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韩国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推动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贸易发展战略转变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贸易发展战略进行对比分析,为当前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贸易战略;韩国;开放型经济
贸易发展战略是一国或地区政府通过国际分工方式和程度的选择来影响本国资源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贸易政策或制度。它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会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中韩贸易发展战略对比研究
(一)韩国实行的贸易发展战略
1964年韩国正式提出“输出立国”方针,一方面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对出口企业进行扶持。在政府贸易推动政策支持下,韩国首先实现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继而完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替代,并使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推动产业升级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并于1973年发布《重化工业宣言》,正式宣布集中力量发展跟轻工业相比附加值更高的造船、重型机械、电子、钢铁、石化和汽车等行业,把过去针对所有出口行业的优惠措施改为主要针对重化工业。1980年前后,韩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论是从生产总量还是从总附加值上来判断,其重化工业部门都超过了资本含量水平较低的轻工业部门,基本奠定了经济崛起的基础。
(二)中国实行的贸易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了开放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进口替代战略的重大举措:一是仍然保持较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限制一般工业品和消费品进口,避免与国内产业产生竞争;二是进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控制用汇指标,适度贬值货币促进出口贸易发展;三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 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四是外贸体制进行初步改革,激发外贸活力;五是引进外资,发展“三来一补” 工业,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产业;六是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为我国从完全封闭下的经济逐步探索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作了准备,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渡。同时,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不仅完善了我国工业体系, 增强了工业实力,为今后有选择性地进口替代奠定了基础。
80年代后期到加入WTO之前,我国实行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后,我国于1988年提出了“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即沿海地区不再与内地争抢出口资源,而是到国际市场“找饭吃”、发展“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产业。同时,对于国内没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化工业,仍然采取开放式的进口替代战略。在客观上, 形成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
加入WTO以来,我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尤其是我国进一步降低了关税水平之后,原来进口替代产业的高关税壁垒无法维持,使得进口替代产业越来越少。人民币汇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各种支持出口的财税、金融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贸易便利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国内产业配套、生产能力、物流体系基本以出口为目标,逐渐过渡到出口导向型战略。我国严格履行入世承诺,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开放格局,并在新的平台上更充分地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参与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韩国贸易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韩国政府实施了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本国市场和扩大出口的政策。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韩国政府主要以提高国产化水平的方式来保护本国市场和增强育本国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1987年,韩国制定了“机械零件和材料国产化”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了包括汽车、造船、电子等产业的机械国产化产品目录,并制定了相应的国产化扶持政策。1992年,韩国制定了“机械零件及材料国产化”第二个五年计划,要求提高影响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机械零部件及材料的国产化程度,大大降低了机械产品的贸易逆差和对进口的依赖,明确提出必须限期实现国产化的4000种机械产品,并制定了相应的金融、税收扶持政策。
根据韩国的历史经验,政府实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促进本国科技创新和培育产业竞争优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要想实现自主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培育,必须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即选择性引资策略和适度贸易保护策略,对外资进入进行适当限制并逐步提高技术含量的门槛,鼓励高技术产业的转移和研发中心的建设,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三、结语
韩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从韩国的经验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历了轻工业(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资本密集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三个发展阶段。韩国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社会资源的科学配置,使现发展阶段亟需发展的重要产业得到集中配置,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压缩型发展,成功地实现了从低成本优势战略向技术创新战略转型。中国作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在开放体系下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转型,改变经济发展对传统比较优势过度依赖的被动格局。
参考文献:
[1]白雪寒.韩国出口导向战略分析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和政策借鉴[D].对外经贸大学,2014.
[2]曾铮.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6):48-55.
关键词:贸易战略;韩国;开放型经济
贸易发展战略是一国或地区政府通过国际分工方式和程度的选择来影响本国资源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贸易政策或制度。它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会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中韩贸易发展战略对比研究
(一)韩国实行的贸易发展战略
1964年韩国正式提出“输出立国”方针,一方面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对出口企业进行扶持。在政府贸易推动政策支持下,韩国首先实现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继而完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替代,并使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世纪70年代韩国为推动产业升级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并于1973年发布《重化工业宣言》,正式宣布集中力量发展跟轻工业相比附加值更高的造船、重型机械、电子、钢铁、石化和汽车等行业,把过去针对所有出口行业的优惠措施改为主要针对重化工业。1980年前后,韩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论是从生产总量还是从总附加值上来判断,其重化工业部门都超过了资本含量水平较低的轻工业部门,基本奠定了经济崛起的基础。
(二)中国实行的贸易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了开放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进口替代战略的重大举措:一是仍然保持较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限制一般工业品和消费品进口,避免与国内产业产生竞争;二是进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控制用汇指标,适度贬值货币促进出口贸易发展;三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 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四是外贸体制进行初步改革,激发外贸活力;五是引进外资,发展“三来一补” 工业,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产业;六是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为我国从完全封闭下的经济逐步探索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作了准备,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渡。同时,这一时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不仅完善了我国工业体系, 增强了工业实力,为今后有选择性地进口替代奠定了基础。
80年代后期到加入WTO之前,我国实行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后,我国于1988年提出了“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即沿海地区不再与内地争抢出口资源,而是到国际市场“找饭吃”、发展“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产业。同时,对于国内没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化工业,仍然采取开放式的进口替代战略。在客观上, 形成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
加入WTO以来,我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尤其是我国进一步降低了关税水平之后,原来进口替代产业的高关税壁垒无法维持,使得进口替代产业越来越少。人民币汇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各种支持出口的财税、金融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贸易便利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国内产业配套、生产能力、物流体系基本以出口为目标,逐渐过渡到出口导向型战略。我国严格履行入世承诺,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开放格局,并在新的平台上更充分地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参与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韩国贸易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韩国政府实施了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本国市场和扩大出口的政策。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韩国政府主要以提高国产化水平的方式来保护本国市场和增强育本国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1987年,韩国制定了“机械零件和材料国产化”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提出了包括汽车、造船、电子等产业的机械国产化产品目录,并制定了相应的国产化扶持政策。1992年,韩国制定了“机械零件及材料国产化”第二个五年计划,要求提高影响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机械零部件及材料的国产化程度,大大降低了机械产品的贸易逆差和对进口的依赖,明确提出必须限期实现国产化的4000种机械产品,并制定了相应的金融、税收扶持政策。
根据韩国的历史经验,政府实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促进本国科技创新和培育产业竞争优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要想实现自主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培育,必须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即选择性引资策略和适度贸易保护策略,对外资进入进行适当限制并逐步提高技术含量的门槛,鼓励高技术产业的转移和研发中心的建设,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三、结语
韩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从韩国的经验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历了轻工业(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资本密集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三个发展阶段。韩国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社会资源的科学配置,使现发展阶段亟需发展的重要产业得到集中配置,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压缩型发展,成功地实现了从低成本优势战略向技术创新战略转型。中国作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在开放体系下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转型,改变经济发展对传统比较优势过度依赖的被动格局。
参考文献:
[1]白雪寒.韩国出口导向战略分析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和政策借鉴[D].对外经贸大学,2014.
[2]曾铮.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6):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