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年段的识字教学可通过三条路径推进:一是结合预习,灵活整合,观照音义结合,教学生“会认”;二是通过形象记忆、口诀记忆、字义记忆,强化有效记忆,教学生“避错”:三是鼓励联系已有认知进行辨析,结合针对性指导突破难写字,聚焦多元运用,教学生“巩固”。
关键词:识字教学会认避错巩固
识字教学贯穿小学低、中、高年段,但每个年段的学习要求有所不同。随着年段的提升,高年段识字教学不可能像低年段那样,占用很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经过低、中年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根据汉语拼音识字、借助汉字结构规则识字、查阅字典识字等方法,具备了自主识字的基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到了高年段,识字教学应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所为”,即“为”在学生识字困难处;“有所不为”,即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需要“为”。本文从“会认”“避错”“巩固”三个层面,谈谈高年段识字教学的相关路径。
一、会认:观照音义结合
(一)结合预习,突破重点字音
在预习阶段,我会要求学生按照课前读文“三步法”预习课文:“一读”,学会浏览、正音,要求通过快速浏览课文和生字表,为生字正音。“二读”,要能将生字读正确,读标准,要求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遇到多音字或难读的字音,可以查字典。“三读”,要能读流利,读出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的意义,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三步法”进行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前迅速了解课文、初步掌握生字。
待学生预习完课文、初步掌握生字以后,还需要做到及时检验,可以结合《补充习题》《课课练》等作业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完成《补充习题》上生字部分的作业,课前收上来快速批改,明确哪些不需要讲、哪些还需要重点突破。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掌握的,一带而过;错误比较集中的字音,重点讲解,让学生“会认”。
(二)灵活整合,逐步领会字义
首先,通过连词成串领会字义。高年段的识字教学不宜零敲碎打,应注重整合。将文中零散的生字词整合到词串或短语中,再引导识记,帮助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与掌握。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有12个生字“敦”“凛”“佛”“肖”“瑰”“煌”“尊”“录”“弦”“绣”“腐”“帝”,教学时,我结合文本内容, 把这些生字灵活整合到“敦煌卧佛”“威风凛凛”“惟妙惟肖”“轻拨银弦”“宏伟瑰丽”“腐敗无能”“帛画刺绣”等词串中,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然后提问:“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学生回答:“这些都是四字词语”“词语当中有很多是描写敦煌壁画的”,我进一步启发他们:“再读一读、想一想,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学生思考片刻,有的说:“我似乎看到了神态各异的彩塑。”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飞天婀娜多姿的身影。”随后,我相机播放敦煌彩塑、敦煌壁画的相关照片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莫高窟真是精妙绝伦”“莫高窟不愧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我又请他们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既认识了生字,也理解了词义。
其次,抓关键字理解字义。有的生词具有特定的含义,只要抓住关键字,领会了其意义,也就理解了整个生词的含义。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郑成功》一课中“负隅顽抗”一词的含义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字“隅”的含义是“角落”,明确该词语在文中用来描述侵略者的,有一定的贬义色彩,然后联系上下文,对郑成功的军队和荷兰侵略者的状况进行对比,学生轻松理解了该词的意思。
再次,利用单元整合、字词融合的方法理解字义。高年段识字教学有时可突破教材编写的制约,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百折不挠”,其中有四篇课文:《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这一单元时,我把这四篇课文的字词整合到了一起,分别是:冷嘲热讽、怒发冲冠、安然无恙、欣喜若狂,一袭破衫、家徒四壁、博览群书、奋笔疾书,劈山筑路、荒山野岭、化为灰烬、毫不气馁,微不足道、半途而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通读这四篇课文中的词语,就能够联想到这四篇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谈迁编写《国榷》”“诺贝尔发明炸药”“水滴滴穿石块”。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背后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词语背后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要目标专一、遇到困难不气馁的道理。从一篇课文走向一个单元的词语整合教学,提高了识字效率,更让学生对单元文本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当然,单元整合教学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的生字词进行简单累加,而是基于单元主题基础上的融通与重组。通过融通和重组,有些字词可以在集中学习时一次性解决,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有些字词则可以在集中学习时进行初步理解,正式感悟文本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巩固。上述教学针对四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围绕单元主题“百折不挠”,打通几篇课文之间的壁垒,集中学习“写人的词语”和“写人意志品质的词语”,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此类词语以及更多元化地理解单元主题概念。
二、避错:强化有效记忆
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即使学生掌握了认字的方法,但还是容易写错字,原因在于记忆不牢固。此时,有必要探究如何有效避错,强化记忆的途径。
(一)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其本质特征是直观性。高年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图片、音乐、绘画等与识字搭建联系,促进学生记忆。
如生字“肺”的右半部分容易写成“市”而出错。教学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人体肺部的简化图(如图1)让学生看,并告诉他们:这里的竖就好比人的气管,如果写成点,人可就断气了。学生将这幅图和我的解释记在脑海里,写的时候就不会出错了。 (二)口诀记忆
小学生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口诀比较感兴趣。基于此认知特点,针对错误率极高的生字,教师可以通过编口诀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有个生字“驮”,学生书写时特别容易把右半边的“大”写成“犬”。针对这个生字,我特意编了一个小口诀:“马大才能驮”。这个口诀简单形象,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写的时候错误率就大大降低了。
再如书写“即”和“既”时,学生很容易混淆。我想出了一个简洁明确的口诀:“‘即’读第二声,右边是两画;‘既’读第四声,右边是四画。”让学生念着这个口诀书写,效果非常好。
(三)字义记忆
借助字义避免出错,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非常奏效的方法。
如书写“应接不暇”的“暇”字,很多学生容易把“日”写成“目”,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明确“暇”的含义是“空闲”,与时间有关,接着又带着他们一起用“应接不暇”造句,再通过阅读含有这个词语的段落强化记忆,错误就明显少多了。
三、巩固:聚焦多元运用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用。只学不用,所学的汉字很容易就会被遗忘。在实践中多用、多写、多记,识字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一)联系已有认知进行辨析
到了高年段,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字储备量,初步建立了“个人字库”。但有时遇上相近或相似的生字,又容易混淆。此时,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联系已有认知进行生字辨析,在辨析中不断巩固记忆。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中的生字“博”时,我先问学生:“你们知道有哪些汉字与‘博’相似吗?”学生很快指出,有“搏”“膊”“傅”“薄”这几个字。此时,我出示了填空题“()斗、师()、胳()、()雾、()物馆”,让学生进行词语辨析,并提醒他们:“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之前所学,就能填对相应的生字。”学生或自主思考,或同桌讨论,或小组交流,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接下来,我又提高训练难度,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练习说一段话。这些词语可能原本并没有多大联系,但在说话练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创设与它们相关的语境,将这些词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枯燥的字词训练瞬间鲜活起来,不仅让学生有效巩固了该课生字,还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结合针对性指导突破难写字
对于个别笔画复杂难写的字、常会写错的字、容易写得不好看的字,需要进行针对性指导,强化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巩固掌握。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一课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有8个,其中“隙”字右边两个“小” 的位置、大小以及书写都不一样。因此,我进行了重点指导:先让学生读帖,弄清字的结构和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在的位置;再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比较,明确“上面的‘小’写小一些好看,下面的‘小’写大一些能撑住上面;上面的‘小’中间是竖直的,下面的‘小’中间则是竖钩”等细微区别;接下来,我先示范书写,学生现场跟着书写,我再点评指导。经过这样“对症下药”的指导,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隙”的写法,也提高了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高年段对生字书写提出了“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对此,我觉得可以通过“四步走”的策略达成。
第一步:“看变化”,即欣赏领悟范写字的笔画结构特点和运笔要领。如欣赏“谭”字,它是左右结构,尤其要注意“谭”的言字旁,教材中是行楷的写法,两个笔画间有连笔;如欣赏“漱”字,它是左中右结构,尤其要注意“漱”的三点水旁是行楷的寫法,第二个点和第三个点相连。
第二步:“练笔画”,学生可先练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感受、学习写法。如写“谭”字,就要让学生练好言字旁的基本笔画,尤其注意言字旁行楷的写法;如写“漱”字,就要让学生练好三点水旁的基本笔画,则要特别注意三点水旁的行楷写法。
第三步:“评写字”,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更美观。如有学生发现言字旁和三点水旁的行楷写法有些相似,我会帮助他们进行辨别:“三点水旁没有横,而言字旁有;三点水旁连笔的两个点要比言字旁的第二笔要短,言字旁第二笔横折提的折则要长一点。”如此点评,有助于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地把握两个字的写法。
第四步:“常书写”,即要让学生多写多练,达到长效巩固。写好笔画和单个的字后,应引导学生过渡到句子的书写上。可以用好练习中《写好钢笔字》这一板块和《习字册》,敦促学生练字成句,最终能运用到平时的书写中。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5(1).
关键词:识字教学会认避错巩固
识字教学贯穿小学低、中、高年段,但每个年段的学习要求有所不同。随着年段的提升,高年段识字教学不可能像低年段那样,占用很多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经过低、中年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根据汉语拼音识字、借助汉字结构规则识字、查阅字典识字等方法,具备了自主识字的基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到了高年段,识字教学应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所为”,即“为”在学生识字困难处;“有所不为”,即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不需要“为”。本文从“会认”“避错”“巩固”三个层面,谈谈高年段识字教学的相关路径。
一、会认:观照音义结合
(一)结合预习,突破重点字音
在预习阶段,我会要求学生按照课前读文“三步法”预习课文:“一读”,学会浏览、正音,要求通过快速浏览课文和生字表,为生字正音。“二读”,要能将生字读正确,读标准,要求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遇到多音字或难读的字音,可以查字典。“三读”,要能读流利,读出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的意义,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三步法”进行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前迅速了解课文、初步掌握生字。
待学生预习完课文、初步掌握生字以后,还需要做到及时检验,可以结合《补充习题》《课课练》等作业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完成《补充习题》上生字部分的作业,课前收上来快速批改,明确哪些不需要讲、哪些还需要重点突破。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掌握的,一带而过;错误比较集中的字音,重点讲解,让学生“会认”。
(二)灵活整合,逐步领会字义
首先,通过连词成串领会字义。高年段的识字教学不宜零敲碎打,应注重整合。将文中零散的生字词整合到词串或短语中,再引导识记,帮助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与掌握。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有12个生字“敦”“凛”“佛”“肖”“瑰”“煌”“尊”“录”“弦”“绣”“腐”“帝”,教学时,我结合文本内容, 把这些生字灵活整合到“敦煌卧佛”“威风凛凛”“惟妙惟肖”“轻拨银弦”“宏伟瑰丽”“腐敗无能”“帛画刺绣”等词串中,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然后提问:“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学生回答:“这些都是四字词语”“词语当中有很多是描写敦煌壁画的”,我进一步启发他们:“再读一读、想一想,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学生思考片刻,有的说:“我似乎看到了神态各异的彩塑。”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飞天婀娜多姿的身影。”随后,我相机播放敦煌彩塑、敦煌壁画的相关照片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莫高窟真是精妙绝伦”“莫高窟不愧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我又请他们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既认识了生字,也理解了词义。
其次,抓关键字理解字义。有的生词具有特定的含义,只要抓住关键字,领会了其意义,也就理解了整个生词的含义。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郑成功》一课中“负隅顽抗”一词的含义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字“隅”的含义是“角落”,明确该词语在文中用来描述侵略者的,有一定的贬义色彩,然后联系上下文,对郑成功的军队和荷兰侵略者的状况进行对比,学生轻松理解了该词的意思。
再次,利用单元整合、字词融合的方法理解字义。高年段识字教学有时可突破教材编写的制约,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百折不挠”,其中有四篇课文:《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这一单元时,我把这四篇课文的字词整合到了一起,分别是:冷嘲热讽、怒发冲冠、安然无恙、欣喜若狂,一袭破衫、家徒四壁、博览群书、奋笔疾书,劈山筑路、荒山野岭、化为灰烬、毫不气馁,微不足道、半途而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通读这四篇课文中的词语,就能够联想到这四篇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谈迁编写《国榷》”“诺贝尔发明炸药”“水滴滴穿石块”。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背后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词语背后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要目标专一、遇到困难不气馁的道理。从一篇课文走向一个单元的词语整合教学,提高了识字效率,更让学生对单元文本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当然,单元整合教学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的生字词进行简单累加,而是基于单元主题基础上的融通与重组。通过融通和重组,有些字词可以在集中学习时一次性解决,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有些字词则可以在集中学习时进行初步理解,正式感悟文本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巩固。上述教学针对四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围绕单元主题“百折不挠”,打通几篇课文之间的壁垒,集中学习“写人的词语”和“写人意志品质的词语”,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此类词语以及更多元化地理解单元主题概念。
二、避错:强化有效记忆
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即使学生掌握了认字的方法,但还是容易写错字,原因在于记忆不牢固。此时,有必要探究如何有效避错,强化记忆的途径。
(一)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其本质特征是直观性。高年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图片、音乐、绘画等与识字搭建联系,促进学生记忆。
如生字“肺”的右半部分容易写成“市”而出错。教学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人体肺部的简化图(如图1)让学生看,并告诉他们:这里的竖就好比人的气管,如果写成点,人可就断气了。学生将这幅图和我的解释记在脑海里,写的时候就不会出错了。 (二)口诀记忆
小学生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口诀比较感兴趣。基于此认知特点,针对错误率极高的生字,教师可以通过编口诀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有个生字“驮”,学生书写时特别容易把右半边的“大”写成“犬”。针对这个生字,我特意编了一个小口诀:“马大才能驮”。这个口诀简单形象,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写的时候错误率就大大降低了。
再如书写“即”和“既”时,学生很容易混淆。我想出了一个简洁明确的口诀:“‘即’读第二声,右边是两画;‘既’读第四声,右边是四画。”让学生念着这个口诀书写,效果非常好。
(三)字义记忆
借助字义避免出错,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非常奏效的方法。
如书写“应接不暇”的“暇”字,很多学生容易把“日”写成“目”,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明确“暇”的含义是“空闲”,与时间有关,接着又带着他们一起用“应接不暇”造句,再通过阅读含有这个词语的段落强化记忆,错误就明显少多了。
三、巩固:聚焦多元运用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用。只学不用,所学的汉字很容易就会被遗忘。在实践中多用、多写、多记,识字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一)联系已有认知进行辨析
到了高年段,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字储备量,初步建立了“个人字库”。但有时遇上相近或相似的生字,又容易混淆。此时,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联系已有认知进行生字辨析,在辨析中不断巩固记忆。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中的生字“博”时,我先问学生:“你们知道有哪些汉字与‘博’相似吗?”学生很快指出,有“搏”“膊”“傅”“薄”这几个字。此时,我出示了填空题“()斗、师()、胳()、()雾、()物馆”,让学生进行词语辨析,并提醒他们:“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之前所学,就能填对相应的生字。”学生或自主思考,或同桌讨论,或小组交流,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接下来,我又提高训练难度,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练习说一段话。这些词语可能原本并没有多大联系,但在说话练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创设与它们相关的语境,将这些词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枯燥的字词训练瞬间鲜活起来,不仅让学生有效巩固了该课生字,还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结合针对性指导突破难写字
对于个别笔画复杂难写的字、常会写错的字、容易写得不好看的字,需要进行针对性指导,强化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巩固掌握。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一课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有8个,其中“隙”字右边两个“小” 的位置、大小以及书写都不一样。因此,我进行了重点指导:先让学生读帖,弄清字的结构和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在的位置;再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比较,明确“上面的‘小’写小一些好看,下面的‘小’写大一些能撑住上面;上面的‘小’中间是竖直的,下面的‘小’中间则是竖钩”等细微区别;接下来,我先示范书写,学生现场跟着书写,我再点评指导。经过这样“对症下药”的指导,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隙”的写法,也提高了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高年段对生字书写提出了“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对此,我觉得可以通过“四步走”的策略达成。
第一步:“看变化”,即欣赏领悟范写字的笔画结构特点和运笔要领。如欣赏“谭”字,它是左右结构,尤其要注意“谭”的言字旁,教材中是行楷的写法,两个笔画间有连笔;如欣赏“漱”字,它是左中右结构,尤其要注意“漱”的三点水旁是行楷的寫法,第二个点和第三个点相连。
第二步:“练笔画”,学生可先练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感受、学习写法。如写“谭”字,就要让学生练好言字旁的基本笔画,尤其注意言字旁行楷的写法;如写“漱”字,就要让学生练好三点水旁的基本笔画,则要特别注意三点水旁的行楷写法。
第三步:“评写字”,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字进行展示,看谁的字更美观。如有学生发现言字旁和三点水旁的行楷写法有些相似,我会帮助他们进行辨别:“三点水旁没有横,而言字旁有;三点水旁连笔的两个点要比言字旁的第二笔要短,言字旁第二笔横折提的折则要长一点。”如此点评,有助于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地把握两个字的写法。
第四步:“常书写”,即要让学生多写多练,达到长效巩固。写好笔画和单个的字后,应引导学生过渡到句子的书写上。可以用好练习中《写好钢笔字》这一板块和《习字册》,敦促学生练字成句,最终能运用到平时的书写中。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