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切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问题。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做些总结。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 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38-01
尤其是对于求知欲旺盛的高中生而言,问题是促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源泉和动力。而情境,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创设的富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理解感知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做些总结。
一、基于趣味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一味注重向学生传授和灌输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一门学问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妨结合趣味情景来向学生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有利前提。
例如,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从前,有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借不到,没想到富人很痛快地便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0000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0000元,以此类推,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前一天多10000元。而穷人则要在借钱的第一天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要是前一天的2倍,30天后二人互不相欠。穷人听过以后覺得自己捡了个天大的便宜,但转念一想,这个富人的吝啬可是出了名的,所以又怕上当受骗,迟迟不敢答应下来。同学们,你们说穷人该不该向富人借钱呢?”这一极富趣味性的问题一经提出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纷纷拿出笔在纸上演算着。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趣味情景来向学生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新课内容,可谓是事半功倍。
二、依托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数学虽然独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但数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应用类学科,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绝非仅仅是应对考试,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寻求现实生活与数学学科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以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达到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目的。
例如,以“古典概型”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教学之初,我向学生说道:“有一本书,两位同学都想先看。于是甲同学提议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4个大小相同的球,标号为1,2,3,4,摸到标号为偶数的甲先看,摸到标号为奇数的乙先看。而乙同学则提议掷骰子,三点以下甲先看,三点以上乙先看。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公平吗?”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他们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到了课堂中来,并且纷纷与周围的学生讨论着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如此,通过依托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既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又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进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三、通过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理解认识
数学一直以来就是一门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一学科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这便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此时,我们不妨以问题为契机,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依据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对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推导过程进行亲身参与,以自主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如此,不仅可以一改传统课堂“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切实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带领学生一同回顾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之后我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半径为5cm的圆和经过该圆圆心的一条直线,并用手上的圆形模板向刚才画的圆做运动。然后,我让学生观察圆与直线的焦点个数,以便让学生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自主归纳两圆圆心距d与半径R和r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就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便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扫清障碍。如此,通过将数学问题寓于合作探究之中,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有利于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问题情境创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材的具体内容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迪和思考意义的问题,以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进而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 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38-01
尤其是对于求知欲旺盛的高中生而言,问题是促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源泉和动力。而情境,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创设的富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理解感知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做些总结。
一、基于趣味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一味注重向学生传授和灌输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一门学问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妨结合趣味情景来向学生提出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有利前提。
例如,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从前,有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借不到,没想到富人很痛快地便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0000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0000元,以此类推,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前一天多10000元。而穷人则要在借钱的第一天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要是前一天的2倍,30天后二人互不相欠。穷人听过以后覺得自己捡了个天大的便宜,但转念一想,这个富人的吝啬可是出了名的,所以又怕上当受骗,迟迟不敢答应下来。同学们,你们说穷人该不该向富人借钱呢?”这一极富趣味性的问题一经提出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纷纷拿出笔在纸上演算着。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趣味情景来向学生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新课内容,可谓是事半功倍。
二、依托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数学虽然独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但数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应用类学科,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绝非仅仅是应对考试,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寻求现实生活与数学学科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以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达到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目的。
例如,以“古典概型”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教学之初,我向学生说道:“有一本书,两位同学都想先看。于是甲同学提议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4个大小相同的球,标号为1,2,3,4,摸到标号为偶数的甲先看,摸到标号为奇数的乙先看。而乙同学则提议掷骰子,三点以下甲先看,三点以上乙先看。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公平吗?”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他们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到了课堂中来,并且纷纷与周围的学生讨论着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如此,通过依托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既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又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进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三、通过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理解认识
数学一直以来就是一门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一学科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这便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此时,我们不妨以问题为契机,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依据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对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推导过程进行亲身参与,以自主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如此,不仅可以一改传统课堂“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切实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带领学生一同回顾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之后我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半径为5cm的圆和经过该圆圆心的一条直线,并用手上的圆形模板向刚才画的圆做运动。然后,我让学生观察圆与直线的焦点个数,以便让学生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自主归纳两圆圆心距d与半径R和r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就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便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扫清障碍。如此,通过将数学问题寓于合作探究之中,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有利于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问题情境创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材的具体内容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迪和思考意义的问题,以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进而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