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碗粥盛得下一部二十五史。
明代张应文撰有《粥经》一篇,其中有云:“小子何莫吃夫粥?粥可以补,可以宣,可以腥,可以素。暑之代茶,寒之代酒,通行于富贵贫贱之人。”又云:“子谓伯鱼曰:‘汝吃朝粥夜粥矣乎?人而不吃朝粥夜粥,其犹抱空腹而立也欤?’”张应文并不仅仅是在卖弄聪明,“粥”完全有资格让孔夫子这样做宣传的,因为这碗粥与中国历史实在有莫大干系。
《周书》云:“黄帝始烹谷为粥。”这是一项极其简单的发明,但在中国历史上,可能还没有一项发明能这样惠泽亿兆斯民至几千年之久。中国历代农业立国,靠天吃饭,常有岁俭时荒、饣亶粥不济、流民转走沟壑之时。这个时候,能保住命悬顷刻之小民性命的最急迫的东西不过是一碗粥,而能避免天下乱成“一锅粥”的最简便可行的措施也不过是施舍一碗粥。自汉献帝始,设粥厂赈济灾民的记载就屡屡见诸史册。有时候赈济规模非常大,如北魏太和七年(484年)一月,冀州、定州二郡发生大饥荒,孝文帝下诏各郡县“为粥于路以食之,又驰关津之禁”。并且下了死命令,谁如果谎报瞒报,杀无赦!到了四月,定州“为粥所活九十四万余口”,冀州“为粥所活七十三万余口”。如果没有这碗粥,会有多少人生别死离、家破人亡?而中国历史上又曾发生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饥荒?
靠一碗粥安定民心,保住江山,遂成为历朝历代对付灾荒的不二法门。即便在某些所谓的“开明盛世”也不例外,如康熙四十三年山东、直隶闹灾荒,康熙下旨曰:“朕因山东及直隶、河间府等处饥民,流至京城者甚多,特命八旗、诸王贝勒、大臣、总管、内务府各官及汉大臣官员,于数十处立粥厂,日煮粥赈济,务使流移之人得所,酌量赈济数月。”满汉大臣倾巢出动,在北京寒冷的街头去给灾民施舍一碗粥。可见这碗粥在康熙心中的分量。雍正朝每年冬春之际都要“敕令五城设立粥厂,煮粥赈济京城乏食贫民,均沾实惠”。盛世尚且如此,其他朝代情形可想而知。王春瑜先生认为:“如果以稀粥来划分中国的历史,两千年来不过是:大多数人尚有稀粥喝的时代;大多数人连稀粥也喝不上,不得不改变现存秩序,争取能再喝上稀粥的时代。”这一碗粥分明是一盏警示灯,是治乱的分水岭,是生存的底线,是忍耐的极致。如果连这碗稀粥都添不满、端不起,那天下就要大乱了。在《荒政丛书》、《农政全书》、《康济录》等书中,都有关于施粥的长篇经验之谈。一个共识是,设粥厂应在冬春之际,大约是在一二月,因为这个时候青黄未接。到了四月底就没必要了,并不是说灾民已有粮食收成,而是因为地里已经有东西了,树皮、草根、野菜等,灾民回家起码不会饿死。《救荒本草》还专门画了各种植物图形,告诉人们哪种可食,要注意什么。或者“稀粥”下面还有另一道潜在的底线——野菜、草根与树皮?
在荒乱之世,能有一碗粥吃真是莫大的幸福。有一个“啜粥声闻”的典故,说周宣王时一年赶上闹饥荒,大臣尹吉甫家就在院子里用鼎镬熬粥喝,家中老小、主仆几百人一起啜粥喝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喝完了发现少了三十几人,原来都跑到鼎镬里面捡取焦粥吃去了。因此,在满地哀鸿时,传闻数里的啜粥声更像是一曲幸福、甜美的仙乐。
粥是中国普通百姓的主食,至少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是这样,农忙时节吃干饭,农闲时节吃稀饭。这是大多数普通农家一年到头的食谱菜单。“稀饭”以粥为主,外加自家腌制的咸菜就之,农闲时一日两餐,大概如此。赵翼《檐曝杂记》有《煮粥诗》云: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熟商量。
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
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
莫言淡薄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或能从诗中闻到那种亲切的粥香气。
粥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还在儒家丧葬礼仪中扮演着某种重要角色。“斩缞、苴杖、食粥、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稀粥”是孝子表达哀思的四大“法宝”之一。《礼记》云:“亲始死,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这样吃粥就成为一种与传统孝道有关的美德。西汉昭帝去世,刘贺被迎立为帝,二十七天后被霍光废黜,最大的一条罪责则是刘贺在昭帝大丧期间不能“斋食”。该吃粥时不吃是罪过,不该吃时非要吃,倒有可能吃出某种荣誉来。《王莽传》云,天下每有水旱灾害,王莽就戒酒肉,改喝粥吃菜的素食了。太后对王莽说:“闻公菜食,忧民深矣!今秋幸熟,公勤于职,幸以时食肉。”一碗粥吃出来谦恭忧民的好名声,更吃得汉家江山改姓了王,这碗粥值多少钱?
“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喝粥为本。”喝粥名人中有赵太后。触詟问她:“食饮得无衰乎?”太后说,“恃粥耳。”老太太实话实说,爽直的性格颇让人喜欢。另一个是刘秀。战争年代,一天晚上他骑马从蓟东跑到饶阳芜萋亭,早晨饿得冒火,冯异给他找了一碗豆粥。刘秀喝完后说:“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公孙是冯异的字。清代诸帝个个都是吃粥的好手,这与他们的民族习惯有关。《满洲源流考》记载,女真人“多用木盆注粥,随人多寡,盛之以长柄小木勺子数柄,回环共食”。进入中原,民族习俗没丢,自己喝不算,每年赐百官腊八粥。一说,“赐粥”从宋代就有了,那满人起码在喝粥上和汉族还是有共同语言的。
民间对腊八粥颇为重视。《元明宫史》载,腊八前几天家家都要将红枣槌破泡汤,初八早上,加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等,做成腊八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然后“本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另外与粥有关的传统节日是寒食与清明。这三天都是不火食的,多喝冷粥度日,所谓“杏粥稠万井,闾阎皆禁火”是也。白居易《清明日诗》云:“留饮和冷粥,出火煮新茶。”又有诗云:
杏酩渐香邻舍粥,榆烟欲变旧炉灰。
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火冷饧稀。
最有情味的则是陈樵《寒食词》:“霜华夜入桃花粥。”以桃花瓣入粥而煮食之,则色香味可谓俱足矣。
粥与养生有关。张文潜《粥记》中云:“张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今劝人每日食粥以为养生之要,必大笑。”费衮《梁溪漫志》还记载有苏东坡一帖云:“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早晨起来喝上一碗白粥,再去睡上一觉,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认为是“天下第一乐也”,因为此时“粥在腹中,暖而宜睡”。陆游自己更有“只将食粥致神仙”之句。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杨万里夫人罗氏,七十余岁,冬天黎明即起,到厨房熬一大锅粥,等奴仆家人起来全都喝一碗,然后该干啥干啥。老太太的理论是,“清晨寒冷,须使腹中略有火气,乃堪服役耳”。无独有偶,姚之马因《元明事类抄》记载魏文靖为松江书院训导时,到三更天还有读书的学生,就供粥一碗暖腹,一时传为佳话。所以,在古代,早晨这一碗粥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
药粥可以治病。《本草纲目》载药粥四十余种,《遵生八笺》载药粥三十五种,名目繁多,有诸如莲子粥、枸杞粥、熟地山药粥、生地黄粥、梅粥等等。《千金月令》中记“地黄粥”做法云:“取地黄捣汁,熬粥半熟以下汁,复用绵包花椒五十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绵包,再下熟羊肾一具,碎切成条,如韭叶大小,加盐食之。”此粥专门用以补虚。俗谚云:“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若要皮肤好,米粥煮红枣。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以白粥做底子,按照配方,五花八门的材料、佐料加进去,这就是中国传统所谓“食补”、“食疗”了。
粥可以救荒,可以饭食,可以饰痛,可以养生、治病,难怪中国人对粥有一种分外亲切、尊敬的感情。黄庭坚《分豆粥诗》云:
豆粥能驱晩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把粥与天上的养贤鼎相提并论,评价不可谓不高。在历史文献中,粥甚至有“起死”、“回生”之效。《史记》记载赵章生病,名医太仓公诊断说,五天后必死无疑。但赵章过了十天才死,原因竟是这人“嗜粥”,所以多活了五天。另一个故事说,房景远在一个灾荒年,“于通衢以粥食饿者,存济甚众”。平原刘郁行经兖州,遇到了强盗。强盗已杀了十余人,渐次轮到刘郁。刘郁说,我和你们乡里乡亲的,请放我一条活路吧。强盗说,你附近的亲戚是谁?刘郁说:“齐州主簿房景远是我姨兄。”强盗说:“我食其粥得活,何得杀其亲?”剩余的其他二十多人也都放了。一碗粥感动了强盗,粥的“回生”之效映射着某种道德的光辉。
不光强盗认这碗粥的面子,似乎连鬼神都认。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吴县张成某晚见一妇人站在家宅东南角说:“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日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张成做膏粥以祭之,从此年年大获丰收。江南一带风俗是,每年正月半,养蚕人家做粥加肉覆其上,登屋顶祝云:“登膏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以求来年蚕茧丰收。另外一件与粥有关的鬼怪故事发生在隋朝。当朝国舅独孤陁之妻有一癖好:事猫鬼。独孤皇后和杨素老婆生病,医药无效,有巫医说:“此猫鬼疾也。”后来独孤陁家丫环徐阿尼供认,她会这些法术。猫鬼杀了人,死者的财物就会潜移于畜猫鬼家。杨坚加以验证,让阿尼咒使猫鬼进入皇宫。阿尼在半夜置香粥一盆,用汤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然后脸色变得铁青,好像被什么东西拖曳似的,说“猫鬼已至”。之前有人说他母亲就是被猫鬼害死的,现在看是确有其事了。于是,独孤陁被革职为民。蚕神、猫鬼居然都爱喝粥,这一碗粥成了中国人神鬼可以共享的美味。为投其所好,古人常在腊月二十五煮“人口粥”祭祀鬼神,以期人丁兴旺。范成大《口数粥行》云:“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
苏东坡《豆粥》说:
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郑板桥在范县为令时,曾写信给其弟云:“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又云:“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雪芹诗云:“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而在《浮生六记》中,沈三白与陈芸“一粥而聚,一粥而散”,俨然一部“粥”之凄凉传奇。由此观之,“粥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矣。
明代张应文撰有《粥经》一篇,其中有云:“小子何莫吃夫粥?粥可以补,可以宣,可以腥,可以素。暑之代茶,寒之代酒,通行于富贵贫贱之人。”又云:“子谓伯鱼曰:‘汝吃朝粥夜粥矣乎?人而不吃朝粥夜粥,其犹抱空腹而立也欤?’”张应文并不仅仅是在卖弄聪明,“粥”完全有资格让孔夫子这样做宣传的,因为这碗粥与中国历史实在有莫大干系。
《周书》云:“黄帝始烹谷为粥。”这是一项极其简单的发明,但在中国历史上,可能还没有一项发明能这样惠泽亿兆斯民至几千年之久。中国历代农业立国,靠天吃饭,常有岁俭时荒、饣亶粥不济、流民转走沟壑之时。这个时候,能保住命悬顷刻之小民性命的最急迫的东西不过是一碗粥,而能避免天下乱成“一锅粥”的最简便可行的措施也不过是施舍一碗粥。自汉献帝始,设粥厂赈济灾民的记载就屡屡见诸史册。有时候赈济规模非常大,如北魏太和七年(484年)一月,冀州、定州二郡发生大饥荒,孝文帝下诏各郡县“为粥于路以食之,又驰关津之禁”。并且下了死命令,谁如果谎报瞒报,杀无赦!到了四月,定州“为粥所活九十四万余口”,冀州“为粥所活七十三万余口”。如果没有这碗粥,会有多少人生别死离、家破人亡?而中国历史上又曾发生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饥荒?
靠一碗粥安定民心,保住江山,遂成为历朝历代对付灾荒的不二法门。即便在某些所谓的“开明盛世”也不例外,如康熙四十三年山东、直隶闹灾荒,康熙下旨曰:“朕因山东及直隶、河间府等处饥民,流至京城者甚多,特命八旗、诸王贝勒、大臣、总管、内务府各官及汉大臣官员,于数十处立粥厂,日煮粥赈济,务使流移之人得所,酌量赈济数月。”满汉大臣倾巢出动,在北京寒冷的街头去给灾民施舍一碗粥。可见这碗粥在康熙心中的分量。雍正朝每年冬春之际都要“敕令五城设立粥厂,煮粥赈济京城乏食贫民,均沾实惠”。盛世尚且如此,其他朝代情形可想而知。王春瑜先生认为:“如果以稀粥来划分中国的历史,两千年来不过是:大多数人尚有稀粥喝的时代;大多数人连稀粥也喝不上,不得不改变现存秩序,争取能再喝上稀粥的时代。”这一碗粥分明是一盏警示灯,是治乱的分水岭,是生存的底线,是忍耐的极致。如果连这碗稀粥都添不满、端不起,那天下就要大乱了。在《荒政丛书》、《农政全书》、《康济录》等书中,都有关于施粥的长篇经验之谈。一个共识是,设粥厂应在冬春之际,大约是在一二月,因为这个时候青黄未接。到了四月底就没必要了,并不是说灾民已有粮食收成,而是因为地里已经有东西了,树皮、草根、野菜等,灾民回家起码不会饿死。《救荒本草》还专门画了各种植物图形,告诉人们哪种可食,要注意什么。或者“稀粥”下面还有另一道潜在的底线——野菜、草根与树皮?
在荒乱之世,能有一碗粥吃真是莫大的幸福。有一个“啜粥声闻”的典故,说周宣王时一年赶上闹饥荒,大臣尹吉甫家就在院子里用鼎镬熬粥喝,家中老小、主仆几百人一起啜粥喝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喝完了发现少了三十几人,原来都跑到鼎镬里面捡取焦粥吃去了。因此,在满地哀鸿时,传闻数里的啜粥声更像是一曲幸福、甜美的仙乐。
粥是中国普通百姓的主食,至少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是这样,农忙时节吃干饭,农闲时节吃稀饭。这是大多数普通农家一年到头的食谱菜单。“稀饭”以粥为主,外加自家腌制的咸菜就之,农闲时一日两餐,大概如此。赵翼《檐曝杂记》有《煮粥诗》云:
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熟商量。
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
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
莫言淡薄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或能从诗中闻到那种亲切的粥香气。
粥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还在儒家丧葬礼仪中扮演着某种重要角色。“斩缞、苴杖、食粥、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稀粥”是孝子表达哀思的四大“法宝”之一。《礼记》云:“亲始死,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这样吃粥就成为一种与传统孝道有关的美德。西汉昭帝去世,刘贺被迎立为帝,二十七天后被霍光废黜,最大的一条罪责则是刘贺在昭帝大丧期间不能“斋食”。该吃粥时不吃是罪过,不该吃时非要吃,倒有可能吃出某种荣誉来。《王莽传》云,天下每有水旱灾害,王莽就戒酒肉,改喝粥吃菜的素食了。太后对王莽说:“闻公菜食,忧民深矣!今秋幸熟,公勤于职,幸以时食肉。”一碗粥吃出来谦恭忧民的好名声,更吃得汉家江山改姓了王,这碗粥值多少钱?
“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喝粥为本。”喝粥名人中有赵太后。触詟问她:“食饮得无衰乎?”太后说,“恃粥耳。”老太太实话实说,爽直的性格颇让人喜欢。另一个是刘秀。战争年代,一天晚上他骑马从蓟东跑到饶阳芜萋亭,早晨饿得冒火,冯异给他找了一碗豆粥。刘秀喝完后说:“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公孙是冯异的字。清代诸帝个个都是吃粥的好手,这与他们的民族习惯有关。《满洲源流考》记载,女真人“多用木盆注粥,随人多寡,盛之以长柄小木勺子数柄,回环共食”。进入中原,民族习俗没丢,自己喝不算,每年赐百官腊八粥。一说,“赐粥”从宋代就有了,那满人起码在喝粥上和汉族还是有共同语言的。
民间对腊八粥颇为重视。《元明宫史》载,腊八前几天家家都要将红枣槌破泡汤,初八早上,加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等,做成腊八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然后“本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另外与粥有关的传统节日是寒食与清明。这三天都是不火食的,多喝冷粥度日,所谓“杏粥稠万井,闾阎皆禁火”是也。白居易《清明日诗》云:“留饮和冷粥,出火煮新茶。”又有诗云:
杏酩渐香邻舍粥,榆烟欲变旧炉灰。
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火冷饧稀。
最有情味的则是陈樵《寒食词》:“霜华夜入桃花粥。”以桃花瓣入粥而煮食之,则色香味可谓俱足矣。
粥与养生有关。张文潜《粥记》中云:“张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今劝人每日食粥以为养生之要,必大笑。”费衮《梁溪漫志》还记载有苏东坡一帖云:“夜坐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早晨起来喝上一碗白粥,再去睡上一觉,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认为是“天下第一乐也”,因为此时“粥在腹中,暖而宜睡”。陆游自己更有“只将食粥致神仙”之句。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杨万里夫人罗氏,七十余岁,冬天黎明即起,到厨房熬一大锅粥,等奴仆家人起来全都喝一碗,然后该干啥干啥。老太太的理论是,“清晨寒冷,须使腹中略有火气,乃堪服役耳”。无独有偶,姚之马因《元明事类抄》记载魏文靖为松江书院训导时,到三更天还有读书的学生,就供粥一碗暖腹,一时传为佳话。所以,在古代,早晨这一碗粥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
药粥可以治病。《本草纲目》载药粥四十余种,《遵生八笺》载药粥三十五种,名目繁多,有诸如莲子粥、枸杞粥、熟地山药粥、生地黄粥、梅粥等等。《千金月令》中记“地黄粥”做法云:“取地黄捣汁,熬粥半熟以下汁,复用绵包花椒五十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绵包,再下熟羊肾一具,碎切成条,如韭叶大小,加盐食之。”此粥专门用以补虚。俗谚云:“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若要皮肤好,米粥煮红枣。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以白粥做底子,按照配方,五花八门的材料、佐料加进去,这就是中国传统所谓“食补”、“食疗”了。
粥可以救荒,可以饭食,可以饰痛,可以养生、治病,难怪中国人对粥有一种分外亲切、尊敬的感情。黄庭坚《分豆粥诗》云:
豆粥能驱晩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把粥与天上的养贤鼎相提并论,评价不可谓不高。在历史文献中,粥甚至有“起死”、“回生”之效。《史记》记载赵章生病,名医太仓公诊断说,五天后必死无疑。但赵章过了十天才死,原因竟是这人“嗜粥”,所以多活了五天。另一个故事说,房景远在一个灾荒年,“于通衢以粥食饿者,存济甚众”。平原刘郁行经兖州,遇到了强盗。强盗已杀了十余人,渐次轮到刘郁。刘郁说,我和你们乡里乡亲的,请放我一条活路吧。强盗说,你附近的亲戚是谁?刘郁说:“齐州主簿房景远是我姨兄。”强盗说:“我食其粥得活,何得杀其亲?”剩余的其他二十多人也都放了。一碗粥感动了强盗,粥的“回生”之效映射着某种道德的光辉。
不光强盗认这碗粥的面子,似乎连鬼神都认。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吴县张成某晚见一妇人站在家宅东南角说:“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日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张成做膏粥以祭之,从此年年大获丰收。江南一带风俗是,每年正月半,养蚕人家做粥加肉覆其上,登屋顶祝云:“登膏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以求来年蚕茧丰收。另外一件与粥有关的鬼怪故事发生在隋朝。当朝国舅独孤陁之妻有一癖好:事猫鬼。独孤皇后和杨素老婆生病,医药无效,有巫医说:“此猫鬼疾也。”后来独孤陁家丫环徐阿尼供认,她会这些法术。猫鬼杀了人,死者的财物就会潜移于畜猫鬼家。杨坚加以验证,让阿尼咒使猫鬼进入皇宫。阿尼在半夜置香粥一盆,用汤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然后脸色变得铁青,好像被什么东西拖曳似的,说“猫鬼已至”。之前有人说他母亲就是被猫鬼害死的,现在看是确有其事了。于是,独孤陁被革职为民。蚕神、猫鬼居然都爱喝粥,这一碗粥成了中国人神鬼可以共享的美味。为投其所好,古人常在腊月二十五煮“人口粥”祭祀鬼神,以期人丁兴旺。范成大《口数粥行》云:“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
苏东坡《豆粥》说:
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著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郑板桥在范县为令时,曾写信给其弟云:“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又云:“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雪芹诗云:“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而在《浮生六记》中,沈三白与陈芸“一粥而聚,一粥而散”,俨然一部“粥”之凄凉传奇。由此观之,“粥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矣。