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与现代文学教学模式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素质教育的推广,高中语文教学开始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尝试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本文通过探讨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众多的现代文学课文教学法的创新,意图建立寓教于乐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当代文学;创新能力;人文素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发端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以来的中国文学,这门学科作为教育部指定的二级学科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课程共同构成了中文专业的知识框架,在高等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文章中百分之五十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的重要篇目,由此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当代文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新课改的开展,中学语文教学逐渐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推广,中学语文课堂出现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将学习的主动权递交到学生手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开发学生不设限的发散思维,在对教学课本学习掌握的基础上,深入探寻语文学科自身深厚的文学、文化资源,与学生共同领略人文科学的博大精深。《语文课程标准》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看作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创设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倡导参与式教学。
  语文教学过程包含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因素,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还包括了多媒体教学,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发挥主动性,组织协调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讲授法,重视教师教的过程,课堂内容主要是对课文的讲解,一般分为课文内容介绍、作家介绍、作品思想感情分析、艺术手法鉴赏。这种行为主义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活动归为“刺激——反映”的过程,沿袭“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对于学生的内部心理接受过程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强调外部教师、教学工具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内部主观的心理学习过程,这种行为主义的教学法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是有益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拓展效果却并不明显。
  随着新课标语文教材理论研究的深入,语文教学的意识观念发生了改变。王荣生针对语文教材内容撰文阐述了“语文教材内容”的概念内涵,提出应弄清它与“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区别以建立语文教材研究的正确学理基础;他认为语文教材是指为了有效地传递、显现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为了能够真正落实到语文教材的问题,真正有效地切入到语文教材的编纂策略与技术应将教材内容、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暂时隔离开,锁定在“用什么去教”的层面。
  针对中学语文新课标的阐释魏本亚认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取代《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必将引起语文教学范式的革命。这种革命体现在五个方面:语文教学形式上由“得形忘意”到“得形得意”;阅读教学上由“单一理解”到“多元理解”;写作教学上由“为文造情”到“为情造文”;学科教学上由“学科封闭”到“学科开放”;学科课程上由“单一课程”到“多元课程”。
  在语文教学目的的上也发生了观念的转变,一些专家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热爱语文作为重要目的之一,以热爱为目的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非智力的积极情意境界,这是在语文智力或能力之上的境界,可以超越认识的局限性,拓展教学的教育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观念的深入,有关语文知识到底是什么的讨论将语文教学回归到了最本质的层面:语文知识从对象性质来说分为社会知识、自然知识、人文知识。从学习类型来看,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从时代特征来看具有文化性、情境性、价值性、建构性。韩少功、南帆、李陀、王晓明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者认为:文学最核心的灵魂是提供了一种精神价值观。在当今高度理性化、技术化的社会中,文学教育的最高理想是成为人的必不可少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范冬梅从文学的审美性、体验性、文化性等特殊品性入手,提出中学阶段的文学教育属于狭义的文学教育范畴,是一种教学行为。因此她认为文学教育的本质在于“立人”文学使人发现自身的“反观”效应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构成。关于文学教育“立人”的本质,有专家在存在主义哲学和主体间性理论的双重关照下对“立人”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阐述,指出所谓文学教育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学审美活动,落实到学校教育中主要指文学鉴赏教育,应遵循优质、优先的“双优”原则,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尽早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构筑他们的精神世界。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出神入化,这是作家用语言确切留住人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受的结果,学生借助作品的语言对自己的情感、精神世界进行反观认识、开拓提升,这样言语和精神的东西才能水乳交融,一起留在学生的灵魂里,若把文学作品简单作为言语表达的成功范例,则无法或很难开拓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空间。
  针对以上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改进,比如:教师首先在观念上要树立将课堂归还学生的思维,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教师起到的应该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而如何将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努力探寻的过程,可以通过诸如分组课堂讨论、学生练习演讲、评论写作指导、文学史论与作家作品评论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进而实现对文学作品、作家的了解,并且将这种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与作品产生的时代氛围以及作家的自身遭遇相联系,纳入一种人文关怀与审美关怀中,从而陶冶学生的人格操守,养成综合高雅的文化修养。
  现当代文学史上,由于一些社会、政治原因,使得文学史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尝试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达到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审美判断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审美体验,学会在与同学、老师分享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见解。针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自身被大量改变成影视文学作品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以往以课本、参考书为主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立体化,通过声音、图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生动,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动笔将自己的文学感受付诸文字,从而将主观的感受变为客观的随笔练习。教师作为引导者,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课文、作家、文学流派的相关材料,并且在学习初始阶段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供学生学习思考,同时可以指定一些课外阅读篇目,在拓宽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通过支架式、拋镭式、随即进入式、自我反馈式等教学策略,通过引导、调节、评价等协作手段来检查督促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学目标分析——情景创建——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设计等环节,实现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雷雨》这篇课文的学习就可以利用情景创建环节,教师提供给学生两个文本的《雷雨》,一个是剧本《雷雨》,一个是电影《雷雨》,对重点部分采取课堂朗诵、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加深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对于非重点部分,可以通过课外自主学习,让学生适当了解掌握。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涉及到大量的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将现当代文学的学科特点与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作课堂的主角,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法、教学模式创建,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陶冶学生人文素养,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这句话就点明了“德”的重要性。在应试教育中教育者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后,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德育。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外,还要善于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内容,选好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讲究德育时分寸的适度,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期刊
魏书生说过: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真实的学生与自我的成长足迹;“日记”的特点是主动,自由,贴近生活。自己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表达什么感想,就记录什么感想。记日记的好处很多,首先,记日记能为学生储存许多写作素材;其次,日记能够培养学生选取材料的能力;第三,日记能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对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日记里究
期刊
【摘要】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体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帮助他们建立最佳智能结构。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
期刊
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自觉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于课堂中,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四个“转变”。  一、转变教师角色,适应全新的小学数学教学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期刊
【摘要】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爱是拉近学生和教师间距离的桥梁。我给予学生的不是偏爱,而且全爱,我用爱引领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关爱 ;理解;教育;赏识  古今中外,大学者无不视爱为教育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知道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期刊
一个成功的人懂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每一位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有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渴望,都想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作出不凡的成绩,都想得到学校管理者的关注与认可。那么,中学语文新教师应具备哪些好习惯呢?  一、虚心学习是关键,成师之路捷足登  每个学校都有一批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的教学技能,灵活驾驭课堂的本领…… 
期刊
我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感受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作为班主任,我始终把捷尔任斯基曾名言:“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我的座右铭。因为爱是雨露,爱是春风。班主任只有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吹绽学生的笑脸。“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甘美的,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
期刊
对于缺乏英语语言交流环境的中学生来说,英语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阅读了。在中考、高考中阅读比分不断加重,成为升学考试中的重量级题型。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举足轻重。而谈到英语阅读的问题,总让师生头疼。笔者深切地感到,英语阅读教学应以阅读效果为关键,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为途径,以增强知识理解水平的培养为核心,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的质量。  一、变“学习阅读”为“阅读学习”,以提高阅读速度为杠杆,促进学
期刊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儿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要任务,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孕育着许多创造性因素,教师要充
期刊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涉外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动,在充分认识和把握这门课的性质和特点情况下,本文实际对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做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贯穿式案例教学;; 贸易流程  伴随着我国的入世,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全球化,特别需要具有一定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这需要改变原来传统的授课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