问题,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就行了,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慢慢使心理素质得到发展。
五、将心理学常识讲座引进课堂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最适宜的角色。将心理学常识引进课堂,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
但要注意:讲座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把讲座当作学校集体辅导的主要形式,应该用具体实例展开心理学讲座。
总之,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从与学生积极“沟通”开始,最好是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上好班会课)来进行。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下面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几个途径: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班主任必须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使班主任成功地扮演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二、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2、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
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奇思异想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把它贴在“奇思异想角”里,然后动员全班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每周评出最佳解答员。
这一过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经常在这一小小的板块闪现。
三、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随着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
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
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必须注意:避免揭露学生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
四、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心理层次的分析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的问题,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就行了,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慢慢使心理素质得到发展。
五、将心理学常识讲座引进课堂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最适宜的角色。将心理学常识引进课堂,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
但要注意:讲座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把讲座当作学校集体辅导的主要形式,应该用具体实例展开心理学讲座。
总之,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从与学生积极“沟通”开始,最好是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上好班会课)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