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rhGH、Gln对全小肠切除术后营养素吸收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203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激素(rhGH)、谷氨酰胺(Gln)对全小肠切除术后患者残余胃肠道代偿吸收的作用. 方法以一例全小肠切除术后的患儿自身对照,采用D-木糖吸收试验、15N-甘氨酸示踪试验及13C-棕榈酸呼气试验测定患儿在术后第15个月及第24个月两次联合应用rhGH0.12~0.14mg·kg-1·d.-1×2~3w,与Gln0.28g.kg-1·d.1×2~3w后,残留肠吸收功能的变化.在术后第15个月用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观察胃肠形态及消化道通过时间. 结果患儿对氨基酸、脂肪酸的代偿吸收能力较好,并且在用rhGH+Gln治疗后还能进一步提高,而对单糖的代偿吸收较差,在治疗后也无明显改善.胃肠造影发现结肠的形态代偿最为明显,钡剂在消化道通过时间为22h. 结论用这一治疗方法能够在短期内促进全小肠切除术后患者残留肠道的代偿吸收功能,本研究还发现营养素的代偿吸收可能在结肠中进行.

其他文献
《生命科学导论》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通识类课程。授课对象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存在内容多学时少、涉及专业广等问题,教学效果欠佳。故笔者对课程教学
根据船舶腐蚀相关静电场的产生机理及稳流电场理论,建立以控制方程为拉普拉斯方程,以极化曲线作为边界条件的船舶电位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船舶腐蚀电解偶的钢铁和铜制螺
分子对接是研究分子间(例如,配体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已知的结构受体(靶蛋白或活性位点)和配体中预测它们的结合模式和亲和性,并通过打分功能选择小分子的构型。近年来,
目的建立偶氮显色鲎试验并测定健康人和临床病人外周静脉血内毒素.方法利用偶氮显色法原理建立检测微量内毒素技术,测定50例健康成人及51例不同创伤病人外周静脉血的内毒素并对测定方法进行探讨.结果1.此法检测内毒素可达微量(10-2Eu/ml),自身变异系数为2.29%(n=5).2.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内毒素正常值为<0.0330Eu/ml,与国际水准一致.3.病人外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与创伤程度有关,其
严重胸腹多发伤是创伤外科中比较复杂的严重损伤,由于病情变化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本院从1999年10月至2001年9月在抢救严重胸腹多发伤患者术后均应用肠外营养(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