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农村住宅雷电灾害的发生原因,对农村防雷科普宣传, 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 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以及对个人防雷意识的针对性阐述,并提出应着力加强农村的防雷意识和雷电灾害体系建设。
关键词:农村住宅防雷;雷电灾害;原因;措施;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我国是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在雷电活动最剧烈的海南岛及雷州半岛地区,年平均雷暴日高达130 d,据中国国际防雷论坛透露,中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 000~4 000人[2],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我国现有一系列建筑防雷技术规范,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3],在城市所有三类以上的防雷建筑物都必须安装防雷设施。防雷设施包括针、网、带、接地体、引下线、屏蔽、等电位和SPD(避雷器)8个组成部分[1],所有的建筑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查、验收,确保防雷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座建筑物,可以说城市里的防雷措施是比较完善的。而受地理条件所限,农村是雷灾的多发区;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村成为防雷的薄弱区。目前没有要求农民的住宅和农村的建筑必须按照国家的强制性规范实施防雷,农村防雷减灾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积极引导农民提高防雷减灾的意识,认识雷电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害。本文针对农村住宅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几点可行性措施。
一。农村住宅雷电灾害的发生原因 1地形及气候因素影响 广大农村地势空旷,地广人稀,农村住宅一般愿意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坡地、空旷开阔或近水体的地方建设,这些地方是雷电频发的地方。根据中国的气候特点,一般来讲村民建房为了冬暖夏凉,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客观居住环境。每年雷电高发期的6—8月是我国西南季风频发时期,坐北朝南的房子是迎风向,此时正是雷云运动的主方向[1],包括山区里的住宅都是在山的南面,气流迂回流动遇到地形的阻挡雷云运动就会有提升作用,在拐弯曲力最大的地方正好是雷击最严重之处,因此山区成为雷击概率最高的地方。雷电频发地区往往降水多,空气湿度大,防雷设施容易被锈蚀。由于缺少定期检查和更换,已经安装的防雷设施有可能发生短路、断接、损坏,其结果是失去了有效防雷的效用。 2房屋缺少防雷设施 以前农民的住宅大多是瓦房、平房或混合结构的低层楼房,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住宅采用水泥预制板做屋顶或楼板,但这些预制板钢筋几乎不做接地处理。由于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更没有技术评价和质量检测,农民自行修建住宅时没有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或者在屋顶上安装普通的避雷针,然后随便打桩入地,不测接地电阻的阻值,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
3线路架线不当 农村的电力线路、通讯广播、有线网络线路等几乎都为架空敷设,这些设施毫无防雷装置保护,甚至连最基本的接地(PE)措施都没有。雷电波在空旷的田野闪击后很容易通过这些输电线路、信号线路进入农房室内,给电器设备、人员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如变压器、家用电表、电话、电脑、有线电视系统被雷击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在配电箱内就引起火灾。农村的电视接收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上方,高于屋顶5~10 m的位置,村民习惯在屋顶上安装金属蓄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室外机,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10],一旦发生雷电,极易与金属接闪引感应雷进入住宅室内造成其他设施受损和人员伤亡。 4思想意识落后 封建迷信在农村较为普遍,一旦遭了雷灾,村民认为是老天报应,经常隐瞒雷击事实,不愿主动报告寻求有效防御措施。有关部门对农村自建房屋缺乏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村民对雷电防护的科学认识有限,因此普遍思想麻痹大意,主动防御雷灾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二.农村住宅防雷措施
1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力度 据雷电灾害资料统计,由雷电灾害伤亡的大多数是农民,在农村发生的很多雷击事件均因缺乏防雷知识酿成的。目前,对于防雷措施薄弱的农村和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农民来说,防雷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到位,还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方面。气象部门要加强农村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除了利用电视、电子显示屏、农村网络外,还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集会宣传、墙体平面宣传、免费发放防雷科普文章、防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让防雷减灾常识深入民心,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 气象部门要做好雷电天气、雷击落区、灾害等级等雷电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网络、手机短信“12121”等手段,及时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送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尤其对于偏远山村,要进一步扩大气象灾害预警和范围,完善预警体系,提高政府、民众和信息闭塞乡村对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视,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并采取避险措施提供支持和帮助[3]。3加强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 农村地旷水多,房屋多建在地势较高处,多属于水泥钢筋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加上村民防雷意识淡薄,这些建筑物基本上无防雷设施,室外雷击事件频繁发生。气象部门除了加大农村防雷知识宣傳外,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安装农村防雷基本设施,规范天线布局,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大树安装防雷设施,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修建躲雨避热、休憩的有防雷设施的凉亭,保护野外避雨人员的安全。并且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对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技检,排除安全隐患。4加强个人户外防雷意识 “三夏”时节,农民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增高。农民外出时应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和雷电预警,在雷雨到来前回到安全地带,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说明正处于近雷暴危险环境,而又无处可躲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较身体其他部位更易受到雷击。同行人多时,不要挤在一起,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人,注意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宜进入空旷处的孤立棚屋、岗亭等
三.结语:
新农村建设的防雷工作要想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必须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具体环境及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雷击对象和主要的雷击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采取既经济实惠又简单易行的防雷措施,完善新农村防雷设施建设。若要更有效地保护广大农村不受雷电危害,需要气象防雷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农村防雷减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防雷的法规和标准,并切实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农村防雷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是着力加强农村的防雷意识,建立健全农村雷电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同时,各级防雷主管机构要认真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及信息传递、农村防雷科普知识宣传、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技术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制定新农村防雷技术规范标准,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从源头上做好新农村建设中防雷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工作,加快实施新农村防雷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农村防雷工作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农村住宅防雷;雷电灾害;原因;措施;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我国是雷电灾害频发的国家,在雷电活动最剧烈的海南岛及雷州半岛地区,年平均雷暴日高达130 d,据中国国际防雷论坛透露,中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 000~4 000人[2],全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我国现有一系列建筑防雷技术规范,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3],在城市所有三类以上的防雷建筑物都必须安装防雷设施。防雷设施包括针、网、带、接地体、引下线、屏蔽、等电位和SPD(避雷器)8个组成部分[1],所有的建筑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查、验收,确保防雷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座建筑物,可以说城市里的防雷措施是比较完善的。而受地理条件所限,农村是雷灾的多发区;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村成为防雷的薄弱区。目前没有要求农民的住宅和农村的建筑必须按照国家的强制性规范实施防雷,农村防雷减灾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积极引导农民提高防雷减灾的意识,认识雷电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害。本文针对农村住宅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几点可行性措施。
一。农村住宅雷电灾害的发生原因 1地形及气候因素影响 广大农村地势空旷,地广人稀,农村住宅一般愿意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坡地、空旷开阔或近水体的地方建设,这些地方是雷电频发的地方。根据中国的气候特点,一般来讲村民建房为了冬暖夏凉,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客观居住环境。每年雷电高发期的6—8月是我国西南季风频发时期,坐北朝南的房子是迎风向,此时正是雷云运动的主方向[1],包括山区里的住宅都是在山的南面,气流迂回流动遇到地形的阻挡雷云运动就会有提升作用,在拐弯曲力最大的地方正好是雷击最严重之处,因此山区成为雷击概率最高的地方。雷电频发地区往往降水多,空气湿度大,防雷设施容易被锈蚀。由于缺少定期检查和更换,已经安装的防雷设施有可能发生短路、断接、损坏,其结果是失去了有效防雷的效用。 2房屋缺少防雷设施 以前农民的住宅大多是瓦房、平房或混合结构的低层楼房,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住宅采用水泥预制板做屋顶或楼板,但这些预制板钢筋几乎不做接地处理。由于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更没有技术评价和质量检测,农民自行修建住宅时没有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或者在屋顶上安装普通的避雷针,然后随便打桩入地,不测接地电阻的阻值,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
3线路架线不当 农村的电力线路、通讯广播、有线网络线路等几乎都为架空敷设,这些设施毫无防雷装置保护,甚至连最基本的接地(PE)措施都没有。雷电波在空旷的田野闪击后很容易通过这些输电线路、信号线路进入农房室内,给电器设备、人员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如变压器、家用电表、电话、电脑、有线电视系统被雷击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在配电箱内就引起火灾。农村的电视接收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上方,高于屋顶5~10 m的位置,村民习惯在屋顶上安装金属蓄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室外机,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10],一旦发生雷电,极易与金属接闪引感应雷进入住宅室内造成其他设施受损和人员伤亡。 4思想意识落后 封建迷信在农村较为普遍,一旦遭了雷灾,村民认为是老天报应,经常隐瞒雷击事实,不愿主动报告寻求有效防御措施。有关部门对农村自建房屋缺乏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村民对雷电防护的科学认识有限,因此普遍思想麻痹大意,主动防御雷灾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二.农村住宅防雷措施
1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力度 据雷电灾害资料统计,由雷电灾害伤亡的大多数是农民,在农村发生的很多雷击事件均因缺乏防雷知识酿成的。目前,对于防雷措施薄弱的农村和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农民来说,防雷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到位,还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方面。气象部门要加强农村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除了利用电视、电子显示屏、农村网络外,还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集会宣传、墙体平面宣传、免费发放防雷科普文章、防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让防雷减灾常识深入民心,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 气象部门要做好雷电天气、雷击落区、灾害等级等雷电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网络、手机短信“12121”等手段,及时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送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尤其对于偏远山村,要进一步扩大气象灾害预警和范围,完善预警体系,提高政府、民众和信息闭塞乡村对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视,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并采取避险措施提供支持和帮助[3]。3加强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 农村地旷水多,房屋多建在地势较高处,多属于水泥钢筋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加上村民防雷意识淡薄,这些建筑物基本上无防雷设施,室外雷击事件频繁发生。气象部门除了加大农村防雷知识宣傳外,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安装农村防雷基本设施,规范天线布局,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大树安装防雷设施,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修建躲雨避热、休憩的有防雷设施的凉亭,保护野外避雨人员的安全。并且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对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技检,排除安全隐患。4加强个人户外防雷意识 “三夏”时节,农民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增高。农民外出时应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和雷电预警,在雷雨到来前回到安全地带,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说明正处于近雷暴危险环境,而又无处可躲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较身体其他部位更易受到雷击。同行人多时,不要挤在一起,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人,注意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宜进入空旷处的孤立棚屋、岗亭等
三.结语:
新农村建设的防雷工作要想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必须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具体环境及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雷击对象和主要的雷击方式和途径,有针对性地采取既经济实惠又简单易行的防雷措施,完善新农村防雷设施建设。若要更有效地保护广大农村不受雷电危害,需要气象防雷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农村防雷减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防雷的法规和标准,并切实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农村防雷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是着力加强农村的防雷意识,建立健全农村雷电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同时,各级防雷主管机构要认真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及信息传递、农村防雷科普知识宣传、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技术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制定新农村防雷技术规范标准,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从源头上做好新农村建设中防雷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等工作,加快实施新农村防雷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农村防雷工作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